多雨的季節(jié),萬物蓬勃,正是山地豐美的時候。夏天的早上,下過一場雨,再接著出了太陽,山地里就會蒸騰起一層熱乎乎的霧氣。這時,人們就要扔下手里的活兒,一起到山林里,做一件有意思的事:采蘑菇。這樣的天氣不是經(jīng)常碰到,這是蘑菇天,所以,大家最要緊的事情就是采蘑菇,這是大自然慷慨的饋贈。在這樣的天氣里,蘑菇會從地底下像泉水一樣涌出來,層層挨挨地擠在樹底下、草叢中,又鮮又嫩。有乳白色的,有淺紅色的,味道最好的是一種金黃色的,這種蘑菇長在松枝底下,有一種濃郁的香味,燉在鍋里,比肉還香,是這片山地的山珍。沒錯,小瓜的村莊就是這么豐富、這么有福,山珍、海味,應(yīng)有盡有,當(dāng)然,所有的山珍海味,只屬于勞作者,這是靠自己的勞動才能換回的好滋味。
村子里的人正在山林里采蘑菇。小瓜和孩子們也在其中。這是適合小孩子們的勞動,準(zhǔn)確地說,這不算是勞動,而是一種有趣的游戲。小瓜甚至希望大人們不要參與,把這滿山的蘑菇都留給孩子們采吧,這樣,他們就會有更多的快樂,發(fā)現(xiàn)寶貝的快樂,讓人合不攏嘴。當(dāng)然,這只是小瓜的一廂情愿,不是人們不肯把這件美差完整地留給孩子們,而是蘑菇不樂意,它們生來就是急性子,它們不愿意等。它們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就會變老,再過幾天,就會變得像老樹皮一樣,用手一碰,會冒起一股灰。蘑菇的生命是短暫的,生長是迅速的。你站在旁邊,甚至可以看到它像小動物一樣,一跳一跳地在向上躥個子。
總之,大家正在和蘑菇搶時間,要把它們鮮嫩的模樣帶回村子,帶到農(nóng)家的生活中,曬干了,就是四季可用的美食。孩子們眼中的游戲,在大人們看來是勞作,他們沒有閑心像孩子一樣玩耍。這就是區(qū)別,每個人在小的時候,都充滿了想象和樂趣,是天生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但長大后慢慢就失去了這樣的才能,因為勞動是艱苦的,甚至是殘酷的,慢慢地把人拉進(jìn)生活的壓力中去,變成扁平的模樣了。所以說,當(dāng)小孩子,真是一件最有福氣的事情。
如果能選擇永遠(yuǎn)不長大,那幾乎所有人都會這么選擇。這個世界就多了無數(shù)的小孩子,大家用一種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就可以交流,再不必?fù)?dān)心受到訓(xùn)斥。當(dāng)然,如果全世界光剩下小孩子,也麻煩。大家吃什么呢?誰來種糧食、捕魚、做飯?穿什么呢?誰來種棉花、紡織、做衣服?除非天氣永遠(yuǎn)溫暖,像是泡在熱水澡里,不用穿衣服,而樹上會結(jié)出各種各樣的食物,想吃什么就結(jié)什么。如果有誰能做到這些,那全世界的人都要感謝他,大家都可以安心做個小孩子享福了。
小瓜一邊采蘑菇,一邊胡亂想著各種念頭,她采得很慢,只采自己喜歡的那種顏色的蘑菇,游戲嘛,當(dāng)然就要自己怎么高興怎么來。這朵特別的蘑菇,就是這時發(fā)現(xiàn)的。這是一朵長得很肥大的蘑菇,它的身體有著鮮艷的色彩,還有美麗的花紋。它多像一只漂亮的花傘呀,小瓜容易被漂亮的東西吸引,連忙把它采了下來。她看到,在不遠(yuǎn)處,還有這樣美麗的蘑菇,一大片,像是鋪一床絢麗的大花被,這可是一個蘑菇窩。這真是一個讓人得意的發(fā)現(xiàn),小瓜跟著家人多次采過蘑菇,還從沒見過這么多漂亮的蘑菇呢,它們好像是誰專門種在這里似的。小瓜一高興,就吆喝起來,她要讓別人知道,她發(fā)現(xiàn)了寶貝。
奶奶聞聲趕了過來,只看了一眼,也高聲吆喝起來。小瓜更得意了,奶奶見識可多了,她都激動得吆喝起來了,看來,真是大發(fā)現(xiàn)了。但是,很快,小瓜的得意就被潑了一頭冷水。奶奶的吆喝不是因為高興,反而是因為不高興,相當(dāng)不高興,甚至,還有些緊張。奶奶喊著:“快!快!扔掉它!”
小瓜手里正捏著一朵蘑菇,在欣賞這罕見的美麗呢,聽到奶奶這樣叫,不解地問:“扔掉它?是它嗎?為什么呀?”
奶奶不再說話,她的動作快極了,上來就把小瓜的手打了一下,于是,這朵蘑菇就掉地上了。
小瓜的手有些疼,心里更疼,非常委屈地叫起來:“我的蘑菇,我的蘑菇!”
