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興飛
(伊川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河南伊川 471300)
食管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其早期癥狀并非十分明顯,但在吞咽時會覺得喉部和胸骨后燒灼感,中晚期會產生進行性咽下困難,患者后期會日漸消瘦,若未及時治療,則會向肝臟、腦部轉移等[1,2]。胸腔鏡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可以促進其恢復,但食管癌中后期癥狀較為嚴重,術后依舊會產生疼痛性,影響患者身體恢復[3,4]。有研究表示[5,6],思維導圖引導與雙元護理和康復護理相結合,可以降低白內障和腦垂體腫瘤患者術后恢復,并且?guī)椭浼由钣洃洝;诖?,我院現將思維導圖引導疼痛護理應用于胸腔鏡下食管癌手術患者中,進一步觀察其價值,現做如下報道。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食管癌患者,根據其術后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44例和思維組50例。其中常規(guī)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45~75歲,平均(60.17±5.33)歲;病理類型:鱗癌15例、腺癌14例、小細胞未分化癌15例;病變部位:頸段13例、胸段15例、腹段16例。思維組男男27例,女23例;年齡45~75歲,平均(60.88±5.51)歲;病理類型:鱗癌17例、腺癌16例、小細胞未分化癌17例;病變部位:頸段13例、胸段15例、腹段16例。兩組各項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選標準:(1)不低于45歲,不高于75歲;(2)患者各項資料明確、完整,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符合食管癌診斷標準[7];(4)無凝血功能、認知功能障礙。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癌癥;(2)合并免疫類疾病、感染、內分泌疾病。
其中常規(guī)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如給予健康宣教、食用流質食物、心理教育,必要時給予止疼藥物。
思維組在此基礎上增加思維導圖引導疼痛護理,具體如下:(1)由責任護士根據思維導圖的設計和食管癌手術特點設計模擬情景3個,如食管癌早期和中期、后期特點和癥狀等,并且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2)疼痛護理:將疼痛護理的方法與思維導圖相結合,將手術鎮(zhèn)痛理念、護理流程和疼痛評估處理、鎮(zhèn)痛藥正確的使用和不良反應等,均通過思維導圖反饋,且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使用疼痛藥物、以及其他緩解疼痛的方法,如播放音樂、看電影等方法,以做到盡可能緩解患者疼痛感;(3)心理護理:對于心理有負面情緒的患者,護士應該加強與其溝通,詳細介紹食管癌手術方法等,并且鼓勵患者戰(zhàn)勝病魔決心,讓其消除恐懼感和焦慮感。
(1)干預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8](VAS)評定患者疼痛程度,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2)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9]對兩組患者心理應激水平進行評估,其通過評估而得到的分數越低表明患者情緒狀況改善越好;SAS具體評分為:50分為臨界值,低于50分為正常,50~65分為輕度焦慮,66~80分為中度焦慮,81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SDS具體評分為:53分為臨界值,低于53分為正常,53~68分為輕度抑郁,69~84分為中度抑郁,85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3)干預后通過自擬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數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得數據,計數資料如護理滿意度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如干預前后VAS、SAS和SDS評分等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對比行配對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思維組VAS評分小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分)
表1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分)
與干預后常規(guī)組對比,*P<0.05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常規(guī)組 44 3.41±1.36 2.35±0.52思維組 50 3.48±1.54 2.09±0.51*
干預前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思維組SAS和SD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應激比較(,分)
表2 兩組心理應激比較(,分)
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常規(guī)組 59.64±5.52 43.64±5.29* 58.44±5.79 44.64±5.52*思維組 58.55±5.41 38.63±5.58* 57.69±5.82 39.41±5.64*
常規(guī)組為79.55%,思維組為94.00%,思維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滿意度比較(n,%)
疼痛護理是指對疼痛進行優(yōu)化等,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護理人員被動執(zhí)行,其主要使用鎮(zhèn)痛藥物或是通過護患交流,告知患者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以此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10,11]。思維導圖是將信息通過模板等,制作成彩色樹形圖形,可以有效體現出信息的動向等,幫助閱讀人員更好理解[12]。
本研究顯示,干預后思維組VAS評分小于常規(guī)組,表明思維導圖引導疼痛護理可以明顯降低食管癌手術患者的疼痛程度,其主要原因在于疼痛護理中,責任護士將疼痛護理的方法與思維導圖相結合,且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使用疼痛藥物、以及其他緩解疼痛的方法,如播放音樂、看電影等方法,以做到盡可能緩解患者疼痛感[13]。干預后思維組SAS和SD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表明將思維導圖引導疼痛護應用于胸腔鏡下食管癌手術患者中可以減輕其負面情緒,其原因在于心理護理中,責任護士通過讓患者了解其方法和術后護理措施等,以期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并且鼓勵患者戰(zhàn)勝病魔決心,讓其增加術后護理積極性,以此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14]。思維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表明思維導圖引導疼痛護理應用于胸腔鏡下食管癌手術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其主要原因在于思維導圖比起枯燥的講解,其更具有生動性,可以調動患者以及其家屬的參與感和積極干,且思維導圖更容易增加患者和家屬記憶感,使在后續(xù)護理中可以促進家屬正確使用疼痛藥物等,本研究與陳翠清等[15]研究部分研究一致,表明思維導圖引導護理可以改善胸腔鏡下食管癌手術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引導疼痛護理應用于胸腔鏡下食管癌手術患者中,可以降低其疼痛程度,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并且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建議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