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靜
(沈陽大學 機關黨委, 遼寧 沈陽 110041)
黨組織建設的標準化是黨的建設工作的升華和實踐創(chuàng)新,也是新時代背景下質量強黨的必然要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時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1]。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規(guī)范了基層黨組織的標準化,明晰了黨支部的具體職責,為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工作標準化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
高校作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承擔著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職責,高?;鶎狱h組織建設工作的開展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新時期高校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的途徑,對于提高高校黨的建設質量與水平,貫徹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本文結合遼寧省高?;鶎狱h支部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著力加強對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路徑的探索,希冀為高?;鶎狱h支部標準化建設提供參考。
1. 黨的建設標準化、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的內涵及其關系
黨的建設標準化是黨的建設與標準化的有機結合[2]。所謂標準是人們行為的基礎和準則,而標準化則是通過制定、發(fā)布和執(zhí)行“簡化、統(tǒng)一、協(xié)同”的程序,達到某種程度上的最優(yōu)秩序和最佳效益[3]。黨的建設標準化就是在工作中運用標準化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將黨的建設工作系統(tǒng)化、內容規(guī)范化、操作程序化、職責明晰化、考核精細化的過程。
《中國共產黨黨章》對基層黨組織的分類有明確規(guī)定,學校黨的建設工作屬于基層黨建范疇,而高?;鶎狱h建工作在學校黨建的范疇之內[4]。所以,高校的基層黨建工作是基層黨建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2017年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和《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拉開了全國高?;鶎狱h組織標準化實踐的序幕。2021年4月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更是對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進一步嚴格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等工作要求??偟膩碚f,高?;鶎狱h組織建設標準化就是基層黨組織運用黨建標準化理論使工作的內容、步驟及程序規(guī)范化、制度化,從而有效提升高?;鶎狱h的建設工作科學化水平。其內涵包括理論、思想、制度和方法四個層面的標準化,即通過重構高校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目標、任務及方法,重塑其政治、組織與制度建設,進而完成標準制定、普及和實施的全過程。
從邏輯上講,高?;鶎狱h組織建設標準化與黨的建設標準化反映了個性與共性的關系。黨的建設標準化是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基礎和基本原則,而高?;鶎狱h組織建設標準化則是黨的建設標準化內涵的深化和具體體現(xiàn)。黨的建設標準化指導并引領著高?;鶎狱h組織建設標準化,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是黨的建設標準化的著力點,是探索標準化實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2. 高?;鶎狱h組織標準化的主要內容
為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落細到各基層黨支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各地區(qū)適時引入標準化手段與方法,建立了黨組織建設標準化指標體系。比如,遼寧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印發(fā)的《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黨支部規(guī)范化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就從不同角度對高?;鶎狱h支部給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在總結其他地區(qū)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下面將從組織建設標準化、組織生活制度標準化、工作運行機制與保障標準化三個方面對遼寧省高?;鶎狱h組織建設標準化的主要內容展開論述。
