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深入推動,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歷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筆者針對歷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供借鑒。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歷史;應用研究
在新課改背景下,更加注重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要求教師在新課改理念下積極開展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結構。在此基礎之上,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日常生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深入推動,歷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有一部分學生覺得歷史離自己非常遙遠,學這些知識沒有實際意義,再加上大多數歷史知識都需要背誦,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學習歷史的動力不足。②歷史課堂沒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雖然部分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上也會講解一些生活案例,但是生活案例卻與實際的教學內容聯系不大,很難提升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
二、在高中歷史中融入生活化理念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生活化意識
為了提升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課堂應用的效果,教師要提升對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重視程度,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運用出來,真正帶動學生重視從歷史課堂到現實生活的遷移,使得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給學生提供歷史教學內容與生活教學理念結合的機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歷史的足跡,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歷史主題的課外教學活動,比如參觀當地歷史博物館、名人故居等,在參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歷史知識、人物趣事等,使得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認識到歷史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比如學生在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當地的英雄紀念館,讓學生對于抗日英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念,將這種理念和精神傳承下去,成為一個為黨、為民族終身奮斗的人。在參觀活動結束后,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寫出心得體會,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和體驗。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為了提升生活化教學的效果,高中歷史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和現有的資源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能夠更快掌握歷史知識。比如學生在學習《工業(yè)革命與工廠制度》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史實以及發(fā)展特征,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教學情境,收集一些工業(yè)革命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在正式上課之前,組織學生觀看。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對于工業(yè)革命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本堂課的積極性,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活動中能夠更加投入。再比如學生在學習《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初步建立》的時候,教師搜集一些與秦始皇相關的視頻供學生觀看,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對于秦始皇這個人物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再給學生展示秦始皇的功績,比如現存的萬里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去這些地方游學,使得學生意識到秦始皇離我們并不遙遠,加深學生對于秦始皇的理解和認識。
(三)運用生活化教學素材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講述一些史實,忽略歷史知識背后的生活化元素。新課標、新教材的歷史課堂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素材,這對于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比如學生在學習《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收集一些繪畫、舞蹈、書法、戲曲等,在正式上課之前,要求每組學生都派出一個代表上臺展示自己所收集的材料,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歷史事實的能力。
三、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在歷史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從個人生活實際出發(fā),去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個人角度出發(fā)去感悟歷史教學內容,拓寬歷史學習視野,實現知識的遷移。比如當學生學習屈原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端午節(jié)的傳統習俗給學生講解屈原的故事,這不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要求在家里人吃粽子的時候,學生可以給家人講解屈原背后的故事,面對家人的鼓勵和掌聲,很容易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歷史知識的自信心,使得學生對于歷史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生活實例提升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記憶,有效改變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在生活化教學理念影響下,要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踐,選擇出有價值生活實例,再將歷史事件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和道理去更好的指導自己的生活,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通過引入生活素材來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生活化意識,提升歷史教學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黃陳.生活化教學,歷史問題改善——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5):125-126.
[2]肖君.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策略淺析[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3):189-190.
[3]周星.談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