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如何融合共生是學校探索的重大課題。以小學中高年級勞動課程為例,筆者以“雙線混融”教學模式為依托,以“夢想改造家”勞動課程為載體,打破“線上”和“線下”分裂割據的教學現(xiàn)狀,深度融合教育價值、課堂教學要素和教學評價之間的整合統(tǒng)一、互為轉化功能。
[關鍵詞]雙線混融;勞動教學;探索
教育部2018年提出要推動課堂教學革命,“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通過教學改革促進學習革命,積極推廣小班化教學、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大力推進智慧教室建設,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雙線混融”教學模式,從數(shù)字化而言,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共生;從空間上而言,是固定教學場所和移動式教學場域的有機互動;從教學方式而言,是啟發(fā)式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深度嵌套。
一、“雙線混融”模式的勞動教學現(xiàn)狀
“雙線混融”教學模式不能以片面且單純的視角定義,它是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社會需求中應運而生的教學模式產物?!半p線混融”的教學主體是教師,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具備融合傳統(tǒng)教學和數(shù)字化教學優(yōu)勢的實踐能力;“雙線混融”的教學客體是學生,其要求學生具備對應的信息化素養(yǎng)和學習主動性、自制力等動機性因素。因此,在小學階段實施“雙線混融”教學模式,既要考慮數(shù)字化硬件和教學內容軟體等因素,又要均衡師生靈活切換模式的耐受度。
疫情期間,中小學“線上教學”模式全面啟動,全體師生由“在場”對話轉化為“在線”對話。授課教師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深刻認識到“線上教學”的教育教學內涵和價值,同時,也發(fā)現(xiàn)單純的“線上教學”對于自制力不強的學生而言,仍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出現(xiàn)學生假裝學習現(xiàn)象、情感參與度不高等。因此,在后疫情時代,我校勞動教師團隊充分整合“線上”的移動性優(yōu)勢和“線下”的對話實體性優(yōu)勢,開展以“夢想改造家”居家勞動課程為例的“雙線混融”模式下的勞動教學探索研究,重在融合雙線的教學理念、資源、場景、方式等,實現(xiàn)跨場域的教學實施路徑建構,從而充分利用生活場景資源,打通小學勞動教育的串聯(lián)空間,深化勞動育人的價值育人理念,破除為勞動而勞動的淺表化形式,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建立與自我、社會、世界的鏈接。
二、“雙線混融”模式下的勞動教學探索
根據《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學校中高段年級結合小學生生活實際,以“居家勞動”為實際情境,鏈接生活動態(tài),開展“夢想改造家”系列勞動課程。從學生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等方面,挖掘居家生活素材,通過開展調查、探究、設計、制作、服務等居家勞動,提高學生勞動意識及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核心素養(yǎng)。學校借用“雙線混融”的教學模式,以校內課堂啟發(fā)教學為點撥,線下組織學生討論勞動技能、工具使用等要素,并分主題布置居家勞動作業(yè)。以釘釘班級群為線上平臺,上傳居家勞動過程和成果到釘釘“班級圈”,本班學生在線觀看勞動過程或成果,教師組織在線生生、師生評價。
(一)居家勞動的教學目標重構
以“雙線混融”教學模式為載體的居家勞動課程始終尊重教育規(guī)律,滿足學生成長實際需求,鏈接家校時空的一致性。各年級以項目式勞動為主題構架,確立居家勞動課程的整體目標。主要分為四個分目標。
一是價值體認方面,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居家勞動體驗,增強對勞動的認知;在網上查找、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和健康生活的素養(yǎng)。例如,在《居家綠植守護者》的授課中,我引導學生居家對于家中植物的認領與照顧,密切與植物為代表的自然的鏈接,形成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意識。
二是責任擔當方面,學生在居家勞動過程中,形成對呵護家庭的責任意識與擔當。例如,在《膳食搭配師》學習中,學生了解均衡膳食,健康身體的重要性,同時根據健康飲食金字塔,居家給家人或自己做一餐好吃好看又健康的餐食。
三是問題解決方面,各年段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研究信息技術手段、善用資源等形式,注重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和科學精神。例如,在《清理冰箱君》學習中,學生在校掌握冰箱使用須知,居家實際應用相關知識合理使用冰箱,清理冰箱,將食物合理分區(qū)。
四是創(chuàng)意物化方面。我設計了學生通過制作傳奇蔬果匯等表現(xiàn)性項目任務,動手實踐,增強對勞動的自我認可。
與此同時,線上互評增強學生的深度參與和學習愉悅度。最重要的是,居家勞動學習“由群體性的學習組織變成個體為主或有家長陪伴的家庭學習,由教師督促、同伴互助的激勵學習方式變成獨立堅持、獨自面對的學習,由程式化、規(guī)范化和儀式化的學習環(huán)境變成相對愜意輕松的、自我營造的學習環(huán)境,由規(guī)律的學習時長變成隨意的、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時間安排,由相對統(tǒng)一固化的學習內容變成自主選擇、自由安排的學習內容?!盵1]
(二)居家勞動教學的內容構建
居家勞動教學的內容構建的意義在于充分借助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喚起學生對于家庭的認知,并通過身體力行的居家勞動實踐,增強家庭歸屬感和認可感。基于此,我在組織各年級圍繞“家”這個大主題,從了解家中布局、功能分區(qū)、巧用家中蔬果資源、照顧家中綠植等方面開展年級段內容不同類別的勞動教學。各年段勞動教師在線下教室內,通過情境導入、活動參與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就主題勞動技能和目標進一步明確。再者,學生通過居家項目式勞動,在家長的互動指導參與下,掌握勞動技能,品嘗勞動成果,增進親子關系,提升對家的歸屬情感認知。
