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佩晶
童話內(nèi)容淺顯易懂,很適合小學生閱讀。童話最大的特征就是含有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簡單的故事中常常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給學生帶來了無窮的想象與難忘的啟迪。教材把童話作為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中年級編入了較多篇目,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徜徉在童話故事營造的氛圍中,感悟童話所散發(fā)的獨特魅力,汲取其中的豐富營養(yǎng)。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如何教童話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現(xiàn)以《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四年級上冊)為例來談?wù)剬χ心昙壨掝愓n文的一些教學認識。
一、關(guān)注人物,獲得童話故事的價值取向
學生愛讀童話,最大的原因就是童話里有他們喜歡的人物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小矮人等,這些栩栩如生、鮮明可感的人物是童話文本的核心所在,也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忠實朋友。在童話教學中,教師就應(yīng)首先引導學生關(guān)注童話人物,通過故事情節(jié)去關(guān)注他們的品行,獲取正確的價值取向。?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講述的是一個豆莢成熟裂開以后,里面的五粒豌豆飛到廣闊世界中所經(jīng)歷的不同生活,它們對待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代表著現(xiàn)實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第一粒豌豆幻想著“要飛到廣闊的世界里去”,結(jié)果落到屋頂?shù)乃a里被鴿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想要“飛進太陽里去”,結(jié)果落到了臟水溝里,漲得大大的;第三、第四粒豌豆想要“飛得最遠”,結(jié)果落在地上也被鴿子吃掉了;第五粒豌豆認為該怎么樣就怎么樣,結(jié)果鉆進一個長滿青苔的裂縫里,長成一棵充滿生命活力的豌豆苗。它們的性格特點也都不同,第一粒豌豆自高自大,第二粒豌豆妄自尊大,第三、四粒豌豆?jié)M足于現(xiàn)狀,第五粒豌豆隨遇而安,喜歡過平靜的生活。從同一個豆莢里出來的五粒豌豆的命運各不相同,細讀故事,不禁要把它們跟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夢想,這些夢想或許很偉大,或許微不足道,但無論如何,每一個夢想都有實現(xiàn)的可能,都一樣值得鼓勵和稱贊。
這五粒小豌豆的故事富有童趣,非常親切可愛,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從它們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借助童話故事,引領(lǐng)學生從五粒豌豆身上探尋生活中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每個人的夢想,形成契合自己的價值觀取向,為如何踏實做人做好鋪墊。
二、反復朗讀,理解童話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童話的體裁特點決定了其教學內(nèi)涵。童話中有很多感人的場景、對話,能使學生受到啟迪。針對中年級學生愛動愛說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可以借助真情誦讀與角色表演相結(jié)合的方式展開教學,引領(lǐng)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與文本內(nèi)容、文本人物進行近距離的對話,深入理解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的篇幅比較長,在課堂上當然不適宜整篇朗讀,因此就要抓取其中最關(guān)鍵的字詞和句子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悟意思。如用課件出示課文的第1~3自然段,讓學生找出描寫豌豆生長變化過程的句子,標紅“豌豆就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的”“曬得暖洋洋的”“我恐怕會變得僵硬起來”“整個世界都變黃啦”等詞句讓學生讀一讀,就能知道豌豆的顏色由綠變黃,身體由軟變硬。它們的外形發(fā)生了變化,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得做點兒事情”“我們之中誰會走得最遠”則寫出了五粒豌豆面對新世界的心態(tài)。當“啪”的一聲,豆莢裂開的一剎那,一場生命的旅行就此開始,生命意義的找尋也拉開了序幕。怎樣的生命才是最有意義的呢?實際上這也是本篇童話所要闡述的主要目的。課文的第13~21自然段重點描述了第五粒豌豆的生長情況,它落在“一個長滿了青苔的裂縫里”,被青苔緊緊包裹,活像一個“囚犯”,用圖片出示這粒豌豆所處的位置,理解“囚犯”的意思,從外觀上可以看出豌豆被卡在裂縫里動彈不得,青苔圍住了它。