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悅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35)
小兒支氣管炎的主要病變部位為支氣管黏膜,屬于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病變。主要的發(fā)病原因是患者受到了病原體的感染,常見病原體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以及其余細菌等[1]。小兒支氣管炎的主要病情表現為咳嗽、聽診雙肺布滿痰鳴音、黃痰以及發(fā)熱等[2]。家庭參與式護理針對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可以穩(wěn)定小兒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家屬的醫(yī)學知識掌握程度,更好保證患者家屬對護理措施引起重視[3-4]。現列舉48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分組討論。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研究人員收集我院診治的48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在其家屬同意參與研究的前提下設為研究對象,根據動態(tài)隨機分組法,分成研究組24例,參照組24例。參照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齡為2個月~2歲,平均年齡(1.26±0.26)歲。研究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為3個月~2歲,平均年齡(1.31±0.21)歲。研究人員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組間差距顯示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小兒支氣管炎患者低死亡風險。②均符合小兒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要求。③經研究人員解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或者患者家屬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服從具體的要求。排除標準:①有著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②知曉研究情況后家屬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③家屬不能根據護理人員的安排具體行事。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 參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家屬定期可以看護患者,其余時間主要由護理人員開展相關護理措施。主要護理內容包括:①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年齡較小,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在其眼中,醫(yī)院、病房屬于陌生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屬于陌生人,因此戒備心較強,甚至不愿與醫(yī)護人員配合,表現出害怕等心理。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環(huán)境管理,針對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病房,考慮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可在墻上張貼卡通貼紙,在病房內播放動畫片,擺放童話書等,降低戒備心,減少陌生感,盡快適應醫(yī)院的治療環(huán)境。為促進積極與醫(yī)護人員配合,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交流過程中保持微笑,不要過于嚴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多用活潑歡快的語氣與其談話。在實施具體護理之前,先與患者溝通,盡量不要采取強硬措施,給其留下陰影。②在病情管理上,護理人員應該表現出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每日監(jiān)測患兒各項生命指標,因為小兒支氣管炎最顯著的臨床癥狀為發(fā)熱,但是由于患兒不能像成人一樣良好表達,即使感覺身體有所不適,也不能及時告知護理人員。因此,需要每日監(jiān)測患兒體溫,觀察變化情況,以判斷病情走向。當體溫超過38.5 ℃,應該立即根據患者年齡、實際病情等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如對于年齡較大患兒用物理方式降溫,提醒多喝水,并在額頭、小腿、手腕等地方各放一塊濕毛巾,其他部位則用衣物蓋住,幫助體溫下降;年齡較小患兒因為機體抵抗力低,可通過服用藥物降溫。另外,部分患者家屬認為開窗會讓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流入室內,加重病情,往往不愿意開窗。對此錯誤認知,護理人員要及時糾正,并實際行動告訴家屬開窗通風對病情的幫助,讓空氣流通。保持地面干凈,做好病房衛(wèi)生工作,兒童大多天性活潑好動,小兒支氣管炎患者雖然在病情的影響下,好動程度有所降低,可是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病情逐漸好轉,喜歡在地面活動,如果地面不干凈,出現水漬等污物,很容易讓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摔倒,從而增加住院時間??人浴⒖忍凳切褐夤苎椎湫偷呐R床癥狀之一,早期表現為頻繁干咳,后產生支氣管分泌物,出現黏液性痰,若存在細菌感染,將出現黏液膿性痰。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年齡小,不能順利咳出痰液,一般將痰液咽下,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正確咳痰方式,鼓勵積極咳出痰液,咳痰時輔助翻身且輕柔拍背,促進痰液咳出,保持呼吸通暢。
