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語的種子:里仁 公冶長

    2022-03-11 00:25:33陸春祥
    湖南文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宰予子路老師

    陸春祥

    管仲家的土臺,引發(fā)了孔老師的強烈不滿:管仲的見識與度量,真是太短太小了!

    孔老師的批評,基于以下事實:管仲竟然為自己建有三處公館,每一處公館都有大量的工作人員服侍他。國君在宮室的大門內(nèi)設置屏墻,管仲的公館內(nèi)也學樣設置屏墻;國君宴請友邦貴賓,在堂上設有放置酒杯的土臺,管仲的公館內(nèi)也安置了這樣的土臺。

    追趕途中,管仲以為那一箭,齊公子小白一定死了,沒想到小白裝死,逃回國后立即成了齊桓公。齊國與魯國都知道,誰得到了管仲,誰就可以稱霸天下,鮑叔牙將霸王的愿景與小小的私仇都擺在了小白面前,讓他自己選擇,小白與管仲一直聊了三天三夜,最后拜管仲為相,并稱其為“仲父”,七年后,公子小白——齊桓公終于成了霸主。

    不過,對管仲的優(yōu)缺點,孔老師一是一二是二,他看得深刻。他贊揚管仲是行仁的人,齊大夫伯氏的三百戶人家,國君分配給了管仲,雖然伯氏只能吃粗糧,他對管仲卻從不抱怨。但子路、子貢均對此有疑義,認為管仲不能算仁,齊桓公不殺管仲,管仲跟隨的公子糾卻被殺,管仲還去輔助齊桓公,孔老師教育他們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會盟,使天下沒有戰(zhàn)事,百姓承受他的恩惠,這些都是管仲促成的,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可能已經(jīng)淪為夷狄,披頭散發(fā),穿著衣襟開在左邊的衣服了,難道為了小的信義而讓管仲在山溝中自殺,死了也沒人知道嗎?但如上,在修身立德方面,孔老師也毫不客氣指摘管仲:他這種作為,如果算是懂禮,那么還有誰是不懂禮的呢?

    1.人民幣匯率預期對貨物貿(mào)易項下跨境資金流出具有顯著影響。實證檢驗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預期對貨物貿(mào)易跨境資金流出的影響顯著,且這種影響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種具有滯后性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人民幣匯率剛開始出現(xiàn)貶值預期時,并未對貨物貿(mào)易項下跨境資金流出產(chǎn)生影響,但一段時間后,市場交易主體意識到人民幣匯率貶值將繼續(xù)加大時,貨物貿(mào)易項下跨境資金流出開始出現(xiàn)持續(xù)減少的趨勢,這種趨勢隨著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的加深而保持一段較長時間。

    1)錯臺寬度小于1 cm的錯臺,進行打磨處理;2)錯臺相對高度大于1cm時,應先采使用人工或風鎬鑿除錯臺,并預留一定厚度,然后對預留的部位作打磨處理。

    實際上,孔老師的不滿,依然是他腦子中固有的禮,無論誰功勞多大,你不在這個層面,就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否則就是越界。

    對孔老師這種守禮護禮行為,許多人都高度贊揚。

    周游列國途中,某天,孔老師一行到達衛(wèi)國西北角邊境一個叫儀城的地方,守城官員請求拜見大名鼎鼎的孔老師,并說明了他想見的理由:有名望的君子來到我們這里,我都要請求拜見一下的。

    隨行的學生安排了這一次會見。會見結束,儀城官員對孔老師的學生說:你們這些人為什么擔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沒有正道已經(jīng)很久了,但天將以你們的老師作為教化百姓的木鐸!

    木鐸是什么?就是木舌銅鈴,古代影視中常見的鏡頭:官員宣布政教法令,巡行時手里拿著木舌銅鈴,一邊喊一邊搖,零零零,眾人一下聚集起來了。那么,木鐸就是比喻和象征,偉大的孔子,他是為人民指方向的精神導師??!

    “數(shù)學教育中的歷史與認識論歐洲暑期大學”(European Summer University on the History and Epistemology in Mathe- matics Education,簡稱 ESU)是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學的關系(簡稱HPM)國際研究小組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每4年召開一次.第八屆“數(shù)學教育中的歷史與認識論歐洲暑期大學(簡稱ESU-8)于2018年7月20—24日在挪威奧斯陸城市大學舉行.曾任HPM國際研究小組主席的Constantinos Tzanakis、EvelyIle Barbin 及奧斯陸城市大學的Bj?rn Smestad等組織了此次會議.

    神情有些沮喪的同學們,一聽守城官如此贊賞孔老師,一時精神大振。

    (2)標準制定要成套。標準之間存在交叉、矛盾和冗余的主要原因是在制定標準時由不同部門、不同時間分別制定不同的標準,標準間缺乏協(xié)調。而成套制定標準的方法,能解決此問題,同時還能有效地推動標準化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油田企業(yè)的生產(chǎn)過程主要涉及油氣田勘探、油藏評價、油田產(chǎn)能建設、油田生產(chǎn)、油氣初加工、儲運銷售等,每個生產(chǎn)過程都需要成套標準來支撐。成套標準化的方法為各類生產(chǎn)對象、重大工程、服務項目和基本生產(chǎn)單位規(guī)定相互聯(lián)系的技術參數(shù),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èi)大規(guī)模地實現(xiàn)標準化。

    其二,什么是死?老子認為一個人不太重視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較好地保存自己;莊子認為死是生的另一種存在形式,他妻子去世,他反而鼓盆而歌。而孔子的生死觀也博雜得很,但無論哪一種觀點,都承認生死只是客觀規(guī)律,不必驚慌,應該泰然處之??鬃诱f,志士仁人,可以殺身成仁,后面他也會說到,未知生,焉知死,這里的“朝”與“夕”,并不實指具體的時間,只是指人生的某種獲得。

