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
摘要:作文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板塊,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必須要掌握的基礎。但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高中生作文水平低下,導致整體語文水平并不高。故要想提高整體語文水平,就必須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效的寫作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還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寫作的價值,從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寫作中去。因此,各校師資團隊皆十分重視作文的教學,有關于作文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完善。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研究分析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
在進行語文學科的教學時,老師通常將重點教學方向放在了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上而忽視了對于作文的教學,師生對于作文的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是將全部的學習精力放在了基礎知識上,從而導致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基礎和寫作技巧都十分薄弱。同時老師在進行作文的批改上也沒有足夠的耐心能夠細致的為學生批改作文,因此沒有辦法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無法找到學生在作文方面的薄弱點進行攻克。同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語文積累不足以支撐其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抒發(fā)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和生活體驗以及感受。
二、作文教學的實施方法
1.提高閱讀量,擴大自身文學庫
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輸入,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老師能夠通過高質(zhì)量的閱讀為學生開啟新世界的大門,為學生啟蒙。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分析能力想象力等綜合能力得到提升。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各個方面都在趨近成熟,并且在這個年齡段學習能力超凡。因此在此階段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有價值的閱讀,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會因為腦海中沒有可以提煉和借鑒的文字而苦惱。因此,老師應該制定詳細的規(guī)劃,在實施規(guī)劃的時候緊跟學生的步伐,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斧正學生的思想,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更豐富更有價值的閱讀。比如,在學習“小狗包弟”這一課時中,老師在進行授課前可以為學生簡潔的介紹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背景,讓學生明白作者在敘述文章時的感情動力,為學生確立文章的主題,即文革時期群眾所遭受的苦難。作者通過描述對自己對包弟的感情變化間接的表達自己對那個年代的無奈。因此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年代資料,對于歷史有一定的了解。老師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標注出好詞好句讓學生進行抄錄和背誦,為學生的寫作進行鋪墊,充實學生自身的文學庫。
2.加強語言基礎教學
語言基礎教學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就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對語言基礎的教學力度,讓學生不斷夯實自身的寫作基礎,避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在語文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應用語言文字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文字正確表達自身的情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口語訓練以及書面語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與學習過程中夯實自身的語言基礎,為作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隨后在結合了某一熱點素材讓學生積極展開討論,隨后進行素材的自由評價。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借此獲得良好的語言基礎教學效果。
3.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
仿寫作為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文字應用能力與認知能力的提高也有著積極意義。為了發(fā)揮出仿寫對于學生的寫作訓練效果,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有著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在仿寫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并需要在仿寫片段出彰顯出學生自身的寫作特點。需要注意的是仿寫并非是一味進行原文章的模仿,而是需要在結合原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文章構思基礎上,將自己的思想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在仿寫過程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滿足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要求。
4.以讀促寫,拓寬課內(nèi)閱讀的深度與廣度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感受文學作品的熏陶。那些文章能夠入選高中語文課本,大多需要經(jīng)過眾多專家長時間的討論和篩選,所以挑選之后的文章往往蘊藏著很多句式優(yōu)美、情感豐富、意境獨到的句子。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閱讀,體會文章是如何利用色彩、人物行為等因素來寫景狀物、借景抒情的,從而培養(yǎng)起自身的閱讀意識和審美意識。比如《我與地壇》的集體閱讀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感受文章在景物描寫和以景抒情的手法,并引導學生參照這種利用外界環(huán)境寄托主觀情感的寫作手法,聯(lián)系自身生活經(jīng)驗或閱讀經(jīng)驗,進行模仿與寫作。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創(chuàng)作思路。不同體裁的文章會有不同的寫作思路和布局結構,所以教師要一步步為學生進行文章創(chuàng)作思路和布局結構的講解,并與自己的作文創(chuàng)作進行對比,繼而修正個人作品中的布局缺陷,長此以往,科學合理和創(chuàng)新獨特的文章布局結構和寫作思路就會成為學生潛意識中的一種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創(chuàng)作。以《項鏈》這篇文章為例,故事在瑪?shù)贍柕碌弥楁準羌俚臅r畫上句號,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聯(lián)想接下來可能的故事走向,然后以書面的形式進行寫作。
總結: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從教者來說我們必須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應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寫作教學活動之中,將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升上去。
參考文獻:
[1]王艷俠.新課標視角下優(yōu)化高中語文作文訓練的思路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98.
[2]鄧斌.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120-121.
[3]金慧芳.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活化素材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