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
摘? 要:目的? 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與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交替治療的效果,并進行護理觀察。方法?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六醫(yī)學中心收治的100例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NPPV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HFNC與NPPV交替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相關指標(住院時間、氣管再插管率及28 d病死率)、治療前后生命體征指標[心率(HR)、呼吸頻率(RR)]、血氣指標[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pH]、痰液黏稠度、舒適度[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與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氣管再插管率與28 d病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RR、HR、PaCO2、VAS評分等指標水平在治療6 h、12 h時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PaO2、pH、ADL評分等指標水平在治療3 d、7 d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痰液黏稠度為Ⅰ度患者占比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FNC與NPPV交替治療效果較好,能夠顯著改善其生命體征、血氣指標、痰液黏稠度等情況,提高患者舒適度與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6-0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為臨床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持續(xù)惡化,各項臨床癥狀有明顯加重表現(xiàn)的階段,患者病死率高,Ⅱ型呼吸衰竭為其常見并發(fā)癥,若無法得到及時治療,則會嚴重危及生命安全[1-2]。臨床針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除常規(guī)對癥治療外,常采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療,利用鼻面罩及呼吸機以輔助通氣,從而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改善患者肺部彌散功能,但容易將氣道分泌物壓向深處,加劇病情惡化,而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則能夠為患者提供高流量、加溫濕化的氧氣,可沖刷死腔,減少二氧化碳潴留,提升患者通氣率,促進氣道分泌物的清除[3-4]。本研究主要探討HFNC與NPPV交替治療對AECOPD患者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六醫(yī)學中心收治的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58~73歲,平均年齡(65.50±7.49)歲;病程6~13年,平均病程(9.50±3.44)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57~72歲,平均年齡(64.50±7.43)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8.50±3.3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颊咭押炇鹬橥鈺1狙芯拷?jīng)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六醫(yī)學中心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存在咳嗽、胸悶等表現(xiàn),接受X線與CT檢查,臨床確診為AECOPD[5]者;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接受動脈血氣分析結果顯示動脈血氧分壓(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 mm Hg;③耐受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②嚴重意識或排痰障礙者;③呼吸極弱者;④無法佩戴面罩者;⑤嚴重呼吸衰竭需即刻接受氣管插管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接受NPPV治療,即選用醫(yī)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生產(chǎn)企業(yè):美國偉康公司,品牌:飛利浦,型號:V60),初始吸氣相壓力為10 cm H2O,呼氣相壓力為4 cm H2O,由主治醫(yī)師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進行調整;氧濃度調整為30%~40%,備用呼吸頻率調整為12~15 次/min,NPPV治療6 h后利用文丘里面罩 30%濃度給氧,交替進行,NPPV總時間12 h/d,療程共3 d。
觀察組患者接受HFNC與NPPV交替治療,即在NPPV治療6 h后,使用呼吸濕化治療儀(生產(chǎn)企業(yè):湖南民康中錦醫(yī)療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品牌:斯百瑞,產(chǎn)品注冊號:湘械注準20172540225,型號:OH-70C)進行HFNC治療,氧濃度30%,6 h后再次進行NPPV治療6 h,交替進行,NPPV治療總時間12 h/d,HFNC治療總時間12 h/d,療程共3 d。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 d后所獲臨床療效,顯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或得到顯著改善,生命體征趨于正常;有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均未改善或呈現(xiàn)惡化趨勢??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各項指標,即統(tǒng)計患者住院時間、氣管再插管率以及28 d病死率。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體征的變化,即在治療前、治療2 h、6 h、12 h、24 h等時間點分別利用心電監(jiān)護儀測定患者呼吸頻率(RR)、心率(HR)等指標水平。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即在治療1 d、3 d、7 d等時間點抽取患者動脈血1.5~2 mL,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生產(chǎn)企業(yè):美國羅氏公司,型號:cobasb 123)測定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及pH水平。⑤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痰液黏稠度,即在治療前、治療3 d后對患者痰液黏稠度進行評價,分為Ⅰ~Ⅲ度。Ⅰ度:痰如泡沫樣,吸痰后無滯留;Ⅱ度:痰液黏稠,吸痰后少量痰液滯留,易被沖凈;Ⅲ度:痰液明顯黏稠,呈黃色并伴有血痂,大量痰液滯留,不易被沖凈。
⑥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適度與生活自理能力,即在治療前、治療3 d、7 d等時間點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VAS)對患者進行舒適度評價,總分為10分,分值與舒適度呈反比。采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對患者自理能力進行評估:滿分100分代表正常;60~99分代表自理能力良好;41~60分代表自理能力一般,稍依賴;≤40分代表自理能力差,依賴較明顯;0分代表完全依賴。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中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氣管再插管率及28 d病死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氣管再插管率與28 d病死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體征各指標比較
