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光明日報》發(fā)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紅船精神”,并將其高度提煉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 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紅船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都是在五四運動中孕育和形成的,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都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本文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紅船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
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學說指導下的人民大眾獲得了精神覺醒,促使中國工人階級在斗爭的進程中不斷由自發(fā)性向自覺性轉變,從而催生出中國共產黨的“紅船精神”。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中國工人階級的發(fā)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選擇并追隨馬克思主義信仰。1915年8月,李大釗發(fā)表了《厭世心與自覺心》一文,呼吁國人“改進立國之精神,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盵1]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刊《新青年》,作為“救國救民”的輿論陣地。毛澤東在五四運動后不久發(fā)表的《民眾的大聯(lián)合》一文中指出“于今卻不同了,種種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經濟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從九重冤獄,求見青天?!辈⑶覕嘌浴八罩腥A民族的改革,將較任何民族為徹底。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2]這些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積極研究馬克思主義并投身群眾實踐,在群眾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fā)群眾覺醒并團結人民群眾實施救國方案,最終促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社會思潮的主流,為新文化運動注入了社會主義因素,從而為紅船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一部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史,就是一部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史。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歷史進程,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過程。五四運動中,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引下,為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道路。1921年7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以“愛國、進步、 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五四運動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啟蒙基因,并因中國共產黨的傳承、弘揚和踐行而發(fā)揚光大。
參與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先驅們都深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都有著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底蘊。建黨先驅們一般都受過私塾教育,深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都有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情結。1905年清王朝實行廢科舉、興學堂的改革,但一直到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才下令禁止中小學堂讀經,所以建黨先驅們青少年時期所接受的還是傳統(tǒng)儒學教育。陳獨秀幼年父親去世,在祖父的嚴格要求下誦讀經書,取得過秀才的功名。毛澤東也有“六年孔夫子”的私塾經歷。周恩來五歲即進入私塾讀書。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決定了建黨先驅們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建黨先驅們都有著強烈鮮明的反傳統(tǒng)傾向,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早已融入他們的生命之中?!拌F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李大釗介紹、宣傳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都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陳獨秀是反傳統(tǒng)的人,但他對于王陽明非常贊賞,寫下了《王陽明先生訓蒙大意的解釋》一文。毛澤東更是熟讀史書,從傳統(tǒng)文化中借鑒智慧,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
紅船精神和偉大建黨精神都源于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奮斗進程,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yǎng)分?!?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領導干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有益處?!盵3]
偉大建黨精神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具體內容,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志存高遠”的進取精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勉勵世人樹立崇高理想,并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體現了“志存高遠”的進取精神。在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一批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先進分子懷著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生活的初心,為在中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而不懈奮斗,舍生忘死,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志存高遠的進取精神。偉大建黨精神中“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具體內容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艱苦奮斗、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有大量關于艱苦奮斗的詞語,例如“天道酬勤、勤能補拙”等。
偉大建黨精神中“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具體內容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為維護國家和集體利益而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睹献印分杏性疲骸吧辔宜玻x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中國歷史上,岳飛、史可法、戚繼光等民族英雄為世人所敬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無數中國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敢于勝利,譜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偉大建黨精神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具體內容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以民為本”的民本思想?!渡袝分杏性啤懊裎┌畋荆竟贪顚帯??!睹献印分杏小懊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內容,告誡統(tǒng)治者要將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黨的一切政策和措施都緊密圍繞人民群眾的利益制定。同時,中國共產黨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以民為本”民本思想的基礎上,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以民為本”的民本思想的升華。
紅船精神中“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創(chuàng)新理念。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形成和發(fā)展中產生了“革故鼎新”的創(chuàng)新理念。例如《禮記· 大學》中提出:“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敝袊伯a黨成立以來,不斷弘揚“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指導思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chuàng)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
紅船精神中的“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周易》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笨涓缸啡?、愚公移山等傳說也贊頌勇于艱苦奮斗的精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奮斗史。1921年成立以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弘揚“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團結帶領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繼續(xù)奮斗。經過新中國成立后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持續(xù)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紅船精神中“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以民為本”的民本精神。愛國情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積淀。在古代歷史上曾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愛國情懷的生動體現。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主動擔當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以民為本”的民本精神,并將其發(fā)展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心懷家國、躬身為民的責任擔當。
中國共產黨人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沃土之中,不斷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對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成分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賦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新的時代意義和價值,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紅船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都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船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內容中都有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成分。
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理想信念的靈魂。紅船精神中的“堅定理想”和偉大建黨精神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堅持的都是馬克思主義這個真理,堅守的都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不竭的力量源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盵4]正是這種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奮斗,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信仰基石的內在依據。
對黨忠誠是黨章對每一個黨員的要求,也是建黨之初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古人所講的忠誠更多的是忠君,是對朝廷的忠誠,對一家一姓的忠誠。而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政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所以,到中國共產黨人這里,忠君思想就變成了對人民的忠誠,忠于黨就是忠于人民,兩者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傳統(tǒng)的忠義廉恥和民本思想升華而成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和“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被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譜寫出新的華章。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中的“初心”和“使命”指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盡管歷經曲折磨難,但黨的初心矢志不渝。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敝腥A傳統(tǒng)文化中的“初心”是指做任何事情秉持最初的本心和信念。例如唐代白居易《畫彌勒上生幀記》:“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說做任何事只要秉持最初的本心和信念,最終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白居易詩中所體現的是一種積極有為的人生態(tài)度,反映的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價值觀。從本質上說,不忘初心,體現的是對內在自我的高度認同,對精神信仰的執(zhí)著追求。個人的不忘初心是人生態(tài)度,中國共產黨的不忘初心是一種崇高的目標追求,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佰`行初心、擔當使命”,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力量之源,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志存高遠、一心為民的胸懷和擔當。從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到建立新中國,從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到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從實行改革開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奮斗歷史,就是不忘初心、擔當使命的歷史。
綜上所述,紅船精神和偉大建黨精神正是由于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繼承和發(fā)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強的影響力。在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必將繼續(xù)弘揚和發(fā)展紅船精神和偉大建黨精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