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契機,結識了《中小學班主任》。那是2019年,學校讓每一位班主任訂閱一本專業(yè)雜志,很多人選擇了這本雜志,我也被這親切的名字吸引,由此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每月郵局專人將所有信件、刊物送至校圖書館閱覽室,然后由各年級派人領取分發(fā),學校管理員很細心,每次都認真寫明訂閱老師的年級、姓名。第一本墨香飄逸的雜志到手,我一口氣從頭至尾通讀了一遍。許多如我一樣的老班們在班級管理中總結出的一套套創(chuàng)新理論和智慧方法,讓人激動,又令人羨慕,更有太多的收獲。我嘗試著擺脫傳統(tǒng)的嚴防死守、寸步不離的“保姆+警察式”管理模式,勇敢踏上管理自動化的新路。
我率先優(yōu)化設計了小組配置,創(chuàng)建完善的聯(lián)動競爭機制,以小組擂臺、個人量化積分考核為抓手,班級成立由班長牽頭,學習、紀律、衛(wèi)生、體育等六大部委為核心的班委體系,推進班級文化建設,定期開展各項集體、個人活動,打造凝聚力強、戰(zhàn)斗力出色的班隊團體。隨著班長—部委—組長—個人四維聯(lián)動機制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班級、學生榮譽紛至沓來,我嘗試新的突破,努力在煩瑣的班級事務中擠出些許時間,做些喜歡的事情,讓班主任生涯豐富多彩。
我重新?lián)焓捌鹁檬璧奈墓P,將目光投向日常工作和生活。從教第10個年頭,我終于主動記錄、反思、總結。起初是流水賬,夾雜著喜怒哀樂的濃重情緒,像抒情散文或心靈日記。情感宣泄一空,渾身暢快無比,猶如酒逢知己、痛澆塊壘。積攢幾十篇文字,偷偷和雜志對照,自覺言語冗贅、陳詞濫調,少了客觀敘述、理論拔高不說,獨創(chuàng)性幾乎為零,即便有些許挑戰(zhàn)意味的舉措,亦是照搬名家的一鱗半爪稍作變形,我的價值在哪里?
我很快調整方向,不能一味閉門造車,這樣如井底之蛙永遠沒有長進。我制定閱讀計劃,教育教學、班級管理廣泛涉獵,邊學習邊實踐;同時邁開步子,走出一隅,向優(yōu)秀班級、班主任取經,觀摩質疑,有難必問,逐一落實。慢慢地,我的視野開闊了,理論水平提升了,直面種種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能想方設法妥善處理了。帶完兩屆高中、一屆初中,連戰(zhàn)告捷,我再次披掛上陣,梳理之前種種得與失,摸索個人成長軌跡,連續(xù)幾天奮戰(zhàn),新一輪寫作目標明確下來。
第一階段圍繞工作之初的五年,因為魯莽無知,走了些彎路,但大膽地實踐終究有所收獲。針對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學生違紀處理等棘手問題,我先后完成了《我的班主任之旅》等10多篇教育隨筆,洋洋灑灑幾萬字一氣呵成,因為情郁于中,急于表達,稍加裁剪仍顯粗陋。曾經遭遇黑色末日般的滑鐵盧,心頭烙下深深的傷口,鼓足勇氣自揭瘡疤,期待從教訓中尋出教育規(guī)律、正確方法。直面過去,敢于深刻剖析細節(jié)、拷問靈魂,這是我邁出的最艱難,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大步。
第二階段我學會注冊論壇,瀏覽、留言、發(fā)布新帖,開始關注征稿信息,逐漸嘗試定向寫作。凡是主題征文,一經發(fā)出,我會馬上構思、列出寫作計劃。先是記事簿上標序號,寫提綱,然后利用課間、會議間隙或者孩子睡熟之后奮筆疾書,我的教案本、聽課記錄、班主任工作手冊總是寫滿大大小小的漢字,除了信手涂鴉,不時長篇累牘,一篇結束連著靜置3天,腦子里反復斟酌,第4天對著屏幕敲打鍵盤,一邊輸入一邊修改,鏖戰(zhàn)個把小時完成初稿。沉寂幾天重讀,細節(jié)之處再修飾,這才滿懷信心投寄出去。第一篇塵埃落定,不幾日又有了新的素材、思路,立刻著手,第二篇新鮮出爐,馬不停蹄繼續(xù)投遞。這樣接二連三的投稿前前后后參與了10多回,成功率很低,印象中只有一篇中選。但各種話題的文章一點點積累起來,幾年間成了我的素材庫,一有需要直接翻找,往往信手拈來、事半功倍。
第三階段正式入駐網上投稿系統(tǒng)。大約每兩周投稿一篇,興奮勁兒上來連著創(chuàng)作三四篇,一股腦投遞過去。于是每天只要打開電腦,第一件事情便是登錄系統(tǒng),查看投稿信息,沒有結果便繼續(xù)等待,過了初審滿心歡喜,大多數(shù)是退稿,一定小心翼翼忖度再三,修改原文或者推倒重來。雖然已發(fā)表的篇目寥若晨星,但令我驕傲的是3年間林林總總投稿竟然達到近百篇,這算是小小的里程碑了!