1.2.2 家庭參與式護理 研究組行家庭參與式護理??剖覂冉M織相關人員成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家庭參與式護理小組,成員主要包括為責任護士、主治醫(yī)師以及護士長。責任護士是根據相關工作內容開展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開展對患者家屬的護理技能培訓、護理知識宣講、護理過程巡防以及護理細節(jié)的糾正等。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主治醫(yī)師則主要是診斷患者具體病情情況,積極參與護理制度以及護理內容的制定,提出參考性或者針對性意見。護士長在小組中作為組長,根據相關護理措施以及當前醫(yī)院的管理工作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制度、護理計劃以及相關護理工作的協(xié)調內容,甚至還要對當前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工作質量進行一個簡單的監(jiān)督工作,保證評估護理工作的精準與全面。主要護理內容如下。
第一,家屬護理技能培訓;指導家屬幫助小兒支氣管炎患者排痰,當鼻咽分泌物較多時,家屬可讓患者取俯臥位,促使分泌物排出,減少誤吸,同時輕柔拍打背部。注意觀察患者體溫,當體溫過高時,除在醫(yī)師指導下給予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外,還可應用冰敷和溫水擦拭等方式降溫,使用冰袋時要墊毛巾,由于患兒皮膚比較嬌嫩,直接接觸可能造成凍傷。在發(fā)病期間,因為患兒發(fā)熱出汗量較大,家屬應該及時為其擦干皮膚,更換被汗水浸濕的衣物,使患兒皮膚保持清潔干燥,避免受涼以及發(fā)生皮疹。衣物注意保暖透氣,增加舒適感。在飲食管理上,護理人員提醒家屬對已經開始輔食的患兒準備易消化、高蛋白和高營養(yǎng)的食物,如小米粥、雞蛋羹等,在小兒支氣管炎的影響下,患兒可能胃口不佳,家屬不要強制喂食。對還在實施母乳和奶粉喂養(yǎng)的患兒,提醒家屬不要喂太飽,防止由于過飽出現嘔吐,并且喂養(yǎng)過程中注意防止誤吸與嗆咳?;疾∑陂g讓患兒保持充足睡眠,多休息,不要去人口稠密的地方,以免感染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第二,護理知識宣講;用醫(yī)院自制的小兒支氣管炎知識問卷調查表評估家屬的護理知識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實施針對性護理知識宣講。宣講過程中,重點講解小兒支氣管炎病因、誘發(fā)因素、臨床癥狀、治療方式以及家庭參與式護理的含義和意義,讓家屬對家庭式參與護理有一定了解,促進主動學習相關護理知識。因為家屬并不是專業(yè)的護理人員,為幫助其更好的理解護理內容,可采取舉辦講座、觀看視頻等方式強化護理知識,逐漸提高其對小兒支氣管炎護理知識掌握程度。對于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屬,護理人員需要注意講解方式,如文化水平較高的家屬,可選取重點講解,并提出更高的護理要求;文化水平較低的家屬,可從基礎的護理內容開始講解,適當降低難度。
1.3 指標判定 觀察患有小兒支氣管炎患兒的呼吸功能、護理有效率情況、護理滿意度和臨床癥狀消失時長?;純旱暮粑δ苤饕^察指標為第1秒用力呼氣量、呼吸頻率以及動脈血氧分壓。根據護理結局好壞將護理結果分為護理顯效、護理有效以及護理無效,其中護理有效率=(護理顯效例數+護理有效例數)/總護理例數×100%。護理滿意度采用醫(yī)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獲取,主要調查患兒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滿分設置為100分,90分及以上為十分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59分為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護理例數×100%,考慮到患兒的年齡,本次調查表由家屬代為填寫,護士長統(tǒng)一收取并統(tǒng)計。臨床癥狀包括咳嗽、咳痰、發(fā)熱、胸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分析使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8.0。護理有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用例數、率(n、%)表示,行χ2檢驗;呼吸功能以及生活質量用(±s)表示,行t檢驗。