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教學目標:
1.推薦了解“中國童話十家”,讓學生真切感受經(jīng)典童話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從而愛上童話。
2.引導學生回顧梳理《寶葫蘆的秘密》整本書,與本篇課文的節(jié)選內容有機結合,從中讓學生感受到童話的奇妙與童話人物的真善美。
3.結合課文和整本書,學會運用動作、心理、語言等描寫方法編寫童話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回顧梳理《寶葫蘆的秘密》整本書,與節(jié)選內容有機結合,感受童話的奇妙與人物的真善美。
難點:學習并能運用動作、心理、語言等描寫方法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激趣
舉行“課前閱讀熱身賽”,爭做“閱讀小達人”。
要求:快速讀語句,說出描寫的人物和書名、作者。
(情節(jié)一)《稻草人》片段,了解為婦人看守稻田、富有同情心的稻草人和作者葉圣陶。
(情節(jié)二)《“沒頭腦”和“不高興”》片段,了解做事總愛丟三落四的沒頭腦和作者任溶溶。
(情節(jié)三)《皮皮魯外傳》片段,了解心地善良、正義勇敢的皮皮魯和作者鄭淵潔。
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分別評選出三位“閱讀小達人”,激勵學生要多讀書。
一、課初大閱讀分享
分享主題——童話作家
1.小主持人主持閱讀分享,分享者分享童話作家張?zhí)煲淼墓适隆?/p>
2.學生點評。
3.分享聽后的收獲、感悟。
二、明確單元主題,推薦“中國童話十家”
1.出示單元導語,明確單元主題。
2.根據(jù)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推送的“中國童話十家”資料,學生分享閱讀收獲,并評價。
3.鼓勵學生閱讀童話經(jīng)典。
三、感受童話的奇妙與人物的真善美
(一)推薦“中國童話十家”,感受童話魅力
1.導入課題:與經(jīng)典同行,遇見最美的自己。
2.欣賞共讀《寶葫蘆的秘密》整本書后做的思維導圖,評價學生讀得認真,導圖做得用心,包括作者簡介、主要內容、精彩句段、收獲感悟。
3.根據(jù)檢測題,重溫書中的精彩情節(jié)。
(二)梳理整本書和開場的主要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
1.學生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概括整本書的主要內容: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愛幻想的孩子王葆在夢中得到了寶葫蘆,這個寶葫蘆很神奇,能讓人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煩惱。王葆知道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寶葫蘆“偷來”的以后,就主動告訴了大家寶葫蘆的秘密。從夢中醒來后王葆明白了不能光想著不勞而獲,要勤奮努力,才能獲得幸福。
2.師生共同梳理整本書的內容,讓學生明確“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概括整本書的主要內容,能將整本“厚書”讀“薄”,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
3.引導學生明確課文節(jié)選的部分是整本書的開場背景,在整個故事中至關重要。
4.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感悟寶葫蘆的神奇,并指導朗讀。
5.模仿文中,想象“誰想用寶葫蘆做什么”,感受童話的“奇妙”。
(三)學習描寫方法,感知人物形象,感受童話的真善美
1.抓住書中描寫王葆得到寶葫蘆以后的句子,感悟他對寶葫蘆的喜歡之情。
2.讀第三十六章中王葆對寶葫蘆態(tài)度發(fā)生極大變化的句子,感悟理解王葆對寶葫蘆的痛恨之情。
(1)讀句子,談感悟。
(2)抓句子中的關鍵詞,學習“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3)表演朗讀,深刻感悟人物情感。
3.朗讀第四十章中的重點語句,感悟王葆誠實、知錯就改的人物形象。
(1)借助 “好松快”三個字,發(fā)揮想象,如釋重負的王葆心里會想什么?
(2)學習心理描寫,感悟人物形象。
(3)交流分享書中的句子,再談談王葆的人物形象,并說說作者運用的描寫方法。
4.學生談談從整個故事中受到的啟發(fā),教師進行情感教育:生活中要腳踏實地。
四、學以致用,運用描寫方法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1.學生從奶奶給王葆講的故事中,任選一個,根據(jù)已有內容創(chuàng)編故事,可以從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方法中恰當?shù)剡\用一種或多種刻畫人物。
2.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分享故事,并點評。
五、情感升華,激發(fā)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
手捧童話,感悟童真童趣;手捧童話,感受真善美。與童話同行,與經(jīng)典對話,讓童話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
36745019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