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瑩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焦慮癥患者100例,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對于焦慮癥患者而言具有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促進患者睡眠質量提升的效果,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焦慮癥;睡眠質量;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B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3--01
焦慮癥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神經疾病,但此癥發(fā)病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患者的遺傳、性格、認知過程、遭受事件等因素有關[1]。患者患病后,將會出現焦慮、害怕、頭暈、出汗、胸悶、坐立不安等癥狀,并且由于患者在睡眠時可能出現入睡難度大、恐慌等癥狀,導致患者的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研究顯示,心理護理對于改善焦慮癥患者睡眠具有比較好的作用,通過心理護理讓焦慮癥患者在心理狀態(tài)上得到緩解,在情緒上得到照料,有利于減輕其壓力,幫助患者逐漸克服焦慮、改善抑郁等負面狀態(tài),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2]。為了詳細分析心理護理在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中的影響,本文選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焦慮癥患者100例,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焦慮癥患者100例,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34.71±3.56)歲;對照組患者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5.62±3.4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根據焦慮癥患者的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藥指導,密切留意患者病情變化,給予患者健康宣教等。
1.2.2研究組
本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內容如下:①心理狀態(tài)測評。護理人員為焦慮癥患者提供心理測評,通過日常交流、接觸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情緒變化,準確評估患者焦慮、抑郁等級,并了解患者睡眠質量情況,對患者基本信息進行調查,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評估,為后續(xù)心理干預提供科學依據。②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為焦慮癥患者提供支持性干預,在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以及心理問題時,給予患者充分的鼓勵和支持,積極為患者解答各方面的心理問題,幫助指導患者進行情感宣泄,傾聽患者心聲,疏導患者負面情緒,減輕患者的壓力和痛苦。護理人員關注焦慮癥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導,在心理護理過程中應該為患者提供要的心理學健康知識宣教,告知患者負面情緒產生的多種原因,焦慮、抑郁等情緒對精神、睡眠等造成的影響,指導患者通過自我剖析等方式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引導患者通過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不斷完善對人格的分析和思考,幫助患者順其自然,改善精神狀態(tài),促進心理健康的恢復。心理護理期間應該指導患者通過培養(yǎng)興趣愛好、積極參與生活等方式轉移注意力,通過注意力轉移方法,讓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焦慮得以隨之轉移,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并且通過活動增加疲勞,提升睡眠質量。護理人員應該善于利用音樂療法、情緒紓解等方式對患者心理進行調節(jié),播放舒緩的音樂,通過語言進行引導,滿足患者心里需求,改善患者的精神緊繃狀態(tài),有利于幫助患者進入睡眠狀態(tài)。心理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心理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干預。
1.3觀察指標
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定量表(PSQI)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測評。通過焦慮評定量表(SAS)與抑郁評定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3]。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得到的計數資料使用χ2進行相關檢驗,當P<0.05時,所得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焦慮癥患者在臨床治療與護理中不可忽視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心理護理不僅可以調節(jié)焦慮癥患者的壓力和痛苦,同樣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疾『蠡颊邔霈F緊張害怕、胸悶、心慌、呼吸急促等癥狀,嚴重者將出現瀕死感、呼吸困難、恐慌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自身健康[4]。同時,由于患者長期處于一種緊張、害怕、焦慮的狀態(tài),將會導致患者的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入睡困難、難以深層睡眠、常做噩夢等,均是焦慮癥患者的常見癥狀,因此,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對提升治療效果有較為重要意義。心理護理能夠為焦慮癥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心理指導,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減輕焦慮癥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焦慮癥患者在情緒上的負面狀態(tài),通過科學的方法讓患者更好的調節(jié)自身情緒,調節(jié)睡眠狀態(tài),改善睡眠質量[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對于焦慮癥患者而言具有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促進患者睡眠質量提升的效果,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偉娟,李慧丹,沈曉萌,等.人文關懷聯合心理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伴焦慮患者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1年50卷8期,1332-1334頁,ISTICCA,2021: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
[2]郭虹,李云鵬,王超敏,等.艾司西酞普蘭聯合心理療法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和血清神經遞質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1,21(6):5.
[3]王春燕,張學平.焦點解決模式對老年焦慮障礙共病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作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20,18(10):4.
[4]羅娟,湯曉紅,徐蕓,等.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在焦慮癥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1):3.
[5]李超,叢麗麗,崔婷婷.心理護理聯合特殊護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yī)學,2019,47(8):4.
28335017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