    荀子出來解釋了,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族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荀子于是強調: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孔老師的思想,一下子又進入到了堯舜的時空中去了。

    事天事地,天地代表神權。尊祖,先祖代表族權。隆君師,君師代表君權。

    天地君親師。

    (2) 接口焊縫不能連續(xù)焊,必須焊一小段,換個地方再焊一小段,這樣可大大減小焊縫的線能量,有效控制焊接變形。

    每到臘月二十九夜,老屋堂前,桌子上供著認真?zhèn)浜玫募蓝Y,大門敞開,母親在門外空地上堆著的金銀元寶上小心點起火,火光映照夜空,父母拿著香,對著寫有“天地君親師”字樣的中堂頂禮膜拜,口中念念有詞,我在旁默默佇立,邊看邊想,此時,中國的許多家庭,正以不同的方式對“天地君親師”致禮。我又到門外的空地上看那堆火,火光逐漸暗下去了,母親叮囑,別去撥,讓它自己熄滅。夜的天空,深沉闊大無邊,似乎站著個龐大而強壯的讓人敬畏之神。

    地球的東部,孔老師固執(zhí)地在護衛(wèi)他的禮,并要求學生積極參政議政。

    與此同時,地球的西部,公元前五世紀時的雅典,一個繁榮的城邦,有位叫蘇格拉底的哲人,也在不遺余力地宣傳他的堅持正義及不參政理念。蘇格拉底沒有著作,其言論都被學生柏拉圖記錄在《理想國》中,這和孔子的學生記錄老師的言行成《論語》極相似。蘇格拉底與學生有一系列的對話,他的教學,更多采用質疑法,偏重于思考,他強調并和人爭論著諸如“愛的最高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德行”之類的問題。蘇格拉底崇尚哲人王統(tǒng)治,哲人王能告訴大家在社會中做什么。

    蘇格拉底在獄中說:未經(jīng)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舒晉瑜的采訪可謂是漫談,那么她和這些作家評論家們的探討自然是非常廣泛的,有文本的探討,還有各種文化藝術的交流,關于文人文化多種軼事均有涉獵,諸如作協(xié)與文聯(lián)的定位問題、作家的掛職問題、關于作家體驗生活等等,這些內(nèi)容也是非常精彩,在此不需要筆者再行贅述,但必須強調的是,真是做到了別開生面。

    孔子則在課堂上朝堂上強調又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六日傍晚,希臘雅典,古市集遺址,二〇二一“中國希臘文化和旅游年”在此開幕。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捐贈的雕塑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同時揭幕。

    這里是古希臘城邦時期公民的重要活動場所,當年城邦中各行各業(yè)的人在此互通有無,蘇格拉底經(jīng)常在此演講、辯論,向世人展示其深刻的哲思。蘇格拉底與孔子兩尊青銅雕像,分立西東,面向彼此。蘇格拉底袒胸露肩,衣著隨意;孔子則衣袂隨風,交手行禮,春光滿面。

    曾兩次訪問中國的希臘文學家卡贊扎基斯說:蘇格拉底和孔子,是人類的兩張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張人類理性的面孔。

    嗯,說得好,理性,哲人的共同特征。

    里仁

    《詩經(jīng)·周頌》,第五首是《天作》,只有短短的七行二十七個字,卻是最精練的周朝發(fā)展史:

    自媒體怎么啦?就在幾年前,人們尚樂見“人人都有麥克風”帶來的表達多樣性,如今自媒體卻似乎進入了各種問題的集中爆發(fā)期。

    天作高山,

    碳排放強度控制方面?!笆濉逼陂g單位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0%,超額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確定的目標任務(17%);2016年中國碳排放強度下降6.6%,[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2017年10月,www.ndrc.gov.cn/gzdt/201710/t20171031_866090.html,2018年8月30日。 實現(xiàn)“十三五”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的進展態(tài)勢向好,有望超額完成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

    大王荒之。

    彼作矣,

    文王康之。

    彼自徂矣,

    岐有夷之行。

    子孫保之!

    己亥七月中旬,雖已進入炎夏,但今日氣溫只有二十一度,在陜西岐山周原廣場,我高聲吟詠了數(shù)遍《天作》。

    上天筑就了一座偉大的岐山,但大山荒涼,是太王精心領導治理,荒山變成了糧倉。百姓們在此安心棲居,文王帶領大家走向安康。百姓們紛紛來此定居,通往岐山的道路平平坦坦。周人子孫呀,大家要鞏固發(fā)展先輩所創(chuàng)的基業(yè),永遠保持這種生活!

    其一,道是什么?孔子課堂中,情景不同,道所指的重點也不完全相同,此地,重點應該是指人生的理想與價值之類。

    看《詩經(jīng)·大雅·綿》的開頭四句: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至于岐下。

    偉大的古公亶父,從清晨出發(fā),晝夜策馬,沿著渭水向西跑,終于來到美麗的岐下周原,他率領眾族人,選擇在此定居。

    岐山,在長安西邊,因山有兩岐(兩峰),故稱岐山,岐地也稱西岐。

    周朝起初的一百余年里,岐山就是中國的名山,西岐,是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周族由一個地方性部落逐步上升到統(tǒng)治全國的天子地位。

    如何選擇一個理想的居住地?古人將其作為頭等大事來做,安身立命,先要安好身,后才能立命。古公亶父選擇西岐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孔老師的課堂上,他將這個問題更加具體化: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居住在民風淳樸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個人不選擇民風淳樸的地方作為自己的住處,算不上明智!