“它有毒,這種蘑菇的毒可大了,能毒翻一條像小船那樣大的大魚?!蹦棠虖牡厣献テ鹨话岩安耍焖偃嗨?,擠出汁液,讓小瓜借著洗了洗手。然后,一把拉住小瓜就往回走,走得飛快,但是盡管走得快,奶奶還沒忘記低著頭在地上找尋著什么。小瓜開始以為她還在找蘑菇呢,但是奶奶路過了許多蘑菇,根本不看一眼。過了一會兒,奶奶低下頭,在一條巖石縫里拔出一根細(xì)小得像火柴一樣的草來。奶奶把它填進(jìn)嘴里,咀嚼碎了,然后,拉過小瓜的手,把它吐到小瓜的手上。小瓜這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剛才摘過蘑菇的那只手,已經(jīng)紅腫起來,但是,一點(diǎn)兒也感覺不到疼,不但感覺不到疼,什么也感覺不到,這只手,現(xiàn)在已經(jīng)麻木了,好像不是長在自己身上。這難道就是奶奶所說的毒嗎?小瓜第一次對毒有了恐懼。奶奶拉著她,快速下了山。
奶奶用家里曬好的草藥,煮了水,讓小瓜反復(fù)洗手,把手洗得泛出草綠色。又用封在泥罐里一種黑色的膏,涂在手上,把手涂得烏黑。折騰了半天,小瓜終于感覺到手又回到自己身上了。她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像有很多細(xì)小的針在一下下扎。她大聲哭叫起來,哭得聲音大,淚量足,表示自己真的很疼。但是奶奶反而笑了,舒了口氣,說:“沒事了!”
經(jīng)過這件事,小瓜才知道,蘑菇越是艷麗,越不能采,看來,看上去漂亮的東西可能藏著可怕的陷阱呢,至少在蘑菇世界里就是這樣。小瓜慶幸自己沒多采這樣的蘑菇,而且沒好奇地把蘑菇拿在嘴里嘗嘗,那樣的話,后果不堪設(shè)想。
奶奶重新回到這個艷麗的蘑菇圈,后面是幾個村里人。大家表情都很嚴(yán)肅,他們在商量這件事情如何處理。這是一種在本地已經(jīng)絕跡多年的毒蘑菇,為什么又重新出現(xiàn)了呢?它的毒性很大,別說誤食會喪命,就是摸到,它分泌的毒液也會傷到人,發(fā)生危險。在村莊的傳說里,它和海怪一樣,屬于恐怖的情節(jié)。提到它,都覺得后背冷颼颼的,現(xiàn)在,大家站在這里,像是站在黑暗之門的入口,表情都有些僵硬。
清理掉它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不能再讓恐怖的情節(jié)出現(xiàn),擾亂人們幸福的生活。村莊有很多勇敢的年輕人,也有很多有智慧的老年人。他們一起想辦法,讓幾個年輕人穿著厚厚的衣服,戴上涂滿草藥水的手套,拿著鋒利的鐵鏟,把蘑菇圈圍了起來。然后,把這里所有的毒蘑菇鏟掉,鏟得很干凈,連地上的草皮都鏟掉。最后,挖一個深坑,把這些蘑菇埋進(jìn)去,填上厚厚的土。大家站在上面,每個人都用力地踩上一遍,踩得很結(jié)實。做完這些,大家舒了口氣,總算把一件危險的事情打發(fā)走了。
這樣過了幾天,又是一個雨后,大家又到山上采蘑菇。這次的蘑菇更多,這樣采上幾次,每家就會有可觀的收獲。人們會把小院子里曬滿蘑菇,等蘑菇干了,再用細(xì)繩子穿起來,掛到屋角。到了冬天沒有新鮮蔬菜的時候,干蘑菇的好處就顯現(xiàn)出來了。小瓜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蘑菇干和海鮮干在一起燉成的,這是村莊特有的山海大菜。大家正在忙呢,突然,有一個人叫了一聲:“哦,這是怎么回事?”人們聞聲望去,只見在上次大家鏟過的那片樹林里,重新長出了蘑菇,沒錯,就是那種可怕的毒蘑菇,而且這次長得更多,范圍更大。人們還發(fā)現(xiàn),就在埋住毒蘑菇的那個大坑上,也長出了這樣的蘑菇,這簡直太讓人吃驚了,這簡直像是在公開地宣戰(zhàn)。人們不再急于采蘑菇了,把家里的農(nóng)具拿出來,一起來清除這些毒蘑菇。這種蘑菇生長得非???,不快點(diǎn)兒清理,它們會越長越多,會把能食用的蘑菇擠出山林。
這次,人們干得更徹底,不但把蘑菇連同草皮清理掉,還把清理出來的東西堆到一處開闊的地方,讓陽光好好地暴曬。蘑菇喜歡陰濕,害怕陽光。人們要讓陽光把這些毒東西曬成泥土。不但這樣,人們還到山地一處礦坑里,挖來很多石灰,又從村莊里掏來很多草木灰,撒到清理過的地方,這樣,就能阻止新的壞東西露頭了。
一直忙了一整天,村莊所有能勞動的人都參與了。只有孩子們不準(zhǔn)參與,在有危險的時候,孩子們總被藏在身后。小瓜和孩子們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人們在忙碌,心里有一種好奇和興奮,恐懼感早就忘記了。孩子們總是善于遺忘,好了傷疤忘了疼。
忙完了,大家心里仍不踏實,第二天,到山林里查看成果。毒蘑菇已經(jīng)被曬成泥了,他們把這些泥土再次埋好。這樣,又接連看了幾天,沒有什么異常,大家這才放下心來。
事情的發(fā)生是突然的。這仍舊是一個雨天,雨接連下了好多天,一直沒停,奶奶想出門看看院子外面有多深的積水了。她打著油布雨傘,推開院子的木門。街道上正流著水,沒有行人。這時,奶奶發(fā)現(xiàn)了一點(diǎn)鮮艷的色彩。就在院子的木門邊上,好像是誰家的女孩子丟掉的蝴蝶結(jié)。因為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所以奶奶一時還沒回過神來,湊上去,手也伸了過去。就在將要觸到這團(tuán)色彩的時候,奶奶突然驚醒了,哎呀,毒蘑菇,竟然是毒蘑菇,它竟然,長到自己的家門口來了。
奶奶并未失聲驚叫,她沉著地回了屋,低聲對家里人囑咐了幾句。然后找出雨靴穿上,扔掉油布雨傘,拿出一個銅臉盆,又找到一個木槌,在街上走了起來。她一邊走一邊敲,大聲叫:“大家小心了!毒蘑菇進(jìn)村了,小心木門上,小心柜子上,小心潮濕的地方!”
