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畫是來自11個中西部省區(qū)市的青少年朋友們送給我們的新年禮物……這幅是來自廣西的葉錦梅小朋友的《太空友誼》。”1月1日下午,距離地球約350千米的太空中,中國空間站“天宮”里,航天員王亞平通過直播信號,向電視觀眾介紹一幅幅繪畫作品。
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太空跨年,也是中國空間站第一次舉辦太空畫展。來自廣西河池市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源中學的14歲葉錦梅的繪畫作品《太空友誼》,成為此次太空畫展的展品之一。
一幅繪畫,與星空“對話”
2022年的第一天,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原因,葉錦梅沒能去北京參加“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節(jié)目,但是她早早地守在電視機前,緊盯著CCTV新聞頻道。
“天呀,我的畫上太空了!”當航天員王亞平介紹到葉錦梅的作品時,她雙手緊握,忍不住歡呼、雀躍,“之前根本沒想過,自己在‘青春與星空對話活動中的繪畫作品,能在‘天宮里展出?!?/p>
這一次太空畫展,一共有20余幅中西部地區(qū)青少年創(chuàng)作的太空主題繪畫作品,被懸掛在中國空間站的艙壁上,向全國觀眾展出。
葉錦梅在《太空友誼》的作品簡介上這樣寫道:“來自地球、身穿航天服的小女孩左手舉著一朵花,準備送給外星球朋友,她右手中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外太空?!?/p>
一幅繪畫作品,讓葉錦梅與星空有了一次對話。
“錦梅的畫能上太空,太了不起了!”葉錦梅的母親葉宛芬掏出手機,記錄下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從小學一年級她就開始學畫畫。雖然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但她從未放下過畫筆?!?/p>
“她從小就沒有讓我操過心,是個很自律的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會主動去做?!比~宛芬說,在葉錦梅的影響下,9歲的弟弟葉錦文也愛上了繪畫,在學習生活中時時處處以姐姐為榜樣。
元旦當天,守在電視前的,還有葉錦梅的班主任譚艷霞。“她不僅品學兼優(yōu),還敢于直面困難去解決問題。”譚艷霞說,葉錦梅身上有一種韌勁,越挫越勇。
一通電話,與“天宮”結(jié)緣
葉錦梅的繪畫作品能上太空,源于一通電話。
2021年7月27日,正值暑假,葉錦梅接到了環(huán)江高中覃蘭菊老師的電話。電話中,覃蘭菊老師邀請葉錦梅參與“‘青春與星空對話中西部青少年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主題活動。這次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中國航天基金會、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組織的活動,將邀請青少年代表赴海南文昌開展現(xiàn)場活動,并征集航天繪畫、文字、視頻作品。
“錦梅同學,你可以發(fā)揮你的特長,創(chuàng)作航天主題繪畫作品,用畫筆描繪你對宇宙的向往,大膽想象宇航員們的生活。”在覃蘭菊老師的鼓勵下,葉錦梅開啟了航天繪畫作品的創(chuàng)作之路。
由于擔心葉錦梅壓力太大,在創(chuàng)作作品期間,父母常常在周末帶她外出散步。也許是風和日麗的天氣,也許是父母的溫暖觸發(fā)了靈感,葉錦梅在腦海中構(gòu)思出了一個小女孩向外星球獻禮的故事腳本,從起筆到收筆,僅用了一天半時間就完成了《太空友誼》。
“我覺得太空是夢幻的,航天員是一份浪漫、偉大的職業(yè),他們的精神很鼓舞人心。創(chuàng)作中,我還加入了向日葵的元素,因為向日葵寓意陽光和希望,也代表著青少年。”葉錦梅說,她把自己對宇宙的向往和對航天的熱愛,全部放在了這幅畫上,“它出現(xiàn)在中國空間站時,我就仿佛也到了那里,《太空友誼》幫我實現(xiàn)了太空夢。”
(根據(jù)“央視新聞”、《河池日報》相關(guān)報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