(1) 組織建設標準化。組織建設的標準化是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基石,是保證高校黨的建設工作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組織建設標準化包括支部設置、班子建設、換屆程序等方面的規(guī)范化。①支部設置規(guī)范化。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黨支部,優(yōu)化組織設置。通過建立聯(lián)合黨支部、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等形式實現(xiàn)黨組織的有效覆蓋,做到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組織。②班子建設規(guī)范化。以“選優(yōu)、配強、育好”黨支部書記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提高“雙帶頭人”擔任教師黨支部書記的比例,落實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機關黨支部書記的要求,重點選拔優(yōu)秀輔導員、大學生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同時根據互補性原則,合理配置黨支部委員,使支部成員分工明確,有效發(fā)揮其整體功能。③換屆程序規(guī)范化。《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規(guī)定了黨的基層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的時間,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不斷完善換屆提醒和督促機制,對換屆程序進行指導。
(2) 組織生活制度標準化。規(guī)范并強化組織生活制度可以有效促進黨組織功能作用的發(fā)揮,進一步增強高校黨組織的凝聚力。高校組織生活制度標準化可分為“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與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制度的標準化。作為黨組織生活制度中最基本的形式,“三會一課”的標準化要求召開時間、形式及內容的明確與統(tǒng)一,會議記錄要規(guī)范詳細,同時保留相關影像資料,達到學有記錄、做有成效。主題黨日制度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三會一課”制度標準化的體現(xiàn),其主要形式是在每月相對固定的一天,黨支部按照上級工作指示要求組織黨員集中學習研討、民主議事、志愿服務等活動。民主生活會與組織生活會制度標準化則是通過規(guī)范會議頻次、參與人員及主要內容,增強民主生活會與組織生活會的針對性,進一步統(tǒng)一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談心談話制度標準化不僅要對黨支部書記與黨員之間、支部委員之間、支部委員與黨員之間和黨員之間的談話次數有明確的規(guī)定,還應確定談心的方式與談話的內容,隨時掌握黨員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3) 工作運行機制與保障標準化。工作機制與保障標準化是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得以推進的重要保證和支撐。根據相關文件,可以劃分成活動機制標準化、黨建臺賬標準化、陣地建設標準化和經費保障標準化四部分。①活動機制標準化。高校黨支部每年組織生活的次數不少于12次,同時借助重要紀念日與節(jié)日有序開展表彰座談、走訪慰問等活動,深入挖掘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內涵,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②黨建臺賬標準化。通過建立和規(guī)范“黨員發(fā)展臺賬”“組織生活臺賬”“聯(lián)系服務群眾臺賬”和“黨費收繳與使用臺賬”等一系列臺賬,翔實記錄各項黨建工作的開展情況,壓實工作職責。③陣地建設標準化。黨員活動室作為陣地建設標準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要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來執(zhí)行[5]。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新媒體平臺也逐漸成為高校黨組織思想宣傳不可缺少的新陣地。因此,及時清理整合新媒體賬號、進一步完善信息發(fā)布審核機制、落實常態(tài)化運營監(jiān)管都有助于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平臺的思想教育功能。④經費保障標準化。經費保障標準化主要包括黨費收繳標準,經費預算、下?lián)芎褪褂昧鞒痰臉藴驶8鶕鞯貐^(qū)經濟水平和各院校的經濟實力的不同,黨員活動經費下?lián)軜藴视兴煌??!吨改稀分忻鞔_規(guī)定:教工黨員每年活動經費不低于200元/人、學生黨員不低于100元/人,列入學校預算[6]。
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相較于其他領域,具有黨員基數大、基層黨支部數量多等特點。因此,對于高校黨組織標準化的落實有一定的難度。近年來,安徽、江蘇、遼寧、陜西等地紛紛出臺了關于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規(guī)范化意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影響因素制約著標準化建設的進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高校黨務工作者的執(zhí)行力
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的建設工作標準的實現(xiàn)最終都需要基層黨務工作者來落實完成。因此,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對政策的解讀、傳達與執(zhí)行能力直接影響著標準化實現(xiàn)的進程與效果。
通過問卷與訪談的方式調研了某高校的28個基層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的組織員,其中50歲以上的組織員9名,占組織員總人數的近1/3,而履職時間5年以上者不足10%。調研中發(fā)現(xiàn),組織員流動性較大,高學歷人才大多流向教師與科研崗位,這使得專職組織員專業(yè)化程度有限,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另外,個別黨務工作者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制約了其主體作用的發(fā)揮。
2. 高?;鶎狱h組織工作的方式與宣傳渠道
