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琳,徐冬璨,肖 珍,冮懷龍
[彭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彭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內(nèi)科,四川 成都 100063]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先天心血管系統(tǒng)畸形,也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該病往往會并發(fā)心律失常,患兒常表現(xiàn)為頭暈、心悸、胸悶等癥狀,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臨床常采用植入心臟起搏器、消融術(shù)、電擊復律及射頻消融術(shù)等非手術(shù)方法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并發(fā)心律失常,其可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明顯的治療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治療心臟的器質(zhì)性病變,心律失常仍會反復發(fā)作[1-2]。因此,有學者建議,應先使用內(nèi)科藥物治療患兒的心律失常,再實施根治性心臟外科手術(shù)根除心律失常發(fā)作的本質(zhì)病因[3]。普羅帕酮是心內(nèi)科常見的Ⅰ c類抗心律失常類藥物,其通過競爭性阻斷β受體,從而達到治療心律失常的目的,但長期或大劑量使用會引起負性肌力增加、心輸出量降低等不良反應[4]。美托洛爾為β1受體阻滯劑,能夠通過抑制心收縮力,使心率降低,達到治療心律失常的效果[5]。本文旨在探究美托洛爾聯(lián)合普羅帕酮對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患兒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水平的影響及用藥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彭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臟病并發(fā)心律失常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22例,女患兒8例;年齡3~16歲,平均(7.53±2.46)歲。研究組中男患兒21例,女患兒9例;年齡4~14歲,平均(7.71±2.39)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兒科學》[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經(jīng)影像學檢查與臨床癥狀綜合評估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等。排除標準:腦、肝、腎等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入組前3個月內(nèi)接受過其他抗心律失常治療者;冠狀動脈瘤者等。患兒法定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jīng)彭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彭州市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治療方法囑兩組患兒臥床休息,積極治療原發(fā)性疾病,包括抗病毒、抗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zhì)紊亂、解熱、吸氧及保護心功能等,并注意定期復查心電圖。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對照組患兒口服鹽酸普羅帕酮片(江蘇鵬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004,規(guī)格:50 mg/片)治療,初始給藥劑量為2 mg/(kg·d),后根據(jù)患兒具體情況,在初始給藥劑量的基礎上逐漸增加劑量,最大劑量不超過6 mg/(kg·d),2次/d。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規(guī)格:25 mg/片)治療,初始給藥劑量為0.5 mg/(kg·d),后根據(jù)患兒具體情況,在初始給藥劑量的基礎上逐漸增加劑量,最大劑量不超過2 mg/(kg·d),2次/d。4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兒均治療2個療程,且用藥期間均進行24 h心電監(jiān)護,根據(jù)心律失常情況調(diào)整用藥劑量。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其中顯效為治療后患兒頭暈、心悸、胸悶等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檢查結(jié)果顯示,期前收縮次數(shù)減少≥?90%;有效為治療后患兒上述臨床癥狀緩解,心電圖檢查結(jié)果顯示,期前收縮次數(shù)減少51%~89%;無效為治療后患兒上述臨床癥狀未見改善,心電圖檢查結(jié)果顯示,期前收縮次數(shù)減少≤?50%[6]。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兒心律失常相關指標,包括治療后心律失常發(fā)生次數(shù),治療前后PR間期、QRS波群時限、校正的QT間期時限,即QTc間期。③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漿腦肭肽(BNP)與心功能指標水平,采集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2 mL,抗凝處理后,離心(3 000 r/min,10 min)分離血漿,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漿BNP水平,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測心功能LVEDD、LVESD及LVEF指標水平。