村莊很小,奶奶只喊了一條街,所有的人就都聽到了。大家的木門開始一點(diǎn)點(diǎn)地、小心地打開,門縫里露出一雙雙驚恐的眼睛。家里的孩子們被抱到干燥的火炕上,不準(zhǔn)下來,這時候,可不能讓他們來添亂。村莊的各個角落,陸續(xù)傳來驚叫聲,又有人發(fā)現(xiàn)毒蘑菇了。毒蘑菇長在一些潮濕的木頭上,有的長在木門上,有的長在樹根上,有的甚至長在院子里農(nóng)具的木柄上。人們見了潮濕的木頭,都要離得遠(yuǎn)一些,小心地觀察一番。大人們現(xiàn)在站在大街上、站在雨中,他們沒有打傘,似乎并不擔(dān)心被雨淋到,他們在擔(dān)心更大的事情。
這樣的傳說,在村莊的故事里有,但是,傳說故事變成現(xiàn)實,這還是頭一次呢。小瓜感覺很興奮,仿佛在故事里生活似的。但是,大人們的臉色難看極了,緊張、恐懼,一些比陰雨的天空還要陰郁的顏色,沉沉地掛在臉上。
村莊有大麻煩了。雨停之后,人們不再準(zhǔn)備上山采蘑菇,而是想辦法清理這些長進(jìn)村莊的毒物。這些壞東西,是一支險惡的勁敵,嘲笑著人們以前的努力,開始了猛烈的反撲。人們還有什么辦法呢?他們只能先清理掉自己家里長出的毒物。就在清理的時候,有一戶人家的老母雞啄食了毒蘑菇,接著,這只母雞就發(fā)了瘋,在地上跳著叫著,撲打著翅膀跳到矮墻上,然后,從墻頭上倒栽下來,直挺挺地死了。人們連忙把母雞也清理掉,如果不及時清理,說不定就有誰家的狗來吃,這條狗也會中毒。人們都穿戴得嚴(yán)嚴(yán)實實,生怕沾上毒液。
把村莊的毒物清理掉,人們再次到了山地。不出所料,山地里也長出了毒蘑菇,在上次發(fā)現(xiàn)它們的地方長得最多,而埋它們的地方,長得也很多,而且這次的蘑菇圈更大了??磥恚@種毒蘑菇像是會傳染似的,只要沾上了,就會反復(fù)生長。有的人覺得,正是因為清理了它,沾了它的毒,所以才把毒帶回村子里了,在村子里長出毒蘑菇。他們認(rèn)為,如果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它們時不清理,它就不會長得這么多,擴(kuò)散得這么快。這些人于是不再參與清理了。當(dāng)然,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但是,人們在遇到危險時,會有一種躲避心理,于是,更多的人停止了清理。參與清理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奶奶是帶頭人。奶奶在這里,小瓜就在這里。
這次,他們開始一項宏大的工程。他們要在這片蘑菇圈所在的位置,挖出一個大坑,把滋生蘑菇的土壤全部挖出來,讓陽光曬一曬。這是毒蘑菇的老窩,只要這里的老根沒了,村莊里散落的毒物就不會出現(xiàn)。
他們一連干了好幾天。開始時,沒覺得有什么異常,土層最上面是一層松軟的黑土,是樹葉腐爛后形成的營養(yǎng)層,下面是結(jié)實的黃土,有些黏,再下面是沙子,含有豐富的水分。再挖下去,應(yīng)該就是巖石了,把巖石再挖開,可能會碰到成股的水流。但是,挖著挖著,大家發(fā)現(xiàn)了異樣。這里的巖石與其他山地的巖石一點(diǎn)兒也不一樣,其他地方的巖石是粗糲的砂巖,而這里,是一種非常堅硬的黑灰色石頭。這種石頭,人們還從未見過呢。黑灰色的石頭上,有著細(xì)細(xì)的白色花紋,石頭上還有很多孔洞,瘦骨嶙峋,像是被風(fēng)或是水侵蝕過的樣子。
參與者中間有一位是村莊小學(xué)的老師,他平時喜歡收集石頭。一見到這石頭,他就眼睛放光,說這是一種有收藏價值的石頭,讓大家不要破壞掉。大家暫時收工,讓老師把石頭挖出來一塊,帶回去研究。
