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曉 WEI Xiao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柳州 545007)
河尾村立交新增匝道跨越紫苑路及采蓮河,為避免橋墩影響采蓮河河道坡岸及紫苑路道路邊界,并結合現(xiàn)狀條件,設計采用(26+38+26)m 的連續(xù)梁橋,其中主跨跨越采蓮河,另外小里程邊跨跨越紫苑路。
梁體單箱單室結構,梁寬10.24m,梁底采用拋物線線型設計,梁高為1.6m~2.2m,梁高為1.6m 時,箱梁底寬5.15 m,梁高為2.2m 時,箱梁底寬4.85m,腹板斜率保持1∶4 不變,箱底保持與梁頂平行。橋下凈空第一跨距路面4.45m,第二跨距河床底6.51m,第三跨最大凈空3.51m。
本文僅對主跨跨越采蓮河38m 跨支撐體系中貝雷梁結構及基礎布置形式進行論述。整個梁跨均采用貝雷支架進行架體搭設,貝雷梁支點利用橋墩承臺及在河岸設置兩個臨時支點。支點承臺為1.5×1×13m 的條形承臺,承臺下布置3 根Φ1m 鉆孔樁,樁長為20m。貝雷梁321 貝雷梁,貝雷梁長度36m,貝雷梁在現(xiàn)場進行分組拼裝。貝雷梁采用單層不加強型貝雷梁,共布置10 片單層貝雷梁,箱室及腹板下按90cm 間距各均勻布置8 片,兩側在以165cm 的間距各設置一片,共計10 片。
圖1 橋梁支架布置縱斷面圖
圖2 橋梁主跨支架布置橫斷面圖
在貝雷梁上,按橫橋向每0.6m 布置I14 工字鋼分配梁,為防止工字鋼移動及傾覆,在工字鋼上橫橋向每隔1m 采用φ10mm鋼筋將所有工字鋼焊接。分配梁上采用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操作平臺,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為0.6m,橫向間距為0.6m,掃地桿高度0.2m,立桿步距為1m。
河岸加兩個支點,貝雷梁共3 跨,貝雷梁按標準節(jié)進行拼裝,共計36m,按7.5m+19.5m+9m 連續(xù)結構設置。
本支架采用不加強型貝雷梁,采用單層布置。計算時折算成每片貝雷梁受力進行計算。箱梁為不等截面,計算時以最不利荷載進行計算,墩頂位置梁高2.2m,為最大斷面,斷面尺寸如圖3。
圖3 箱梁橫斷面設計圖
計算寬度取箱室及腹板寬度為4.192+0.754+0.754=5.7m,此時箱梁斷面面積為7.31m2,按最不利荷載進行計算,即箱梁混凝土為7.31m3/m。
此時混凝土等效高度為7.31/5.7=1.28m。
取其中一組貝雷梁進行驗算,貝雷梁間距為0.9m,則每組貝雷梁所受荷載為:
砼荷載:1.28×25.5×0.9=29.38kN/m;
模板荷載:取0.5×0.9=0.45kN/m;
施工荷載:取4×0.9=3.6kN/m;
貝雷架上部荷載為:(混凝土荷載+模板荷載)×1.2+施工荷載×1.4=(29.38+0.45)×1.2+3.6×1.4=40.84kN/m。
計算時簡化計算按9+20+9m 三不等跨梁進行計算,20/9=2.22,查表可得:
最大彎矩為:Mmax=0.354×q×l12=0.354×40.84×92=1171.05kN.m
最大剪力為:τmax =1.125 ×ql1=1.125 ×40.84 ×9 =413.51kN
最大撓度在9m 跨為:fmax=0.677×ql4/100EI=0.677×40.84×94/(100×1052088.24)=0.0017m
不加強型單層貝雷梁容許內力:
彎矩1576.4kN.m,剪力490.5kN,撓度9/400=0.0225m
因此貝雷梁強度、剛度、撓度滿足要求。
36m 箱梁,計算時按最不利狀態(tài)進行計算,計算寬度取箱室及腹板寬度為4.192+0.754+0.754=5.7m,此時箱梁斷面面積為7.31m2,所以,此時梁底單位面積內梁體混凝土傳來的重量為:7.31×25.5÷5.7=32.7kN/m2,支架模板荷載按0.5kN/m2考慮,施工荷載按4kN/m2考慮。
計算荷載:P=(32.7+0.5)×1.2+4×1.4=45.44kN/m2。
橫梁采用I14 工字鋼,按其受到來自上部支架傳來的集中荷載,荷載大小為鋼管支架的支反力。支架底部支撐在工字鋼之上,工字鋼沿縱向間距60cm 排列,即支架縱向間距也為60cm,所以混凝土傳來的集中荷載大?。翠摴苤Ъ艿闹Х戳Γ閝=45.44×0.6×0.6=16.37kN,貝雷梁間距為0.9m,計算時按二跨等跨梁進行計算,二跨工字鋼梁上分部四個集中荷載。
圖4 工字鋼梁荷載分布圖
工字鋼彎曲應力:[бw]=170MPa;剪應力:[τ]=85MPa
因此選取的I14 工字鋼可滿足強度、剛度要求。
因各支點承擔荷載來自梁底10 片貝雷梁,通過支點承臺分散傳到地基。箱梁為不等截面,計算時箱梁混凝土荷載采用平均梁段荷載進行計算,即取最大和最小截面混凝土平均值進行計算,箱體最大斷面為8.891m2,最小斷面為5.841m2,故36m 上部混凝土體積為(8.891+5.841)/2×36=265.176m3。
