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慶,陳美安,張欣影,李宗澤,黃星海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 藥學(xué)院,廣西 南寧 530001)
蘭香草,為馬鞭草科蕕屬植物蘭香草(Caryopterisincana(Thunb.) Miq.)的全草或帶根全草[1],其別名較多,比較常見的有婆絨花、石母草、段菊等。蘭香草藥用資源豐富,易采集,我國有13種、2變種、1變型,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等地,其味辛,氣香,性微溫,具有疏風(fēng)解表、祛寒除濕、散瘀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療風(fēng)寒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皮膚瘙癢、風(fēng)濕痹痛、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等癥[2-4]?,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蘭香草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止咳、祛痰等作用[5-8],蘭香草全草中含有精油、生物堿、黃酮、酚酸、氨基酸、甾體、有機酸、鞣質(zhì)等成分,其中黃酮類成分含量最多[9-10],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課題組前期從蘭香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分離出若干個黃酮類化合物,其中1個鑒定為木犀草素[11]。目前,關(guān)于蘭香草的化學(xué)成分、提取工藝、質(zhì)量分析等研究報道甚少,且尚未見其黃酮類成分含量動態(tài)積累研究的報道,亦無統(tǒng)一種植和采收規(guī)范標準,難以保證市場上蘭香草藥材的質(zhì)量。因此,本文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提取蘭香草中總黃酮和木犀草素的工藝,為其提取工藝研究奠定一定基礎(chǔ)。同時,探討蘭香草中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同采收期的動態(tài)變化趨勢,明確其含量與采收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為指導(dǎo)蘭香草藥材的合理采收,后續(xù)藥理活性、質(zhì)量分析及藥用價值的開發(fā)利用等方面奠定了科學(xué)依據(jù)。
12個不同月份蘭香草藥材,經(jīng)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藥鑒定教研室朱意麟藥師鑒定為馬鞭草科蕕屬植物蘭香草(Caryopterisincana(Thunb.) Miq.)的干燥全草,陰干,粉碎成粗粉,備用。
表1 蘭香草藥材信息
蘆丁對照品(規(guī)格:20 mg/支,供含量測定用,純度:98%,批號:100080-201811,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木犀草素對照品(規(guī)格:20 mg/支,供含量測定用,純度:98%,批號:111520-201605,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乙腈、甲醇均為色譜純(美國Fisher公司);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JADE-PAK ODS-AQ C18色譜柱(5μm,250 mm×4.6 mm,太瑋科技);BP211D電子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TGL-16B高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KQ5200B 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HB-III循環(huán)水式多樣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UPC-11-10T實驗室超純水器(四川優(yōu)譜超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超純科技有限公司)。
1.2.1 溶液制備 取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約3 mg,精密稱定,置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定容,配制成濃度為0.296 0 mg/mL的蘆丁對照品溶液。取蘭香草粉末約1 g,精密稱定,稱重,按一定條件超聲提取,放冷,用提取溶劑補足重量,搖勻,定量過濾,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即得供試品溶液Ⅰ。
1.2.2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1.2.1”項下蘆丁對照品溶液0、1.0、2.0、3.0、4.0、5.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1.0 mL,充分振搖后放置5 min,精密加入10%硝酸鋁溶液1.0 mL,充分振搖后放置5 min,精密加入4%氫氧化鈉溶液10.0 mL,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充分振搖后放置15 min。以甲醇作空白,在500 nm測定相應(yīng)溶液吸光度(A)。以蘆丁對照品濃度(C,mg/mL)為橫坐標,吸光度(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求得蘆丁的回歸方程為:Y=12.874 9X-0.006 189 98(r=0.999 9)。結(jié)果表明對照品溶液在0~0.059 2 mg/mL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蘆丁標準曲線見圖1。
圖1 蘆丁對照品標準曲線
1.3.1 溶液制備 取干燥至恒重的木犀草素約3 mg,精密稱定,置于25 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濃度為120μg/mL的木犀草素對照品溶液。取供試品溶液Ⅰ40 mL,濃縮至干,定容至2 mL容量瓶中,即得供試品溶液Ⅱ。
1.3.2 色譜條件 色譜柱:JADE-PAK ODS-AQ 柱(5μm,250 mm×4.6 mm);流動相:甲醇-0.2%磷酸(55∶45);檢測波長:350 nm;流速:1 mL/min;柱溫:25 ℃;進樣量:10μL。木犀草素的色譜峰與相鄰色譜峰之間分離度均大于1.5,拖尾因子均在0.90~1.05之間;理論塔板數(shù)按木犀草素計均大于10 000,滿足定量要求。色譜見圖2和圖3。
