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進行英語課內外的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初中學段班級授課制下,同班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面向全體,兼顧差異,在“閱讀圈”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把任務設計為不同的層次,設定組里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從而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在英語閱讀活動中有所收獲,得到實實在在的發(fā)展。
【關鍵詞】分層教學;英語課內外閱讀;“閱讀圈”;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91-0045-03
【作者簡介】王以劼,江蘇省蘇州市振華中學(江蘇蘇州,215000),一級教師,蘇州市區(qū)英語學科帶頭人。
一、理論與依據(jù)
眾所周知,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方式,語篇,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單位。有效進行英語課內外的閱讀可以提升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初中同一班級內的學生,對同一個英語語篇,其“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文化意識等方面,表現(xiàn)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層次。筆者在實踐中感到,以“閱讀圈”實施分層教學是使學生的英語學習都有進步的有效途徑。
閱讀教學中的“閱讀圈”,是近年來中外英語教學中盛行的一種模式?!伴喿x圈”(reading circles)也被稱作“文學圈”(literature circles),它最初是由國外學者提出的一種閱讀活動設計方式。它采用分組的形式,在小組內分派各種角色,讓閱讀者對同一個語篇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并完成不同的任務。筆者在閱讀圈的教學活動中,將任務設計為不同的層次,適合組里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從而讓各層次的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都有所收獲。
根據(jù)《中國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外語閱讀能力由外語解碼能力和外語閱讀理解能力兩個部分構成。其中外語解碼能力包括外語文本概念、外語音素意識、外語拼讀能力、外語閱讀流暢度四個具體要素;外語閱讀理解能力包含了外語閱讀技巧與策略、外語語言知識、外語國家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三個具體要素。以此為依據(jù),筆者對班級里學生的外語閱讀能力進行分層,從而設定閱讀圈內適合不同能力層次的閱讀任務。
二、設計與實施
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布林英語閱讀》系列初一年級Hollys New Friend的教學為例。它是一本關于動物的短篇小說,雖然篇幅不是很長,但同一個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閱讀時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較大。語言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把整本書讀完,而對語言能力較弱的,尤其是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小說的學生來說,要閱讀這本書有一定的難度。
筆者將整本小說分為五個部分,分階段地開展閱讀圈活動,要求全班學生在一周內閱讀完,還設計了以下四個角色。
1.閱讀圈角色一:Word Master(詞匯大師)
初中班級內,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往往英文朗讀不流利,甚至幾乎不能開口。而朗讀在很大程度上關聯(lián)著閱讀的流暢度,閱讀流暢度是文本解碼能力的最終表現(xiàn)。閱讀流暢度較差的學生多數(shù)因為初學英語時的音素意識沒有很好地形成,拼讀能力較弱。這類學生詞匯的發(fā)音和理解是“瓶頸”。其任務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詞義。學生“尋找文章中的生詞或者你認為比較有用的單詞”“你認為有趣的單詞或者對故事情節(jié)很有用的單詞”。教師不對這些單詞進行設定,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寫出這些單詞后,首先根據(jù)上下文或者圖片猜測意思,然后再查詞典寫出它們的意思,并進行對比驗證。因為根據(jù)語境推斷詞義是閱讀策略之一,這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和速度。
第二階段是發(fā)音。學生根據(jù)音頻能夠朗讀這些單詞,能夠把這些單詞放在句中朗讀。學生可以對朗讀進行計時,多次朗讀后達到自己認為滿意的時間,把首次朗讀和最終朗讀的用時都記錄下來。這樣的訓練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有利于提升朗讀的流利度。
2.閱讀圈角色二:Super Summarizer(超級歸納者)
歸納每個段落的大意和語篇大意,是閱讀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核心素養(yǎng)中思維品質的“邏輯性”的體現(xiàn)。《中國中小學英語閱讀分級標準》中對閱讀能力發(fā)展目標進階一段的要求中包含了“能夠找出讀物的主要觀點和輔助信息”,“能夠將信息分類、輔助理解”,進階二段中包含了“能夠在閱讀較長、較復雜的文本時,提取并記住關鍵信息”,“能夠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表述讀物的主要觀點”。這要求學生在語言理解的基礎上篩選出主要的信息,并進行表達。語言的理解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包括理解詞匯、句子、句子與句子間的邏輯關系,這個任務適合語言知識和閱讀基礎中等的學生來完成。
“超級歸納者”的任務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閱讀故事,對其中的人物、地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主要情節(jié)進行摘記,鍛煉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第二階段是根據(jù)要點,畫出思維導圖,旨在梳理故事,整理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和文章結構,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第三階段是根據(jù)自己所畫的思維導圖復述故事。在語言表述上,學生可以使用原文詞句,結合自己的表達,歸納每一部分的大意,這也是讀后縮寫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閱讀圈角色三:Character Captain(人物隊長)
英語語篇閱讀的顯性目標之一是能找出故事相關的人物,能區(qū)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了解每個人物的個性特征。這要求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分析?!胺治觥睂儆诓急R姆教育目標分類中的第四層次,是進行“評價”和“創(chuàng)造”的基礎。
這個角色任務適合能夠基本理解語篇的學生。很多初中學生在閱讀中只關注情節(jié),而缺乏思考?!吨袊行W英語閱讀分級標準》指出,進階二段的閱讀理解方面的要求有“能夠推斷人物的心理活動”,“能夠對讀物中的人物進行分析和評價”。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和評價語篇所承載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這個任務的設計,就是引導語言能力在中等偏上的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分析人物的特征。
“人物隊長”的任務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閱讀故事并找出主要人物。這個任務讓學生有意識地去分析人物的主次關系。第二階段是思考并與組員討論人物的品質和個性,以及表現(xiàn)該品質的依據(jù)。第三階段是陳述“你喜歡哪個人物并說出原因”。Hollys New Friend人物脈絡比較清楚,雖然涉及人物比較多,但是學生能夠較容易地分析出主人公就是Holly的結論。學生認為Holly勇敢,因為她會阻止路上的男生欺負流浪狗,學生還認為Sophie自私,因為她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她總覺得狗臟和氣味難聞。到第三階段時,學生展現(xiàn)了不同的想法。這個任務指向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屬于高階的思維活動,即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閱讀中的信息進行再加工,將它與自己的情感和觀點聯(lián)系起來。
4.閱讀圈角色四:Creative Connector 創(chuàng)意聯(lián)系者
“創(chuàng)意聯(lián)系者”的任務是把小說中的某個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關或者相似的事情和情景找出來,將自己的生活故事與之對比,找到異同點,也可發(fā)現(xiàn)故事中不符合常理的地方。這個任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屬于高階的思維活動。
這個任務要求閱讀者能夠對文本有充分理解,因此該任務應安排給學習能力比較強的組員。這個角色任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閱讀故事并找到故事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第二階段是寫下與故事相關的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Hollys New Friend中講到Holly非常想要一只寵物,可是父母不同意。不少學生對此有共鳴,在師生的互動中,他們用英文把這些經(jīng)歷表達出來。
三、結語
總之,利用“閱讀圈”形式,全班共讀相同的語言材料,既方便教師的備課和指導,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閱讀圈的角色名稱充滿趣味性,每個角色的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會到充分的參與感。每個角色分配公平,教師在閱讀圈角色小任務的設置中“不動聲色”地進行了分層教學。
【參考文獻】
[1]FURR M.Bookworms Club Reading circles——Teachers Handbook[M].London,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標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20-21.
[3] 洛林·W.安德森.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M].蔣小平,張琴美,羅晶晶,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