學生反復朗讀這個詞,可以感受到這粒豌豆此時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聯(lián)系第五粒豌豆的心態(tài)“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引導學生想象這粒豌豆會想些什么,學生就很容易猜測到這粒豌豆肯定不會因為生活狀況的一時低落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沿著生命的軌跡繼續(xù)安心地成長。一粒豌豆到底能走多遠的路程呢?在安徒生的想象下,第五粒豌豆生根了,發(fā)芽了,開花了,走到了一個孩子對于生活的無限渴望中去了?!耙簧骋皇澜?,一花一天堂”,這粒安心于待在裂縫里被青苔緊緊包裹著的豌豆煥發(fā)出的生命力,“盛開的、紫色的豌豆花”使小女孩“眼睛發(fā)著亮光”,喚起了小女孩無限的欲望和喜悅,構(gòu)成了最美的窗臺印象。
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將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圈畫出來進行朗讀,在朗讀的同時再適當添入一些想象:豌豆看到自己給小女孩帶來生命的渴望,可能會說些什么?小女孩以后的生活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還可以通過演一演的方式表現(xiàn)小女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可以更好地感受童話、讀懂童話,從而提高對童話文本的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品味辨析,感悟童話故事
的思想主旨
童話的故事取材都很普通,卻能產(chǎn)生出巨大的育人能量,能讓學生明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穿透文字表層的藩籬,童話中的德育思想就會顯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領(lǐng)學生從品析童話故事中的語言入手,學生就能逐漸了解文本的內(nèi)核,感悟童話故事中蘊藏的真理,巧妙地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課文題目中有“五粒豆”,但安徒生花費筆墨最多的是第五粒豆,給人印象最深的也是第五粒豆。雖然它被小男孩當作玩具槍的子彈射到了毫不顯眼的頂樓窗子下面的裂縫,被青苔包裹,像一個囚犯,但它卻有良好的心態(tài),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隨遇而安,靜待發(fā)展。惡劣的條件反而給它的生長帶來了有利條件,正是由于夾縫里青苔的包裹,它獲得了繼續(xù)生長的條件——空氣、水分和土壤,所以它才會長成一株豌豆苗,還開出了紫色的花朵。童話中生病的小女孩和第五粒豌豆安家落戶時的境遇非常相似,小女孩“身體非常虛弱”“安靜地、耐心地整天在家里躺著”,而第五粒豌豆的生長變化給小女孩帶來了驚喜——“我覺得我好了一些”。光禿禿的窗臺因為有了一顆茁壯生長的豌豆苗而成為小女孩的“一個小花園”,小女孩由此對生命產(chǎn)生了愉快的想象——“我能爬起來,走到溫暖的太陽光中去?!毙⊥愣鼓苌?、長葉、開花,那么小女孩受到了它的鼓舞,身體也發(fā)生了變化,“整天躺著”“直直地坐在床上”“坐一整個鐘頭”,可以想象,照此發(fā)展下去,不久以后小女孩就能下床走路,從而實現(xiàn)她的心愿——走到陽光中去。是什么給小女孩帶來了這么大的鼓舞呢?當然是第五粒豌豆勃發(fā)出的頑強生命力,小豌豆在艱苦的生長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體現(xiàn)了頑強的生命力,生病的小女孩也會因此感受到這股生長力,從而產(chǎn)生戰(zhàn)勝病魔的毅力,最終恢復健康。從第五粒豌豆身上,學生感受到了它的生命意義:以自己的徹底綻放帶給小女孩愉快、生機和幸福。其他四粒豌豆雖然也都有各自的歸宿,但是相比下來,第五粒豌豆給別人帶來了美好和力量,它發(fā)揮的價值更大。
課堂上教師緊扣童話中的語言,讓學生在閱讀重點章節(jié)中體悟主人公內(nèi)在的情感,通過對比五粒豆的經(jīng)歷受到啟發(fā),使語文教學發(fā)揮出德育的功能,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在童話類課文的課堂教學中,因為童話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精彩的情節(jié),有些學生就給故事中的留白處補上更多的細節(jié),使故事變得更加完整。還有些學生在學完童話故事以后覺得意猶未盡,就順著作者的思路繼續(xù)創(chuàng)編故事,讓童話故事的視角延伸得更廣。中年級學生已經(jīng)開始寫作文了,利用對童話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既可以提高他們的習作能力,又能豐富閱讀感受,可謂一舉兩得。在教學童話類課文的過程中,我們教師還要善于挖掘更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童話世界里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飛翔?!?/p>
(作者單位:浙江慈溪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責任編輯 張 艷
373350033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