    西岐經(jīng)過古公亶父及后代的經(jīng)年建設,就成了一個理想居住地,它的突出特點就是:仁。人們在此,互幫互助,坦誠相待,真心誠意生活。

    仁義禮智信,仁,居中國人崇尚五種道德之首。中國大大小小的地名中,不少帶有仁字,銅仁,仁壽,安仁,沒有仔細研究過,不過,考證起來,十有八九與仁愛和善有關。仁字延伸開去,還有和睦、關懷、幫助等等,我居住地不遠就有一個和睦街道,和睦路,和睦新村,和睦坊,和睦公園,和睦醫(yī)院,和睦小學,一片和睦,誰都喜歡和睦。睦了才會美,才是最理想的。

    居住地不會自己成仁,它的仁,是靠人打造起來的。一個人的仁,雖會影響不少人,但顯然勢單力薄,它還需要一群人,最好是集體都仁,盡管屬理想主義,但仍然要提倡所有仁。這一點,孔老師特別強調,只有行仁者才能做到喜愛好人,厭惡壞人,而且,一個人,只要立志行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與全社會的道德水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桌蠋熛嘈抛约旱呐袛嗯c能力,他要去說服一個人,朋友柳下季的弟弟盜跖。

    這盜跖是什么人呢?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他帶著九千人,今天打這個,明天殺那個,穿室破戶,趕走人家的牛羊,擄奪人家的婦女,不敬父母,貪得無厭,人人痛恨,卻拿他沒有辦法。

    孔老師要去勸,柳下季警告他:千萬別去,去了說不定他會殺掉你!

    檔案是企業(yè)的信息資源,是企業(yè)的寶貴財富,是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的軌跡。檔案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是企業(yè)檔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維護企業(yè)的經(jīng)濟利益、合法權益和維護歷史真實面貌的重要性、基礎性工作。在以網(wǎng)絡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為標志的信息社會,信息管理領域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在企業(y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運用,企業(yè)檔案館(室)的傳統(tǒng)功能也正在發(fā)生相應的變革。

    孔老師相信人的善,還是去了。顏回駕著車,子貢邊上坐著,他們一起陪孔老師去做盜跖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說服盜跖,做一個仁義者。

    孔老師見到正在山南休整的盜跖,這個場景,差一點讓孔老師將早飯都吐出來,因為盜跖正在切人肝吃??桌蠋煆娙讨琢私酰f明來意,盜跖已經(jīng)是滿腔怒火,怒發(fā)沖冠:孔丘,你如果順著我就罷了,如果違逆我的意思,我就將你碎尸萬段!孔老師依然強忍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道理說了一套一套又一套。不想,盜跖的嘴也是好生了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據(jù)理反駁,孔老師居然說不出話來。盜跖最后警告:看在我哥的面子上,我不殺你,趕緊滾回去!孔老師跑回車上,臉色煞白,胸悶難忍,手上的韁繩都三次脫落,回到魯國的東城門外,正好碰上盜跖的哥哥柳下季,柳下季見孔老師面如死灰:好幾天沒見您,是不是去見我弟弟了?孔子仰天長嘆:我是沒病自己針灸呀,差一點老虎口中出不來!

    孔子這個故事,顯然是莊子的杜撰,不過,他講孔老師見盜跖的故事,其實是在諷刺儒家,強行讓人做好人是行不通的,法律都只能保證讓人不越界,但沒有辦法讓人人都成為好人。

    好仁沒有止境,越好仁,就越會討厭不仁,這兩者都能幫助好仁者,達到越來越完美的地步,不會出現(xiàn)偏邪的行為。因為,仁不是人天生下就有的德行,仁也是人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顯然,好仁是必須大力提倡的。富有與尊貴,每個人都想要,如果不來自正當?shù)耐緩?,那么,好仁的君子,是不會接受的;貧窮與卑微,每個人都討厭,但真正的君子卻不會逃避,安貧樂道。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仁,君子憑什么成就他君子的名聲?真君子,不會片刻離開仁,在匆忙急迫時會堅持,在危險困頓時也會堅持!

    貧賤與卑微,確實會給人造成傷害,但從另一角度說,富有與尊貴給人造成的傷害,要遠遠大于前者。富和貴最容易生成的兩種毛病就是懶與傲,而這也是人生失敗的最重要原因。佛也說,多給孩子一份財富,就是減少孩子一份福報。李煜與趙佶,在各自的藝術領域,都是超一流的,可憐薄命做了君王。

    孔老師一直糾纏于仁的好與惡之間。

    百谷養(yǎng)百人,百人顯百性,每個人的性格,就如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都不會一個樣,有人急躁,有人溫和,有人爽朗,有人深沉。故從另一角度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仁。

    某一天,孔老師在課堂上又和學生討論人生理想,下課鈴聲響起時,孔老師一聲長嘆: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晨聽懂了人生的理想,就算當晚死去也不妨。

    布衣也聽到了這一聲長嘆,思索良久,我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這句話。

    青島市市北區(qū)登州路可以稱作“青島啤酒一條街”,這條街兩側有多家懸掛著各式各樣“青啤原漿”霓虹燈箱、“青島啤酒”廣告招牌的飯店酒吧,它們或許都因為毗鄰著已有115年歷史的青島啤酒廠而生意興隆。旺季時,青島啤酒博物館的品酒區(qū)一天就能接待7000人嘗鮮青啤原漿。

    太王,就是后稷的子孫古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爺爺,正是古公亶父的英明決策,率領族人在岐山定居,并選擇了姬昌繼位,才使周朝有了八百年的基業(yè)。

    君權,族權,夫權,神權,孔老師都竭力維護。

    其三,志向與現(xiàn)實。君子如果有志于道,那么,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也都是快樂的事,他不會以窮困為可恥;君子如果立身處世于天下,那么,他就不會存心敵視什么,也不會傾心羨慕什么,他只以心中的道為做人行事之準則。

    孔老師在課堂上敲了重點:寡言,做人重要的一環(huán)。君子嘛,就要努力在言語上謹慎遲鈍,而在行動上要敏捷有效!古代的人說話不輕易出口,因為他們以來不及實踐為可恥。

