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在教學過程中有了全新的教學方向轉變與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而中職學校作為培育專業(yè)型人才的重要人才培養(yǎng)基地,也不例外。在中職學校當中,學前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十分火熱的專業(yè),因此在各個地區(qū)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而對于學前教育這一專業(yè)的學生們來說,由于他們在工作之后需要面對的是幼兒時期的孩子,因此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們產生影響。而普通話則是幼師教學當中的必備技能之一,所以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十分關鍵。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普通話水平;具體對策
現(xiàn)階段,在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與普通話教學水平難以提升,比如受地方語言、學生心理,以及教師資源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學前教育當中的普通話教學工作開展效果不盡人意。然而受學前教育專業(yè)特點的影響,提升這一專業(yè)學生普通話水平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為此,就需要中職學校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開展普通話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普通話學習氛圍、加強對學生朗讀語感的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加強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從而更好的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一、提高農村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普通話水平的重要性分析
對于當今教育行業(yè)而言,普通話的作用不容小覷。學前期是兒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幼兒園作為規(guī)范普通話的重要陣地,提高學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是極其重要的。幼兒園期間是學習語言,幼兒的敢講敢說以及善于模仿會形成語言語感的定式,因此這是形成良好口語最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規(guī)范自身行為舉止,遵循兒童語言學習規(guī)律,進而實施普通話教育計劃。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培養(yǎng)他們的普通話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從而讓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更加科學化。
二、普通話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一)地方語言因素
由于我國國土廣袤,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發(fā)展過程中,受各地區(qū)間不同地理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域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方方言,而各種方言之間卻又各不相通,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也就導致了不同地區(qū)的職業(yè)學校學生都有著不同的方言,這無疑為普通話教學帶來了一定困擾。尤其是在少數(shù)民族居多的云南與兩廣等地,方言種類更是十分繁雜難懂,各種方言的學生在普通話發(fā)音過程中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比如,在壯話方言區(qū)中,普通話問題最為明顯的就是平翹舌不分、送氣和不送氣不分,比如“四”和“是”都讀成“sì”,“他”和“搭”都讀成“d┓波”和“坡”都讀成“bō”等等;聲調上,高平調(一聲)讀得不夠高、不夠平,高升調(二聲)上不去、中間有拐彎,降聲調214調讀成2114調或2142調等等;除此之外,往往還存在著韻母與鼻音不分、鼻音與邊音不分,而這些問題的普遍存在,都會對普通話教學及學生的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學生心理因素
近年來,對于農村中職學校來說,大部分學生的文化水平都相對不高,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的文化水平還停留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水平上,這不免使他們當中不少人出現(xiàn)了自卑心理,同時,再加上一部分農村中職學校缺乏恰當?shù)男睦硎鑼Ш涂茖W的心理建設,進而導致許多學生存在“自我良好”這樣的心理認知問題。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普通話當中的聲母、韻母、聲調等知識,都是從幼兒園時期便開始學習的基礎拼音知識,而自己現(xiàn)在已經是中專生階段的學生了竟然還要學習這些知識,有失“面子”。由于他們對學習拼音的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導致了心理抵觸問題的出現(xiàn),從而影響了他們學習拼音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農村中職學生的這種不重視普通話學習的基礎性問題,還會導致他們無法跟緊專業(yè)學習的進度,在普通話測試過程中始終不達標,進而也會導致他們失去普通話學習的自信,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最終不僅他們的普通話水平得不到提升,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學業(yè)能否順利完成。
(三)教師資源因素
即便是近些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對職業(yè)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并投入了許多人力、物力與財力,也使得職業(yè)院校的辦學規(guī)模與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從實質上來看,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尤其是農村中職學校的普通話教學水平,仍舊有待提升。目前在農村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當中,主要面臨的普通話教學問題包括師資力量、學校領導對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因為普通話教學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導致普通話教學無法發(fā)揮出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普通話水平的現(xiàn)實意義。這種問題的存在,必定會導致部分農村中職學校減少或取消普通話教學課程,進而導致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遲遲得不到提升。
三、提高農村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普通話水平具體對策分析
