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根
課堂是學生知識學習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科學、合理地掌握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近幾年來,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持續(xù)優(yōu)化與完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提升學生們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取得全方面發(fā)展。對于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有的不足,數學教師應當對其展開深層次分析,并且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其進行完善與總結,借此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整體效率。
一、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有的問題
(一)忽略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學習興趣較為低下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但是一些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小學時期的學生并未具備良好的知識學習水平,為求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充分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只是講授更多的數學知識。因為學生長時間被動接收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造成數學課堂學習比較枯燥、乏味,數學教師不但無法真正實現預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同時也無法確保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這類問題的出現,還會導致學生無法根據教師的引導,將自身的數學思維貫穿進課堂之中,繼而難以吸收足夠的理論知識,從而進行數學問題的自主解決,使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降低以及學習效率下降,最終影響整個教學節(jié)奏,難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目標。
(二)與實際相脫離,學生無法充分理解所學知識
由于數學知識內容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數學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再對其展開知識的講授,借此來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基礎知識的實用性,最大程度了解與掌握數學課程學習所具有的作用與意義,更好地提升學生們對于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但是,一些數學教師和學生家長往往只重視學生們的考試成績,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只是為了完成習題,從而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取得良好成績。但正是因為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所講授的內容和學生們平時的生活環(huán)境相脫離,讓學生們只是認為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為了取得良好成績,不能讓學生明確為何要學習數學課程。鑒于此,數學教師應當持續(xù)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同時在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培育學生們的整體素養(yǎng),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為他們日后的成長打造良好基礎。
(三)課堂教學形式較為單一
通過目前小學時期的數學課堂教學情況來看,一些數學教師常常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完成教學目標、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直接采用“灌輸式”的方法來對學生展開知識講授。此種教學形式較為片面、單一,學生在展開知識學習過程中大多都是在數學教師的知識講解中度過的。在此種課堂教學形勢下,則讓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境過于乏味、枯燥,不但不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知識學習效率,并且還會大幅度降低學生們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問題提問方式,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而學生思維狀態(tài)往往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會出現教學整體性不足及課堂質量不高等問題,使得教師難以發(fā)揮自身的導學作用外,也無法利用問題去貫通數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
二、小學數學提升課堂效率的幾點有效對策
(一)持續(x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學生展開知識學習的主要驅動力,學生們只有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具有濃厚興趣,才能夠積極自主地投入到知識學習之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卻無法長時間高度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與此同時,由于數學課程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數學教師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知識學習效率,則應當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深層次挖掘出數學教材中的趣味性內容,并且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們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內容充滿濃厚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去對數學知識展開探究與思考,并且參加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唯有如此,才可以讓學生占據數學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講解運算題時,教師可從生活案例中去引導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通過故事性較高的案例,維持其思維活躍性,帶給學生更高的學習啟發(fā)外,使其在分蛋糕、分水果等實踐學習過程中提取數學元素,找到解題途徑。這不僅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啟發(fā),還能在培養(yǎng)學習自驅力中,加深知識學習印象。將此要求融入課堂之中,易于對教學過程加以優(yōu)化,明確學習方向的同時,通過師生互動,提升教學品質。
(二)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所接觸的內容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數學知識內容的類型多種多樣。在此情況下,數學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與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內容相結合,積極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形式,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來為學生展開知識的講授。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應當積極引導班級每名學生,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知識學習之中。在數學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們能夠對較為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進行充分理解,從而更好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比如,現代化信息設備在如今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了教師的普遍運用,數學教師在為學生們講授有關于平行四邊形的知識內容時,則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來為學生直觀地展示出兩條直線平移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與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F代化信息設備于數學課堂教學進程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彌補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有的不足,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培育自己的邏輯性思維能力。
(三)展開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討論作為一個能夠有效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同時還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新基礎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展開一定的問答。但是由于班級學生數量較多,再加之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不能讓班級全部學生都參加到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之中來闡述自身的觀點與意見。但數學教師若是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則能夠讓每名學生都參加到問答環(huán)節(jié)之中,讓所有學生都具備課堂參與感。教師不應當一味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應當培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在小組合作進程中,則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們和他人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加強學生們的集體歸屬感,如此有益于學生們的個性發(fā)展。
比如,在為學生們講授有關于《統(tǒng)計》方面的數學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學會如何通過調查來收集數據信息,接下來以統(tǒng)計表的方式對所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展開整理、歸納,并通過對統(tǒng)計表的總結和分析,來得出有關結論,數學教師則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展開課堂教學,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提出一些與統(tǒng)計有關的問題。例如,統(tǒng)計本學習小組組員的年齡、出生年月日、成員喜愛的食物等,接下來引導學生依據自己學習小組所提出的統(tǒng)計表,來說出能夠在表中得出哪些結論,此類問題可以讓學生參加到學習之中。與此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們實踐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們在展開探究過程中更加了解同學,推進生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另外,學生們在展開組內探討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旁認真觀察,當某個學習小組出現問題時,數學教師則可以在第一時間為其提出一些意見,從而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四)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加強學生的學習感受
數學知識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來源于生活也運用于生活。特別是針對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來講,相對較為簡單。在此情況下,數學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找尋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的切合點,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密切結合,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體會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所具有的真正意義,并且可以自主地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如此,則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比如,數學教師在為學生們講授《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程內容時,則可以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展開有機結合。鐘表作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接觸的事物,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授這部分數學內容時,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回想鐘表外觀,展開動手實踐制作鐘表;其次,數學教師應當在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獨立認識時間的前提下,引導班級學生把鐘表和24小時之間相聯(lián)系,讓學生們可以做到靈活轉換,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
(五)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作用
數學教師在對學生們展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其中,素質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師在展開教育教學過程中,不但應當向學生講授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還應當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推進學生取得全方面發(fā)展。因此,數學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進程中,應當轉變以往的應試教育觀念,持續(xù)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注重對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同時也應當合理的培育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保證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自主參加到數學課堂教學學習之中,凸顯出學生所具有的主人翁作用。另外,數學教師需要持續(xù)改變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明確自身的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持續(xù)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起激發(fā)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程度激發(fā)出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能夠展開深層次思考、主動參加,真正意義上實現和學生間的良好互動。唯有學生真正參加到數學課堂學習之中,才可以做到深層次思考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持續(xù)開拓自身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讓課堂學習得到合理延伸,從而明顯提高小學階段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與質量。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和科學分組,在合作中加深學生學習印象,使其能力水平隨教學難度遞進逐級提升。如軸對稱和平移教學,按照物體平移規(guī)律,布置小組討論問題;并通過小組實踐操作,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在加強平移概念講解的同時,根據小組討論和配合研究,掌握學習數學方法、解題步驟等多種能力。可見,小組合作教學理念不僅影響了教學結構,還使得學生學習主動性及自驅力得到了保護。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數學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持續(xù)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手段與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知識的學習。在數學教師的有效引導之下,持續(xù)提升學生們的整體素養(yǎng),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取得全方面發(fā)展,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學習效率,最終提升教學品質,更好地將生活案例、數學案例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