    因君子的志向,這就又引發(fā)了另一組相對的概念,為了更有力地說明這個問題,孔老師又將君子與小人作了對比,一對比,什么都清楚了。

    君子關心的是德政,小人在乎的是生活;君子關心的是規(guī)范,小人在乎的是利益;君子領悟的是禮義,小人領悟的卻是利害。

    這里的君子是誰?顯然是國君與官吏,那小人就是指一般的百姓。

    從我與這個世界的關系出發(fā)考察,統(tǒng)治者關心他們的統(tǒng)治秩序,而老百姓,則關心自己的生活與利益,君子難道就一點不關心生活與利益嗎?他們難道不吃不喝?肯定不是,我以為,孔老師如此說,只是用對比來告誡人們,不要為了生活和利益而忽略德行與基本規(guī)范,也即后人常說的取之有度。如果這一點可以成立,那么,君子與小人,就不僅僅是指地位上的概念,亦指品德上的了,人生在世,吃穿夠用適度就行,不要過分了。

    為什么不能過分,孔老師接著強調:如果為人處世全都依照利益來考量,那就會招致許多怨恨。天下之利實在有限,有人得利多了,一定就有人得利少了,這個社會的諸多不公平事,就是這么造成的。而因利招致相爭,那就偏離了孔老師所提倡的正道了。

    堯帝有皇宮嗎?沒有的,他的住所,椽子粗糙,不加砍削,柱子簡單,柱頂甚至都沒有方木。他吃粗糧做的飯,喝野菜燒的湯,穿的是布衣。當時的富裕之家住著華麗的高臺層榭,吃著珍奇怪異的食品,穿著繡花衣服,狐白皮衣。堯和他們比較,就是簡單如苦行僧般的生活。這樣對待自己,對待生活,他還有什么可以留戀的?于是,他把整個天下都傳給了舜。

    為了給教師營造家的感覺,各校在裝修時動了不少腦筋。杭州市建設職業(yè)學校設了休閑吧,教師可以去那里看書喝咖啡;丁信小學投建了智能洗衣房和自助健身房;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打造母嬰?yún)^(qū)域,為有身孕的教師解決后顧之憂。

    (4)囊性卵巢癌總計6例,腫瘤壁厚度不一,腫瘤內(nèi)實質性的成分和乳頭狀結占比較多,T1WI及T2WI均呈現(xiàn)低信號、等信號及等信號、高信號混合的信號。

    選擇2017年2—12月在我院實施肛裂手術的63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6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齡為20~56歲,平均年齡(36.41±2.75)歲;病程為8~36天,平均病程(20.01±1.56)天。

    孔老師又多方說明什么是仁,真是苦口婆心。

    有一天,他這樣告訴學生:剛,毅,木,訥,近仁。

    剛強,果決,樸實,寡言,這就接近仁了。

    剛者無欲,毅者果敢,木者樸行,訥者謹言。四者皆能力行,且又依據(jù)各人的性格及所處的環(huán)境作適當調整與應用,那就接近或等于仁,這與孔老師前面告誡的巧言令色相反。

    君子立恒志,有了人生的大方向,就要一輩子去堅持它,無論發(fā)生什么曲折,都不會因此而改變志向,既然方向不會改變,那么,無論生命的時間短長,都只是在踐行的人生目標而已。

    同學們聽了教誨,紛紛點頭:嗯,夫子早就告誡,食不言,寢不語?;厝ズ煤盟X,躺平,默默地想問題吧。

    著名的曾參再次出場。

    孔老師對曾參說:參呀,我的人生觀,是一以貫之的。曾參答:嗯哪,老師,的確如此吶。孔老師出去后,別的同學就問曾參了:曾同學,老師的人生觀是什么?曾參笑笑答:老師的人生觀,其實只有兩個字,忠與恕。

    后人都以曾參的這兩個字來概括孔老師的人生觀,前者重點指對君主及國家,后者常指孔子的為人處事態(tài)度。恕其實就是仁。在曾參眼里,孔老師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也是一個能以自己的心推想別人心的人。

    王陽明這樣向他的學生解釋孔子這個“一以貫之”:一,好比樹木的根本;貫,就像樹木的枝與葉。沒有根,哪來樹枝與樹葉?孔老師以此來教曾參,是發(fā)現(xiàn)曾參沒有掌握用功的關鍵,才告訴他要注意把握中心思想的。

    孔老師去世時,曾參也只有二十七歲,“參也魯”,老師眼中,他并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那么,曾參的理解,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的,不過,這兩個字,卻也十分精確,講到位了。子貢就曾經(jīng)問過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讓人終身奉行的呢?孔老師說:應該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華夏文明中有“滅國不絕祀”的傳統(tǒng),這也是一種恕。

    雖然將你的國家滅了,但依然為你保留一些血脈,使你祖宗的香火不絕。為他人,也為自己,哈,一怕滅國的祖宗化成厲鬼來報復,二也怕自己滅國后沒人祭祀。杞國是夏禹的直系后裔,商湯滅夏,將夏王室遺民遷到杞地,建立了杞國。曹魏代漢,晉滅魏蜀吳,末代君主還是得到了比較好的待遇。但也有大量的例子證明,新朝建立,為防死灰復燃,將前朝后裔統(tǒng)統(tǒng)斬草除根的,可見,要做到恕字有多難,尤其在切身利益之前。

    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德行卓越的人,總是在人群中鶴立雞群,不是說他長得高大或者特別,是因為他的德行。哪怕是在“里仁”,一個讓人安居樂業(yè)的好地方,賢者也是人們學習的標桿,人們看見他,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樣,看見不賢者,就要迅速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樣的毛病,而對賢者來說,賢是無止境的,它需要終身積累賢并時刻反省自己的不賢。

