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百回
(江西理工大學 法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新出現(xiàn)的擔保物權客體,在網絡虛擬財產上如何規(guī)范設立抵押權是法律需要解決的問題?!睹穹ǖ洹返?27條對網絡虛擬財產做了相關規(guī)定,明確了網絡虛擬財產的合法性,但網絡虛擬財產設立擔保物權過程中的新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狹義上的網絡虛擬財產,是指網絡中模擬現(xiàn)實世界的、具有經濟價值的、數(shù)字化的信息資源,最常見的是游戲中的游戲裝備。[1]隨著網絡虛擬世界的擴大,產生了郵箱、淘寶店、QQ號等其他虛擬財產。廣義上的網絡虛擬財產,是指網絡虛擬空間中,以網絡服務器為載體,由電子設備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電子數(shù)據(jù)。
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學界對此爭論不一。(1)債權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玩家與網絡運營商之間履行合同的產物,是玩家對網絡運營商享有的一種債權憑證,只要取得網絡虛擬財產的玩家在游戲中輸入其ID和密碼,其已經取得的虛擬角色、武器和裝備就會再現(xiàn)于網絡中,供其繼續(xù)游戲而使用。[1](2)物權說把網絡虛擬財產作為與傳統(tǒng)財產相同的一種無形物,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具備一定價值,可被利用并滿足人們客觀需求,玩家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直接支配網絡虛擬財產,如其可以通過為自己的游戲賬號設定密碼的形式控制、保護游戲賬號和存儲在其中的網絡虛擬財產,[2]符合民法傳統(tǒng)物的定義,給予網絡虛擬財產物權法上的保護。(3)知識產權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中的一種智力成果,[3]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玩家在網絡運營商提供的游戲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權屬應歸于玩家;另一種則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運營商提前設計出來的,屬于網絡著作權的一部分,網絡運營商擁有虛擬財產的知識產權。(4)新型財產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債權屬性與物權屬性。根據(jù)虛擬財產的物權特性,可以依物權請求權予以保護。鑒于網絡運營商和用戶之間存在服務合同關系,兩者之間發(fā)生虛擬財產相關糾紛后,可以依據(jù)網絡服務合同尋求合同之債予以保護。[4]這一學說能夠體現(xiàn)和證明玩家所擁有的財產價值,把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民法體系中一種新型財產權利來保護。
綜合分析上述學說,債權說把網絡虛擬財產與網絡運營商的服務合同緊密結合,玩家在不斷的游戲中一直與網絡運營商建立各種合同。在這種合同關系中,服務合同是獲得虛擬財產的手段,但并不能因此認定該虛擬財產就是債權。網絡虛擬財產是在虛擬世界中客觀存在的,而債權針對的是人的行為,所以該財產不可能是債權。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的一部分,但其都是被預先設定的,其產生并沒有進行實質上的智力創(chuàng)造。網絡運營商可能對網絡中的裝備道具模型等有著作權,但是該著作權與網絡財產的歸屬沒有聯(lián)系,把網絡虛擬財產作為一種新型財產保護與現(xiàn)實不符。