黨的建設工作的程序化與存在形態(tài)的多樣化是高?;鶎狱h的建設工作標準化的重要指標,這兩個指標也分別決定了高?;鶎狱h的建設工作的上限和下限[7]。實踐中,個別黨組織將標準化內容停留于書本,使黨務工作的操作流程陷入“公式化”。其中傳達文件精神多以會議方式為主,組織生活多以理論學習、研討為主,而“被動式”學習使得黨員參與度不高,易產生疲倦感,難以調動黨員學習的積極性。結合工作實踐開展的理論學習相對較少。在“互聯(lián)網+”時代,如果黨建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不夠、宣傳和活動渠道單一而且狹窄是不能適應新時代黨的建設環(huán)境和總體要求的,這必將成為制約高?;鶎狱h組織標準化因素。
3. 高?;鶎狱h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的關系
雖然高?;鶎狱h建與業(yè)務的工作方式、對象和內容有所不同,但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是引領各項工作發(fā)展的核心。目前,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多以兼職為主,有的支部書記是黨建與教學科研的“雙帶頭人”。他們既有科研壓力也有教學任務,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平衡好業(yè)務工作和黨務工作,充分發(fā)揮“頭雁效應”則是黨的建設標準化的關鍵。有的黨員干部對黨建工作的認識不足,認為業(yè)務工作硬性指標多,而黨建工作彈性大、量化指標有限,存在“重業(yè)務、輕黨務”的現(xiàn)象[8];也有“一崗雙責”履行不到位現(xiàn)象,這導致黨建與業(yè)務工作的融合力度不夠,尚未形成合力。
同時各學院兼職的組織員也多以部門業(yè)務為主,黨務工作為輔,主體職能的錯位使部分組織員工作重心偏離。除此之外,部分黨員干部找不準黨建與業(yè)務工作的結合點,把黨建工作狹隘化為具體的黨務工作,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促進作用,導致了“學歸學”“做歸做”,形成“學教”分離的結果。
4. 高?;鶎狱h組織考核與激勵的機制
黨務工作標準化建設的關鍵是責任的落實,而高效的考核評價機制則能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強化責任的落實,切實發(fā)揮“指揮棒”作用。在考評實施的過程中,上級部門往往通過座談會、工作匯報等形式了解黨建工作的開展情況,查臺賬、看筆記、審材料等形式的考評較為常見,有針對性提出有效建議的指導較少。從考評內容上看,考評內容抽象化,有些定性指標不易考核,缺少相應的定量指標,這就需要進一步細化標準。除此之外,在多數高校中,工作效果與個人收入掛鉤的并不多,考核激勵機制弱化。在懲罰機制方面,個別基層黨組織更多宣傳正面的、優(yōu)秀的典型,而忽略了對反面事例的深刻剖析,對業(yè)績較差的黨員干部給予懲罰或警示的力度不夠。
高?;鶎狱h組織標準化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艱巨的工程,也是提高基層黨的建設工作質量的有效舉措。推進高?;鶎狱h組織標準化,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高校黨建的重要論述[9],從強化隊伍建設、豐富載體渠道、提高思想站位和完善制度建設四個方面重點著力,深化推進高?;鶎狱h的建設工作向信息化、科學化、高效化方向發(fā)展。
1. 強化隊伍建設,走素質化、職業(yè)化之路
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要突出政治功能,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使黨務工作者深刻領會黨組織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和核心要求。
(1) 重視教育引導,提升黨務工作者的角色認知。高校各級黨組織要積極引導黨務工作者正確認識崗位職責和目標任務,正確處理好業(yè)務工作與黨建工作的關系,實現(xiàn)兩個工作的“相融共進”。
(2) 重視選配標準,嚴把“入口關”。提高黨的建設工作崗位的準入門檻,選拔能力強、業(yè)務精、學歷高的黨員從事黨建工作。加強年輕黨員的培養(yǎng),優(yōu)化黨員干部隊伍結構,努力建設一支年齡梯次合理、學科專業(yè)互補、經歷閱歷豐富的年輕黨建隊伍。
重金屬Cd污染已成為貴州喀斯特高原環(huán)境下發(fā)展無公害農業(yè)土地利用的一個重要障礙。環(huán)境中Cd超標對人體的骨骼和腎臟造成不利影響,嚴重時能導致骨痛病,人體過量Cd的攝入,會產生拮抗作用,阻礙微量元素如鋅的吸收[6]。Cd在土壤固液相之間的分配主要受吸附解吸反應影響,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各相態(tài)Cd濃度及其生物有效性[7-10]。鑒于此,采用批量平衡法,探究鎘在貴州不同地區(qū)農田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規(guī)律,以期為鎘在貴州土壤中的遷移規(guī)律和生態(tài)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3) 重視黨建培訓,提高黨務工作者的綜合能力。黨建培訓應作為常態(tài)化工作列入教育培訓總方案,明確課時和考核辦法,側重于對實務操作的培訓,參照崗位,分類指導。比如,針對支部書記和支委成員要圍繞發(fā)展黨員流程、黨費收繳、組織生活的有效開展進行培訓;針對組織員則圍繞黨員關系轉接、公文寫作等內容進行培訓。對于特殊問題要及時總結經驗,形成指南或手冊。通過常態(tài)化的、系統(tǒng)的培訓,提升黨務工作者的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
2. 豐富載體渠道,走深化實踐之路