    我辦公室有一幅“見賢思齊”的書法,已經(jīng)掛了整整十八年了。每天上班,進門就是“見賢思齊”,一種善良的提醒,我將書法看成是一個人,一個老人。某次,我查字典,偶然發(fā)現(xiàn)“齊”字還通“齋”,意思是肅敬,但我將它理解成書齋的齋,雖然,我在辦公室每天要簽不少版面,要聽不少廣告呀發(fā)行呀子公司呀等等的匯報,但“齋”字就是一種告誡,不要忘記閱讀,業(yè)余時間還是要堅持寫作。有時,我甚至將它理解成吃齋念佛的齋,因為體檢指標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好多個上升的箭頭,醫(yī)生告誡:少吃紅肉,少吃動物內(nèi)臟,少吃油膩,多吃素。

    賢能者,一定是德行高的,對此,孔老師也強調:德不孤,必有鄰。有德行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他必定得到人們的親近與支持。

    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門,有一青年女子來投宿,柳下惠怕她凍死,就解開外衣讓她坐在他懷中,然后裹緊衣服,兩人就這么相擁著坐了一夜,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女子得救。一般人只稱贊柳下惠的賢,而不去想柳下惠那一夜的煎熬。“坐懷不亂”是個好成語,它是專門用來褒獎柳下惠的,一褒就是數(shù)千年。

    劉關張結義,大哥劉備靠的是什么?就是德嘛。曹操對關云長那么好,關也要回到劉備陣營中。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死心塌地扶助劉禪,全都因為劉備的德,有人說,劉皇叔是裝出來的,裝狗熊,裝可憐,嗯,他也真會裝。話說回來,也不僅僅是劉備,哪個皇帝不裝?

    接下來,孔老師重點說了子女如何處理與父母關系的四個重要方面。

    第一,我們服侍父母時,如果發(fā)現(xiàn)父母有什么過錯,就要委婉勸阻;如果父母不聽從,仍然要尊敬他們,不觸犯他們,雖然內(nèi)心憂愁,卻不抱怨。

    第二,父母在世時,子女不遠走高飛。如果一定要遠走,那必須要有一定的方向。

    第三,觀察一個人,要看他在父親活著的時候選擇什么志向,以及父親去世以后有什么行為表現(xiàn)。如果他能三年內(nèi)不改變父親為人處世的作風,這就可以說是孝了。

    第四,父母親的年齡,做子女的一定要記得。一方面為他們高壽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nèi)諠u年老而憂懼。

    第一和第四條,從兩千五百年前到今天,依然完全適用。父母是普通人,必定會犯錯,子女是普通人,也一定會犯錯,但站在不同的立場與角度,還有年齡及見識,彼與彼的錯誤,有時往往一看就明白,這就需要提醒。不過,今天的子女,有多少能準確記得父母的年齡及生日?肯定不會百分百。

    第二條,“兒行千里母擔憂”,母擔憂,父也擔憂。古人要游學與游仕,但這里的“不遠游”,不是絕對不讓你出門,而是著重于不要使父母掛念與擔憂。

    第三條,三年有守孝之三年之意,三年后,你就可以放飛自己了,不要被束縛,將事業(yè)做好,將生活過好,父母在天之靈也會欣慰。

    人與人之間如何更好地相處?我們通過學生子游知道了孔老師的態(tài)度:服侍君主,如果過于煩瑣,就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如果過于煩瑣,也會受到疏遠。

    秦檜家造格天閣,四川軍區(qū)司令員鄭剛中,賄賂秦家造房子的工匠,暗里量好尺寸,并按尺寸定制了地毯。新閣落成,鄭的地毯送來,一鋪,哎,怎么剛剛好??!后來,秦檜知道了真相,很不高興:你他媽個老鄭,我家裝修你也知道???這是我家的私人事,要你這么起勁干什么?我還不知道有多少事讓你刺探了呢!某天,秦檜隨便找了鄭的茬子,將其貶官。

    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保持適當?shù)木嚯x,適可而止,這是相處的智慧,即便是親密無間的夫婦,也得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空間。將對方時刻吊在自己褲腰帶上的行為,不是疼,不是愛,是自私,極度短視的自私,更是離間親密關系的重要禍首。

    公冶長

    除顏回、子貢、子路三大著名弟子外,公冶長與南宮適兩個學生,孔老師應該是比較喜歡的。

    孔老師的女兒及哥哥的女兒,都已經(jīng)到嫁人年齡,優(yōu)秀的學生自然是他的首選。公冶長,一表人才,曾蹲過監(jiān)獄,但孔老師還是決定將女兒嫁給他:誰還沒個過錯?何況公冶長進監(jiān)獄,并不是他的錯(公冶長懂鳥語,是鳥害他坐了牢)。南宮適,一表人才加一,他捧著《白圭》詩,一遍又一遍地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白玉有瑕疵,還可以磨掉;說話有瑕疵,就沒有辦法補救了。)孔老師就決定將侄女嫁給這位學生,他自信看人極準:如果國家政治上軌道,他不會沒有官做;如果國家政治不上軌道,他也能夠避免災禍。南宮適謹言慎行,可保我侄女安樂!