該區(qū)域混凝土等效高度為265.176/10.24/36=0.72m。貝雷梁間距0.9m,則每組貝雷梁所受荷載為:
砼荷載:0.72×25.5×0.9=16.524kN/m;
模板荷載:取0.5×0.9=0.45kN/m;
施工荷載:取4×0.9=3.6kN/m;
貝雷架上部荷載為:(混凝土荷載+模板荷載)×1.2+施工荷載×1.4=(16.524+0.45)×1.2+3.6×1.4=25.41kN/m。
每片貝雷架每米線荷載為25.41kN/m,單片貝雷梁自重約0.9kN/m,q=(25.41+0.9×2)=27.21kN/m。
貝雷梁按9+20+9m 三不等跨梁進行計算,在支點位置反力:
R=q/2(l+2a)=27.21/2×(20+2×9)=516.99kN
每個支點承臺荷載按10 片貝雷梁,則支點承臺所受荷載為516.99×10=5169.9kN。
上敘計算已考慮荷載安全系數(shù):恒載1.2,活載1.4。
支點承臺為1.5×1×13m 的條形承臺,荷載為1.5×1×13×25.5×1.2=596.7kN。
故單個支點承臺對基底施加荷載為5169.9+596.7=5766.6kN。
因支點位于河岸,承載力較差,通過處理后地基承載力按120kPa 考慮,則地基分擔荷載為:
120×1000 ×1.5×13=2340kN。
在支點承臺下布置3 根Φ1m 鉆孔樁。
則單樁荷載為(5766.6-2340)÷3=1142.2kN。
根據(jù)《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 D63-2007中按摩擦樁進行計算:
單樁軸向受壓承載力容許值
式中:[Ra]—單樁軸向受壓承載力容許值(kN);
u—樁身周長(m);
Ap—樁端截面面積(m2),對于擴底樁,取擴底截面面積;
n—土的層數(shù);
li—承臺底面或局部沖刷線以下各土層的厚度(m),擴孔部分不計;
qik—與li對應的各土層與樁側的摩阻力標準值(kPa),宜采用單樁摩阻力試驗確定;
qr—樁端處土的承載力容許值(kPa);
[fa0]—樁端處土的承載力基本容許值(kPa);
h—樁端的埋置深度(m);
k2—容許承載力隨深度的修正系數(shù),根據(jù)樁端處持力層土類按規(guī)范選用,取2.5;
γ2—樁端以上各土層的加權平均重度(kN/m3);
γ—修正系數(shù),取0.65;
m0—清底系數(shù),取0.7;
根據(jù)設計資料,樁位地質為:
人工填土<1>:fa0=100kPa,qik=25kPa,深度li=3.8m。
泥炭質土<3-1-1>:fa0=40kPa,qik=20kPa,深度li=3.6m。
粉砂夾黏土<3-2>:fa0=100kPa,qik=30kPa,深度li=5.9m。
黏土<3>:fa0=120kPa,qik=50kPa,深度li=6.7m。
粉砂夾黏土<3-2>:fa0=100kPa,qik=30kPa,深度li=2.4m。
因此:樁長設計為20m 驗算通過滿足要求。
①貝雷片拼裝過程中,提前選擇一塊空曠平整的場地,在地面上鋪設方木作為拼裝貝雷梁支立點。②先將貝雷片在地面上按設計片數(shù)拼裝,分組聯(lián)結;采用標準長度3m 貝雷梁進行調節(jié)并安裝,采用45cm 橫撐架貝雷梁,在進行整架吊裝前必須對銷子安裝位置、橫架螺栓進行逐一檢查。③貝雷梁在地面上拼裝好之后,選擇汽車吊站位,汽車吊站位好之后對貝雷梁進行吊裝。④貝雷梁吊裝到位后,對每兩組貝雷梁之間增加橫向連接,橫向連接采用鋼管扣件將整個貝雷梁進行整體橫連,橫連采取每3m 設置一道,上下交叉設置。⑤上述工序完成之后進行上部分配梁、支架的安裝。⑥注意事項:1)貝雷桁架每個接頭必須安裝小花架;縱向貝雷主梁的水平偏差應≤10mm,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2)使用汽車吊將已聯(lián)結的貝雷梁吊裝到位。單組貝雷梁吊裝時設置兩個起吊點,并且等距離分布,保持吊裝過程中貝雷梁平衡,以避免吊裝過程中產生扭曲應力。
4.1.1 荷載分布情況
箱梁現(xiàn)澆支架在澆注混凝土前必須進行預壓,通過預壓時測量出的有關沉降數(shù)據(jù),計算出預拱度,在支架模板安裝時預留標高,以實現(xiàn)澆注完成的箱梁底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F(xiàn)取以下幾處進行計算:①最不利位置:在墩頂實心段及腹板位置,混凝土厚度最大1.6m。②一般不利位置:箱室混凝土厚度0.53~1.03m,翼板厚度從0.5~0.2 線性變化。
4.1.2 預壓方法
①支架預壓按預壓單元進行分三級加載,三級加載依次為單元內預壓荷載值的60%、80%和110%。