筆者認為,物權說更為合適。網絡虛擬財產是權利人充錢購買,或是各玩家努力獲得。網絡虛擬財產與現(xiàn)實貨幣掛鉤,具有獨立的經濟價值,“后果論”證明了網絡虛擬財產物權定位下的救濟,在配置效率上比債權定位下更優(yōu)。[5]如果不給予網絡虛擬財產物權程度的保護,會有損權利人的合法權利。物權說把網絡虛擬財產等同為現(xiàn)實中的物,使各玩家對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絕對的、排他的支配權,保護力度最為大。權利人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支配權與傳統(tǒng)的支配權不相同,它具有虛擬性和依附性。但我們可以把網絡服務器看為承載虛擬財產的平臺,像韓國法律規(guī)定服務商只是為網絡虛擬財產提供一個存放場所一樣,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權利人對虛擬財產的支配和獨占。
1.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動產屬性
網絡虛擬財產設立擔保物權,在法律程序上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登記。我國擔保物權的設立分別針對動產和不動產有兩套不同的登記制度,明確網絡虛擬財產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決定著網絡虛擬財產設立擔保物權的公示制度。
不動產是指土地及其定著物。[6]從這個傳統(tǒng)的定義來看,網絡虛擬財產不可能屬于不動產,但是它也具有一些不動產的屬性。首先它具有定著性,只是與房屋等不動產定著在土地上不同,它定著在網絡中,或者說它是一些電磁符號,定著在服務器上,不管玩家之間怎么交易,或者在網絡中怎樣流通,它都被限定在服務器上。根據(jù)網絡游戲現(xiàn)有的規(guī)則,網絡游戲虛擬財產與網絡游戲賬號是綁定在一起的,它也定著在賬號本身,也就是說當游戲賬號出現(xiàn)問題時,在賬號上的所有虛擬財產也就可能無法進行交易。有不動產說學者認為,網絡游戲道具的權利變動并非于轉讓合同生效時發(fā)生,而是通過移轉對游戲道具事實上的管領力而完成,這與形式主義的權利變動模式相近。[7]
那么是否可以把它定義為不動產呢?在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需要登記生效主義的模式下,把網絡虛擬財產認定為不動產的后果是,由于現(xiàn)有技術和行政資源的限制,導致網絡虛擬財產的線上或線下交易變得十分棘手,網絡虛擬財產的流轉效率將大打折扣。[8]所以在認定網絡虛擬財產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時不僅要考慮它本身的屬性還要考慮它的社會性。網絡虛擬財產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易與動產的交易非常相似,在網絡中玩家想要賣掉某些道具,可以在網絡中設立店鋪,與他人進行交易,或者在第三方網站進行掛牌交易,通過對方的支付轉移財產的占有,這與動產的交付是一樣的。應當順應現(xiàn)有的市場秩序,把網絡虛擬財產認定為特殊動產,這樣更為合理。
2.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交換價值性
擔保物權的設置并不是以利用標的物作為目的,而是通過擔保物權的價值來確保債務實現(xiàn),因此其標的物必須具有交換的價值。[9]所以,想要在網絡虛擬財產上設立擔保物權必須要保證網絡虛擬財產具有交換價值性。
網絡虛擬財產按照交易限制分為隨意交易類、限制交易類和禁止交易類,不同交易限制的網絡虛擬財產可以用不同的交易方式進行交易。隨意交易類和限制交易類可以運用內部交易方式和外部交易方式,禁止交易類的網絡虛擬財產不能進行交易。利用外部交易方式使用的貨幣都是現(xiàn)實貨幣,因而所有從事外部交易的第三方平臺是聯(lián)系虛擬財產與現(xiàn)實財產的紐帶。由于我國法律法規(guī)還不完善,第三方平臺在利益催動下可能會控制或壟斷現(xiàn)實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兌換行為,以及低價進購高價賣出的倒賣行為,侵害權利人的利益。這種違法的倒賣行為恰恰體現(xiàn)了網絡虛擬財產的可交易性。