分析兩組數據之間的組間差異,如果P<0.05,則證明當前研究討論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情況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情況,護理之后,研究組第1秒用力呼氣量為(78.23±13.25)%,參照組第1秒用力呼氣量為(69.25±11.06)%,組間統(tǒng)計學結果為t=2.974,P=0.004,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呼吸頻率為(16.02±2.06)次/min,參照組呼吸頻率為(20.35±2.56)次/min,組間統(tǒng)計學結果為t=4.236,P=0.001,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動脈血氧分壓為(93.36±1.39)mmHg,參照組動脈血氧分壓為(81.75±1.06)mmHg,組間統(tǒng)計學結果為t=4.321,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有效率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有效率,參照組護理顯效11例(45.83%),護理有效5例(20.83%),護理無效8例(33.33%),小兒支氣管炎的總有效護理率為16例(66.67%);研究組護理顯效19例(79.17%),護理有效3例(12.50%),護理無效2例(8.33%),小兒支氣管炎的總有效護理率為22例(91.67%),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得到結果為χ2=5.689,P=0.017;χ2=0.600,P=0.439;χ2=4.547,P=0.033;χ2=4.547,P=0.0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比較[n(%)]
2.3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n=24),十分滿意4例(16.67%),基本滿意16例(66.66%),不滿意4例(16.67%),護理滿意度為83.33%(20/24);研究組(n=24),十分滿意8例(33.33%),基本滿意15例(62.50%),不滿意1例(4.17%),護理滿意度為95.83%(23/24),參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研究組,組間統(tǒng)計學結果為χ2=8.370,P=0.004,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長 參照組(n=24)咳嗽消失時長為(2.94±1.36)d,咳痰消失時長為(6.82±0.37)h,發(fā)熱消失時長為(4.72±0.15)h,胸痛消失時長為(5.77±0.28)h。研究組(n=24)咳嗽消失時長為(1.57±0.64)d,咳痰消失時長為(4.73±0.25)h,發(fā)熱消失時長為(2.08±0.72)h,胸痛消失時長為(3.13±0.45)h。參照組咳嗽、咳痰、發(fā)熱以及胸痛臨床癥狀消失時長均高于研究組,組間統(tǒng)計學結果為t=4.465、22.929、17.585、24.403,P=0.001,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護理在小兒支氣管炎患者住院過程中,僅僅只是簡單滿足患兒的相關護理需求,針對一些特殊護理要求,并不能得到及時回應[5]。小兒支氣管炎患兒由于年齡小,對家屬有著很強的依賴感,護理人員對其是陌生人,在護理過程中會導致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抗拒,不利于護理措施的順利開展[6-7]。為了更好保護小兒支氣管炎患者護理措施的順利開展,消除小兒支氣管炎患者不必要的護理抗拒,提升患者依從度,相關人員提出了家庭參與式護理[8]。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在積極治療后能夠痊愈,沒有后遺癥,預后好,只有少數患者在免疫功能低下、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的影響下遷延不愈,發(fā)展為慢性支氣管炎,甚至并發(fā)肺炎、喉炎等[9-10]。因此,除常規(guī)護理外,家庭參與式護理也非常重要。家庭參與式護理要求家屬積極參與護理過程,在小兒支氣管炎患者整個治療與護理過程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11]。家庭參與式護理主要的參與人員有醫(yī)療保健人員、患者家屬以及護理人員,將患者家屬積極納入護理團隊中[12-13]。通過一段時間的護理技能培訓,讓患者家屬可以更好的掌握相關護理措施的注意事項以及具體內容,進一步讓家屬了解護理措施的重要性,提高了家屬在不同場合下陪伴患者護理質量[14]?;颊呒覍僦饕ㄟ^健康宣講或者基礎技能培訓等方式提高自身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提供醫(yī)療資源以及護理幫助,拉近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距離,降低小兒支氣管炎患者對于護理措施的抗拒感,提高患者在護理過程感知到的親切感,縮短小兒支氣管炎患者與患者家屬之間親密距離,保證治療方案的完全發(fā)揮作用[15-16]。
對比兩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護理有效率情況,研究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優(yōu)于參照組,研究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有效率91.67%高于參照組66.67%,研究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護理滿意度95.83%高于參照組83.33%,且咳嗽、咳痰、發(fā)熱以及胸痛臨床癥狀消失時長均短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家庭參與式護理可以有效改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疾病癥狀,減少患有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抗拒感,改善小兒支氣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護理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