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舉南 李竺芯
有一種夢想叫為國戍邊。
有一種堅守叫扎根邊疆。
他懷揣著這樣的夢想,秉持這樣的堅守,從繁華富庶的經濟特區(qū)志愿報名來到祖國西部邊陲的村莊。不同的是工作環(huán)境,相同的是不變的初心。他就是新疆阿克蘇邊境管理支隊吐木秀克邊境派出所民警秦楊軍。
不忘初心,抉擇無悔
秦楊軍從小就立下了為國戍邊的夢想。18歲那年,他應征入伍。志愿去新疆的他卻來到了廣東珠海。2018年,公安邊防部隊改革,他從報名表中看到可以申請去往新疆,兒時的夢想再一次點燃!但到那么遠的地方,女友會同意嗎?這個問題讓秦楊軍犯了難,當時已經27歲的他和女友經歷了三年戀愛長跑,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果現(xiàn)在去新疆的話,就要失約了。
再三猶豫的秦楊軍最終還是向家人和女友坦露了自己的夢想。他們的反應并沒有像秦楊軍想象的那樣強烈。面對家人的鼓勵和女友的支持,秦楊軍在心里默默許下承諾:“不論前路多難走,也要步步踏實,一定要讓她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本瓦@樣,秦楊軍帶著對女友的承諾,懷揣兒時夢想,踏上了新征程,開啟了新篇章。
2019年1月,秦楊軍坐上了那班期待了11年的飛機。在登機前,秦楊軍接到女友的電話。她說:“從我們在一起的那天起,我就認定了,這輩子就是你!我知道推遲婚期你心中有所遺憾,但我愿意等。如果一年不行,那就兩年、三年……”
不懼壓力,刻苦鉆研
懷揣投身祖國邊疆建設的激情,滿載守護邊疆一隅的壯志,但初到托萬克塔尕克村警務室的秦楊軍面對不熟悉的工作環(huán)境,還是有點措手不及。那些看似不太復雜的事情讓剛接手這份工作的他感到焦頭爛額。但是他很快調整心態(tài),自我加壓,對警務室工作中的生疏和繁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每天跟著老民警扎實學習業(yè)務,步履不停地穿梭在村民家中。整整半年時間沒有休息一天。他把家安在辦公室,把鋪蓋搬到辦公桌上,不是白天在走訪群眾實地調研,就是晚上在辦公室亮著燈伏案寫材料、整案卷。他曾說:“既然我選擇來到這,就把這當?shù)诙€家。工作做好,我心里就很踏實,只有活得踏實才有價值?!?/p>
語言不通,意味著工作無法開展。托萬克塔尕克村地處邊疆,普通話普及程度低,群眾多用維語交流。作為一名駐村警務室民警,為了能夠在工作中靠得近群眾、說得上話,秦楊軍主動利用業(yè)余時間向輔警和轄區(qū)群眾學習維語。努力付出終有回報,不到一年的時間,秦楊軍便掌握了維語日常用語。在工作的時候用維語向群眾打招呼、問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小秦警官雖然不是我的兒子,但是他比我兒子還要親!”這是70歲的孤寡老人布海麗且木·達吾提對秦楊軍的評價。
老人患有關節(jié)炎,行動不便,耳朵也不好使,秦楊軍隔三岔五會去看望老人,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義務。一日,一位村民跑來告訴秦楊軍,布海麗且木老人在做飯時不小心把腿腳扭傷了。得知情況的秦楊軍趕忙跑到老人家中。看著老人腫起的小腿,秦楊軍心酸地說道:“不是和您說過嗎,要搬東西就打我的電話呀。我不是您的‘兒子’嗎!”老人溫柔地說道:“最近看你比較忙,都好幾天沒來家里看我了,我怕你總是忙工作顧不上吃飯,就想著做點飯給你送去”。秦楊軍聽到這句話眼淚忍不住流了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秦楊軍不論工作有多么繁忙,每到飯點都會來到老人家中為老人做上可口的飯菜,為老人洗腳、揉腿。在秦楊軍的細心照料下,老人的身體恢復得很快。老人常說:“小秦警官給我無微不至的幫助,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我有心事都愿意給他說。他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我很幸運能遇到秦警官這樣的貼心人?!?/p>
“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眨眼間便是三年,和女友的約定,秦楊軍卻一再失約。
面對選擇的岔路口,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追逐夢想。秦楊軍說:“回想來疆工作與生活的三年,有苦有樂,感慨頗多。想起遠在家鄉(xiāng)的家人和女友時,只能拿出手機翻翻照片。尤其想起女友,因為支持自己的工作一再推遲婚期,心里總是很愧疚。但每天能夠看到群眾臉上的笑容,看到他們對自己的認可,看到為群眾辦實事后他們發(fā)來感謝的短信,還有自己能為祖國邊疆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這些又讓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