(一)營造良好的普通話學習氛圍
在學習普通話期間,必須要利用一個良好的普通話氛圍來帶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此可以適當加強校園普通話宣傳工作,比如在校園當中張貼普通話宣傳標語,建立校園普通話網(wǎng)絡自學平臺,建立健全校園廣播站,舉辦中文演講比賽、中文朗誦比賽、講幼兒故事比賽等等,讓學生們在校園里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普通話的熏陶,認識到普通話學習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學生們的思想教育方面著手,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到現(xiàn)今普通話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以及學好普通話對他們自身發(fā)展的重要促進作用,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普通話的熱情與參與普通話訓練的積極性,通過激發(fā)他們的思想認識,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最終提高他們的普通話學習效果。
(二)加強對學生朗讀語感的培養(yǎng)
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中文朗讀語感十分重要。因為學生要想講得一口標準又流利的普通話,必須有較強的中文朗讀語感。而所謂朗讀語感,是指人們在朗讀中對語言符號的感受深度和運用有聲語言表達的能力。對學生來說,他們的朗讀語感強了,其在理解方面和表達方面都會不斷得到提升。所以農村中職學校想要提升學前教育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就必須加強抓好中文朗讀語感教學,而要抓好中文朗讀語感教學,朗讀訓練則是關鍵。各種朗讀訓練,包括朗讀經典名著、幼兒故事、兒童詩歌、兒童散文、寓言等,不但可以加強學生朗讀語感,提升他們的普通話水平,還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和生活的審美能力。對此,教師可以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適當對進行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訓練,并尋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朗讀素材,讓他們進行反復朗讀。在朗讀訓練中,可以先以“師帶生”,然后以“生帶生”,即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先帶出一批發(fā)音標準、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然后讓他們去帶領其他同學學習朗讀,并定期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鼓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與普通話學習熱情;對朗讀進步不大的同學要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做到因材施教。
(三)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
心理素質也是學生提高普通話水平的重要基礎之一。所以,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確保師生之間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讓學生在普通話學習過程中敢于發(fā)言、樂于發(fā)言,減少他們對教師的恐懼心里。對此,教師可以在普通話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比如讓自己模仿學生,而學生們模仿教師,并要求整個游戲過程都必須用普通話交流。通過這種角色互換的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游戲活動當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的發(fā)言能力與普通話運用能力。
(四)加強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教學工具。因此在普通話教學當中也應當發(fā)揮出這種工具的作用。對此,就需要教師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普通話教學有效性。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某一段課文的普通話標準讀音,而后讓學生們進行模仿,同時還需要準備專業(yè)的打分軟件,可以針對學生們的模仿情況進行智能化打分,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夠讓學生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也可以將學生們深深吸引到普通話課堂當中,提高普通話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五)加強普通話師資隊伍建設
農村中職學校普通話師資的數(shù)量和質量,不僅關乎職校生普通話水平的提升,也關乎未來幼兒普通話口語的發(fā)展,甚至還關乎國家推普工作的進展。因此,當前農村中職學校必須重視對普通話教師的培養(yǎng),如鼓勵教師參加專門的普通話培訓、派教師到普通話比較標準的地區(qū)進行跟班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普通話交流活動等等,以提升他們的普通話水平。
結束語:
普通話是當今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必備課程,它需要教師要具備較高普通話水平的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普通話特點和規(guī)律,從而進行指導教學。利用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普通話學習中。夯實基礎厚積薄發(fā),培養(yǎng)學生普通話學習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普通話水平。
參考文獻:
[1]彭艷.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以安徽金寨職業(yè)學校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1(27):6-7.
[2]張曉霞.西部農村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探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46):70-71.
[3] 許建浩.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普通話的教學策略探討[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 2020.65-67
[4]馮曉萍.關于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幾點做法[J].科技風,2020(06):90.
[5]鄭夏燕.中等職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02):4-5.
[6]徐學敏.淺談中職學生普通話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學周刊,2022(01):24-25.
作者簡介:羅麗靜,女,1979-,廣西忻城縣人,忻城縣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教育碩士,研究方向:文化與教育。
14585017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