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皇成 王興發(fā)
(1.浙江省寧波市逸夫小學,315400;2.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qū)外國語學校,315040)
筆者所在學校以“一起玩、一起樂、一起賽”為校園足球教學理念,讓學生在“玩?!钡那榫持袑W習足球運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足球課的積極性。因此,學校給每一名學生都配備1個足球,并在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足球嘉年華活動中設置豐富多彩的足球比賽小游戲,如,“看誰踢得遠”“看誰踢得準”“看誰踩球多”“看誰拋球遠”“看誰拋球高”“看誰接得穩(wěn)”等。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體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體驗勝利與失敗的不同心理感受。以水平一足球教學為例,水平一的學生在比賽中缺乏配合意識,因此,足球教師可在教學中以小組學習為主并設計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足球技術,練習足球技術、游戲或比賽的樂趣,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學”是指一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容。足球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根據(jù)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合理選擇“學”的內容。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喜好,讓學生先喜歡上足球運動,再逐漸愛上足球運動,學生才能將學到的足球技術在課外、校外加以練習和運用。
“練”是指學生的身體練習?!熬殹睉浴皩W”的內容為核心,結合不同的技術動作,達到多練、精練、勤練。如,“學”的是踩固定球,那么練的組合動作就要以踩固定球為核心,設計成拍球+踩固定球,使“練”和“學”保持一致,并確保“練”是“學”的延伸。因此,足球教師在“練”的環(huán)節(jié)應讓學生做到多練,保證每節(jié)課中至少25min的練習時間,以小組練習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分享。
“賽”是學生學練情況的展示。在足球教學中,“賽”是多方位的,是根據(jù)足球項目特征、學情、教材難易度來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比賽,能突出足球運動的特點?!百悺钡膬热菖c“學”“練”的內容應保持一致性,以此鞏固“學”的內容、強化“練”的內容。
在日常足球教學中運用“學、練、賽”教學策略時,需在關注學生足球興趣的提升、練習方法的掌握后,逐漸增加“賽”的時間。水平一的學生主要以開展足球游戲為主,并將“賽”融入到游戲活動中,隨著學習課次的增加,游戲或比賽也應適當增加。一年級2個學期的單元主要以“身體控球、建立人球關系、提高玩小足球興趣”為目標,開展原地與移動身體控球、玩球的學習。如,第1個學期以原地身體控球動作練習為主,同時適當滲透簡單的位移踩球、拉球、撥球以及簡單的組合技術練習與體驗;第2個學期以移動身體控球動作練習為主,結合移動推拉球、移動踩撥球、拋接+踩球、拋接+扣球等練習,使學生感知球與人在不同位置的移動距離和速度。二年級2個學期應以“樂玩耍、建立人球關系、敢挑戰(zhàn)、能合作”為目標,開展“拋接(拋踢)”與“拋接(拋踢)”的組合動作練習,結合開展不同人數(shù)的游戲比賽,通過位移的改變和同伴相互間游戲,以及踩、撥、推、扣、拉等身體練習,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對球的感知能力、體能水平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各單元中的內容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單個技術練習到組合技術練習進行設計,如,在身體控球練習中,從小足球本身考慮,可按照先固定再移動、先原地再行進的順序進行練習;從動作上考慮,可按照從腳掌到腳弓,再到腳背的順序進行練習;從人數(shù)上考慮,可按照先每名學生1球,到2名學生1球進行自拋自接、你拋我接等練習;從難易程度上考慮,可按照原地踩球(撥球、拋球)、移動踩球(撥球、拉球、拋球)的順序練習。
為了便于足球運動技能的形成,足球教師應根據(jù)學情在該學期相對集中地展開教學。課時計劃教學策略按照單一身體練習、組合練習、游戲或比賽的順序進行組織教學,其中練習方法可以通過改變動作、任務、條件(如,器材、場地、距離、時間、人數(shù)、次數(shù)、頻率)等因素豐富練習形式,達到相關的教學目標。
足球教師應通過教學實踐與不斷創(chuàng)新改變,利用學?,F(xiàn)有條件設計足球教學。構建單元教學時,課時內容應依據(jù)“技術、體能、運用”共3個維度進行課時分配,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如,每個大單元每學期有18個課時,較長的課時設計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技術和較好的體能發(fā)展,同時,以游戲或比賽呈現(xiàn)評的價值和評的真實意義,便于學生在游戲或比賽中扮演角色。以水平一(一年級)第1個學期《足球》大單元教學設計為例(見表1)。
表1 水平一(一年級)第1個學期《足球》大單元教學計劃
續(x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