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充填的目的是嚴密充填根管系統(tǒng),防止微滲漏的發(fā)生。根管糊劑與根充方式的選擇對根管治療的遠期成功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想的根管糊劑應具備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學性能,并易于臨床操作。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根管封閉劑主要有氧化鋅丁香油類,氫氧化鈣類及環(huán)氧樹脂類;常用的根充方法主要是側方加壓充填技術和垂直加壓充填技術。然而隨著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的出現,單尖法充填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研究并應用于臨床。本文就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的性能、單尖法根管充填的特點、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iRoot SP 封閉劑是一種新型生物陶瓷類根充材料,主要由硅酸鈣、氧化鋯、磷酸鈣及其填料組成。它是一種通過注射法直接注入根管及側枝系統(tǒng)、充分將根管內間隙嚴密充填的預混合材料;因其固化后不收縮反而有輕微的膨脹,故能起到嚴密的封閉作用,也是其與傳統(tǒng)根管封閉劑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與MTA相比,iRoot SP具有良好的流動性且不使牙變色,因而值得在臨床應用和推廣。總結其特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理想的根管封閉劑首先必須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許多研究證實了iRoot SP具有這一特性。Zheng等[1]通 過 實 驗 觀 察 了MTA、iRoot SP和AH-Plus對牙周膜干細胞的影響,結果顯示iRoot SP比 MTA和AH-Plus對牙周膜干細胞的毒性??;Nair等[2]研究了不同封閉劑對小鼠成纖維細胞的毒性影響,結果顯示氧化鋅丁香油的毒性最大,iRoot SP的毒性最小。
iRoot SP 是一種流體封閉劑,大約有0.5 h的可操作時間,潮濕狀態(tài)下開始凝固,4 h左右凝固反應基本完成。iRoot SP呈多孔樣結構,凝固過程中可吸收少量水分,有利于促進硅酸鈣的水合作用,因此其具有一定的親水性。由于牙本質小管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水分,而且復雜的根管解剖形態(tài)也使得臨床上難以完全干燥根管,所以其親水性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也是對比傳統(tǒng)材料非常重要的進步。Chen等[3]在根管壁濕度和充填技術對根管封閉性影響的實驗中得出結論:iRoot SP在根管稍濕潤時封閉劑的封閉效果最好。
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根管封閉劑可防止殘余感染和復發(fā)感染,有利于根管治療的遠期療效。許多研究證實了糞腸球菌與根管內感染有關,而iRoot SP對糞腸球菌有明顯的抑制性。Nirupama等[4]通過直接接觸試驗評價了4種根管封閉劑AH-Plus、Tubliseal-EWT、EndoRez和iRoot SP對3種不同微生物(糞腸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結果顯示iRoot SP對這3種細菌均具有明顯的抗菌活性。李響等[5]對 240 例前牙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在 Nd:YAG 激光消毒下進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分別采用 iRoot SP 和 AH-plus熱牙膠充填,結果iRoot SP 組術后疼痛發(fā)生率低,竇道愈合快。
根管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消除感染,封閉冠方和根方。在根方封閉方面,主要通過根管充填來實現。 iRoot SP 配合牙膠在進行根管充填時,能與牙本質壁之間形成緊密粘接,且固化后體積穩(wěn)定不收縮,并有一定的膨脹,因而具有良好的根尖封閉性能。許多研究證實iRoot SP的根尖封閉性優(yōu)于傳統(tǒng)根管糊劑和環(huán)氧樹脂類。陳燕[6]等對30顆離體牙行熱牙膠充填,分別使用封閉劑AHPlus和iRoot SP,應用染料滲透法比較兩種材料的根尖封閉性能,得出的結論是,iRoot SP組與 AH plus組無顯著差異,iRoot SP可以用于熱牙膠充填。杜小沛等[7]對186 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分別采用 iRoot SP 配合冷側壓法、熱牙膠法和單尖法進行根管充填,并比較其治療效果,得出的結論是3種方法充填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iRoot SP單尖法組牙周組織炎癥反應輕,術后疼痛率低。