第二天,他告訴大家,這是一種有趣的石頭,輕輕叩擊,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不像是石頭發(fā)出的,倒像是一種金屬。原來這是一種會唱歌的石頭。但是,大家現(xiàn)在更關(guān)心的是石頭下面還有什么,如何才能找到毒根。于是,大家把這些會唱歌的石頭挖出來,擺在一邊,繼續(xù)向深處挖。石頭終于挖完了,這時,大家發(fā)現(xiàn),下面是一個空空的大洞,深不見底,這也許就是毒根了。但是它這樣深,又沒有可以憑借的東西,誰也不敢爬下去看。它像是大地張開的大嘴,誰知道里面藏著什么可怕的東西?大地深處的秘密是人們無法想象的,人們只生活在大地的表層,像是一只螞蟻趴在池塘中的一片樹葉上。大家從洞邊退回來,把這個深洞連同它的秘密一起扔在這里。
老師經(jīng)常到這里來,到處敲敲打打,挑選他喜歡的石頭,順便來看一下深洞周圍的情況。這樣過去了一段時間,什么也沒再發(fā)生。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在風(fēng)平浪靜的時候,卻發(fā)生災(zāi)難性的逆轉(zhuǎn)。這天,起了一陣風(fēng),也不是什么特別的風(fēng),但是,這風(fēng)刮著刮著就發(fā)生了變化,向一個方向走去,把沿路碰到的東西也帶著一起走。有大家擺在院子里的東西,還有一些活物,有三只羊,五頭豬,還有數(shù)不清數(shù)目的雞。它們一起走在風(fēng)的通道里,向風(fēng)指引的方向走去。
人們看到了,想把這些豬啊羊啊拉回來,但是根本走不進(jìn)風(fēng)的通道。風(fēng)似乎在通道四周建起了透明的墻體。人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牲畜被風(fēng)拉走了,走進(jìn)那個張開的深洞,消失得無影無蹤。人們還發(fā)現(xiàn),那個經(jīng)常在洞邊轉(zhuǎn)悠的老師也消失了,可能,也被風(fēng)卷進(jìn)深洞里去了。
風(fēng)停了,人們站在深洞旁邊,像是做了一場噩夢。這可怎么辦呢?小瓜的村莊不靠打魚為生,但也靠近一些漁村,這些村莊里有粗壯而且耐腐蝕的纜繩。人們就把附近村莊的纜繩借來幾條,一條接一條系在一起,然后,在纜繩的一頭系上一塊大石頭,向深洞里放下去。當(dāng)石頭落到洞底,能發(fā)出回響,人們就可以知道洞有多深了。石頭放下去了,盤在一起的纜繩一圈圈地解開,向深洞里沉去。纜繩越走越快,并沒有停止的跡象,深洞里面也沒有傳來石頭落地的聲音。眼看著地面上的纜繩就要消失了,人們叫了起來,想把它抓住,但是沉重的纜繩正在加速,根本拉不住它。纜繩的這頭是系在一根樹枝上的,現(xiàn)在,纜繩拉直了,把樹枝拉得彎彎的像是一張弓。樹越拉越彎,這棵粗壯的樹枝,嘣的一聲,折斷了。折斷的部分被纜繩拉進(jìn)深洞。人們?nèi)耘f沒有聽到里面發(fā)出重物落地的聲音。這竟然是一個無底洞!
無底洞該有多么可怕,大地在這里破碎了、沉陷了,你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么可怕。膽小的人于是退縮了,看著一個無底洞,心里也沒有了底。有的人準(zhǔn)備搬到別的地方去住。
人們不再到這片山地來,孩子們也不再到這里玩。
“奶奶,無底洞的底在哪里呀?”
“要是有底,就不叫無底洞啦!”
“那它怎么有出口呢?”
“沒有出口能叫洞嗎?”
“那沒有底,就是還有一個出口嗎?”
奶奶聽到這里,突然怔了一下,像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語地說:“是呀,我怎么沒想到呢?!比缓螅棠谈吲d地在小瓜的頭上摸了一下,說:“還是我們的小瓜聰明,一下子就把無底洞的底給找到了!”
第二天,奶奶帶著村子里的幾個人又來到深洞。這次,小瓜也在其中。無底洞只是傳說,來自人們的恐懼,這個深洞如果真的沒有底,就一定還有出口。
這次用什么方法來探出口呢?上次借了鄰村的纜繩還沒歸還呢。還有什么東西比繩子更長呢?
“有比繩子更長的。”小瓜說。
“什么東西?”
