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英語學習活動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而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語篇深入不足、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方式死板化的狀況。依據(jù)英語學習活動觀,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基于學情設計活動、優(yōu)化課堂問題等來改革以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的高階思維能力。本文以人教2019年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三單元的一課為例,在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的概念指導下進行了教學設計,闡釋了基于語篇、深入語篇、超越語篇的閱讀教學如何實施,以實現(xiàn)提升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學設計;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羅睿祝(1995.04-),女,漢族,貴州貴陽人,貴州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一、引言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因其獨特的功能和價值,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而英語學習活動則是高效合理地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舉措。然而,在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重點大多放在對知識點及語法規(guī)則的講授上,沒有或者很少會帶領學生深入研讀語篇,挖掘文章主題意義,探討作者的寫作意圖,并未達到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價值觀念、思維品質的目的。同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更多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跟隨教師的理解來理解文章,達不到主動學習的效果和目的。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閱讀課堂呈現(xiàn)碎片化、低層次的狀態(tài),不僅不利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落地,也不利于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針對以上問題,教師應重新審視英語閱讀課堂,優(yōu)化教學設計,合理分析學情,為學生設計有層次,有情境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在閱讀課堂中能充分發(fā)揮參與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他們知識、技能、思維、情感的全面發(fā)展。
二、 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與意義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體現(xiàn)綜合性、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fā)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fā)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的運用?!庇⒄Z學習活動觀包括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學習策略等六要素,提倡教師在主題引領下,依托語篇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依據(jù)朱夢潔的觀點,英語學習活動觀所提倡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的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基于語篇、深入語篇、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設計中,領悟文本背后的深層含義,并結合自身經歷與知識體系對新的概念和思想進行內化和吸收,最終達到對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思維的發(fā)展、情感的提升,充分體現(xiàn)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
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理念
(一)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確保交際的有效性
語言學習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運用,學生只有在運用中才能真正掌握語言。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與生活相關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語境,啟發(fā)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真實語境中,做到知識的內化和吸收,讓語言的形式、意義和使用得到統(tǒng)一。教師要在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三大主題語境的引領下,選擇與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語境。
(二)基于學情和語篇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活動
教師要根據(jù)語篇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水平,按照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這三個方面有層次的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圍繞主題,通過歸納總結、推理判斷、拓展創(chuàng)新等活動促進思維的深度發(fā)展。這三個方面在橫向和縱向上都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鋪墊,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深化,學生在漸進的活動中將知識轉變?yōu)槟芰?,將能力轉化為素養(yǎng)。
(三)優(yōu)化問題設計,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素之一,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是英語學科要實現(xiàn)的重要目標。教師應該基于主題意義,在理解、運用、創(chuàng)新等不同的活動層次中設計具有相關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在歸納、推理、遷移的活動實現(xiàn)思維由邏輯性向批判性再到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從而走向深度學習。
四、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
下面以人教2019年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三單元“Sports and Fitness”閱讀課教學實踐為例,闡述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閱讀教學如何設計與實施。
(一)深度解讀文本
教師可以從文本的主題、內容、文體、語言、作者等方面進行深入解讀,從而把握文章主題意義,梳理文章結構,在此基礎上,結合what、why、how等三個層面對文章整體結構、主題意義、精神內涵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最終對文本有清晰準確的了解,為之后教學目標的設定奠定基礎?;诖?,將這一語篇解讀如下:
What(主題與內容):“Sports and Fitness”是一篇敘事性的說明文,文章以旁觀者的口吻對郎平和喬丹兩位著名運動員進行了介紹。該語篇由兩個獨立的小語篇構成,第一篇描述了郎平在失去兩名主將情況下依然帶領中國女排奪金的故事,第二篇主要介紹了著名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獨一無二的人生信條,那就是永不放棄,不害怕失敗。
Why(主題與作者):語篇作者通過對郎平和喬丹某一個側面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到這些偉大的運動員在生命的長河中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引導學生對他們的精神品質有獨立深入的思考,從而體現(xiàn)語篇主題的意義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希望學生能將這些運動員的精神遷移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放棄,勇于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實現(xiàn)從語言到能力再到素養(yǎng)的轉變。
How(文體與語言):首先,該單元的主題“Sports and Fitness”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文本之前進行文本內容的猜測,使學生的注意力和視角聚焦于與運動有關的內容。同時,文中的黑色字體Lang Ping和Michael Jordan格外醒目,文中的插圖是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能讓學生從接觸文本的那一刻就大概了解到該語篇與這兩位運動員有關。其次,從語言來看,難度適中,通過honor、captain、champions、strength、failure等詞增強文本所要傳遞的精神內涵。最后,文本主要運用了一般過去時、被動語態(tài)和定語從句,既符合高一學生的知識水平,也有一定的閱讀性。
(二) 確定教學目標
通過文本解讀,確定教學目標:
Present basic information of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Summarize the sportsmanship of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and then give examples.