    據(jù)說孔老爹叔梁紇的原配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后來娶妾,果然生了個兒子,孟皮,字伯尼,卻天生殘疾,腳不好,走不了路??椎砟暝偃㈩佌髟?,生下孔子,字仲尼,孔家老二??桌蠋熓艢q娶宋國姑娘丌官氏,生兒子時,魯昭公曾派人送來一條鯉魚祝賀,孔老二十二分開心,給兒子取名鯉,字伯魚。丌官氏還生了個女兒,除名字叫孔姣外,沒有更多記錄。

    孔老師似乎講究優(yōu)生優(yōu)育,不過,孔鯉實在是個平常人,且死在孔子前??鬃由聿母叽?,智力過人,家教嚴厲,我們有理由相信,孔姣姑娘,應該如花似玉且又知書達禮,公冶長是幸運的。伯尼的女兒呢?相貌我不敢肯定,但她嫁得一定比孔姣好,她這位叔叔,一輩子講禮讓,先人后己,好青年,先要讓給哥哥的女兒,伯尼沒有自己優(yōu)秀,他的子女,應該多關照才是。

    孔老師做這個決定,是需要勇氣與前瞻的,萬一,嫁錯了人,那女兒與侄女的幸福怎么辦呢?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與判斷,他更在乎風氣的引導,不要認為蹲過監(jiān)獄的就低人一等了,看人要全面,看過去,看現(xiàn)在,更要看未來。

    讓自己的學生成為女婿的,估計也不是孔老師開的頭,似成慣例,太子的老師,教著教著,就成了他的岳父大人,但老師是被動的,外人眼里的榮光,在太子傅看來,完全沒有凡人那種春天般的溫暖,有時甚至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子貢表現(xiàn)越來越好,自我感覺也越來越好,孔老師對他態(tài)度也越來越好。

    有一天,子貢忍不住問孔老師:老師,我的表現(xiàn)如何呢?孔老師笑笑,這顯然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嘛,他存心與子貢開個玩笑:你是一種器具。

    子貢一驚,器具?老師不是說過“君子不器”嗎?難道我不是君子?但子貢修養(yǎng)還算深厚,他忍著問:我是什么器具呢?

    孔老師答:宗廟里面貴重的瑚和璉。

    瑚與璉,都是古代祭祀時,盛裝黍稷的尊貴玉器,這種玉器,夏朝叫瑚,商朝叫璉,瑚璉其實為同一種玉器,這里是借代,指特別有才能的人,可以擔大任。

    子貢聽了老師的回答,高興不起來,因為,老師心懷天下,還有更高的要求,真正的君子,不能如器具那樣,局限于某一方面,說他像瑚璉,看著像褒獎,實際上還含著委婉的批評,子貢呀,還需要再努力!

    天下共有一石才,曹子建獨得八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他謝靈運得一斗。小謝明顯是在吹牛,不過,才用斗這種器具來裝,也真是新鮮。才如芝麻粒,一斗也算恒河沙數(shù),無窮盡;才如花生粒,一斗也夠吃上一個月的(我是指當零食吃),生吃油炒皆香;才如大番薯,一斗也只有幾個,一天就吃完了,食量大的話,只能一頓飽。

    子貢想到這里,看著笑容復雜的孔老師,眼光再往后穿過八百年時光,聚焦到鮮亮活脫的小謝身上,不禁一身冷汗,他不要當番薯!

    孔老師見教育起了效果,高興,于是接著教育子貢,這回,他反著問:賜呀,你與顏回相比,誰更優(yōu)秀?有了上面的教訓,子貢這回老實:賜怎么敢與顏回比呢?他聽到一個道理可以推出十個相關的道理,不,其實不止十個,是全部,他一聽就懂;而我聽到一個道理,只能推出兩個相關的道理??鬃有χf:你很誠實嘛。是呀,你比不上顏回,我也比不上顏回,我與你都比不上顏回!

    孔老師有自知之明。誰優(yōu)秀他心里一清二楚。聞一知二與聞一知十,不僅僅事關智力,也指學習方法,人家的方法就是巧嘛,不服不行。

    雖是老師,但老師也非萬能,孔老師的意思,唐代的韓愈替他表達了: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此而已。

    有人對孔老師這樣評價冉雍(字仲弓):冉雍這個人,可以行仁,口才卻不夠好??桌蠋煷穑汉伪匦枰诓拍??口齒伶俐的強辯,常常引起別人的討厭。我不知道冉仲弓是不是行仁,但所謂的口才好,我認為沒什么用處。

    道理極簡單,口才只是表面,在口才上逞能,這樣的人離仁還是很遠。所以,仁與口才沒有必然的關系,如果兩者皆好,自然是好事,但兩者相較,一定是仁重要。

    仁是可以擴展的,比如各種才能,但要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諸葛亮自以為神算,看人也準,北伐途中,派馬謖前去做鎮(zhèn)守街亭的前鋒,行前還再三交代街亭的重要性:失了街亭,我軍必敗。諸葛丞相甚至還給出了“靠山近水安營扎寨”的具體要求。不想,自以為熟讀兵書的馬將軍,到了目的地觀察以后,以為丞相完全多慮,驕傲輕敵,還不聽副將勸阻,將營寨扎于山上,結果被張郃卡住命脈,敗得一塌糊涂。自此,馬謖就成了夸夸其談的典型。會說有什么用呢?絕知此事要躬行,寫作如此,打仗也如此。

    魯國組織部門的長官,又來孔老師這里拜訪,請求老師推薦幾個學生,有幾個崗位急需人才,他們的人才庫已經(jīng)空了。

    孔老師這回推薦漆雕開去做官,漆雕是不常見的復姓,名開,原名啟,小孔老師十一歲。照例,要進行一次談話。不想,漆雕同學拒絕:老師呀,我對做官還沒有信心呢,現(xiàn)在還不想出仕!