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特殊的財產,它產生于網絡中,是網絡創(chuàng)作者設計出來的,具有可復制性的特點,可以根據(jù)網絡運營商的意愿隨意復制。再加上網絡運營商對財產流通交易的限制,對于確定網絡虛擬財產的交換價值非常困難。有些學者因此認為網絡虛擬財產不具有交換價值性,在游戲過程中獲取的“裝備”等虛擬財產,是精神上的一種享樂,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10]這種觀點解釋網絡虛擬財產的交換價值性,重心放錯了位置,割裂了現(xiàn)實與游戲的聯(lián)系。判定一個對象是否具有經濟價值,關鍵在于它是否能滿足人們的需要。[11]網絡中的虛擬物品都是玩家辛苦打造出來的,并且存在許多玩家交易的市場,大家都認可網絡中的某些虛擬物品具有相應的價值,并且逐漸形成了一定的交易市場,還出現(xiàn)了很多網絡道具的商人,網絡虛擬財產具有明顯的交換價值性。
1.充分發(fā)揮網絡運營商在擔保物權登記中的作用
網絡虛擬財產上的擔保物權如何登記公示?有學者提出可以將經實名制注冊的網絡虛擬財產類推為登記。[7]這一觀點忽視了擔保物權登記程序是非常嚴格的法定程序,關乎著權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而且這一觀點在實際上也沒有公示的效力,因為現(xiàn)在許多虛擬賬戶必須實名認證才能注冊,所有玩家賬號都已實名認證,不能體現(xiàn)出登記突出、提醒的公示效力。如果在網絡世界中以傳統(tǒng)的登記程序進行擔保物權登記,當事人必須去登記機關進行登記,以我國現(xiàn)有的行政資源和能力,還不足以承擔虛擬財產的登記。再加上網絡虛擬財產種類繁多,交易簡單且頻繁,只要雙方當事人點擊確認就可以交易成功。在交易時大多數(shù)人沒有查看是否有擔保物權登記的習慣,所以傳統(tǒng)的登記程序顯然不適合網絡虛擬財產登記。
擔保物權登記主要起到公示的作用。在網絡中網絡運營商可以方便、直接的公示某種情況,其在網絡虛擬財產擔保物權登記中的作用非常關鍵。網絡運營商要出臺相關服務,設置擔保物權登記專欄,方便權利人查看,并且在已經申請擔保物權登記的虛擬道具中設置專有的登記聲明,在玩家交易過程中能夠看到。如果這些網絡服務運營非常完善,當事人具有網絡運營商登記且具有公示效力,就可以忽略傳統(tǒng)法定登記的效力,照樣可以對抗第三人。虛擬財產登記程序完全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完成。
2.對作為擔保物的網絡虛擬財產進行特殊的技術限制
現(xiàn)實擔保物有毀損、滅失的情況,當發(fā)生這種情況時可以用物上代位權,以它的保險金和補償金實現(xiàn)擔保物權。那么網絡虛擬財產是否有毀損、滅失的情況?虛擬道具其實就是電磁數(shù)據(jù),它具有可恢復性,網絡運營商可以隨時恢復發(fā)生改變的情況。但是,在游戲盜號案件中,網絡運營商不會輕易給被盜號的玩家恢復原有的賬號和道具,除非被盜的東西已經被追查到。因為隨意恢復被盜數(shù)據(jù)會破壞網絡的市場秩序,破壞網絡的穩(wěn)定性。因此,不能用法律的力量壓迫網絡運營商的正常經營。另外,網絡虛擬財產發(fā)生毀損、滅失時也不會有保險金,因為現(xiàn)在還沒有網絡虛擬財產的保險業(yè)務。為了更好的保護虛擬擔保物的安全,在擔保物權登記后當事人應告知網絡運營商,網絡運營商不僅在擔保物上做相應的標記說明,還應當做一定的技術限制,以保證擔保物權的實現(xiàn)。
3.擔保關系中網絡虛擬財產占有人保管義務的擴張
在質權關系中,質物既然由質權人占有,質權人也就當然應當對質物予以保管。[6]留置關系中,留置權人也對留置物有妥善保管的義務。在網絡虛擬財產的擔保物權關系中也不例外,權利人也要保管網絡虛擬財產,但由于其特殊性,這種保管義務也應該特殊規(guī)定。在以虛擬帳號作為質物出質時,虛擬賬號的價值體現(xiàn)在它的等級、屬性等方面。每一個網絡運營商為了吸引玩家每天都會登入賬號,會設置一個每日任務或者每周任務這樣的循環(huán)任務,完成這些任務可以給玩家賬號帶來等級、屬性等方面的提升。以出質為理由完全封禁賬號,這個出質的虛擬賬號價值就會下降。那么完成這些任務的義務是否屬于質權人的保管義務呢?質權中保管義務設置的初衷就是保護質物的價值,如質物是木材,就要防止被水浸濕;同樣的質物是網絡虛擬賬號就要進行日常維護。對維護賬號價值有益的這些循環(huán)類型的任務,屬于質押權人的保管義務。
4.在網絡運營商的監(jiān)管之下設立質權