小瓜指了指頭頂,別人都在看著四周,只有她在看著天空。天空上飄著一縷一縷的白云。
“白云就比繩子長?!毙」险f。
“哈,白云是比繩子長,但是白云在天上,我們怎么摘呀?!币粋€人接了句話。
“小瓜說得對,我們有辦法了,”奶奶說,“我們摘不到白云,可是能造出白云啊,看遠(yuǎn)處,我們村莊的屋頂上是什么?”
村莊的屋頂上是高高的煙囪。這下,人們明白了,可以用煙來測量呀。煙確實比繩子長多了,傍晚,人家升起的炊煙連成一片,都要與天上的云接在一處了。人們在洞口堆起高高的柴堆,點(diǎn)起火,在火上壓上青草,濃煙就制造出來了。濃煙扭頭向洞里鉆去,好像被強(qiáng)力吸進(jìn)去似的??磥?,這還是個愛抽煙的洞呀。這就更加證明了奶奶的想法,深洞一定還有出口,這樣才會形成煙道,煙才會順利地向里面走。
洞很深,自然要用很多煙才能找到它的出口,人們就在洞口輪流守候,拾柴,加火,這樣一條用煙制造的長繩才會連綿不斷。還有一些人負(fù)責(zé)到山地各處查看有無冒煙的地方,只要出現(xiàn)了冒煙的地方,就是深洞的出口了。
濃煙一直持續(xù)了三天三夜。什么也沒有發(fā)現(xiàn)。附近的山地,人們都看過了,沒有一處冒煙的地方。這么巨量的濃煙,竟然全部進(jìn)了深洞的嘴里,一點(diǎn)也沒吐出來。人們又堅持了一天,都累極了,回到村莊休息。
這天晚上,小瓜的舅舅來了,姥姥讓他給小瓜家送些魚蝦。姥姥家住在海島上,連陸路帶海路,離小瓜家有幾十里地呢。舅舅先是駕著小船走水路,再坐著馬車走陸路,要走大半天時間,所以,舅舅來了一般要住一晚上。這天晚上,舅舅給大家講了一些自己外出打魚碰到的或是聽來的大海奇事,這是小瓜最愛聽的故事了。講著講著,舅舅說:“也是怪了,我們船隊昨天到的岸,在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座小島著火了,煙霧冒得老高。這個小島是個經(jīng)常會沉入水下的島,根本沒有什么樹木,而且很潮濕,怎么會著火呢?我們就把船靠近小島去看了看。一看,哎呀,竟然沒有火,只是煙,很濃的松木煙味,像是開鍋似的,一個勁地向上冒。我們船老大說,這是海龍王家在做飯呢,哈哈,不小心把鍋燒煳啦,你們說好笑不好笑?”
小瓜家的人沒有笑,反而表情都很嚴(yán)肅,這讓舅舅很納悶。奶奶問:“她老舅呀,你剛才說的,是你見到的嗎?”
“是呀,不但我,我們船上的人都見了,那煙可能還在冒呢。”
奶奶看了看小瓜,抿了抿嘴,小瓜跳了起來,大叫著:“找到啦,找到啦,底找到啦!”
“找到什么啦,什么底?”舅舅一頭霧水。
奶奶于是把事情講了一遍,舅舅的表情非常驚異,說:“可是,這個小島,很多時間是沉在海水里的呀,你們說的這兩個洞口,是怎么相連的呢?”
第二天,村莊三個小伙子跟著小瓜舅舅,一起去了他居住的村莊。到了村莊,站在岸邊,遠(yuǎn)遠(yuǎn)的,仍然可以看到那個小島上冒著煙。原來,小島上真的有深洞的另一個出口。
“你有沒有在島上見到一個人,他是我們學(xué)校的老師,還有我們的豬啊羊啊雞啊?”村莊的人問舅舅。
舅舅說:“我們船隊沒有上島,只是從附近海面看了看。”
大家都想到小島上去找。舅舅看了看天氣,跟村里的船老大商量了一下,就駕著一條小船,帶著他們到小島上去。一邊走舅舅一邊說:“我們得快些呢,潮水馬上就要變向,再過一陣,小島可能就要重新淹進(jìn)水下了。”
