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麗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二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急性胰腺炎以腰背放射痛、惡心、上腹劇烈疼痛、發(fā)熱、嘔吐、腹脹為臨床表現(xiàn),是消化病科常見的急腹癥[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水平的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該病可發(fā)展為多器官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隨著中醫(yī)藥臨床研究不斷深入,中醫(yī)藥治療本病優(yōu)勢明顯[3]。中醫(yī)認為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機為腑氣不通、瘀毒內(nèi)蘊[4]。以“六腑以通為用”為治則,筆者應用清胰承氣湯聯(lián)合芒硝外敷治療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6例。
其中,治療組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2.37±9.44)歲;發(fā)病時間5~48 h,平均(21.34±5.52)h;病因分類,膽源性17例,高脂血癥16例,飲酒及暴飲暴食15例,其他8例;辨證分型:肝郁氣滯證13例,肝膽濕熱證14例,腑實熱結證14例,瘀毒互結證15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1.62±8.96)歲;發(fā)病時間8~46 h,平均(22.08±4.36)h。病因分類:膽源性18例,高脂血癥15例,飲酒及暴飲暴食14例,其他9例;辨證分型:肝郁氣滯證9例,肝膽濕熱證15例,腑實熱結證16例,瘀毒互結證16例。兩組患者性別、病程、病因、辨證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診斷標準 ①中醫(yī)診斷符合《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5]相關標準;②西醫(yī)診斷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6]相關標準。
1.2.2 納入標準 ①腹部CT顯示胰腺出血、周圍滲出、形態(tài)腫大;②血清脂肪酶≥正常值3倍;③所有患者均在發(fā)病48 h內(nèi)入院治療,本研究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獲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3 排除標準 ①消化系統(tǒng)潰瘍;②重癥胰腺炎;③免疫系統(tǒng)疾?。虎芴幱谌焉锲诨虿溉槠?;⑤心腦血管疾?。虎迖乐馗巍⒛I功能不全;⑦消化系統(tǒng)腫瘤[7]。
1.3.1 對照組 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抑制胃酸分泌、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解痙、抗感染、止痛等治療;持續(xù)進行5~7 d的胃腸減壓;將48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與0.3mg的醋酸奧曲肽注射液混勻,進行微量泵靜脈注射,2次/d,治療1個月。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芒硝外敷與中藥清胰承氣湯聯(lián)合治療。清胰承氣湯方劑組成:生大黃12 g(后下)、芒硝10 g、甘草15 g、延胡索10 g、半夏10 g、陳皮10 g、赤白芍20 g、虎杖15 g、梔子12 g、黃芩12 g、枳殼實15 g、厚樸15 g,根據(jù)辨證分型加減用藥,具體如下:肝郁氣滯證加陳皮10 g(醋炒)、香附10 g;肝膽濕熱證加茵陳10 g、龍膽10 g(酒炒);腑實熱結證加枳實10 g、厚樸10 g、黃連10 g;瘀毒互結證加黃連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紅花10 g、牡丹皮10 g。諸藥以水煎液200 mL,口服或胃管注入(注入后暫停胃腸減壓2 h),每天兩次分服。以上中藥濃煎,分早晚兩次胃管注入,注入前后沖管,注后胃管夾閉2~3 h。保留灌腸:指導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側(cè)臥位作為體位,待中藥清胰承氣湯溫度冷至38 ℃,行保留灌腸,每次200 mL,2次/d。同時患者予以芒硝外敷,將1 000 g芒硝研成粉末狀后裝入大小合適的棉布袋,大小以能覆蓋腹部為宜,將裝有芒硝的棉布袋均勻的敷于患者腹部,待芒硝結晶變硬后更換。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1個月。
①癥狀及體征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肛門恢復排氣排便時間及鳴音恢復時間;②生化指標:治療前后檢測、記錄兩組尿淀粉酶(UAMY)、血清淀粉酶(AMS);③炎癥指標:治療前后檢測、記錄兩組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WBC)。