網絡虛擬財產按照交易限制的分類,可以分為隨意交易類、限制交易類和禁止交易類三類?,F(xiàn)實中不可能出現(xiàn)不能流通交易的物,只有法律禁止交易的物。但是在人類創(chuàng)造的虛擬世界中就存在限制和禁止流通交易物,所以隨意交易類的網絡虛擬財產設立質權時,只要雙方簽訂質押合同并轉移質押物的占有就可以完成質權的設立。而對于那些限制和禁止流通的交易物要在網絡運營商的監(jiān)管之下設立質權。首先,這些限制和禁止交易的虛擬財產不會因為不能獨立流通而失去價值性。這些虛擬財產通常是與虛擬賬號綁定的,對其限制和禁止是相對于其他流通的虛擬財產來說的,如果把整個賬號交易,這些限制和禁止的虛擬財產也是有價值的。其次,如果以這些限制和禁止的虛擬財產設立質權,不可能把整個虛擬賬號轉移占有,這樣做太多余;如果請求網絡運營商為那些想要設立質權但不能交易的虛擬道具開通特殊通道,由它改變服務器中的數(shù)據(jù)轉移占有,這一作法對網絡運營商的要求過高,會破壞網絡世界規(guī)則。那么如何解決這些無法直接交易設立質權的占有問題呢?《民法典》第427條在質押合同一般條款第5項中增加規(guī)定了質押財產交付的方式,隱含了對流動質押的認可,流動質押客體的集合性、可流動性等特點擴張了質押財產的范圍。[12]這類網絡虛擬財產既然不能轉移,那就不轉移這些虛擬道具的存在地方,可以把網絡運營商作為第三方,根據(jù)質權人、出質人和網絡運營商的合意約定,對于非消耗品的虛擬道具,質押權人可以請求網絡運營商完全凍結,以達到占有的目的;對于消耗品的虛擬道具,通過委托網絡運營商監(jiān)管,憑相應憑證辦理質物消耗和出讓手續(xù)。這樣,質押的網絡虛擬財產在一定警戒線基礎上可以進行動態(tài)置換、出舊補新,達到一定的占有目的。
5.合法的代練關系可留置網絡虛擬財產
網絡虛擬財產的留置大多發(fā)生在代練關系中。在代練過程中代練者占有玩家的賬號、道具等虛擬財產,當玩家不支付對價時,代練者基于委托關系和占有可以留置玩家的游戲賬號、道具等虛擬財產,這是代練關系中網絡虛擬財產設立留置權的法理結構。
在這個留置權結構中,留置權必須發(fā)生在合法的占有關系中,而網絡中代練是否合法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我國法律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所以,在網絡虛擬財產中設立留置權首先要解決代練是否合法的問題。筆者認為,日常所說的代練是廣義的代練,它包括狹義的代練和代刷。狹義的代練是指針對具有競技性游戲段位的代練,如王者榮耀中的段位代練,這種行為是對其他玩家游戲體驗權的一種侵害,也是對網絡世界規(guī)則的破壞,從法律層面來看,是一種違法行為,網絡運營商是堅決反對和打擊的,以這種代練關系作為委托關系,如果玩家沒有支付相應的對價,代練者不能進行留置。而代刷是指網絡中的道具、等級、屬性等虛擬數(shù)據(jù)的獲取,如網絡游戲中代為升級,對于這種行為,網絡運營商沒有過多的限制,只要代刷行為符合游戲規(guī)則就可以,在法律層面,代刷行為不針對別的玩家,是一種合法的委托關系,玩家沒有支付對價時,代練者完全可以留置玩家的虛擬賬號、道具等虛擬財產。
隨著網絡虛擬財產價值的增大,由此引發(fā)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在繼承、離婚財產分割等方面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問題。網絡虛擬財產的出現(xiàn)是對我國民法體系的一大沖擊,《民法典》只簡單承認了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但沒有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在承認網絡虛擬財產物權屬性說的基礎上,設立網絡虛擬財產擔保物權也是一種新的嘗試,也是一種新的社會需求。隨著網絡虛擬世界的發(fā)展,網絡虛擬財產價值再度的提高與普及,以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擔保標的物的擔保行為將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防患于未然,明確網絡運營商的責任,在法律層面上構建網絡虛擬財產設立擔保物權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