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炘炘
基于STEAM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學科間相互融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基于STEAM進行情景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引發(fā)學生興趣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合理的情景模式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聯(lián)系和代入實際生活就是比較好的方式,基于STEAM的協(xié)調性的理念,將生活的實際和信息技術聯(lián)系在一起,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教學“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LOGO”時,可能學生對LOGO是什么比較迷惑,更不知道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這時,教師可以先講一下LOGO的概念,然后在課前設置幾分鐘的討論時間,由此先買個關子,讓學生在課堂環(huán)境下找一找LOGO。從而把這個話題延伸一下,先讓學生到日常生活中觀察,再逐漸衍生到計算機的使用中。由此,學生便會明白在生活中見到的各種品牌的標識、所用所見的物品圖案信息標注都是行走的LOGO,那么這時再給學生講解軟件縮略圖這樣的實際例子時就不會顯得過于生硬和死板。
二、基于STEAM實施項目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
教師還可以遵循STEAM的體驗性理念,在教學時利用任務作為驅動的方式,如進行游戲、比賽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組織工作,正確引導學生。
例如,教師在對PowerPoint 的操作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學習基本的文本編輯、圖片插入、文件導入、文件插入超鏈接等,然后再進一步進行設置動畫的效果以及幻燈片的播放等基礎操作,這些包含了小學階段學生能夠掌握的基礎的計算機技能。但了解這些基礎的操作是遠遠不夠的,還可以基于這些技術,適當舉行一些比賽,可讓學生巧用PowerPoint這個軟件設計自己的專屬作品,加強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如將節(jié)日作為主題,讓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自主設計,完成自己的幻燈片作品,之后再鼓勵他們進行演示,還可以匯總評比,為他們創(chuàng)設交流創(chuàng)作的空間。通過這個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教師在教學PowerPoint時的各種操作和思考方式,還可以通過學習信息技術,從而推動其他學科的知識拓展,更加有效地讓信息素養(yǎng)深入到學生日常學習的各個方面。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基于STEAM融合學科前沿,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不時地引入相關的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拓展和補充教學的內容。這些新加入的教學內容,對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推進作用。如將創(chuàng)新精神融入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中,對于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還有利于打造積極高效的課堂,促使學生由理論往實踐轉化,有效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例如,在進行簡單的畫圖教學時,可以適當分享學科內最近舉辦的創(chuàng)客比賽等,讓學生欣賞相關作品,引導他們從欣賞中產(chǎn)生一些想法,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具體事物聯(lián)系到創(chuàng)作。此外,還可以通過簡單的事物引申出內容,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日常特色的畫作,充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描摹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正在持續(xù)變革,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不足漸漸暴露了出來。STEAM課堂教學理念不但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并且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教師可以基于STEAM課堂教學理念,整合各個學科間的相關知識,采用科學、可行的教學措施,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