iRoot SP具有較高的的粘接強度,并能有效增強患牙的抗折能力。良好的根管封閉材料應與牙本質小管之間形成良好的粘接。iRoot SP與根管壁之間的粘接形式有物理性粘接和化學性粘接兩種方式。物理性粘接是指封閉劑與牙本質小管之間形成的微機械鎖結,化學性粘接是指封閉劑與牙本質小管之間以化學鍵的形式結合。影響粘接強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根管充填技術、玷污層的處理、根管干燥方式及牙本質處理等。部分學者通過研究認為,iRoot SP在熱牙膠充填中的粘接強度不及AH plus,但在單尖法充填中則反之。DeLong等[8]研究發(fā)現,iRoot SP結合熱牙膠充填時,高溫會改變iRoot SP的理化性能,降低其流動性,縮短凝固時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粘接強度。但高溫對iRoot SP抑菌性,根尖封閉性等是否有影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理想的根管封閉劑不僅應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還應具有一定的誘導成骨特性,才能更有效地促進根尖周病變的愈合。Wu等[9]通過實驗證明了iRoot SP通過NF-κB和MAPK信號通路促進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成骨/成牙分化,為iRoot SP在臨床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也為今后骨和牙組織再生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
單尖法充填主要適用于輕度彎曲或直的細小根管,是以封閉劑為主、牙膠為輔的根管充填方法。根充時只需配合糊劑放入合適的單根牙膠即可完成,操作簡單省時;但其對根管封閉劑的要求很高,傳統(tǒng)的根管封閉劑很難滿足其要求,而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因其固化后體積不收縮反而會有一定的膨脹,因而被認為是較適合與單尖法充填配合使用的封閉劑。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單尖法在充填時只需放入一根主牙膠即可完成充填,可明顯縮短操作時間,提高臨床效率。譚勇華等[10]通過對60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患牙分別行iRoot SP單尖法充填和冷側壓充填,觀察術后療效后得出結論:iRoot SP單尖法充填組操作簡單,充填時間短,術后疼痛少,短期療效可靠。
冷牙膠側方加壓和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技術在根充時都會對根管壁產生一定的壓力,而單尖法充填不需加壓,可明顯提高牙根的抗折性能并減小牙根折斷的風險。馮海霞等[11]通過收集54顆單根離體牙,分別行側方加壓充填、垂直加壓充填和單尖法充填后,用萬能壓力機測量使牙根垂直向折斷時所需的壓力值,得出的結果為單尖法充填組牙根的抗折性最強。莫清波等[12]對180例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分別采用3種根充方法,觀察患牙根充后的各項指標,得出的結論是單尖法充填療效高,根折發(fā)生率低。
根管充填的目的主要是封閉根管系統(tǒng),尤其是根尖1/3的封閉至關重要。目前研究者常用染料滲透法、細菌滲透法、X線投照法、 顯微CT等來評價根尖封閉性。許多學者研究了單尖法充填的根尖封閉性,大多認為單尖法充填與傳統(tǒng)充填方法的根尖封閉性沒有明顯差異。肖喜梅等[13]通過對68顆離體牙分別行AH Plus側方加壓充填和iRoot SP單尖法充填,并進行微滲漏實驗和掃描電鏡實驗,結果顯示:單尖法充填與冷側壓充填的根尖封閉效果沒有明顯差異。
部分學者通過研究認為單尖法充填在重度彎曲或橢圓形根管中的充填比例不及熱充法,與冷側壓充填沒有明顯差異;但在直根管和輕度彎曲根管中,單尖法與熱充法沒有明顯差異。Heran等[14]通過研究3種根管封閉劑(AH-Plus、BioRoot-RCS、GuttaFlow)分別與單尖法配合充填,在室溫下以及在100℃下加熱以改變密封劑性能后,對密封劑的流動性、膜厚度、凝結時間和抗輻射性進行了測試,得出的結果顯示:高溫會影響密封劑的性能和空隙體積,單尖法充填技術可能不適用于結構復雜的根管系統(tǒng)的充填。
①試尖:選擇合適錐度的主尖,保證主尖到達工作長度后有明顯卡緊感;②導入iRoot SP:干燥根管,用螺旋輸送器導入或直接注入根管至封閉劑溢出根管口;③放入主尖:輕輕放入試好的主尖,并上下提拉幾次;④齊根管口下2 mm截斷牙膠,清理干凈多余的糊劑,并用流體樹脂封閉。
①因iRoot SP具有一定的親水性,導入iRoot SP 前根管不需要完全干燥,但過多的水分依然會影響材料的性能,因此根充前,根管系統(tǒng)還是需要良好的干燥,依靠根管內和根尖周組織天然的濕潤環(huán)境促進其固化;②因iRoot SP 流動性好,直接注射法極易導致封閉劑超充,因此注射時應輕輕注入,避免產生過大壓力導致封閉劑超出根尖孔;③插入主尖時力量過大可能會加重超充的程度,因此在臨床操作時動作應輕柔緩慢,并反復上下提拉,擠壓封閉劑進入到不規(guī)則區(qū),以盡量減少根管內氣泡的產生。
綜上所述,iRoot S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親水性、抑菌性,粘接性、根尖封閉性等理想封閉劑的特質,可配合單尖法充填使用。單尖法充填操作簡單,臨床效率高,對牙根損傷小,且單尖法充填時不需對根管加熱或加壓,可避免對牙周組織產生熱損傷或造成根折,相比熱牙膠和側方加壓充填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值得在臨床應用和推廣。然而單尖法充填也有其局限性,目前的研究證實它只適合細小標準根管的充填,對復雜粗大根管的充填效果尚需進一步研究。由于單根牙膠尖的形態(tài)相對單一,而根管系統(tǒng)又復雜多變,如果使用傳統(tǒng)封閉劑配合單尖法充填,可能會導致其根管充填的微滲漏比冷側壓或熱牙膠充填嚴重。因此在使用單尖法充填時建議選擇新型封閉劑如iRoot SP和GuttaFlow2。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在選擇這些封閉性能好的封閉劑時,單尖法充填的根尖封閉性、粘接強度等完全可以和冷側壓和熱牙膠充填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充填技術。相信隨著新材料和新器械的不斷進步,單尖法充填技術一定會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