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余少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那么,班主任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溝通工作,化解家長、焦慮,達到良性的互動效果呢?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作為工作抓手,能有力推進工作。
一、聚集于“減負”,注重實效,做好常態(tài)工作
(一)民主管理,選舉班級家委會。班級家委會對推動班級現代制度建設,實現民主管理發(fā)揮、積極作用,提高班級的育人水平有積極的作用。班主任要在家長代表推選和班級家長委員會組建工作上努力,抓好抓準時機,及時組建,及時組織選舉,發(fā)揮班委會在“雙減”工作中的推動作用,建立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間的溝通互動機制,就家長、學生、社會等反映的有關問題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協(xié)商。班委會首先要對“雙減”背景下學校如何推進工作、班級要如何落實、家長要怎么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配合班級推進家校合作工作,所以班委會的成立是奠基工程,起到“萬丈高樓從地起”的作用。
(二)暢通渠道,加強班級交流。一是建立家長交流群。通過在交流群推送上級文件,發(fā)放宣傳內容,引導家長積極支持教育部門和學校采取的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各項措施,監(jiān)督學校的課業(yè)負擔情況,及時向學校提出意見和改進的建議,與學校共同推進素質教育。二是召開家長會,班主任應該結合工作進展情況,適時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班級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取得家長的支持。三是舉行家長開放日。班級把“雙減”工作落實以來取得的成效,向家長全方位展示,邀請家長參與課后服務、班級值日、隨堂聽課、觀看兩操、實踐活動等,此項活動有利于家長更好地配合班級推進減負工作,共同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聚集于“增效”,順勢利導,做好提質工作
(一)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為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各學校的少先隊都在舉行“紅領巾爭章”活動,其中“陽光悅讀章”非常適合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班主任可以借力發(fā)動家長廣泛參與親子閱讀活動,與孩子共成長。
(二)開展親子鍛煉活動。增強國民體質的各項配套政策和措施正在緊鑼密鼓地推行,學生的體質鍛煉也需要常態(tài)全方位地開展。很多地方也調高了中考體育考試的分值,國家的體質監(jiān)測工作也倒逼學校加強體育課程的正常開設和常態(tài)鍛煉,開設親子鍛煉活動有需求也有空間,可以順勢而為,家長肯定會盡力而為,協(xié)同育人的途徑正好可以實施。
(三)開展親子志愿活動。組織發(fā)動組建志親子志愿隊,引導家長參與課后服務。組織成立“家長值日崗”,培養(yǎng)學生的崗位意識;組織“家長課堂”,有烹飪特長的家長到課堂示范烹飪課程、有體育特長的家長指導體育鍛煉、有藝術特長的家長教學樂器……通過一系列活動,能有力地加強了班級師生、家?;?,為課后服務增加趣味。
三、聚焦于“增趣”,注重實踐,提升技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減負后騰留出來的時間,能讓學生自主選擇,在興趣培養(yǎng)、技能鍛煉方面多投入精力。班主任要結合當前國家提倡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形勢,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培養(yǎng)興趣、參與公益活動,成長成為具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體質、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各地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景點、文化中心、科技館、種植園、軍事學校、勞動學校等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的好地方;科學實驗、物理實驗、手工制作、科技主題實踐活動是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操作實踐能力好途徑;書法練習、朗讀美文、音樂欣賞等是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情操的好方式。在“雙減”工作背景下,這些活動可以作為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升學生技能的有效途徑,班主任應引導家長積極參與,陪伴學生參與活動,伴隨學生共同成長,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