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qū)石碼中心小學 洪淑娟
課外閱讀是學生獲取豐富知識的重要途徑?!半p減”背景下,減少紙筆作業(y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關注生活,了解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緊扣課程標準,引導小學生閱讀整本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它使學生對特定的文化場域,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幫助學生充分領略審美感受和人文熏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形成閱讀習慣,發(fā)展綜合能力。筆者從幾方面闡述了激發(fā)小學生“悅”讀整本書的一些探究:利用梯航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播下“悅讀”種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推薦和提供他們喜聞樂見的書籍,讓學生自主選書而讀,解決“無米之炊”的問題;授人以漁,加強閱讀方法指導;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引領前行。以此為孩子插上閱讀的翅膀,讓孩子在閱讀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閱讀,讓閱讀成為真正的“悅”讀,多讀書,讀好書,助力學生茁壯成長。
閱讀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濒斞赶壬f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我們應該樹立“大語文”的理念,提倡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分享。學生如果只學課本,只背教材,不可能得到全面、生動、活潑的發(fā)展。對生活視野和知識面不夠?qū)拸V的小學生來說,只有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廣泛閱讀課外書籍,才能獲得豐富的知識,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地引領學生“悅”讀整本書,擴大閱讀面,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難以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因此,在浩如煙海的課外書目中,我們可以有目的地有選擇地向?qū)W生推薦一些有益的課外書,讓學生產(chǎn)生“悅讀”的欲望。
學生剛開始閱讀入門的時候,首先要讓他們覺得閱讀不是難事,而是件趣事,切勿把閱讀功利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利用學校梯航網(wǎng)為學生推薦了一些有趣有益的課外讀物。梯航網(wǎng)推薦的有共讀書目和選讀書目。梯航網(wǎng)推薦的優(yōu)秀書目,都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經(jīng)典的有人文內(nèi)涵的兒童讀物,兒童文學作品居多,有小說、戲劇、散文、詩歌以及科普類等,如孩子喜歡的《夏洛的網(wǎng)》《狼王夢》《寄小讀者》《草房子》《城南舊事》……它像一盞指明燈,引領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書目。大部分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容易產(chǎn)生親近感,被書中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住,從而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在漸讀漸行中不斷地擴大涉獵范圍,擴大知識面?!案褂性姇鴼庾匀A”,一本好書可以打開孩子的一扇窗,感受到好書對孩子心靈的呵護、精神的滋養(yǎng),如春雨點點入土,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教師在素材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需要充分考量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更多的動力和支撐。其次,教師在閱讀素材選擇的過程中,需要考量閱讀素材本身的文學性和價值塑造作用,即通過文本素材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時通過文本素材的閱讀也可以有效地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念,發(fā)揮課外閱讀的最大效益和影響,提高閱讀的附加價值。最后,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個人成長經(jīng)歷學習能力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閱讀的方向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需要給足學生選擇空間,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本校購置了大量的圖書,且同一書目的都有55本,可供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共同閱讀。采用梯航網(wǎng)教師推薦書目和學生自選書目相結合,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自主選書而讀。這樣既顧及全體,又兼顧個性差異。學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他們喜聞樂見的書籍,解決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難。學生以班為單位,輪流借閱梯航網(wǎng)教師為他們精心挑選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學生利用中午時間、茶余飯后零星時間,品讀賞析。一本好書,可以在孩子心里開出一朵小花,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課桌抽屜里都有一本自己愛看的書,有喜歡冒險科幻小說的,有喜歡動物小說的,有喜歡經(jīng)典典名著的。下課時,有的孩子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書來,繼續(xù)翻閱未看的章節(jié)……他們把喜歡的讀物視為知己,讀起書來真可謂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了。教師還鼓勵學生做讀書摘抄,把自己的感興趣的片段、讀書心得及時記錄下來。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的學生成了文學愛好者,還在讀書心得上寫道:我愛看書,將來我也寫書,寫一些好看的書!