在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生命體征均得到改善,且在治療6 h、12 h、24 h,觀察組患者RR、HR等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各指標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血清指標均得到改善,且在治療3 d、7 d,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PaO2水平更高,PaCO2水平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7 d時,觀察組患者pH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痰液黏稠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痰液黏稠度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觀察組黏液黏稠度為Ⅰ度的患者占比高于對照組,Ⅲ度的患者占比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適度與生活自理能力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與ADL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VAS評分更低,ADL評分更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3? 討論
AECOPD作為臨床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致死率較高,患者以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若無法及時改善機體缺氧狀態(tài),極容易引發(fā)Ⅱ型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以快速改善通氣為主,NPPV治療利用鼻罩等無創(chuàng)方式正壓輔助通氣,由呼吸機提供正壓支持,從而增強呼吸道內壓力,達到快速改善呼吸困難等癥狀的目的,患者無需接受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避免了對其造成更大的痛苦[6-7]。但谷金等[8]研究認為,NPPV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ECOPD患者的通氣功能,但在治療過程中,人體氣道分泌物容易被壓向氣道深處,進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治療,對于氣道分泌物較多的患者而言,NPPV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需尋求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HFNC為新型氧療方式,同樣具備無創(chuàng)的優(yōu)點,所用儀器由高流量輸出裝置、加濕器以及熱循環(huán)裝置等三部分組成,能夠實現(xiàn)精確的調節(jié)供氧濃度,并額外提供加熱濕化功能,從而向患者供給恒定濃度、恒定溫度的氧氣,減少了呼吸運動做功,提高治療的舒適度,幫助患者重建氣道平衡[9-10]。
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關鍵在于改善患者通氣功能,HFNC能夠對吸入氧氣加濕、加溫,為患者提供了恒定濃度、恒定溫度的氧氣,使痰液黏稠度降低,從而降低了鼻腔黏膜損害,提高了氧氣利用度,同時,經(jīng)過濕化的氧氣有助于改善患者氣道傳導性,使患者舒適度顯著提高,與此同時,痰液黏稠度也隨之降低,與NPPV治療交替使用,彌補了NPPV治療未對患者吸入氧氣進行處理而引發(fā)的干燥的空氣對鼻腔黏膜造成損傷的不足,避免將氣道分泌物壓向深處等情況的出現(xiàn)。兩種治療方法交替使用,能夠更好改善患者通氣能力,大大提升治療效果,患者生命體征及血氣指標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恢復,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氣管再插管率與28 d病死率。在本研究所用指標中,RR為人體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HR為每分鐘脈搏跳動次數(shù),兩項指標均為臨床常用人體生命體征指標,PaO2為血液中氧分子產(chǎn)生的張力,其水平主要受吸入氣體的氧分壓與外呼吸功能狀態(tài)的影響,PaCO2為物理溶解二氧化碳產(chǎn)生的張力,為臨床衡量肺泡通氣的重要指標,pH代表氫離子濃度指數(shù),三項指標可用于判斷機體酸堿失衡及缺氧程度,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療后,上述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氣管再插管率與28 d病死率低于對照組,RR、HR、PaCO2等指標水平及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aO2、pH等指標水平及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痰液黏稠度為Ⅰ度患者占比高于對照組,以上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單純應用NPPV治療相比,采用HFNC與NPPV交替治療的效果確切,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生命體征及血氣指標,降低痰液黏稠度,促進痰液排出,大大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及生活自理能力,預后更佳。
綜上所述,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FNC與NPPV交替治療效果較好,能夠顯著改善其生命體征、血氣指標、痰液黏稠度等情況,提高患者舒適度與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氣管再插管率與28 d病死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志峰,楊小雪,卓越,等.NIPPV與HFNC治療AECOPD合并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比較[J].徐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41(2):122-126.
[2]劉鳳沾.經(jīng)鼻高流量濕化氧療(HFNC)治療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21,42(2):121-123.
[3]王建軍,姜宏英,李勍.經(jīng)鼻高流量濕化氧療與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9,39(10):945-948.
[4]盧虎強,王芳,王景程,等.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與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20,13(10):994-999.
[5]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 36(4):255-264,3.
[6]張慧霞,李準,張博昱.NIPPV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9,40(5):121-123.
[7]龔敏,楊浩軍,金瑤.不同壓力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1,18(2):105-108.
[8]谷金,杜斌,宋春華,等.經(jīng)鼻高流量濕化氧療與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改善AECOPD患者二氧化碳潴留臨床療效的比較[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1,21(5):967-971.
[9]胡昆,趙卉,陸友金.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在AE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 臨床肺科雜志,2018,23(8):1420-1422.
[10]劉振國,王順達,張紅英,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聯(lián)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10):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