他們到了小島上。這是一個荒蕪而潮濕的小島,什么樹木也沒有,倒是長滿貝殼和海草?,F(xiàn)在,貝殼和海草被太陽一曬,好像干了,但并沒有死,等重新進(jìn)入水下,它們就又活過來了。小島并不大,人們一會兒就把小島轉(zhuǎn)了一圈,什么也沒有找到。他們不死心,在冒煙的那處礁石附近又轉(zhuǎn)了半天,還大聲喊叫了一陣,仍舊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這時,潮水已經(jīng)開始慢慢淹沒上來了。舅舅在小船上焦急地喊:“快上來,快上來,這種潮水很邪的,不能在這里等了!”人們只好向小船跑去。這時,有一個人眼尖,發(fā)現(xiàn)在礁石上,有一副跌碎的眼鏡。跑過去拿在手里,仔細(xì)一看,正是失蹤老師的眼鏡。他們還想再到小島上到處找找,但是潮水像是快速閉合的巨蚌,一下子就把小島淹沒在水下了。海面上起了風(fēng)。舅舅緊張得臉色都黑了起來,這是潮水淹沒小島時帶起的風(fēng),方向和力度都不定,是可怕的風(fēng)。幸好,舅舅是老水手了,有經(jīng)驗又沉著,他把人們安全帶離了小島。
人們難過起來。洞的出口找到了,老師的眼鏡也找到了,看來,他來過這里,但再次失蹤了,也許只有海水知道他到了哪里。海水知道很多事情,不會告訴人們,它的沉默,是因為藏著的聲音太多。
小船駛離了沉沒的小島,向小瓜姥姥家所在的海島駛?cè)ァq偨税哆?,舅舅熟練地把船靠了岸,讓人們跟著他到村莊里做客。海鮮是海邊漁村招待客人必須要上的菜,守著大海,你不讓客人吃海鮮,可是傷臉面的事。這次外出,目的就是去小島上找人,沒有捕魚。所以,舅舅想到岸邊撈點(diǎn)兒海物,招待客人。海邊有很多小海鮮,有長在礁石上結(jié)實得像石頭一樣的牡蠣,有藏在沙子里的蛤蜊,運(yùn)氣好的時候,還能捉到橫行的螃蟹。平時,像舅舅這樣的老水手是不屑捕撈的,只有村莊沒法出海的老人和小孩,才會來捕這些小海鮮。但是現(xiàn)在,家里沒有新鮮的魚蝦,只能用這個來招待客人。
三個小伙子也和小瓜的舅舅一起捕撈。這些小伙子身強(qiáng)力壯,都是干農(nóng)活的好手,但在海邊卻顯得笨手笨腳,連一只小蝦也捉不住,一個小伙子還讓鋒利的牡蠣皮把手給劃破了。小瓜的村莊雖然離海并不遠(yuǎn),但有肥沃的土地,還有大片的山林,人們以種糧食為生,沒人出海捕魚。而小瓜姥姥家則是典型的漁村,幾乎不種糧食,只種一些蔬菜瓜果,所有人家都要出海捕魚。兩個村莊離得只有幾十里路,卻像是生活在兩個世界。
忙了一會兒,舅舅就收獲了半魚簍小海鮮,滿意地說:“今天晚上先這樣湊合了,明天,我出海撈幾條肥魚來下酒?!毙」险诶牙鸭业戎麄兓貋沓燥埬亍_@次,她跟著舅舅到姥姥家,準(zhǔn)備住一段時間。她喜歡這樣不同的兩個村莊,在自己家住一段,再到姥姥家住一段。
小海鮮的味道更豐富,從旺火燒著的大鍋里,冒出一股股熱氣,把美味傳得很遠(yuǎn)。海鮮要吃鮮嫩,不能煮老了,姥姥最會看火候,她煮出的海鮮剛好熟透,滑嫩清香。大家現(xiàn)在開始吃海鮮,只要一吃海鮮,似乎所有沉重的事情全部忘記了,大海把美味和愉快的心情同時賜予人們。
正吃著呢,小瓜突然聽到一種熟悉的聲音。舅舅正在為大家撬牡蠣,舅舅用家里一把鐵鏟子在撬。這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你得能找到牡蠣的開口處,它長著層層疊疊的貝殼,每一道縫都像是開口。舅舅專心地為大家撬,大家則專心地吃,先喝鮮美的汁液,再輕輕地把肉送到嘴邊一吸,滑滑的、鮮鮮的,真是好吃。但是小瓜并沒有沉浸在美味中,她聽到了一種熟悉的聲音。
“叮叮,咚咚?!?/p>
這是什么聲音?小瓜尖細(xì)的耳朵一下子就聽清了,馬上想起了山地上的深洞,打開時,碰到的那些石頭。村莊的老師天天在撿這些石頭,會唱歌的石頭?,F(xiàn)在,牡蠣的外殼也發(fā)出了同樣的聲音。
“小瓜,你怎么不吃了?”
“它在唱歌?!?/p>
“誰在唱歌?”