(三)居家勞動教學的“雙線混融”
新時代勞動不僅僅注重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更強調勞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開發(fā)與情感價值引導。因此,在“夢想改造家”居家勞動教學中,既要注重“雙線混融”共生導向,又要注重“育人價值”導向。在小學中段和高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明確勞動育人的育人導向,合理運用教室內的鴻合教學平臺和釘釘系統(tǒng)在線平臺,以信息數(shù)字化服務支持型學習環(huán)境,以項目式勞動內容驅動學生深度學習所獲的信息、理解、技能、價值觀和態(tài)度等新智識,從而實現(xiàn)從學科教學到學科育人的終極目標。
我們在小學中段開展的《傳奇蔬果匯》勞動項目式體驗活動為例。教室內,教師通過鴻合教學平臺的無線手機投屏功能,實現(xiàn)鏡像投屏,分享提前下載好的不同類型蔬果圖片,學生以大組為單位參與“快閃蔬果,英文說名”游戲環(huán)節(jié),隨著手機圖片快速切換,學生積極性迅速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入主題《居家蔬果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填寫“超級馬里奧升級合作單”,一級任務為“請你分別寫出三種最喜愛和最討厭的蔬菜或水果,并與小組成員說明原因”,二級任務“如果家中來了客人,你要用家中常見的蔬果制作蔬果匯拼盤,將選取哪些,又該如何設計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拼盤,請繪制草圖并注明主題”,三級任務“請自主分享,在制作蔬果拼盤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適宜或者尋求哪些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單。教師現(xiàn)場指導,提煉制作要點、情節(jié)設置因素、安全須知等,達成勞動技能基礎教學目標,并布置居家實踐作業(yè)。學生借助家中現(xiàn)有蔬果,前置修改拼盤設計、顏色搭配等問題,制作并通過釘釘“班級圈”展示特色蔬果造型拼盤成果。學生勞動成果豐富多樣,有自然美麗風光、有動物集會、有創(chuàng)意造型、更有抗“疫”加油等蔬果拼盤。在此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工具使用的能力,也提高了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我們在高年級開設的《居家勞動守護者》勞動項目則更著重引導學生借助手機APP等數(shù)字化軟件,提升學習效率和準確性。教室內,教師簡要介紹植樹節(jié)由來和近年世界環(huán)境變化等情況,并讓學生互動分享家中綠植,倡議學生居家守護綠植,簽訂約定。學生認領勞動約定,觀察家中的綠植,借助“形色”APP軟件識別綠植生長習性等。同時,選擇一種綠植,做它的守護人,完成守護約定表,發(fā)布班級圈。在此過程中,學生認識勞動的互動性,鏈接自我與自然的感知。
(四)居家勞動教學的線上評價
無論是線上評價還是線下教學、實踐,居家勞動教學項目都要因地制宜,合理采用鴻合教學平臺、手機APP等數(shù)字化便捷工具教學,同時,注重過程性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我們運用釘釘開展線上師生共評、生生互評的多元評價方式提高師生參與度、家長協(xié)同度。一方面教師通過釘釘“班級圈”對學生提交的作品進行點評反饋,優(yōu)秀作品可被評選為范例作品,自動推薦“釘釘”班級群分享;另一方面,學生或者家長也可在班級圈為心儀作品點贊送花,互動加油,進一步加強了熱愛勞動的價值體認深化。最后,年級還會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將學生成果過程及代表作品,通過學校公眾號推送項目式勞動推文,開通全校特色作品投票通道,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勞動的意識。
三、“雙線混融”模式的勞動教學意義
居家勞動課程起初是基于在線教學的特殊環(huán)境應運而生的,后期采用“雙線混融”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課堂任務分配和課外學生勞動體驗的項目式實施路徑。根據學生成果分享情況,能看出此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居家勞動的學習需求。同時,課程的序列化有利于將烹飪、清潔等零散的勞動類課程進行整合,成果任務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并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發(fā)展。但是,課程仍存在需要改進的問題,授課教師將在如何激發(fā)全體學生興趣、讓所有學生樂于分享成果以及擴大課程的受眾方面著力。
“雙線混融”教學模式催生了教師教學的“新型空間”,創(chuàng)建學生協(xié)同學習的“支持型學習空間”。隨之,現(xiàn)代課堂知識的內涵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形象化知識、體驗性知識、互動性知識和批判性知識都在“雙線混融教學”的新情境中得以重現(xiàn)再生。[2]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地和學生深度學習的落實都得到足夠的釋放空間。正如年級開展的居家勞動“雙線混融”教學,進一步夯實了勞動教育陣地,完善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協(xié)同推進勞動教育的運行機制,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勞動之美,同時也落實了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我們應當堅持“雙線混融”教學模式下的共生機制,始終遵循教育規(guī)律,以生為本,不斷提升教師“雙線混融”教學的勝任力,激發(fā)學生生命的潛在本能。
參考文獻
[1] 蘇忱.重視居家學習的價值[N].中國教師報,2020-04-01(003).
[2] 邱燕楠,李政濤.從“在線教學勝任力”到“雙線混融教學勝任力”[J].中國遠程教育.2020(0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