(1) 拓寬活動載體。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一改會議室中上黨課的傳統(tǒng)模式,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將參觀、實踐、志愿服務等方式融入其中。在“五四青年節(jié)”“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開展弘揚敬黨愛國的“黨史宣傳教育”活動;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期,組建疫情防控先鋒隊下沉一線,協(xié)助社區(qū)工作人員開展志愿服務,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踐行“兩鄰”理念,有效發(fā)揮專業(yè)、學科和技術優(yōu)勢,加大與社區(qū)的資源對接,通過建立“黨員示范崗”“紅色驛站”,為社區(qū)和居民提供專業(yè)培訓與心理輔導,解決社區(qū)居民的實際問題。2022年3月,沈陽市沈北新區(qū)就成立了“兩鄰”學院和現(xiàn)場教學基地,率先建立了“1+6+28”的培訓體系[10];沈陽大學也與大東區(qū)五十中學聯(lián)辦附屬學校,并為區(qū)內學生釋放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
(2) 拓寬學習與宣傳載體。學習與宣傳載體要因地制宜,要隨著形勢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首先,傳統(tǒng)的宣傳載體多以校內展板、滾動電子屏為主。近年來,新媒體的普及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宣傳載體與平臺,其以傳播快、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等優(yōu)勢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因此,各高校要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搭建網絡教育平臺,構建理論學習資源庫,使廣大師生黨員可以隨時看、學,實現(xiàn)資源共享。借助網站、微信平臺、QQ群等及時發(fā)布黨建工作動態(tài)與政策,突出黨建工作亮點,把積極的聲音傳遞給廣大黨員和群眾,牢牢占據意識形態(tài)主陣地。有的高校黨組織就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了微信闖關答題活動,在對黨員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發(fā)放調查問卷,征求意見,收到了良好的實效。其次,通過文藝演出、書畫展覽和短視頻等形式展開黨史教育,展現(xiàn)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先進經驗和事跡,深入推進黨建工作標準化。比如,在黨史教育開展過程中,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運用紅色資源,舉辦紅色朗誦會、舞臺劇、主題演講,激發(fā)黨員干部學習的主動性。沈陽大學于2021年推出了詩畫音樂劇《鐫·刻》, 作品以新時代大學生的視角重溫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近百名沈陽大學學生參與演出,使他們受到了一次心靈洗禮。書畫展、攝影展則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實現(xiàn)線下+線上同步瀏覽,通過有聲導覽講述每個作品背后的故事,增強視覺性和體驗感。最后,情景式“紅色講堂”為高校黨組織和黨員的學習提供了新陣地。沈陽建立了一批集情景式與互動式為一體的“紅色講堂”,為高校黨組織提供“菜單式”“點對點”的黨建服務,極大地拓展了黨史學習載體,提升了學習效果,有效地促進高校黨組織標準化向縱深化發(fā)展。
3. 提高思想站位,走“黨建+”的融合之路
(1) “黨建”與業(yè)務工作深入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處理好黨建和業(yè)務的關系。……堅持黨建工作和業(yè)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使各項舉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實施中相互促進?!盵11]高?;鶎狱h組織要將黨建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等相結合,杜絕“兩張皮”的現(xiàn)象。①推進“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要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將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建立健全兩者的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一方面,在傳統(tǒng)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充分整合校內外資源,開設涵蓋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的綜合性實訓課;定期開展實地調研與紅色考察活動,延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另一方面,在工作機制上,教師隊伍的考評要在側重教學、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加強對師德師風的考核,堅持“德才兼?zhèn)洹钡挠萌藰藴?為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建工作的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②推進“黨建+校企合作”。圍繞強化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這條主線,打造“三聯(lián)三共”的黨建新模式,以聯(lián)合培養(yǎng)共建學科內容與職業(yè)標準一體化,以聯(lián)建平臺共抓教學與生產的質量,以聯(lián)手共促學歷與職業(yè)證書的對接。通過聯(lián)建共建產學研合作新平臺,開創(chuàng)高校、學生與企業(yè)在黨建、教育、科研等方面共贏的發(fā)展格局,進一步加強高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服務職能,為高校黨建工作注入新內涵。③推進“黨建+文化育人”。校園文化是高校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反映了高校的“軟實力”,而高校黨的建設肩負著引導校園文化重任。黨的建設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可以起到促進校園文化蓬勃發(fā)展和引導校園文化發(fā)展方向的雙重作用。開設“黨建學習角”“文化沙龍”,促進高校黨建和校園文化的互鑒共促;設立“紅色文化宣傳周”,打造特色品牌項目,引導廣大學生黨員堅定信念跟黨走;立足于“紅色文化”的黨建育人有利于增強黨員的歸屬感與使命感。