“洞里的石頭,在牡蠣殼上唱歌。”
小瓜這一句話,大家都不再吃東西,像是被定住了,然后,三個小伙子也說,這聲音確實像是洞里的石頭發(fā)出的聲音。大家索性把所有的牡蠣殼全部排在桌子上,用鐵鏟一一地去敲。這些看上去平常的牡蠣殼發(fā)出了像是編鐘一樣優(yōu)美的歌聲,好像它們就是散落在海邊的一組樂器,今天被重新?lián)旎貋?,組裝到一起了。
“這可就怪了,平時,這些殼不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呀?!本司苏f著,到院子里,找到以前吃剩下的一些牡蠣殼,敲打時,果然,只有生硬的碰擊聲,沒有樂音。
“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原因?!比藗儾辉俪燥?,一起出了門,準(zhǔn)備到發(fā)現(xiàn)這些牡蠣的地方再去看一看。這時,太陽已經(jīng)下山,月亮剛浮出海面,碩大肥實,有一點(diǎn)兒像被什么烤過的紅色。人們在微弱的紅銅色月光下,在海岸上走著。走到收獲牡蠣的那片礁石。礁石在夜里更加烏黑,奇形怪狀,看上去像是就要醒來的怪獸。海浪沖擊過來,發(fā)著吞吐的聲音。舅舅撬下一片牡蠣,敲打著,發(fā)出的聲音更清脆了。舅舅再從別的礁石上撬下幾片敲打,卻沒有聲音。也就是說,只有這一片礁石上,長著會唱歌的牡蠣。這片礁石一定藏著一個故事。
大家現(xiàn)在就想要讀到這個故事。但是,礁石是不會說話的呀。大家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塊礁石上的牡蠣采下來,排在沙灘上,然后,敲打著,希望從這些不連貫的樂音里,受到什么啟發(fā)。
三個小伙子中,有一個懂點(diǎn)兒音樂,他喜歡吹笛子。這時,他的本事就顯現(xiàn)出來了。他說:“這些單音調(diào),連起來,好像是一首曲子呢。”于是,大家就反復(fù)地在牡蠣上敲打,終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說:“這曲子,好像一首古老的歌,名字,好像,是一個方向?!?/p>
關(guān)鍵的問題來了,是什么方向呢?小伙子一邊聽著敲打聲,一邊努力回想,終于,他指指前面,說:“南方,是在南方?!笨墒?,現(xiàn)在是在夜晚的海邊,他也迷失方向了,哪個是南方呢?這就要靠小瓜的舅舅了,在海上生活的人,方向是第一重要的,就像是人的眼睛和耳朵。舅舅準(zhǔn)確地指著一個方向,帶著大家沿著沙灘向前走。
失蹤的老師就是這樣找到的,就在這個晚上,這個地方。找到他時,他正在一片小樹林后面坐著,在隱約的月光下,表情平靜,跟沒事人似的。他也太鎮(zhèn)定了,大家心里無不佩服。但是過了一會兒,當(dāng)他認(rèn)出了大家,突然抱住村里人,高聲哭了起來。原來,他是讓這些遭遇驚嚇得發(fā)呆了,這會兒才恢復(fù)了記憶連同恐懼。
據(jù)他的講述,他是被一種強(qiáng)大的力量從洞口吸進(jìn)去的,很深的洞,一直向下墜落,但是速度并不快,所以,并沒有受傷。到了一處位置,就不再墜落,而是上升,像有一股力量在提著他。后來,他就到了那個冒煙的小島,洞口就在最高的礁石頂上。這時,小島剛剛露出水面,島上還殘留著沒來得及逃跑的魚蝦,這些海物正好成了他的食物。但是到了晚上,小島就要沒入水中了。這時,他開始害怕起來。他爬上最高的那塊礁石,想重新躲回洞里,但是,洞口卻關(guān)閉了,像是蚌一樣,緊緊地咬住了嘴巴。原來,這個洞碰到小島沉入水下時就會關(guān)閉。不過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了另一條小路,通向島外,于是他就沿著這條小路向外走,走啊走啊,一直就走到這里來了。
“是條什么樣的小路呀?那個小島四面都是水,怎么會有小路通到這里?”小瓜舅舅問。
“就是條小路呀,亮閃閃的,像是貝殼鋪的,我還以為是礁石連接成的路呢。”
“沒有,那個小島離這里有些遠(yuǎn),這片海很深,根本沒有礁石鋪成的路?!毙」暇司苏f。
大家一起看著月光下廣闊的海面?,F(xiàn)在,月亮升起來了,不再是紅銅色,而是像銀子一樣,把海面照耀得一片明亮。人們可以看到很遠(yuǎn)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小島影影綽綽的樣子。哪里有什么路呢,只有海水,無邊無際的海水。
“這可就奇怪了?!毙」暇司苏f,“不過,能找到你本身就是奇跡了,再有什么奇怪的事也不足為奇?!?/p>
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三個小伙子和這個老師就要回去了。臨走前,小瓜看到老師的手里提著一個包,沉甸甸的。是從海里撈到的什么好東西呀?小瓜心里好奇,就用手去碰了碰,很結(jié)實,像是石頭。她又用一根木棍去敲打了一下。叮叮咚咚,傳來熟悉的聲音。這是深洞里的石頭,是老師收集來的。這聲音到底要告訴大家什么呢?小瓜本來想在姥姥家住幾天的,但是聽到這聲音,就一刻也待不住了,跟著村里的人回到了自己家。
失蹤的老師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那些丟失了牲畜的人家,還想問一下他們的羊啊豬啊到哪里去了,但是,只要人沒事了,丟多少牲畜倒還是小事情。
小瓜趴在奶奶耳朵上問:“您能聽懂歌里唱的是什么嗎?”
“什么歌?”
