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霞
摘要:作為中小學環(huán)節(jié)的關鍵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但要擔負教授數學思想方法的基本任務,還應當擔負起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主要任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務必深入掌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中的品德教育元素,并根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構建,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的功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立德樹人理念;課堂教學;具體策略
社會道德是為人處事的根本,學生所學得的一身本事和大學問,也需要以道德為前提,其既展示出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也展現了道德教育與數學課程融合的重要性。因而,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確立知識教育這一目的,還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道德層面的塑造,尤其是針對小學環(huán)節(jié)的學生而言,其社會道德水準和觀念水準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為了在小學階段就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與道德品質,教師必須科學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一、堅持立德樹人理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堅持立德樹人理念,明確塑造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準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思維品質的塑造、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設情況。教師在思考如何幫助學生時,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還存在的不足等。從教學的需要出發(fā),在講解數學知識時滲透知識背后的數學歷史與科學精神,促進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受到愛國情懷的熏陶,感受到數學家艱苦卓絕的探索精神,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比如,在學生遇到困難,遇到解決不了的數學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列舉陳景潤的例子,其作為我國中國科學院院士,為我國的數學科學事業(yè)的進步貢獻良多。然而他在選擇研究數學這條人生道路上也付出很多,在計算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時,他只是用紙、筆和頭顱去計算,用掉了6麻袋草稿紙,這樣的探索精神和數學精神值得學生學習,而教師在滲透陳景潤先生的數學精神時要注意讓學生看到陳景潤身上值得學習的點,并刺激學生不斷前進。
二、踐行立德樹人機制,落實德智體美勞基本準則
踐行立德樹人機制,在全校范圍內就需要明確立德樹人的機制與準則,分析小學不同年齡階段需要具備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會再將學生的數學思維考試成績作為考量學生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反而是依據立德樹人的體制,對學生德智體美等各領域的發(fā)展得出有關點評。這主要考察了教師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掌握狀況、院??傮w的學風等,針對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具備主要影響。教師不僅要積極配合學校制定的各項機制,還應該在學校立德樹人教育機制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定制,使得教育機制的落實與教育理念的落實,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重視知識與道德教育中間的聯絡,在數學課堂上把交叉學科的知識要點融合進去,推動學生實踐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把握數學思想方法,也發(fā)展學生別的領域的能力,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所謂跨學科與跨領域知識點的整合,需要教師做到對數學知識的精準把握,了解學生所學其他學科的基礎。比如,在講解“圓的認識”這部分時,涉及確定起跑線的內容,通過課本中提出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教師:“大家所觀看的田徑項目比賽中,為什么運動員會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將學生帶到操場中,讓學生先試著站在同一起跑線并在同一終點停止,詢問學生這樣的比賽是否公平。再通過學校實際操場跑道的長度來讓學生進行計算,將體育學科與數學學科的結合,不僅將課本中的問題搬到學生現實生活中來,還有助于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身體素質。體育學科與其他跨領域的知識點都可以整合起來,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情況下,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方法,提升立德樹人工作的成效
在小學數學教學與道德教育融合的途徑中,教師要分析其他優(yōu)秀教師滲透立德數人教育理念的具體方法,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筆者在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本班學生對于生活實際中的實例更感興趣,尤其是社會熱點或娛樂新聞等,將其作為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素材,探索道德觀念的實例,能夠引起學生的關注,也有助于立德樹人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此來施加道德教育,在講解數學知識點的同時廣泛聯系學生現實,讓學生有話可說,也能夠讓學生從社會性事件中加以反思,從正面事件中汲取成功的經驗,從反面事件中分析失敗的因素等。這種具體事件的分析和社會熱點新聞的探索,使得數學課程變得更加有活力。
總之,在數學課堂上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教師要明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滲透道德教育時注重喚醒學生的人格品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通過數學知識的講解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幫助學生認識正確的價值理念。
參考文獻:
[1]包正鋒. 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11):229.
[2]肖艷紅. 探究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