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人獲得知識的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lǐng)會文章思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積累,開闊我們的視野,改變?nèi)说男木?,豐富我們的想象力,改善我們的思維品質(zhì),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閱讀可以開啟我們的心靈之窗,塑造我們的靈魂,引導我們積極向上,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生命更有意義??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其重要意義。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點。是從事各種活動的動力。有興趣就會有樂趣,有了樂趣就能激發(fā)出更大的興趣。只有讓每個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閱讀的興趣,產(chǎn)生閱讀的動力,主動去了解,研究。增強他們在閱讀中的主體意識,實現(xiàn)個性閱讀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學能力。特別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yīng)該大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lián)系。讓讀書成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粋€人的語文閱讀能力是靠長期閱讀逐漸積累形成的,所以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傳授閱讀方法,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學生如果能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不僅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閱讀,課外自己也會閱讀。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要選擇不同閱讀內(nèi)容。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而對于某些報刊和雜志,可以快速閱讀。對于書報上的某些重點片斷,可集中精力、逐句逐句反復熟讀。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時善于與思考勤于動筆,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guān)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對認為重點和難點部分畫記號、做出標注。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后及時寫自己的心理感受,促進對文章理解和消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主動去思考和推敲重點詞句在課文語言環(huán)境中所表達的意義。
三、加強課堂閱讀的教學
1、課堂教學的同時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聯(lián)想,讓學生在讀中想,在想中讀。如《可愛的草塘》一課,作者這樣有一段描寫草塘倒映在水中的景色描寫“蘆葦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綠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藍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顯得更白了。”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自由朗讀,然后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學生有的說:“我感受到了水非常清澈。”有的說:“蘆葦和蒲草,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把草塘裝飾得很美,像一幅彩色的山水畫。”最后,指導學生邊有感情地朗讀邊想象畫面,學生很快就進入了文章的意境,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2、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提出疑問
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為長進?!币虼?,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鼓勵學生要學會質(zhì)疑,讓他們做到敢問,善問,學會質(zhì)疑,不同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同,自然對所學文章的理解程度也會不同。例如,學生讀了《當代小學生》上的一則寓言《“公正”的狐貍》后,有的認為狐貍欺騙了小猴、小熊,獨自占了一碗水,太狡猾了;而有的卻與之相反,認為狐貍很聰明,它用智慧在大旱之年為自己爭得了一碗寶貴的水……對于學生們發(fā)表的不同見解,我先是給予鼓勵,然后讓他們討論、增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3加強課堂閱讀的訓練
朗讀,是語文的主旋律,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張若田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讀,第三還是讀”學生只有在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之后,才能讀得流暢,讀得有感情。因此,課堂上給學生充分朗讀時間,像劇本、小說等一類課文,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或表演,這樣在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以課文為主,增加課外的閱讀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水平,讓學生適當閱讀一些他們喜愛的一些圖書,這樣就能擴大閱讀量并且拓寬知識面,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升。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有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讀物,有科幻讀物、作文選、現(xiàn)當代兒童文學作品。如《楊紅櫻小說》、《愛的教育》等進行賞讀,從語言的準確性、合理性、審美性等方面體會語言之魅力,提高學生鑒賞作品的能力。只有課內(nèi)外的結(jié)合,學生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從而提高語文的素養(yǎng)。
五、學以致用
小學語文教學倡導的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學生有一定閱讀積累后,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寫作訓練。例如:《小柳樹和小棗樹》一課是一篇童話故事。學生可以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結(jié)合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續(xù)寫出精彩的故事來。
總之,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把《課標》中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要牢記于心,讓每個孩子都愛上閱讀,讓他們的閱讀水平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