投稿《中小學班主任》中稿率很低,但我就像打不死的小強,始終不渝樂此不疲。一次次斃掉又興沖沖發(fā)起新的“狂轟濫炸”,很佩服編輯老師的耐心、好脾氣,每次都一絲不茍審閱、提出建設意見,讓我這個拙劣的寫手始終保持自信,一直自由自在地享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記得去年有篇稿子關于班主任之初的一段慘痛經歷,編輯曹老師主動跟我聯(lián)系,講起了切身感受,我仍然記得她的原話:這是我第一次讀到老師的來稿淚流滿面,很佩服您的執(zhí)著和忍辱負重……我愣住了,一時間思緒萬千,早些年因為年輕氣盛縱容學生幾乎釀成大錯,痛定思痛的回顧反思居然博得編輯老師的莫大同情與寬慰,這本身就是對我的肯定與褒獎。曾經難以啟齒的恥辱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滿身輕松、一心向前!
曹老師的細致工作、熱情態(tài)度,對作者的提攜幫助,令人感動不已。我常常想,假如身邊圍上一圈死纏爛打的“無賴”學生,天天拿著幼稚可笑的作業(yè)來騷擾,會不會勃然大怒,直接將其打入冷宮?在工作、生活中我學著再耐心一點兒,對待學生、對待孩子始終充滿熱情,他們受到勉勵,報以辛勤的努力,取得長足的進步,潛移默化中我竟然不小心進入柳暗花明的教育新境界。
2019年初登《中小學班主任》雜志,月度優(yōu)秀作者居然榜上有名!巧的是那年恰好參評中級職稱,很多同事因為論文積分折戟沉沙,我則手握雜志、優(yōu)秀證書笑傲群雄,過關斬將順利晉級。我攜著這份沉甸甸的喜悅帶全家去西餐廳開了頓葷,看著妻女們快活的身影,我心里滿滿的幸福。那一刻起,一粒堅硬的種子悄然萌發(fā),我仿佛看到了心向往之的明朗未來,而《中小學班主任》就是打開門窗的上帝之手。
漸漸地,沉默寡言的我在近百名班主任中脫穎而出,先后當選模范班主任,被推薦加入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在劉清法名班主任工作室期間,我們常常研讀名家名作,《中小學班主任》是必選項,我終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團隊,一起圍繞名刊研修的班主任成長共同體。一年時間,我積極參與大大小小的主題沙龍活動,當主持、做演講、開專題等一一嘗試。我從不怯場,反而應對自如,因為有班友做后盾,五年收集了60多本雜志,在各種班主任專題之間可以自由切換,真的是得天獨厚、游刃有余。
是《中小學班主任》給了我成長的契機,讓我鼓足勇氣,在平凡的班主任崗位上努力演繹屬于自己的一份精彩——
三年來,我書寫了10多萬字的教育隨筆、班級管理案例,在班友,還有其他省、市級報刊發(fā)表了100篇文章,在省、市級各項征文比賽中屢有斬獲,還主編和參編了多部語文專著,在寫作道路上,我一如既往,昂首闊步。我擔任班主任從未懈怠,兼職校團委、政教科,指導文學社團,參與常規(guī)檢查,并在學校大力支持下和同事們一起組建了“一葦名班主任工作室”,從2020年起,開始了長期、卓有成效的工作室活動。在每期活動的籌備中,我都努力從《中小學班主任》中挖掘資源、獲得啟迪,如第一期“三言兩語說心理健康”主題沙龍、第二期“班級文化建設之圖書角”專題研討等,皆出自《中小學班主任》論壇或者雜志專版。在全校教職工面前展示我與《中小學班主任》的不解之緣,號召更多的班主任、老師學習,成為《中小學班主任》的忠實讀者和作者。
剛剛,《中小學班主任》QQ群推送信息,“高品質作業(yè)設計”主題征集開始了!我召集工作室成員們緊鑼密鼓地籌劃、分工、實踐,新一期的主題活動應運而生……
張理坤? ?河南省濮陽市第一中學語文教師,河南省優(yōu)秀班主任,濮陽市優(yōu)秀教師。
344450190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