④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期間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輕度昏睡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心律失常相關指標、血漿BNP與心功能指標水平)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心律失常相關指標治療后研究組患兒心律失常發(fā)生次數(shù)顯著少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兒的PR間期均顯著縮短,且研究組顯著短于對照組;QRS波群時限與QTc間期均顯著延長,且研究組顯著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心律失常相關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心律失常相關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心律失常發(fā)生次數(shù)(次) PR間期(s) QRS波群時限(s) QTc間期(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1 128.45±152.08 0.15±0.03 0.13±0.01* 0.06±0.02 0.07±0.01* 0.37±0.02 0.40±0.05*研究組 30 750.98±120.27 0.15±0.02 0.12±0.01* 0.06±0.01 0.08±0.01* 0.37±0.04 0.43±0.04*t值 10.663 0.000 3.873 0.000 3.873 0.000 2.56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漿BNP與心功能指標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漿BNP水平及LVEDD、LVESD水平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均顯著升高,且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血漿BNP與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血漿BNP與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BNP:腦肭肽;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
組別 例數(shù) BNP(pg/mL) LVEDD(mm) LVESD(mm) 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494.74±13.52 165.52±12.33* 58.92±2.87 52.65±2.73* 45.21±2.44 37.81±2.35* 49.34±6.35 52.82±5.16*研究組 30 495.32±12.47 127.12±11.87* 58.74±2.53 49.91±3.28* 45.81±2.74 35.52±2.68* 48.55±5.88 59.44±4.73*t值 0.173 12.289 0.258 3.517 0.896 3.519 0.500 5.18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先天性心臟病指胎兒在胚胎發(fā)育時期由于心臟與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fā)育異常而引起的心臟解剖結(jié)構(gòu)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包括上百種具體分型,譜系較廣,患兒臨床癥狀多樣,輕重千差萬別,患兒可終身無癥狀,也可出生即出現(xiàn)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等嚴重癥狀。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視發(fā)病部位、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臟病容易并發(fā)的一類并發(fā)癥,且心律失常將導致心肌運動加劇、耗氧增加,加重心肌負擔,導致心臟功能障礙,引起一系列器質(zhì)性病變,甚至可增加猝死的發(fā)生風險[7-8]。因此需及時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以防發(fā)生嚴重的后果。普羅帕酮對心房、心室激動形成中心,以及激動傳導系統(tǒng)發(fā)生作用,通過競爭性阻斷β受體作用,延長心房、房室結(jié)和心室不應期,并提高心肌細胞閾電位,對由異位刺激或折返激動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較好效果,但長期使用或大劑量使用該藥物將減少患兒心輸出量,對心肌造成不良影響,引起心室舒張壓增高,舒張功能障礙,因此具有一定的治療局限性[9-10]。
美托洛爾為一種心臟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其能夠阻斷兒茶酚胺類激素與β1受體的結(jié)合過程,阻止茶酚胺類激素大量進入心肌細胞,從而有效抑制異位興奮灶的自律性增高,有效控制心收縮力,發(fā)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1-12]。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心律失常發(fā)生次數(shù)顯著少于對照組,PR間期顯著短于對照組,QRS波群時限與QTc間期顯著長于對照組,表明美托洛爾聯(lián)合普羅帕酮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可減少患兒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次數(shù),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心律失?;純河捎谛募≈貥?gòu),心肌肌肉細胞纖維化、心臟腔室擴大導致心肌細胞變大、心肌間質(zhì)纖維化。BNP是心肌損傷標志物,當患兒心肌受到損傷時,左心室室壁張力、心室負荷增加,將導致BNP的加速合成與釋放;LVEDD、LVESD及LVEF是評價患兒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常用指標,LVEDD、LVESD評價心臟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LVEF評價心臟射血功能,LVEDD、LVESD水平升高,LVEF水平降低,表明患兒心功能存在損傷[13-14]。美托洛爾可通過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降低起搏電流、心肌L- 型鈣電流及鈉電流,使得舒張期4相自動除極速率減慢,心肌自律性降低,并使動作電位0相上升速率降低,發(fā)揮減慢心肌傳導性、抑制房室傳導的作用,最終改善患兒心肌缺血、缺氧癥狀,使得患兒的心功能得到有效保護[15-16]。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兒血漿BNP及LVEDD、LVESD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美托洛爾聯(lián)合普羅帕酮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純嚎筛纳苹純盒墓δ埽也辉黾硬涣挤磻陌l(fā)生,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美托洛爾聯(lián)合普羅帕酮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可減少患兒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次數(shù),改善患兒心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且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