    孔老師聽了,反而高興:哈,好,這說明你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還需要不斷積累知識與能力,增進修養(yǎng)道德品質。只要有本事,什么時候做官都可以。我去告訴組織部的長官,這次你就不去了。

    布衣聞此也感嘆,要是做官的都如漆雕開那樣想多好呀,可惜,越到后來,讀書人越急著想出仕,學而優(yōu)則仕,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做夢都想好事。

    不過,也有人說,漆雕同學城府很深,他不屑于一般的崗位,不安于小成,是想做大官,他在等待時機,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順帶說漆雕這個姓。

    孔子時代,漆雕應該是個小姓,但孔子的學生中,除漆雕開外,還有漆雕哆,漆雕徒父,漆雕后來簡化成單姓漆,這三個漆雕就成了漆姓中的三賢,唐、宋、明等朝代均對三賢有封賜。不過,我除了貌似知道這個漆雕開外,一個姓漆的人也不認識。

    小姓不等于不著名。另一個著名的小姓人物——大白天睡覺的宰予上場了。宰予,字子我,孔門同學也喊他宰我。

    某天,一個陽光正燦爛的時刻,有值勤同學跑過來告訴孔老師:老師呀,我們巡查寢室,竟然發(fā)現(xiàn),宰予同學在呼呼大睡。

    大白天睡覺,這顯然是個事件,不過,宰予同學各門功課一直都好,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于提問,關鍵是他有一張伶俐的嘴,會說。

    即便如此,孔老師還是忍不住跺腳,大聲批評:腐朽的木頭沒有辦法用來雕刻,廢土砌成的墻壁沒有辦法涂平滑。這個宰予,我真是沒話可說了。

    或許,這件事太刺激孔老師了,他又向同學們發(fā)表了看法,實際上,有點警告其他同學的意思:宰予改變了我的一個看法,以前,我對待別人,聽他的說法就相信他的行為,今后,我聽別人的說法,不會再簡單相信他了,還要觀察他的行為,一切行為!

    除非生病或者特別的工種,古人一般白天不會睡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長長的黑夜,足夠休息了。因此,大白天睡覺,不是個小問題,說大了,是品德問題,這樣的人,怎么可以寄托重任?

    在整個《論語》課堂中,宰予數(shù)次出場,孔老師有三次教育他的場景。

    有次,魯哀公請教宰予:土地神的神主牌位用什么木頭做好呢?宰予這樣建議:夏代用松木,商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是說要使百姓緊張戰(zhàn)栗。宰予舉周代的意思,其實是暗示魯哀公,可以用武力去改變叔孫季氏三家大夫專權的現(xiàn)狀。

    孔老師聽說了宰予這樣的建議后批評說:已成的事不能再解釋,過去的事不能再勸阻,從前種種也不能再責怪了。宰予不要自作聰明,“三桓”的勢力正盛,一下子無法改變,而貿(mào)然行事,必將造成大亂。

    某天,宰予問老師什么是仁,他打了這么個比方:對于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會跟著跳下去嗎?

    古里古怪的問題,你這不是為難老師嗎?孔子一聽就生氣了:你什么不好比呀,偏要這樣比。君子有那么笨的嗎?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能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卻不能被迷惑!孔老師的意思很明確,君子是不能隨便犧牲自己生命的,更何況是行仁者。

    宰予的口才好得很,他就是想通過辯論來提高自己感知事物的能力,因此,他常常質疑一些既有說法。某天,正好一位同學回家守喪,這一離去,就要分別三年,二十五個月呀,宰予就和老師討論起“三年之喪”這個重大禮節(jié)了。

    宰予問:老師呀,三年之喪禮,實在是太長了。我是這樣想的,君子三年不參加禮儀活動,禮一定會生疏;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忘記。舊谷吃完,新谷收獲,一季一換的打火輪都已經(jīng)輪了一圈。我認為,守喪,一年就可以了。

    孔老師聽著宰予的話,肚子也漸漸貯滿了憤怒:你的意思是要好好享受生活吧,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嗎?

    宰予似乎不理會老師的怒意,故意再次惹怒老師:心安的。

    孔老師遂將聲音提高了十六分:你心安,你就這么做好了。君子守孝,吃飯不香甜,聞樂不快樂,睡覺不踏實,所以才不去做,如今你心安,你就去做好了!

    宰予問完,看著老師滿臉的怒氣,知道又闖禍了,迅速從老師的辦公室溜了出來。不過,宰予認為,他探討真理的初衷沒有錯,理不辯不明。

    宰予出去后,孔老師又一次感嘆,感嘆中帶著某種絕望:這個宰予同學,真是沒有仁義呀,他居然想廢除三年守喪之禮。兒女生下三年后,才會脫離父母的懷抱,父母養(yǎng)育三年,我們還報三年,這是普遍真理,天下人都這么做,宰予的父母也把他抱在懷中照顧三年呀!

    三件事情營造出來的宰予形象,是一個刁鉆古怪的“壞”學生,其實,宰予是一個相當優(yōu)秀的好學生,“孔門十哲”之一,他跟著老師周游列國,常受老師派遣,去齊國和楚國出使。后世追封宰予為齊侯、臨淄公、齊國公,從祀孔廟。

    宰予的形象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其他作品中,比如《孔從子》中就有一則:

    宰予從齊國出使回來,向孔老師匯報了這樣一件事:梁丘據(jù)被毒蛇咬傷,一個月后才好。病愈后,他去朝堂見國君及諸位大夫,還有不少賓客、弟子剛好在現(xiàn)場。大夫及賓客們,一個個都向梁丘據(jù)爭著呈送治蛇毒的方子。弟子忍不住說道:送藥方是為了治病,而梁丘大夫病好了,這藥方還有什么用處呢?你們難道是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然后用你們的藥方嗎?他們聽了都不說話了。老師呀,我說的話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嗎?