4. 完善制度建設,走系統(tǒng)化精進之路
(1) 構建動態(tài)閉合循環(huán)管理體系。由美國專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PDCA循環(huán)管理是一個通過不斷檢查、解決問題提升質量水平的過程。它包括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4個階段。高?;鶎狱h組織標準化建設也是一個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的過程。根據PDCA循環(huán)理論可以構建一個能夠推進高校黨組織標準化進程的動態(tài)閉合循環(huán),通過多次循環(huán)探究制約高校黨組織標準化的根源,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與措施,持續(xù)推進黨組織標準化建設。
① 計劃階段。2018年《關于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實施意見》的發(fā)布明確了高校各級黨組織的主要任務,《第三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chuàng)”工作重點任務指南》則是通過三個級別的指標體系指明了高校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的方向。因此,在這一階段各高校黨組織要按照實施意見與任務指南,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有效目標,細化工作計劃,列出任務清單。②實施階段。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是黨的建設工作實施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各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圍繞目標推進工作的同時,發(fā)揮基層黨委、黨支部的優(yōu)勢,抓好主體責任的層層落實。對涉及多部門合作的項目,既要明確牽頭和協(xié)助部門,又要做好各部門間的銜接與配合。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實施過程的記錄,為下一步的檢查、考核提供支撐材料,從而提升評估考核的客觀性和準確性。③檢查階段。檢查階段是PDCA循環(huán)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對高?;鶎狱h組織計劃執(zhí)行情況及推進效果進行的監(jiān)測,應以量化考核為主。在考核方式上,要采取自查與集中檢查、分項考核與綜合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引入上級考評、同級互評、下級測評的“多元化考核”,避免考核“走過場”,評價“形式化”。在考核時間上,可以將分階段檢查、隨機抽查和日常檢查相結合。通過查看工作記錄、照片視頻、訪談黨員等形式分析基層黨組織是否按工作計劃達到既定要求。如果沒有達到要求,則要看基層黨組織是否嚴格履行工作計劃。經過全面系統(tǒng)的檢查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落實不力等問題,深入推進黨建工作的標準化。④改進階段。檢查是手段,改進才是目的。首先,高校各基層黨組織要高度重視考核結果,對成功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歸納、提煉,并將其上升為“標準”固化并推廣;對問題進行梳理總結,能立即整改的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如果不能,轉入下一輪循環(huán)。其次,要充分運用好考核結果,強化“考”“用”結合,突出績效考評,將考核結果作為崗位晉升、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依據。通過適當的途徑與方式反饋考核結果,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黨組織或個人進行約談、通報批評,嚴格執(zhí)行負激勵考核。
(2) 建立健全責任落實閉環(huán)制度。學校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和黨員的“四級”責任落實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推進網格化建設,將高?;鶎狱h組織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動態(tài)管理網格內的要素;針對黨建工作虛化、落實軟化等問題,可以借助網格化進行定期督導與檢查,建立整改臺賬,實施高校黨建工作精細化、精準化管理。
針對基層黨組織主體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何時做”等問題,建立“項目化推送”制度,將“軟任務”變成硬性目標。每月向基層黨組織推送1~2條主體責任項目,引導黨組織及時掌握新形勢任務,落實好主體責任。這種有明確的、具體的、易于完成的項目目標有利于增強責任主體的信心,從而在實踐中領悟政治責任的深層含義。
綜上所述,對照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要求,現(xiàn)階段高校還存在著高校黨務工作者的執(zhí)行力不夠、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方式與宣傳渠道單一、黨建與業(yè)務工作的融合不緊密以及考核與激勵的機制不足等影響標準化建設的因素,因此,各高校要以標準化為引領,提高思想站位,強化隊伍建設,走素質化、職業(yè)化之路,走深化實踐之路,走“黨建+”的融合之路,走系統(tǒng)化精進之路,完善制度建設,讓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成為引領高校發(fā)展的“紅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