班級還開展了“共讀一本書”閱讀活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讀好書的熱情。每周的閱讀指導課和閱讀分享交流會是他們期待的時光。教師會在閱讀課上讀一些好書,講到精彩的地方就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曉”……這大大地激發(fā)了孩子的讀書欲望,他們便急于得到這本書,想知道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班級55人,向?qū)W校圖書館借來55本書。由于人手一冊,都擁有同一本書,都讀過同一本書,于是便有了共同的話題,讀后在班上閱讀課上分享讀書收獲。學生津津樂道,相互交流閱讀成果,閱讀活動愈發(fā)有趣、有益。這種方法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能力,還從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生學會抓住碎片時間來展開閱讀,對閱讀有較高的參與欲望和主動性,可以為未來的學生閱讀能力成長和終身閱讀奠定好基礎和保障。此外,在探究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很多學生為了更好地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也會更加深入、仔細地剖析閱讀素材,在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中不斷成長進步。
《淮南子》一書提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整本書的方法,讓他們學會攫取知識。同時,法無定法,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從而激發(fā)自身的潛能,變被動為主動,終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方法,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筆者利用學校課程表中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指導課,讓學生閱讀整本書,給學生提供自由閱讀的時間和空間,營造寬松愉悅的閱讀氛圍。尤其是“共讀一本書”的閱讀指導課,具體指導閱讀整本書的方法。如一書在手,看封面—知作者—讀簡介—理章節(jié)—曉成就—明道理。又如,讀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可以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教學生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讓他們得益于法,閱讀起來更加順暢,更有收獲。中國古典名著多是章回體。一回或若干回組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小故事,連起來就串成了一個長篇故事??梢砸龑W生在讀這些章回體長篇小說時,先讀回目,看一下某一回的標題,就可以猜出它主要講了什么故事;遇到較難理解的語句,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語句的意思,不用反復琢磨;可以“跳讀”,可以借助資料,對書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結合看過的電影、電視劇,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通過四大名著閱讀,了解三國烽煙,結識梁山好漢,感嘆取經(jīng)艱難,惋惜紅樓夢斷。閱讀方法得當,降低了閱讀難度,從而逐漸提高了學生對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提升了對古典文學的品讀和鑒賞能力。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學會抓住自己感興趣的或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做閱讀摘抄,還可以教學生制作閱讀卡片,這類動手作業(yè)也能有效地激發(fā)興趣,既能學到知識,又能讓學生樂在其中。鼓勵學生讀一本好書,撰寫讀后感,定期舉行閱讀交流會,讓孩子暢所欲言,既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當孩子看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上教師蓋上的紅色的大拇指“你真棒”時,當們聲情并茂地讀自己的心得時,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讀書也成為樂此不疲的事。一本書約定兩周看完,不同班級輪流交換。往往換書時間未到,有些孩子已讀完手中的書,期待著下一本。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他們更有“悅讀”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利用班級閱讀課時間,或者學校開展讀書節(jié)活動之際,讓孩子展示自己的讀書摘抄筆記、讀書卡、讀書小報、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等,讓他們獲得成功的愉悅。學校梯航網(wǎng)設有共讀一本書的測評活動,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動態(tài)地跟蹤學生的閱讀進展,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以及閱讀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并適當給予激勵性的評價或指導。從讀書筆記、讀書心得、閱讀測評等多方面綜合評價,評選“閱讀之星”,以榜樣帶動其他同學熱愛讀書,與書同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評比“閱讀之星”后,還要定期召開課外閱讀交流活動。讓各期的“閱讀之星”介紹自己讀哪本書的收獲和心得,從而推廣開來,發(fā)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形成積極閱讀、熱愛閱讀的氛圍,帶動班級全體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從閱讀到“悅讀”的飛躍。
例如,“閱讀之星”林毅在交流讀書心得時提到:我拜讀了海明威先生的著作《老人與?!?。翻開這本書,我的心仿佛被書中那美妙的文筆帶動,飄到了那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本書給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故事中的老漁夫圣地亞哥,使我感受到“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钡牟磺瘢麍匀滩话蔚母叽笮蜗髸r常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在他眼里從來就沒有“放棄”兩個字。這是個頗具悲劇色彩的故事,我卻領略到了圣地亞哥堅強不屈的勝利者的人格魅力。他連續(xù)八十四天沒打到魚,在別人的眼中,他就是個地道的失敗者,但是圣地亞哥沒有氣餒,沒有放棄,他始終堅信自己能捕到魚,這種在逆境中永不言棄的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在面對艱難困苦時,圣地亞哥有著頑強的斗志,從文中那個孩子準備和他再度出海,可以看出人類這種打不敗的精神將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生活中,在學習中,我也曾經(jīng)遇到種種困難。那次,我接到了參加學校讀書節(jié)班級讀書活動策劃及海報設計的任務,我感到束手無策。是書中老人的勇氣鼓舞了我,使我信心倍增,克服了重重困難,通過查閱資料、調(diào)查與研究,執(zhí)著與努力使我終于完成了本次任務。在活動結束后,我不僅獲得了我校的“最佳策劃獎”,更可貴的是我收獲了自信!
“閱讀之星”何森霖交流道:少年正是讀書時,腹有詩書氣自華。今天我有幸讀了鐘書主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讀本——《中國精神》,心中澎湃著熾熱的愛國情懷。習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èi)涵,稱其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調(diào)?!吨袊瘛愤@本書主要講述了我們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的傳統(tǒng)美德與文化,以及文學經(jīng)典精神的傳承。它凝結過去,承載現(xiàn)在,啟示未來,讀后讓我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洗禮。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課《八陣圖》,這一課有一個專欄“精神傳承”,它講到了諸葛亮對祖國的滿腔熱愛,三國鼎立,諸葛亮建立了蓋世功勛,創(chuàng)八陣圖成就了它永久聲名。他為蜀漢的強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的拳拳愛國之心,天地可鑒?!拔倚姆耸豢赊D(zhuǎn)也”,諸葛亮對祖國愛之深,情之切,如磐石之不可動搖。這種愛國情懷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已深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愛國精神薪火相傳,文中講到了作為新時代接班人的我們應該怎樣愛國,怎樣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明白了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貞不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孩子生活積淀、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各不相同,即使讀到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讀書感悟,但他們通過閱讀,實現(xiàn)了“悅讀”,并自然地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罢b千古美文,做儒雅君子”。課外閱讀作為課內(nèi)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化閱讀為“悅讀”,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讓他們徜徉于書海,在書的海洋中積累語言,擷取智慧,以此助力他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