Transfer the sportsmanship learned from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to study and life.
教學目標應該具體、可操作、可測量、可達成。
(三)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教師在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教學活動時,要遵循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的原則,本課的具體活動設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理解類活動。包括學生的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以及概括與整合等內容,通常涉及教學中的導入、宏觀快速閱讀以及基于文本獲取細節(jié)信息的閱讀,這是基于語篇的學習活動。
感知與注意。教師通過“What do you know about sports?” “How many famous athletes do you know? Who are they?”這兩個問題建立起本課的基調,快速引出文本主題的同時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記憶。并且問題與學生息息相關,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有利于后續(xù)的教學。
獲取與梳理。教師設計了兩個課堂活動。首先,教師要求學生“Free talk about the two famous athletes and the sports in the article,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are marked by the teacher”。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快速瀏覽文章,利用文中關鍵詞和句子形成對語篇大意的理解,從宏觀上對語篇知識有基本的把握。其次,精讀文本之后對教師設置的表格(見表1)進行填寫。通過這個活動,學生能對文章的細節(jié)有清晰的了解,對郎平及喬丹的人物特點有更深入的認識,包括他們遇到的困難以及自身所彰顯的運動員精神品質。
概括與整合。該活動的目的在于獲取細節(jié)支持以形成結構化知識,在前一個活動中學生填寫了表格,教師通過提問對該環(huán)節(jié)進行引領:“What sportsmanship can you find from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這個問題的是形成結構化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因為這類問題的答案不像前面的問題,不能直接從文中獲得,需要學生在理解文章細節(jié)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歸納總結得出概括性答案。教師在學生的回答中,將答案呈現(xiàn)出來,用可視化知識結構將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思維能力結合起來,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2.應用實踐類活動。這類活動主要包括學生深入語篇進行的描述與闡釋、分析與判斷、內化與運用等學習活動。教師提問:“Group work, think and discuss what the sportsmanship you appreciate most from successful athletes? Why?” 這一開放性問題要求學生根據(jù)在課堂上學習到的運動員品質,結合自身經驗與知識,談論自己最敬佩的運動員精神,得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思考,實現(xiàn)知識、技能、思維、情感的整體提升。
3.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深挖語篇背后的意義和價值取向,深度理解作者的態(tài)度與觀念,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使學生在新的語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本課中,教師設計兩個遷移創(chuàng)新類問題。第一個:“How will you transfer the sportsmanship learned from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to study and life? ”這個問題要求學生充分內化和運用知識,在教師新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創(chuàng)新。第二個:“Choose another celebrity who you admire mostly, and you should present the reason and how their spirit impress you. I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make a report next week.” 這個問題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自己最崇拜的偶像,并羅列出喜歡他們的原因和他們最感人的精神品質,以此讓學生能夠超越語篇,做到評價、想象和創(chuàng)造,實現(xiàn)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結語
英語閱讀素養(yǎng)不僅包括學生學習知識建構意義的能力,還包括發(fā)展多元思維和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閱讀教學,從學習理解,到應用實踐,最終到遷移創(chuàng)新,是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改革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但是,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閱讀教學并沒有完全統(tǒng)一的模式和方法,它需要教師根據(jù)教材、語篇和學情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活動內容,從而使英語學習活動觀在促進教師發(fā)展,促進學生進步中發(fā)揮最大效能。
參考文獻:
[1]杜銳.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J].教學研究,2019(6):119-124.
[2]關媛.基于文本解讀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2):20-24.
[3]霍潔.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探究[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0(5):99-102,112.
[4]秦金鑫,鐘蘭鳳.英語學習活動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海外英語,2021(9):74-76.
[5]孫倩.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28):88-90.
[6]汪富金,宋順生.基于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基礎外語教育,2019(4):69-76,107.
[7]王薔.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英語學習,2017(2):19-23.
[8]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9]朱夢潔.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活動設計[J].科技視界,2019(18):102-104,59.
345850058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