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娜,朱德鈺,龔中雯,王海燕,石修權
(遵義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
在2020年開春之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線下教育無法正常進行。根據(jù)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總體要求,按照“延期開學、如期開課、多種形式保證教學質量”的原則,各高校教師積極開展線上教學[1]。因為學科之間的差異性,所以網絡教學的效果也不同。楊洪琴等[2]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網絡視頻公選課學習,也認為參加網絡學習有幫助,滿意度均較高。汪傳艷[3]的研究中表明,大學生對網絡公選課的滿意度和支持度處于一般水平,在網絡課程學習中存在學習效果欠佳、師生互動不良、自主學習能力不夠等問題。此次線上教學的開展較為倉促,其教學質量如何、學生對教學總體滿意度如何,都需要一個系統(tǒng)性評估。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疫情期間學生對線上教學的滿意度,旨在了解學生的線上學習狀態(tài)和效果,為進一步推進高校流行病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jù)。
遵義醫(yī)科大學(以下簡稱“醫(yī)科大”)2017級預防醫(yī)學專業(yè)、2018級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以下簡稱“醫(yī)科大公管”)專業(yè)及遵義醫(yī)科大學醫(yī)學與科技學院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以下簡稱“科院公管”)專業(yè)的學生共273名。
1.2.1 網上教學方法及課程 2020年春季學期,采取中國大學MOOC上由北京大學錄制的流行病學基礎及線上講授,同時結合課后練習、討論及考試開展流行病學教學。
1.2.2 調查方法 教學開展4周后,采用問卷星線上發(fā)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流行病學網絡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線上教學積極性、教師的教學方法、線上教學的滿意度等項目。發(fā)放問卷273份,收回問卷236份,問卷回收率為86.4%。信效度分析:KMO系數(shù)為0.837,克朗巴哈系數(shù)為0.863。
1.2.3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在描述性分析中,數(shù)值變量資料采用(±s)表示,分類變量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不同性別、生源地學生對流行病學線上教學滿意度運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為0.05。多選題采用多重響應分析。
在收回的236份問卷中,學生平均年齡(20.92±1.13)歲;男82名(34.7%),女154名(65.3%);醫(yī)科大預防醫(yī)學專業(yè)91名(38.6%),醫(yī)科大公管專業(yè)51名(21.6%),科院公管專業(yè)94名(39.8%);農村183名(77.5%),城市53名(22.5%);學生進行網絡課程學習使用手機189名(80.1%),使用電腦47名(19.9%)。
2.2.1 學生對選取的線上教學資源滿意度情況 學生對選取的線上教學資源(慕課資源、作業(yè)題題量、討論題題量、考試題量、考試題型)滿意度7~10分段占比均在90%以上。教師資源(任課教師負責任程度、準備的授課材料以及授課采用錄制EV視頻+網絡答疑的教學方式)的滿意度7~10分的占比均在95%以上,只有不到1%的人評分為1~3分。對網絡教學的收獲,88.3%的學生打分在7~10分,僅有0.9%的學生打分在1~3分。見表1。
表1 學生對線上教學資源、教師資源、收獲的滿意度情況[n(%)]
2.2.2 不同性別、生源地對流行病學線上教學資源、教師資源、網絡教學收獲的滿意度評分比較(見表2~3) 不同性別學生對于教師在學習通中布置的作業(yè)題題量、考試題量、考試題型的滿意度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女生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地學生對于作業(yè)題題量、討論題題量、考試題量、考試題型、任課教師負責任程度、網絡教學收獲、任課教師準備的授課材料的滿意度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城市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農村。
表2 不同性別學生對流行病學線上教學資源的滿意度比較[M(P25,P75)]
表3 不同生源地學生對流行病學線上教學資源、教師資源、網絡教學收獲的滿意度比較[M(P25,P75)]
2.2.3 學生對網絡學習中缺乏素質的情況分析 經多重響應分析,排序依次為自我約束、師生互動、學習興趣、教師督促,見表4。
表4 不同專業(yè)對網絡學習中缺乏素質的情況分析(n)
2.2.4 學生對流行病學的教學期望 通過實驗一描述性研究的學習,對于流行病學實驗的授課方式,57.6%(136/236)的學生喜歡由任課教師錄制EV視頻課件+網絡答疑,23.7%(56/236)的學生喜歡現(xiàn)場教學授課+小組討論,余下18.6%(44/236)的學生喜歡由教師直播授課。如果沒有疫情,對于流行病學課程的學習,67.8%(160/236)的學生希望在現(xiàn)場授課的情況下結合慕課資源進行學習。
調查學生希望任課教師采用哪種方式進行網絡答疑,經多重響應分析,排序依次為知識點整理歸納+錄制EV視頻、作業(yè)題講解+錄制EV視頻、學生與教師聯(lián)系、其他形式。見表5。
表5 任課教師進行網絡答疑準備內容情況分析(n)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暫停的是現(xiàn)場教學的“課”,不停的是基于互聯(lián)網+教育的“教”與“學”,不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這都是一個未準備好而又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手機進行網絡課程學習的學生占80.1%;楊洪琴等[2]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筆記本電腦學習的學生占比72.1%。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網絡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影響;此次調查處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多居家學習。本次研究結果還反映出現(xiàn)在手機的普及率很高,由于手機攜帶方便,學生更愿意使用手機進行網上學習。
學生對線上教學資源、教師資源滿意度均較高,7~10分的占比均在90%以上,說明滿意度較高,這與謝小潔等[4]研究結果一致。教學資源中教學視頻選擇的是由北京大學錄制的慕課流行病學基礎,該慕課作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其質量是得到學生認可的,同時對于教師布置的一些作業(yè)題和討論題等學生的滿意度較高,這可能是由于網絡資源容易保存,能夠滿足學生進行反復學習的需求[5],同時也說明題目和教學內容匹配度較高。88.3%的學生對本次線上教學的收獲評分在7~10分,說明多數(shù)學生對此次線上教學的收獲滿意。而胡小平等[6]的研究顯示,89.3%的學生對線上教學效果感到滿意,兩者結果基本一致。女生對教學資源(作業(yè)題題量、考試題量、考試題型)的滿意度高于男生(P<0.05),原因可能是由于所調查的專業(yè)女生人數(shù)多于男生。城市學生對流行病學線上教學的滿意度高于農村學生(P<0.05),這可能是由于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學生的自學能力也不同。
網絡學習中缺乏的素質位居第一的是自我約束能力,第二是師生互動,第三是學習興趣,第四是教師督促。線上教學考驗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尤其是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加大了學生的自我管理難度,與胡小平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師生互動排在第二位,有研究表明,慕課教學中的缺點主要是師生互動不良[3]。教師督促排在第四位,說明學生沒有過于依賴教師督促。
對流行病學的教學期望:如果沒有疫情,67.8%的學生希望在現(xiàn)場授課的情況下結合慕課資源進行學習。對網絡答疑的方式,選擇知識點整理歸納+錄制EV視頻和作業(yè)題講解+錄制EV視頻的學生較多,說明學生傾向于教師對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及講解作業(yè)題,且希望能重復學習。這提示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進而提高流行病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