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 王華
【摘要】本文論述小學英語詞匯記憶教學的三個步驟:認識詞匯、理解詞匯、運用詞匯,提出小學英語詞匯記憶教學四大策略:思維導圖記憶法、游戲記憶法、個性化記憶法、激勵記憶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詞匯教學 記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1-0091-03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英語課標》)提出:“學習有關(guān)本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能夠理解詞義,了解單詞是由字母構(gòu)成的。了解簡單的拼讀規(guī)律,正確書寫單詞?!闭莆兆銐蚨嗟脑~匯是成功運用英語的關(guān)鍵,而大部分小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遠低于《英語課標》的要求。小學英語詞匯記憶教學應(yīng)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易到難,根據(jù)認識詞匯、理解詞匯、運用詞匯三個教學步驟,采取適合學生學習的詞匯記憶教學策略,強化小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理解。
一、英語詞匯記憶教學案例分析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認為:“如果沒有語音和語法,還可以傳達一點信息,但是如果沒有詞匯,那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痹~匯是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chǔ)。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如何使學生強化英語詞匯記憶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難題。下面,筆者以譯林版牛津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第一課時)教學為例,探討小學英語詞匯記憶教學的步驟及相應(yīng)的教學策略。本課時的重點詞匯是:Christmas,present,Christmas tree,F(xiàn)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Eve,stocking,Christmas Day,turkey,card。
(一)整體呈現(xiàn),認識詞匯
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教學強調(diào)詞匯和句型的整體輸入與輸出。有的英語詞匯含義抽象,小學生在理解方面有難度,教學時,教師不妨巧用教材,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嘗試描述英語詞匯的拼寫,表達對英語詞匯意義的看法,使學生對新詞匯、新句型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在大腦中形成初步印象。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美國教育家達克沃斯曾說:“我為學生提供情境,促使他們思考,并觀察他們?nèi)绾巫?。他們告訴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教他們?nèi)绾嗡伎??!眹@話題引出詞匯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做法。在這節(jié)課中,“Christmas”是本單元的話題內(nèi)容,教師可以利用它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話題,引導學生在討論話題過程中學習新詞匯。
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幾幅與圣誕節(jié)相關(guān)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圖片中的節(jié)日,從而引出單詞“Christmas”,接著繼續(xù)創(chuàng)設(shè)下列對話情境。
T:Do you like Christmas Day?Why?
S:Yes,I can get lots of present.
T:What presents do you often get?
S1:A toy car.
S2:Teddy bear.
T:Look at this tree. What’s on it?
S1:There’s a star on the tree.
S2:There are some coloured balls on the tree.
T:Yes. The tree is very beautiful. What can you see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S:I can see some boxes.
利用實物和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為詞匯學習奠定基礎(chǔ)。
2.結(jié)合內(nèi)容,學習新詞匯
引入新課后,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對話或信息,教學新詞匯,操練句型,為學生理解課文掃清障礙。課中,教師邀請學生進行下列對話,讓學生體會詞匯在句子中的運用。
T:What is it in the red box?
S:It is a stocking.
T:What’s in another box?Is it a wallet?
S:Perhaps not.
T:Let me open it. Oh,it’s a turkey. It’s delicious.
結(jié)合句型“What’s in...?”“It is...”,教師向?qū)W生展示本單元的新詞匯:Christmas,present,Christmas tree,F(xiàn)ather Christmas,stocking,turkey,card。
《英語課標》指出:有效的英語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學生學習英語重在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因此,英語詞匯教學應(yīng)當緊扣教學目標,開展情境化教學,這是促進學生記憶詞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
(二)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匯
詞匯語境教學法是指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理解詞匯的內(nèi)涵。一個單詞往往具有多重含義或詞性,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或運用詞匯中理解和記憶詞匯。
1.解釋詞匯,強化理解
在這節(jié)課中,教材為學生提供的語境是:在圣誕節(jié)來臨之際,Helen和Mike一家裝扮圣誕樹、寫圣誕卡、吃圣誕餐。根據(jù)本單元中心話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詞匯的拼寫,理解詞匯的意義,熟悉詞匯的出處,從而促進學生對詞匯的學習。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story time中的材料,然后結(jié)合圖片和上下文內(nèi)容,解釋新詞匯Father Christmas,stocking,turkey,card。如,學生是這樣解釋單詞“turkey”的:It’s big bird. People often eat turkey at Christmas.
2.結(jié)合語境,嘗試運用
教師結(jié)合圖片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語境,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詞匯,糾正讀音,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T:What do people often do before Christmas?
S1:They buy a Christmas tree for the family.
S2:They make Christmas cards.
S3:They go to see Father Christmas.
T:What do children do on Christmas Eve?
S:They put a stocking on their beds and wait for presents.
T: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Day?
S1:They have a big lunch.
