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華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道托鎮(zhèn)衛(wèi)生院 山東 臨沂 27641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呼吸道病變疾病,據(jù)相關臨床調(diào)查顯示,該病的發(fā)病率高,且病情發(fā)展迅速,近年來發(fā)病率還在持續(xù)增加[1]。該病在臨床上的早期癥狀呈慢性在發(fā)作,然后出現(xiàn)咳嗽反復、呼吸困難、咳痰等,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控制炎癥反應是關鍵,將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哮喘次數(shù)作為疾病治療重點內(nèi)容,在以往治療中主要是給予患者化痰、消炎及祛咳治療,但是無法取得良好的疾病治療效果[2]。現(xiàn)階段,倡導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使用孟魯司特鈉藥物,該種藥物是一種非激素類的抗炎藥物,被廣泛應用于疾病臨床治療中,完成了對炎性因子水平的有效控制,患者機體免疫力大大提升,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顯著[3]。
共選擇98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診時間為2017年1月份至2021年9月份,分組方式為隨機,分成對照和觀察2組。對照組病例數(shù)為49例,男23例和女26例,54-77歲,均值(65.3±2.3)歲;觀察組病例數(shù)為49例,男24例和女25例,53-78歲,均值(64.8±2.2)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無藥物禁忌癥。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支氣管擴張者;③合并肺纖維化及肺大皰者;④合并臟器功能不全者;⑤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⑥合并肺栓塞疾病者;⑦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⑧合并惡性腫瘤者。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法,給予患者30mg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43022,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靜脈滴注,每日2次。給予患者10μg噻托溴銨(國藥準字H20090279,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放入到吸入裝置中吸入,每日1次。給予患者1-2mg的布地奈德(國藥準字J20140047,AstraZeneca AB/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霧化吸入,每日2次。給予患者100-200μg的沙丁胺醇(國藥準字H10940001,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有限公司),霧化吸入,每日2次。連續(xù)治療2周。
觀察組,行孟魯司特鈉治療法,在對照組治療方法基礎上,給予患者5mg孟魯司特鈉(國藥準字J20130047,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口服,睡覺之前服用,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2周。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MVV(最大通氣量)、RV/TLC(殘余量與肺總量比值)肺功能指標。觀察兩組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指標,在對血液標本進行采集時,要求患者在當日清晨時期應保持空腹狀態(tài),抽取患者肘正中部位處的血液,在對患者進行離心處理后將血液樣本放置到-80℃的冰箱中進行保存,在對IL-6、TNF-α炎性因子進行檢測時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患者的喘息,胸悶臨床消失;有效:喘息、胸悶癥狀有所緩解;無效:患者的喘息、胸悶癥狀未發(fā)生變化[4]。
各項肺功能指標觀察組相比較更高(P<0.05)。
表1 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觀察組相比較更低(P<0.05)。
表2 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臨床治療有效率觀察組相比較更高(P<0.05)。
表3 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n(%)]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發(fā)病于肺部的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在發(fā)病起初會有上呼吸道過敏的情況,包括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涕等,之后發(fā)展為呼吸困難、喘息、持續(xù)咳嗽等[5]。當患者早期發(fā)作哮喘時,沒及早治療,病情嚴重會導致患者的肺功能遭受到損傷,當這類病人進行體力勞作時會突發(fā)哮喘,使其喪失體力活動的能力,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6]。臨床上發(fā)現(xiàn)該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且兩種疾病同時發(fā)作,對于患者的肺部損傷較大,治療難度加大,且需要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若病程時間過長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7]。
以往在臨床治療中主要是使用常規(guī)藥物,常用藥包括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噻托溴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其中,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屬于一種吸入型抗膽堿能藥物,作用持續(xù)時間較長,該藥物通過與β2受體激動劑相比,具有作用持續(xù)時間長等優(yōu)勢,每日用藥1次即可[8]。噻托溴銨藥物使患者的早晚峰值呼氣流速得以明顯改善,通過長期用藥有助于穩(wěn)定支氣管擴張效果,患者未出現(xiàn)耐藥情況。布地奈德抗炎作用顯著,并且也展現(xiàn)出了較強的抗敏功效。沙丁胺醇有助于預防患者出現(xiàn)支氣管痙攣[9]。將以上幾種藥物盡管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治療一段時間后,病情又會反復發(fā)作,治療難度增大。而后通過相關臨床工作者的大量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孟魯司特鈉能夠抑制黏膜分泌,降低氣道的通暢性,通過該藥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能夠減輕患者的臨床不良癥狀,如呼吸困難、持續(xù)咳嗽、哮喘等,患者氣道阻塞癥狀明顯改善,氣道重塑過程明顯延緩,提高了臨床的治療效果[10]。臨床上的相關研究結果提出,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治療中使用常規(guī)藥物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法,通過使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緩解了患者的臨床癥狀,疾病臨床治療效果大大提升[11]。
本文研究結果為,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臨床治療有效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孟魯司特鈉藥物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治療中具有可行性,孟魯司特鈉藥物的應用使患者的機體炎性狀態(tài)得以減輕,對白三烯引起嗜酸粒細胞活化及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防止氣道嗜酸粒細胞浸潤,對平滑肌細胞增殖產(chǎn)生抑制作用,幫助氣道重塑,炎性因子釋放大大減少,患者氣道阻塞癥狀明顯改善,提高了臨床的治療效果[12]。
綜上所述,將孟魯司特鈉藥物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推薦在臨床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