治療效果根據(jù)《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5]相關標準進行評估,無效:患者胃腸功能、尿淀粉酶、血常規(guī)未恢復正常,各體征、癥狀未改善;有效:胃腸功能、尿淀粉酶、血常規(guī)基本恢復正常,各體征、癥狀較治療前好轉(zhuǎn);顯效:胃腸功能、尿淀粉酶、血常規(guī)及各體征、癥狀恢復正常。治療總有效率=1-無效率。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腹痛腹脹恢復時間、肛門恢復排氣排便時間分別為(3.90±1.17)天、(3.04±0.85)天,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90±1.71)天、(5.23±0.92)天,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于觀察過程中大部分患者發(fā)病以來均有間斷排氣排便及可聞及腸鳴音,因此排氣排便及腸鳴音恢復時間在實驗中無法準確記錄,無法比較兩組之間的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積比較
治療前,兩組AMS、UAMY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AMS、UAMY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白細胞(WBC)、C-反應蛋白(CRP)炎癥指標水平均有效改善,治療組患者療效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6.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急性胰腺炎作為炎癥性疾病,具有病情兇險、進展迅速、病死率高、并發(fā)癥多等特點,該病主要由多種因素激活胰酶后作用于胰腺組織導致[8]。通過及早治療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死亡率?,F(xiàn)代醫(yī)學治療急性胰腺炎主要通過減少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而發(fā)揮作用,但對全身癥狀改善、胃腸道功能恢復、預防繼發(fā)感染方面干預不足,難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中醫(yī)學認為,急性胰腺炎早期常表現(xiàn)為痞滿燥實的陽明腑實證,病機多為濕熱瘀毒內(nèi)結、腑氣不通[9]。患者多有肝膽疏泄不利、脾胃升降失司之癥,主要因暴飲暴食、飲食不節(jié)或肝膽脾胃郁熱所致?;颊邼駸狃龆痉e于胃腸,長期腑氣不通則演變?yōu)榧毙砸认傺?。此外,患者因素體肥胖、飲食不節(jié)以及患有膽石、蟲積等致病因素,久而中焦?jié)駸狃龆咎N結,脾胃升降失常,導致氣機阻滯、形成“腑氣不通,不通則痛”的臨床特點。若不及時對癥治療,則轉(zhuǎn)化為瘀血內(nèi)伏、瘀毒互結、血毒相搏之重疾,病勢兇險。故治療應以通里攻下為主,使邪去而正安[10]。
清胰承氣湯由大承氣湯加味而成,方中大黃主清熱瀉火、祛瘀攻積;陳皮、半夏可燥濕化痰、理氣調(diào)中;芒硝能軟堅潤燥、瀉下通便,三者相須為用共奏峻下熱結、瀉熱通便之功;赤芍可清熱涼血、化瘀止痛;枳實、厚樸合用有消痞除滿、行氣散結的功效;白芍可柔肝止痛;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延胡索具有止痛、行氣、活血之功效;梔子主利濕清熱、導熱下行;虎杖可除濕、利膽、清肝;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11],全方合用,達熱清除濕、腑氣通調(diào)、痛止脹消之功。另采用保留灌腸法,可對直腸黏膜產(chǎn)生直接刺激,促使大便排出、促進藥物的吸收,從而助攻“通下”之法,縮短治療時間,提高臨床療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清胰承氣湯可抑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而保護正常臟器組織,可逆轉(zhuǎn)胰腺的病理損傷,還對胰腺外的器官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12-14]。本研究中運用芒硝外敷體現(xiàn)了中醫(yī)特色治法,腹部外敷使中藥有效成分直接滲透至病變部位而發(fā)揮作用,可有效減輕藥物毒副作用,其安全性及簡便性得到患者的認可與信任。研究表明,芒硝有抗炎止痛的作用[15],外敷于腹部可減輕患者腹痛癥狀可促進胰腺周圍炎癥得吸收。其次芒硝可借助體內(nèi)滲透壓,吸收胰腺周圍滲出液,抑制炎癥的進一步發(fā)展。
本研究顯示,治療組肛門恢復排氣排便以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治療組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CRP、AMS、UAMY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表明芒硝外敷聯(lián)合清胰承氣湯治療急性胰腺炎,可明顯改善炎癥,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因此,該療法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確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