圖 2 木犀草素對照品高效液相色譜
圖 3 蘭香草供試品高效液相色譜
1.3.3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吸取“1.2.1”項下木犀草素對照品溶液0.5、1.0、2.0、3.0、4.0、5.0 mL,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按“1.3.2”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取上述6個不同濃度的對照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以木犀草素對照品溶液進樣濃度(C,μg/mL)為橫坐標,色譜峰峰面積(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工作曲線,求得木犀草素的回歸方程為:Y=55.461 624 7X-30.948 509(r=0.999 9)。結(jié)果表明對照品溶液在6~60μg/mL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木犀草素標準曲線見圖4。
圖4 木犀草素對照品標準曲線
1.4.1 單因素實驗 稱取同一批次編號C6蘭香草粉末,每份約1 g,精密稱定,固定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分別考察提取溶劑(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0%乙醇、乙醇、30%甲醇、50%甲醇、70%甲醇、90%甲醇、甲醇),料液比(1∶10、1∶20、1∶30、1∶40、1∶50),提取時間(30、60、90、120 min)和提取次數(shù)(1次、2次、3次)等四個因素對蘭香草提取總黃酮含量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影響,以篩選出各因素最優(yōu)提取條件。
1.4.2 正交實驗 稱取同一批次編號C6蘭香草粉末,每份約 1 g,精密稱定,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以蘭香草中總黃酮含量和木犀草素含量的綜合評分為考察指標,選擇乙醇濃度(A)、物料比(B)、提取時間(C)、提取次數(shù)(D)作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實驗設(shè)計進行實驗,因素水平見表2。
表2 L9(34)正交實驗設(shè)計
分別稱取12個不同月份的蘭香草粉末,各3份,每份約1 g,精密稱定,按“1.2.1”項下和“1.3.1”項下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Ⅰ2.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按“1.2.2”項下所述方法進行測定,計算總黃酮的含量及RSD值;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Ⅱ10μL,按“1.3.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檢測,記錄峰面積,計算木犀草素的含量及RSD值。
總黃酮的含量(mg/g)= (C1×V1×N1)/m,式中,C1為樣品中總黃酮的濃度,mg/mL;V1為測定時定容的體積,mL;N1為稀釋倍數(shù);m為生藥材量。
木犀草素的含量(μg/g)= (C2×V2×N2)/m,式中,C2為樣品中木犀草素的濃度,mg/mL;V2為測定時定容的體積,mL;N2為稀釋倍數(shù);m為生藥材量。
2.1.1 提取溶劑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5和圖6,可知乙醇和甲醇在相同濃度的條件下,以不同濃度乙醇的提取量相對較高;其中,在不同乙醇濃度中,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總黃酮和木犀草素提取量不斷增大,當(dāng)乙醇濃度增加至70%時提取量達到最高值,此時再繼續(xù)增加乙醇濃度,提取量反而降低。因此采用7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
圖5 提取溶劑對總黃酮含量的影響
圖6 提取溶劑對木犀草素含量的影響
2.1.2 料液比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7和圖8,料液比按照10倍量不斷遞增考察,發(fā)現(xiàn)隨著溶劑量的增加,總黃酮和木犀草素提取量先升高,當(dāng)料液比為1∶40 g/mL時達到最高值后再降低??赡茉蚴窃黾尤軇┝窟^多,導(dǎo)致其他成分溶出量增加,反而影響了指標成分的溶出。因此采用料液比為1∶40最適宜。
圖7 料液比對總黃酮含量的影響
圖8 料液比對木犀草素含量的影響
2.1.3 提取時間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9和圖10,當(dāng)提取時間為60 min時,總黃酮和木犀草素提取量最高,繼續(xù)延長提取時間,反而有稍有降低,趨于平穩(wěn)。在60 min左右,溶解藥材組織細胞內(nèi)外指標成分的濃度達到動態(tài)平衡,因此采用提取時間為60 min最適宜。
圖9 提取時間對總黃酮含量的影響
圖10 提取時間對木犀草素含量的影響
2.1.4 提取次數(shù)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11和圖12,當(dāng)提取次數(shù)為2次時,有利于總黃酮和木犀草素的溶出,提取量最高。因此采用提取次數(shù)為2次最適宜。
圖11 提取次數(shù)對總黃酮含量的影響
圖12 提取次數(shù)對木犀草素含量的影響
正交實驗結(jié)果及方差分析見表3和表4。由表3可知,R值越大,表明該因素的水平變動對試驗結(jié)果的影響越大,四因素對蘭香草總黃酮和木犀草素提取影響的順序為乙醇濃度(A)>提取次數(shù)(D)>提取時間(C)>料液比(B)。由表4可知,四個因素對蘭香草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提取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綜合考慮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組合為:A2B2C2D2,即乙醇濃度為70%,料液比為1∶40,提取時間為60 min,提取次數(shù)為2次。
表3 正交實驗結(jié)果
表4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結(jié)果
