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毅
摘要:小學中年段是小學生在習作訓練過程中的重要階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既是對低年段時期學生字、詞、句習作訓練的延續(xù)又是為今后高年段時期的習作篇章訓練奠定基礎。因此,加強中年段習作片段訓練,對于激發(fā)小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領悟力和表達力以及認識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提出加強班學風建設,利用生活素材、課文優(yōu)美片段、平臺建構等方面對中年段小學生進行有效的習作訓練,為教育同行提供可參考借鑒的研究材料。
關鍵詞:片段訓練;小學中年段;習作;有效策略
在培養(yǎng)小學中年段學生良好習作行為習慣上,指導農村小學生習作訓練時,筆者主要通過重視班風、學風建設,深入了解每個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細致安排以片段為主的習作訓練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以生為本,通過實踐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巧用片段訓練中年段小學生習作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通過片段把握寫作的本質。中年段的小學生已經開始關注自己喜歡的事物,但還比較感性,容易變化,教師通過選取典型的片段,有利于學生學會從整段路去分析,懂得取舍,學會選取對自己有利的謀篇布局的片段,對今后自身的文章的撰寫、學習、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為今后綜合素質的提升和終身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2.有助于中年段小學生習作能力提升。學會合理取舍片段來訓練習作的習慣,讓小學生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學以致用,積極參加課堂習作訓練活動。
二、影響學生片段習作訓練主要的因素
1.學生缺乏養(yǎng)成良好習作行為習慣熱情。
小學中年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積極成長的重要階段,習作訓練知識過于抽象使他們感到乏味,心態(tài)也容易上下波動。為了改變習作訓練知識復雜的特點,促使習作訓練教學效果提高,良好的習作習慣養(yǎng)成就顯得尤為關鍵。但是,由于平時訓練不連貫,學生常常忽略個人習作行為習慣的訓練養(yǎng)成,甚至對習作行為習慣養(yǎng)成缺乏熱情。又由于小學中年段學生情緒時常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自我控制的能力低下,難以長期堅持寫作,導致習作訓練的熱情無法提升。
2.教師未落實習作訓練行為習慣養(yǎng)成任務。
小學語文教師還在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是單純對學生進行課堂授課,并沒有利用新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從而導致任課教師即使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作行為習慣,但并沒有進行習作行為習慣訓練的落實,學生對這種習作訓練也就表現出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在面對習作訓練壓力時,需要學習越來越多難以理解的知識,學生的焦慮感逐漸增多,語文教師并沒有積極落實學生習作訓練任務,導致學生在上課時不能更好地理解習作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后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理解,從而沒有時間去完成相關的片段訓練任務。
三、指導中年段學生有效習作訓練的策略
1.指導學生注意收集班級生活素材,學會選擇符合行文需要的片段。筆者所帶班級,班干部均要民主投票選舉產生,每位班干部當選,都是得到同學的認可的。當選之后,通過日常培訓,積極引導班干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鼓勵班干部在思想上行動上行為上要做出表率,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這樣既可以調動了班干部為班級服務的積極性,也為其他同學找到了參照物,班級的班風、學風愈發(fā)濃厚,成為了優(yōu)秀的榜樣。當然,班干部也要經常進行訓練、鼓勵,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要自身硬,班干部是班級行為模范,這個標物要保持良好的形象,絕不允許出現太大的偏差,以免帶壞了風氣。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學會收集班級日常生活的素材。把習作訓練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也是積累素材的關鍵所在,教師通過班級活動,班干自身為案例的同時,還可帶領學生開展戶外拓展活動,讓學生積極融入生活,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能敏銳收集身邊習作訓練所需要的素材,充實習作訓練內容。
2.鼓勵學生利用課文優(yōu)美片段文本,學會理解課文片段精華之處。教師在習作訓練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課本篇章,自身要以優(yōu)美的片段為本來設計習作訓練所需材料,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習作水平,還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教學《夜間飛行的秘密》時,“夜間飛行能捕捉極小的飛蟲,從來不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也能靈巧地避開?!边@樣一段描寫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值此,筆者通過深入分析這段優(yōu)美的文本,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善于運用修辭手法,讓學生仿寫一段并思考,除了篇幅之外,你能想到的還有哪些生物也是飛行高手,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課本中的其他內容,打開學生想象的空間,這樣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提高習作水平。當然,長篇大論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疲勞,而片段因其短小,內容精彩,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接受,因此,教師結合教學單元,截取一些典型片段,并讓學生背誦,這樣潛移默化下學生就積累了習作素材。
3.構建形式多樣的平臺,促使片段訓練形成系列化系統(tǒng)化。
一是教材為本的訓練素材平臺。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習作片段,教師可以通過以教材為主,開展仿寫、續(xù)寫教材片段的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如:教學《短詩三首》時,學生已體會了“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的構段方式和修辭手法后,筆者引導學生仿寫其構段模式,仿寫自己與母親在一起的生活情境。由此,學生的思路得到打開,為習作鋪平道路。寫幾個表現自己與母親在一起的生活場景的句子,學生的思路瞬間打開了。教學《女媧補天》這節(jié)課時,可以訓練學生續(xù)寫,設計思路可以這樣開展:女媧在尋找五彩石的過程中,將會碰到哪些困難?她是如何戰(zhàn)勝這些困難的,請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試著續(xù)寫一個片段。此時,學生的熱情被激活,就樂意去動筆寫作了。
二是網絡交流軟件平臺。學生大多數使用電腦或手機,這樣教師就隨時進行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反饋,進行及時指導,增強了實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巧用片段訓練,可以助力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小學中年段語文教學中,片段訓練在習作培養(yǎng)中顯得十分重要,教師要學會巧用片段訓練,幫助學生解決在習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通過合理、科學有效的引導,就能強化片段訓練在習作訓練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為學生今后習作水平的提升奠定發(fā)展基礎。
參考文獻:
[1]淺析作文教學中的片段訓練[J]. 劉文芝. 學周刊. 2015(03)
[2]如何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J]. 許葉. 新聞世界. 2014(05)
[3]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作文寫作水平[J]. 郭云菲. 現代交際. 2012(01)
38865019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