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鳳儀
摘 ?要:教育部辦公廳在2021年4月發(fā)布了《關于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通知》,通知強調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中開展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深刻認識開展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重大意義,充分發(fā)揮思政課在進行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各學段學習教育重點內容和要求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確保學習效果入腦入心。本文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基于大概念的單元教學為例,以守正創(chuàng)新為原則,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四個不同視角談思政課與黨史學習的融合,以達思政育人求實效的目的。
關鍵詞:黨史;四史;守正創(chuàng)新;思政課
開展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四史”學習研究教育,要牢牢抓住思政課主陣地,在黨史融入思政課堂中黨史要堅持實事求是、正本清源的思想態(tài)度,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守正創(chuàng)新為原則,激活思政課堂,提高思政課育人的實效性。
必修三《政治與法治》是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為主線,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tǒng)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選擇,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是本冊教材的邏輯起點。
把黨史素材、黨史故事、黨史案例以及黨史邏輯等融入本單元的教學,能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把握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的必然性和保持長期執(zhí)政地位的重要性,理解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徹底改變近代以后一百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使中華民族走上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從而奠定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政治立場。
一、學史明理,以守正創(chuàng)新為原則,把黨史教育融入議題式教學,實現(xiàn)正確的價值引領
高中思想政治倡導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教學,議題,既包含學科課程的具體內容,又展示價值判斷的基本觀點,既要具有引領性、開放性,又要體現(xiàn)教學重點,針對學習難點。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單元教學中,以“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怎樣高揚永不褪色的旗幟?”為總議題,同時設置了五個子議題,分別是“百年鑄底色、新時代葆本色、先鋒模范形特色、新征程點亮色、我為未來添彩色”這“五色”為議題對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通過議題式教學進行大概念的單元知識整合。在議題的情境中融入黨史知識,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臨其境,思考“如果你有穿越的特異能力,能穿越到百年前的中國,請為穿越后的生活和當前現(xiàn)代生活作對比”。
通過《人民日報》公布的中國百年前后的圖片對比,融入黨史知識:
學生通過穿越百年的時空對話,知道100多年前的中國是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了解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理解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通過對特定歷史情境的體驗,實現(xiàn)主流價值觀在虛擬世界的隱性植入,以親身體驗代替政治說教,明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的必然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從而實現(xiàn)正確的價值引領和堅定學生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
二、學史增信,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核心素養(yǎng)培育,提高思政課實效性,堅定學生的四個自信
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個自信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者統(tǒng)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種自信來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來自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廣泛認可,來自國際比較的顯著優(yōu)勢。學史增信就是要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單元教學中,深化了“中國共產黨歷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圖譜,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組織學生對“四史”問題展開廣泛討論,調動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四個時期,分別是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和驚天動地。本單元以四個時期為背景設置探究議題活動,培育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重德、崇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的英雄的先進模范人物,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守初心、勇作為,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培育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涌現(xiàn)了具有代表性的先進人物和典型的人物事跡。在本單元教學中,可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歷史資源,把黨史的人物和故事融入情境教學。本單元的內容有嚴謹?shù)膬仍谶壿嫛1締卧o緊圍繞“中國共產黨領導”,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是如何成為歷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選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為什么能夠成為歷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選擇,實現(xiàn)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不負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通過加強自身建設實現(xiàn)、鞏固對中國的全面領導。
四、學史力行,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社會實踐活動,以實現(xiàn)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要推動思政課堂與社會課堂有機融合,把思想政治課的小課堂和社會的大課堂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新思政課學習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用所學的黨史知識來分析國家政策內容,關心時政,培養(yǎng)政治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并參與國家建設的公共參與意識,以展示當代青年的愛黨情懷和時代擔當。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在學生學習了以黨史為背景的中國共產黨相關知識后,設計了一個開放性主題思考活動和兩個踐行性活動。開放性主題思考活動是提出在建黨100年,十四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三牛精神等時代背景下,設計一個主題,并對未來2035和本世紀中葉提出你的愿景;踐行性活動是參觀一個黨史革命紀念館和做一份以“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手抄報。
在思政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學史力行,要把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優(yōu)秀特質和它所起的引領作用、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等必備知識讓學生落實在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努力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fā)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明理是前提,增信是基礎,崇德是關鍵,力行是使命。以守正創(chuàng)新為原則,充分發(fā)揮思政課在進行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探究分析中突出啟發(fā)性,在總結評價中提升價值引領,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內驅力。提高思政課育人的實效性,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成為時代新人的鮮亮底色,進而將所學、所觸、所感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認同,引導新時代青年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奮斗之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修改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通知[Z].2021.4
[3]《找準著力點 推動各學段上好黨史這堂課》[N].《光明日報》2021.4.13
(作者單位:廣州市番禺區(qū)洛溪新城中學,廣東 ? 廣州 ?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