    孔老師照例批評:你這樣說不對,三折肱而后成為良醫(yī),多次斷臂就知道醫(yī)治的方法了,梁丘大夫病好了,與他有同樣疾病的人一定會向他咨詢治療的藥方,眾人送藥方,就是想讓別人也知道藥方以便應付萬一的突發(fā)情況。而且,眾多藥方放在一起,還可以比較出它們的優(yōu)劣。

    宰予同學口才實在太好了,不說忍不住,但常常顧其一不顧其二,或者說,閱歷尚有欠缺,導致思考還不夠縝密。

    布衣做了七年高中老師,煩惱事不少,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情緒,情緒低落時,不開心了,甚至身體有小恙,只要不病倒,你還得強打精神面對學生,這時,就會生發(fā)出一些感想了,唉,假如不是老師,不想說話就不用說了,但老師不行,不僅要說,還得狀態(tài)好,賣力說。

    這一天,孔老師的情緒也出了點小狀況,他這樣感嘆:唉,我的理想沒有機會實現(xiàn)了,干脆坐著木筏到海外去。能跟著我去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聽了很開心,孔老師又瞬間對子路實行了打擊:子路呀,你對勇敢的愛好超過了我,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

    孔老師說話,思維常常跳躍。這里至少有兩層意思,一說自己想退隱江湖,二順帶敲打一下子路。

    這里只說孔老師的退隱想法。

    出海不是去海上漂蕩,而是去尋找某個合適的地方,此處有山有水有林有田地,人煙稀少,飛鳥往返,呈現(xiàn)出一派自由的景象,這就是隱居的好地方嘛??桌蠋熀髞碛之a(chǎn)生了想去“九夷”隱居的新想法,“九夷”指東方的九種民族,借指多個民族。有人不解:那種地方太簡陋了,怎么能住呢?孔老師滿不在乎:君子去住的話,怎么會簡陋呢?中國士大夫,現(xiàn)實中的抗擊打能力其實不強,一不如意就想跑到江湖躲起來。介子推生重耳的氣了,帶著老娘去山里躲起來,燒死也不出山;伯夷叔齊都不想做國君,跑到首陽山采薇,餓死也不出山!

    隱士也有好玩的糗事。

    腦子里跳出一則關于隱士“知音”的筆記:

    有隱士精于彈琴,曾得異授,每于斷林荒野間,一鼓再弄,凄禽寒鴉,相和悲鳴。某天,隱士游楚地,旅窗獨奏洞庭之曲,一鄰居老太連連贊嘆,彈得太好了,彈得太像了!隱士彈完也感嘆:我彈了半輩子琴,不想在此遇到知音。隱士于是開門去拜訪那個知音老太,老太說:我老頭子活著的時候,是個彈棉花匠,今天聽到您彈的曲子,太像他彈棉花的聲音了!隱士默然而返。

    這就是做隱士的危險了,如果沒有特別的才能,悶頭研究技藝,極有可能走進死胡同,沒人可以交流及請教呀,那種所謂的異授,不過是傳說罷了。

    接下來再說子路。

    孔老師批評子路“無所取材”,沒有地方可以找到合適的木材,不知道剪裁自己,這樣的批評是委婉的。自孔老師在大街上看到那個頭上插著野雞毛,身披獸皮大衣的愣頭青后,心里就有點喜歡子路,該同學缺點不少,但他勇敢、直率,聽老師的話,是個直腸子。子路做事干脆,他答應要做的事,從不拖延,孔老師這樣表揚:根據(jù)一面之詞,就可以查出實情、判決案件的,大概只有子路了。這表明,子路的斷案能力極強。子路作戰(zhàn)勇敢,孔老師曾向孟武伯這樣推薦:我這個學生,有能力做一個國家的最高軍事長官!

    子路死在衛(wèi)國,死得很慘。

    子路在衛(wèi)國的貴族孔悝那里做官,孔悝是衛(wèi)靈公之子蒯聵的外甥。太子蒯聵,與衛(wèi)靈公小夫人南子關系不好,欲刺殺南子,結果被南子發(fā)現(xiàn),衛(wèi)靈公大怒,蒯聵被迫出逃宋國。衛(wèi)靈公死,南子扶立蒯聵的兒子繼位,就是衛(wèi)出公。兒子繼位都已經(jīng)十二年了,蒯聵還不死心,自己想當國君。某天,蒯聵從國外潛回衛(wèi)國,住在孔悝家里,孔悝并不支持舅舅奪權,但孔悝的母親卻大力幫助哥哥一起搞政變。他們將孔悝扣了起來。政變開始后,孔悝的另一個家臣,幫助衛(wèi)出公逃到了魯國,子路聽說突發(fā)事件后,立即趕往孔悝家營救。蒯聵的兩員猛將與子路展開激戰(zhàn),子路受重傷,帽纓也斷了。子路說:好漢臨死前,帽子還是要戴正的,于是停下來將帽纓扶正,這個時候,對方一刀結果了子路,且將子路剁成了肉醬。蒯聵終于成了衛(wèi)國第三十任國君衛(wèi)莊公。因為衛(wèi)國的第十二任國君也叫衛(wèi)莊公,后人為了區(qū)別,就將他們分成衛(wèi)前后莊公。蒯聵上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南子殺掉,不過,荒唐的蒯聵只做了三年國君。

    七十一歲的孔老師得到子路的死訊后,悲痛得呼天搶地,邊哭邊將屋子里的醬用罩子蓋起來,看到醬,孔老師就想到成肉醬的子路,難受得心痛。

    猜你喜歡
    宰予子路老師
    你是不是在埋怨老天
    宰予的罵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6
    “朽木不可雕”之辯說
    金秋(2019年16期)2019-11-15 02:41:10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百家講壇(2019年14期)2019-07-29 06:15:04
    誠信
    自身要端正
    老師,節(jié)日快樂!
    送給親愛的老師
    老師的見面禮
    彝良县| 赤壁市| 漳平市| 平顶山市| 尤溪县| 营山县| 巴楚县| 长武县| 上杭县| 平阴县| 安福县| 临沭县| 来安县| 缙云县| 鄄城县| 六盘水市| 文水县| 天柱县| 锦州市| 藁城市| 琼海市| 渝北区| 株洲市| 塔城市| 察隅县| 澄迈县| 禄丰县| 石城县| 文安县| 江油市| 萨嘎县| 慈溪市| 海原县| 衡南县| 香河县| 虎林市| 富民县| 林甸县| 郯城县| 龙南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