“石頭唱的歌。”
奶奶和村莊里很多老太太都會唱民謠,尤其會給孩子們唱。小瓜從小就聽這樣的民謠,伴著這些民謠吃飯睡覺。聽她們低聲地吟唱,聽不懂唱什么,只是感覺很舒服、很開心。現(xiàn)在,奶奶把幾個老太太叫到一起,大家一起聽老師帶回來的石頭唱歌。老師家里有很多這樣的石頭,他把它們一一排開,用木槌和鐵棍敲打著。石頭發(fā)出各種聲音,組合起來,就像是一首歌,但是誰也沒聽到過這樣的歌。老師懂音樂,還有那個會吹笛子的小伙子,也懂一些,凡是村莊里能聽懂些音樂的人,都來聽。大家感覺,這確實是一首歌,聽上去很優(yōu)美,但就是聽不懂是什么意思。
最后請來的是小孩子,讓他們來聽,其實是因為沒有辦法了。孩子們果然聽不懂,但是雖然聽不懂,孩子們卻誰也不肯說聽不懂,反而好像聽得很懂的樣子。他們按各自的想象,胡亂解釋著歌曲的意思。
輪到小瓜來解釋了。小瓜聽到大家好像把自己能想到的解釋都說過了,而自己是村莊公認(rèn)的最有見識的小孩子,怎么著也得找一個讓人吃驚的解釋呀。于是小瓜說:“這些石頭,唱的根本不是歌,而是在生氣?!?/p>
“生什么氣?”
“生我們的氣呀,我們把山上的石頭挖了,挖了很多,把它們的孩子都挖出來了,它就生氣了?!?/p>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有位老爺爺接過話來說:“你還別說,這孩子說得有些意思,那個大深洞,原來不是什么深洞,是有一伙人來我們村,不斷地挖才挖出來的?!边@時大家才知道,原來,那個深洞是讓人給挖出來的。因為里面的石頭有收藏價值,所以這些人就偷偷地前來挖洞,挖出石頭來,弄到城里去賣。后來,把石頭挖空了,就把深洞廢棄在那里遺忘了。直到這次出現(xiàn)了毒蘑菇,人們在挖掘時才又重新打開。
“那么,這些石頭,就是看守毒蘑菇的,毒蘑菇就被關(guān)在這里的地底下。把石頭挖走了,所以毒蘑菇就出來了?!币粋€孩子這樣說。
“嗯,這石頭,確實有個名字,我在書上看到了,叫蘑菇石。”老師說。
“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把石頭扔回去呀,讓它回到它自己的家里呀?!焙⒆觽兌歼@樣說。
村莊的人們看著這群孩子,這是他們心中無知的小孩子,卻說出了事情最深的道理。
老師首先贊同孩子們的想法,然后,是那些老人,最后,所有人都贊同這個想法。下面的事情就簡單了。老師帶著一些人外出,找到那些買走他們蘑菇石的人,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很多人很痛快地就把石頭交回來了,有的連錢也沒要。有的人甚至說:“哎呀,你們快點(diǎn)兒把它拿走吧,一有風(fēng)吹,它就會嗚嗚地叫,像是誰在哭,我都聽得害怕?!庇谑牵迩f的故事里內(nèi)容越來越多,人們就把故事講給越來越多的人聽。石頭陸續(xù)回家了。但也有人不肯把石頭交回來,他們已經(jīng)掉到自己的陷阱里,不肯相信任何故事。他們寧愿天天聽著石頭那嗚嗚的、像是哭泣一樣的聲音,讓自己難過。
終于,村莊的人們可以用原來的蘑菇石來填住這個深洞了。蘑菇石看上去并不很多,深洞又那樣大,看上去根本不夠。但這是目前能找到的所有的石頭了。 人們站在洞口,把蘑菇石向洞里扔去。沒想到,一扔進(jìn)去,馬上就聽到了墜地的響聲,這個無底洞,有了蘑菇石,就有了底啦。再扔一塊,再扔一塊,還沒扔完,深洞竟然就要被石頭填滿了。這真是一種奇異的石頭,到了自己的家里,會快速地長大。自己家里是最舒服的地方,它們回到家就放松開手腳,所以一下子就長大了。
深洞被填滿,最后一塊蘑菇石,怎么也塞不進(jìn)去了。這是老師一直捧在手里,最喜歡的一塊,聲音也最好聽。老師很喜歡它,但是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它放到合適的地方。老師把它使勁往洞口石堆里塞,就在這時,聽到附近地面?zhèn)鱽硪魂図憚?,仔?xì)一看,地上正拱出一個包來。聲音嘈雜,一會兒,就從包里跳出一只動物來,是一只羊,接著,是一頭豬,還有,一只雞。哈,村莊丟失的牲畜全部鉆出來了??赡苁嵌蠢飻D得太厲害,深洞把它們給推出來了,有了自己的石頭,它怎么會要這些吵鬧的牲畜呢?
老師的那塊石頭最后也沒有塞進(jìn)去。人們把平整的洞口蓋上一層淺淺的土。不出幾天,這里就會長出青草,開出野花,如果是夏季的雨后,會長出鮮嫩的蘑菇。當(dāng)然,不會再有毒蘑菇啦。
從此之后,村莊再也沒有出現(xiàn)毒蘑菇。老師保存的那塊蘑菇石最后被小瓜舅舅要走了。他駕船出海時,經(jīng)過那個有洞口的小島,聽到上面經(jīng)常傳來嗚嗚的像是哭泣一樣的聲音。每當(dāng)聽到這聲音,經(jīng)過的小船就要打晃,小船一晃,人就要發(fā)慌啦。所以,舅舅就前來要了這塊石頭,放到小島最高的那塊礁石上。石頭一放上,那個洞口就關(guān)閉了,從此,不再發(fā)出讓小船打晃、讓人發(fā)慌的聲音。
小瓜的山海生活,重新開始了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