為進一步考察提取工藝的穩(wěn)定可靠,稱取同一批次編號C6蘭香草粉末3份,每份約1 g,精密稱定,根據(jù)“2.2”項下正交實驗優(yōu)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藝進行驗證試驗。此工藝條件下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結(jié)果見表5。
表5 正交試驗驗證結(jié)果
結(jié)果見表6、圖13和圖14,不同采收期蘭香草藥材中總黃酮及木犀草素含量不同,兩者總體變化趨勢均隨著藥材生長不斷遞增,1月和2月含量最低,9月達到峰值(總黃酮平均含量為96.95 mg/g,RSD為0.50%;木犀草素平均含量為226.48μg/g,RSD為1.05%),之后逐漸減低。其中,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1月與2月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與其他采收時間差異顯著(P<0.01);總黃酮含量9月與其他采收時間差異顯著(P<0.01);木犀草素含量8月與9月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與其他采收時間差異顯著(P<0.01)。
表6 不同采收期蘭香草中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測定結(jié)果
圖13 不同采收期蘭香草中總黃酮含量
圖14 不同采收期蘭香草中木犀草素含量
蘭香草為壯族民間常用草藥,目前尚未明確蘭香草的藥效成分,但蘭香草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腫瘤、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鎮(zhèn)痛、降血糖、心血管系統(tǒng)保護及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等藥理活性[12-16]。木犀草素是一種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存在于許多中藥中,課題組前期從蘭香草中分離鑒定出來木犀草素,在蘭香草中含量比較高,同樣具有很好的藥理活性,如抗過敏、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腫瘤、心臟保護和神經(jīng)保護等[17-21],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肝炎、心血管疾病、肌萎縮性脊髓側(cè)索硬化癥、降尿酸和止咳化痰等。因此,本實驗選擇總黃酮和木犀草素作為評價蘭香草藥材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建立其含量測定方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并分析其含量動態(tài)積累變化趨勢,以指導(dǎo)該藥材制定合理采收時間。
在含量測定方法建立中,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總黃酮含量測定,以蘆丁為對照品,NaNO2-Al(NO3)3-NaOH作為顯色系統(tǒng),使蘆丁的鄰二酚羥基形成絡(luò)合物而顯色,在500 nm處有最大吸收。同時,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木犀草素含量測定,并對流動相和檢測波長這兩個色譜條件進行了摸索。流動相曾考察了乙腈-水(28∶72)、甲醇-水(45∶55)、乙腈-0.2%磷酸溶液(28∶72)、甲醇-0.2%磷酸溶液(45∶55),結(jié)果表明以甲醇-0.2%磷酸溶液(45∶55)為流動相時,圖譜基線平緩,木犀草素的響應(yīng)值好,峰形好,與相鄰色譜峰分離度好,理論塔板數(shù)、拖尾因子等均符合要求。檢測波長的選擇,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在波長為190~400 nm范圍內(nèi)進行掃描,發(fā)現(xiàn)木犀草素在254 nm和350 nm處有最大紫外吸收,因此本實驗根據(jù)掃描結(jié)果結(jié)合文獻報道考察了254 nm、280 nm、350 nm、360 nm這4個不同波長圖譜情況,結(jié)果表明在350 nm處測定時,木犀草素有較強吸收,且干擾甚少,圖譜特征性也很強。另外,進行了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測定的方法學(xué)考察,結(jié)果表明本測定方法儀器精密度好,操作簡便、穩(wěn)定可行,可作為蘭香草中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測定的方法。
提取工藝優(yōu)化考察,根據(jù)此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選擇乙醇濃度、料液比、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shù)作為考察超聲提取的四個影響因素,采用L9(34)正交實驗優(yōu)化提取蘭香草總黃酮和木犀草素的最佳工藝,結(jié)果顯示最佳超聲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為70%,料液比為1∶40,提取時間為60 min,提取次數(shù)為2次。正交實驗結(jié)果剛好跟單因素考察結(jié)果是一致的,提示該超聲提取工藝簡單合理、提取率高、穩(wěn)定性好,為蘭香草工業(yè)化生產(chǎn)奠定了實驗基礎(chǔ)。
蘭香草的藥用部位是全草或帶根全草,1月和2月為休眠期,植株枯萎倒塌,此時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是最低的。3月初蘭香草種子萌芽展葉,植株非常小,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低。隨著月份增加,4-5月不斷抽生新枝展葉生長,植株逐漸長高,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有所增加。6-8月為植株營養(yǎng)生長旺盛期,枝條迅速抽長,株高和冠幅增長也非??欤傸S酮和木犀草素含量增加幅度很大。8月底進入生殖生長期,9月底植株達到最大生長高度,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達到最大值,且木犀草素含量在8月與9月無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知,在營養(yǎng)生長旺盛和生殖生長期,陽光和雨水充足,溫度適宜,植株生長迅速,利于總黃酮和木犀草素的生物合成。10月開始,天氣逐漸轉(zhuǎn)涼,總黃酮和木犀草素含量逐漸降低,12月植株地上部分枯萎落葉,進入休眠期,其含量大幅度降低。因此,本實驗認為廣西宜州蘭香草藥材的采收,以總黃酮含量為評價指標時,9月采收最佳;以木犀草素含量為評價指標時,8月和9月采收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