②當縱向加載時,宜從混凝土結構跨中開始向橋臺處進行對稱布置;當橫向加載時,應從混凝土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
③每級加載完成后,應先停止下一級加載,并應每間隔12h 對支架沉降量進行一次監(jiān)測。當支架頂部監(jiān)測點12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 時,再進行下一級加載。
④在全部加載完成后的支架預壓檢測過程中,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應判定支架預壓合格:
1)各監(jiān)測點最初24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2)各監(jiān)測點最初72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⑤支架預壓可一次性卸載,預壓荷載應對稱、均衡、同步卸載。
4.1.3 預壓荷載計算
①最不利位置。
1)最不利位置為墩頂位置實心段,混凝土厚度1.6m?,F(xiàn)取1m×1m 的面積作為預壓單元進行荷載計算。該單元內混凝土荷載:g1=1m×1m×1.6m×2.6t/m3=4.16t
模板荷載g2=200kN/m2=0.2t/m2
預壓荷載總重g=1.1×(4.16+0.2)=4.8t
采用等重的沙袋過磅稱量進行預壓,每平方米荷載為4.8t/m2。
2)最不利位置為墩頂位置實心段,混凝土厚度2.2m。現(xiàn)取1m×1m 的面積作為預壓單元進行荷載計算。該單元內混凝土荷載:g1=1m×1m×2.2m×2.6t/m3=5.72t
模板荷載g2=200kN/m2=0.2t/m2
預壓荷載總重:g=1.1x(5.72+0.2)=6.51t
采用等重的沙袋過磅稱量進行預壓,每平方米荷載為6.51t/m2
②一般位置。
一般位置包括箱室、翼板。
箱室混凝土,頂板厚度為0.28m,底板厚度為0.25~0.75,箱室混凝土厚度取值0.53~1.03m,翼板厚度從0.5~0.2 線性變化,現(xiàn)取1m×1m 的面積作為預壓單元進行荷載計算。該單元內混凝土荷載:
g1 箱=(1m×1m×0.53m)×2.6t/m3=1.38t
g2 箱=(1m×1m×1.03m)×2.6t/m3=2.68t
g1 翼=(1m×1m×0.5m)×2.6t/m3=1.3t
g2 翼=(1m×1m×0.2m)×2.6t/m3=0.52t
模板荷載g2=2kN/m2=0.2t/m2
預壓荷載總重:
g1 箱=1.1×(1.38+0.2)=1.74t
g2 箱=1.1×(2.68+0.2)=5.01t
g1 翼=1.1×(1.3+0.2)=1.65t
g2 翼=1.1×(0.52+0.2)=0.8t
箱室部位支架預壓采用等重的沙袋過磅稱量進行預壓,每平方米荷載為由跨中底板厚0.25 位置向墩頂0.75位置從1.74t/m2至5.01t/m2變化。
翼板部位支架預壓采用等重的沙袋過磅稱量進行預壓,每平方米荷載為由根部至最外側由1.65t/m2至0.8t/m2線性變化。
加載至110%時所測數(shù)據(jù)與連續(xù)24 小時后的數(shù)據(jù)變化平均小于1mm 時,或連續(xù)72h 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時,表明支架已基本變形到位,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后,即可進行卸載工作,卸載時采取均勻分層拆除,保證支架在拆除過程中受力均勻。
卸壓完成6 小時后,要再次復測各控制點標高,計算出支架的彈性變形量(等于卸壓后標高減去持荷穩(wěn)定后所測標高),用總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穩(wěn)定沉降量)減去彈性變形量為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即塑性變形)量。預壓完成后要根據(jù)預壓成果通過可調頂托調整支架的標高。
河尾村立交新增匝道工程采蓮河中橋主跨連續(xù)箱梁支架體系施工依照上述方法施工,保質保量的完成施工內容符合驗收標準。支架體系施工中未發(fā)生任何事故,為連續(xù)箱梁施工的質量打下了穩(wěn)固的基礎。此類支架施工時主要考慮支點位置承載力情況,貝雷梁梁跨布置形式的驗算,本工程橋梁主跨上跨既有市政景觀河道,施工時需考慮既有河道的保護,跨河部分跨度較大,故貝雷梁考慮采用三不等跨連續(xù)梁結構設置,增加其跨度適用性。本項目成功案例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針對上部滿堂支架平臺本文未做驗算,類似項目在參考本文時需對上部滿堂支架進行獨立驗算后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