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遠那么近
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總會問起最近在做什么,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嗨,瞎忙唄!
這時,如果追問一句,忙些什么?大概會有兩種答案,一種是有條不紊地和你介紹他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了哪些會議,參加了什么活動,完成了多少工作。瞎忙只是謙虛的說法。而另一些人,支支吾吾半天,最后說,沒干啥,真的是瞎忙。
其實,每個人都忙,忙著上課,忙著工作,忙著應(yīng)付領(lǐng)導(dǎo),忙著戀愛結(jié)婚,好像沒有誰會甘愿停在原地,也沒有誰愿意被人輕易超過。于是,就會有人感嘆,你看那個誰誰誰,整天那么忙,真的是好努力哦!
忙和努力,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被劃上了等號。只要你表現(xiàn)出一副忙碌的樣子,別人就會贊許地點頭。同樣,如果你偶爾偷個懶,或者無所事事的樣子,那么,也會有人跳出來指責你不思進取。
我有一個同事,每天看起來很忙,著著急急來上班,時刻都是繃緊了弦的狀態(tài),一刻不得閑。
開會的時候,他會認真準備大量資料,總是第一個積極發(fā)言;有任何活動都參加,幾乎每天加班,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
但是在項目組里,他的工作完成度卻是最低的。他也不氣餒,總是說,我笨嘛,笨鳥先飛,不懂我就問,不會的就認真學(xué),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實際上,他的問題不是先飛先努力,而是根本沒有努力到點子上——會議準備的資料大多繁瑣無用,不懂歸納和篩選;每次的發(fā)言也累贅和重復(fù),不會清晰表達觀點。每每有人給他指出這些問題,他都唯唯諾諾說下次注意,可下次依然再犯。這樣的忙,雖然苦哈哈,做的卻是無用功。
思維沒有調(diào)整,能力沒有提升,再怎么努力,也都猶如隔靴搔癢。歸根結(jié)底,這樣的忙碌,只是感動了自己,最終也拖累了自己。
我曾經(jīng)也是一個特別喜歡說自己忙的人,每天在朋友圈更新,今天加班到幾點,今天見了多少客戶,今天完成了多少工作。然后看著其他人點贊評論,感嘆我的努力,我覺得自己的這種忙很值得。
直到有一天一位前輩直言不諱地說,你把自己的忙碌當成了什么?炫耀成功的資本?還是證明自己努力的工具?
真是當頭一棒打醒了我。
忙碌的過程應(yīng)該是無聲、寂靜、不用公之于眾的??偸歉袊@自己很累很忙,要么是沒有忙出自己想要的成效,要么是沒有將這種忙當做習慣。一個努力的人,不會每天張口閉口說自己多么努力,因為他已經(jīng)習慣了努力。同樣,一個忙碌的人,也已經(jīng)習慣了忙碌,并不覺得它有多么值得訴說,因為那就是他的生活。
比起說自己忙,其實更應(yīng)該踏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每天都在進步地忙。
總是感嘆自己忙,潛臺詞無非是想表達自己很努力,我都這么努力了,最后不成功,不是自己的錯了吧?那是老天不公。但實際上,一個會忙的人,從不多談努力和成功,他們只在意在這種忙碌里能夠獲得怎樣的體驗。而無論怎樣的努力,都應(yīng)該是高效的、有用的。
一個會忙的人,是一個不說自己忙但又能踏實做事的人。
所以,你要清楚自己是真的努力,還是真的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