S2:They eat a turkey and Christmas pudding.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補充了與詞匯相關(guān)的詞組,向?qū)W生介紹圣誕節(jié)的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本單元重點單詞和句型,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波蘭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于1923年所著的《意義之意義》一書的補錄中提出并揭示了“語境”這一概念,他認為,語言是行為的方式,不是思想符號,話語與環(huán)境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語言環(huán)境對于理解語言是必不可少的。
(三)強化鞏固,運用詞匯
在學生掌握詞匯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運用所學詞匯造句、寫作,討論詞匯在句子中的用法,實現(xiàn)詞匯的遷移與運用,落實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
1.猜測單詞
教師讓學生在游戲中猜測單詞,目的是讓學生回顧本單元學習的新詞匯,強化記憶。教師可以用學生喜愛的、簡單易操作的小游戲,訓練學生記憶和理解詞匯的能力,使枯燥的詞匯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如,在“記憶達人”游戲中,教師在屏幕上快速出示幾個單詞,學生搶答看到的單詞;在“火眼金睛”游戲中,教師在屏幕上出示本單元學習的新詞匯,同時打亂單詞字母順序,學生根據(jù)記憶糾正單詞字母順序;在“聽音找詞”游戲中,教師念單詞,學生要在眾多的單詞中找出正確的單詞。學生通過玩游戲,可以鞏固所學詞匯,達到快速記憶詞匯的目的。
2.遷移和運用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戴維·奧蘇泊爾認為:“學習遷移是指在一種條件下進行的學習對另一種條件下學習的影響?!睂W習了新詞匯之后,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英語交際情境,讓學生運用新詞匯進行交流。如,圣誕節(jié)來臨之際,你想送一份禮物給誰?理由是什么?學生四人一組,創(chuàng)編對話并進行表演。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求學生聯(lián)系生活,圍繞“圣誕節(jié)”這個話題,運用習得的詞匯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若能學以致用,則說明學生對于詞匯的學習已經(jīng)從初步了解、深刻理解到靈活運用,語言能力得到了提升。
小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尚處于發(fā)展階段,而詞匯記憶則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記憶詞匯。
二、小學英語詞匯記憶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記憶詞匯
思維導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博贊于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造的一種表達放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是一種模擬大腦神經(jīng)元結(jié)構(gòu)的圖形思維工具,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利用層級圖把知識形成一種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圖,再利用圖像、顏色等加強記憶效果。思維導圖能夠幫助人們提高理解力、記憶力,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和學習策略。
思維導圖不僅是一種學習策略,還可以轉(zhuǎn)變學生的思維模式。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的單詞主要以實詞為主,教師通過呈現(xiàn)圖片,有利于學生加強對單詞的記憶。如,教學“人體器官”這一課,教師先出示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圖片(如圖1),并在圖片不同位置用英語標注各個人體器官的名稱,通過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加強學生的記憶。
教學水果名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顏色將水果進行分類。學生把兩種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水果通過顏色聯(lián)系起來,變成具有相同屬性的一類水果,就會在腦海中把相關(guān)的記憶串聯(lián)起來,形成知識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強化記憶。其實,畫圖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畫思維導圖不僅可以讓學生輕松地記憶單詞,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
(二)將英語單詞融入游戲
將英語單詞融入游戲,能夠增加單詞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譬如“同音詞競猜”游戲,教師先讓學生在游戲中猜一猜聽到的詞匯:may(可以)與May(五月),meat(肉)與meet(見面),buy(買)與bye(再見),for(為了)與four(四),hear(聽見)與here(這里),their(他們的)與there(在那里),然后比一比,看誰知道的同音詞最多;或者將學生進行分組,比一比哪個小組記憶單詞的數(shù)量最多,哪個小組寫對單詞的數(shù)量最多;或者在課件上出示多個單詞,比一比誰的瞬間記憶力最強。對于單詞的特殊形式,學生需要單獨記憶,譬如,“body”的復(fù)數(shù),“try”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tomato”的復(fù)數(shù)等,通過深入了解單詞的變化規(guī)律,增強記憶和理解。
(三)單詞的個性化記憶
記憶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前提,豐富的詞匯量是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基礎(chǔ)。學生只有儲備大量的詞匯,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才能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記憶單詞的方法,提高學習力,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單詞記憶法。
個性化單詞記憶法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學習和練習逐漸形成。在英語學習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記憶習慣。譬如,學習right,left,front,behind,near等表示方位的詞匯時,學生很容易混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gòu)建適合自己的個性記憶法,如配合動作記憶單詞“l(fā)eft”,將左手舉高,胳膊看上去像字母“l(fā)”;記憶單詞“right”時,將右手叉腰,看起來像“R”的樣子,從而增強理解和記憶。個性化單詞記憶法不固定,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學習特點,采用不同的做法。無論采用哪種做法,只要學生方便記憶即可,不強求使用統(tǒng)一的做法。
(四)單詞激勵法記憶
記憶單詞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效果直接影響其英語學習效果。單詞不僅關(guān)系字母拼寫,還涉及讀音,教師要經(jīng)常檢測學生記憶單詞的情況,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激勵法記憶是指教師在學生記憶單詞的過程中采用激勵的形式,認真對待學生的學習進步,肯定學生的學習與付出,增強學生記憶單詞的信心。
小學英語詞匯學習比較枯燥,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詞匯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詞匯的意識。在學習詞匯過程中,學生經(jīng)歷了認識詞匯、理解詞匯、運用詞匯這三個階段,基本上能夠識記和運用詞匯。要讓學生深刻記憶詞匯,教師還可以輔以拼讀法、游戲法、情境法等,促進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運用,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蔣云,宋殿鳳,王杰.基于教學基本要求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11):25-29.
[2]楊勇.基于English Dictionary-making途徑下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實踐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8(13):77-79.
[3]羅輝.打開智慧的魔盒——思維導圖、概念圖應(yīng)用寶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陳利.授人以漁,快速記憶——淺談小學英語單詞記憶方法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7(06):4.
[5]卞佳慧.小學英語單詞記憶方法探究[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12):35.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研究”(課題編號D/2020/02/211)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燁(1984— ),江蘇沭陽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王華(1971— ),江蘇沭陽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