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秀杰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以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也逐漸應用于教育。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開發(fā)潛能的重要平臺。
關鍵詞:科學利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多媒體教學以其大容量、多信息、高密度、快節(jié)奏等優(yōu)勢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極大地提高了教與學的效果,它不僅是強化素質教育的一個盡然發(fā)展趨勢,也是變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一、以人為本,科學利用線上教學方式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不僅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培養(yǎng)現代化的合格人才,而且要求教育自身也要現代化。網絡的出現,以其無所不包的涉及面和海量的信息而擁有其他資源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如果沒有信息技術,單憑一篇課文,幾幅插圖,很難能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F行的線上教學模式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加強學習的吸引力,使學習者更加感興趣和集中精神,增強學生的認知動力,達到學習的目的。如: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沒有開學,居家學習,在上網課時,學生可以在學習強國里觀看視頻課件,科學利用線上教學,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效率,讓信息技術走進課堂
多媒體技術具有圖形、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等于一體的多種信息功能。而電腦入網后,信息量之大、信息變更速度之快、信息資源共享性之高,都是過去任何一種傳媒所無法比擬的。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教育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教師只有緊跟教育潮流,通過信息技術實踐課堂教學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整合龐雜的教學資源,才能提高教學效率,真正為高效課堂建設注入源頭活水。教師們根據教學的需要,如知識點、重難點、技能技巧等制作了大量的微課教學視頻資料,繼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實踐,目的是實現微課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翻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學習《荷花》這課時,運用多媒體技術,走進課文,圖文并茂,欣賞荷花的美:荷花萌芽期圖,荷花幼苗期圖,荷花立葉期圖,荷花花果期圖,荷花枯黃期圖,荷花休眠期圖。同時引導學生讀中感悟,體會荷花含苞待放,清香淡雅,圣潔美麗,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利用資源,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感知的鮮明度,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促進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我們可以把微課看做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形式,它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如微課《晏子為何使楚》,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晏子使楚》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晏子三次與楚王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現出晏子的智慧和勇氣。在學文中,有的學生提出了一個疑問:晏子從入楚王的城池之初就受到侮辱,為何不掉頭回國。這次出使出國的用意為何?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說明學生進行了深度思考。那么,晏子使楚的必要性在哪里?教師通過查找資料,制作了一節(jié)微課《晏子為何使楚》。微課中,教師講述了春秋末期諸侯割據,齊國在外交上緊張的政治局勢,闡述出晏子出使楚國的必然性。再通過遷移延伸,如在2021年3月18日,在中美外交會上的對話,楊潔篪,王毅代表中方從容堅定,云淡風輕的震懾了一方,展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由“站起來”到“富起來”發(fā)展到“強起來”,中國人民為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而奮斗。
四、精心設計,豐富語文線上教學內容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念,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的單一死板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獲取知識開辟了更寬的道路。因為多媒體CAI課件是以教學課題為主要線索,以強化教育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設計,為充分利用計算機硬件資源,盡量發(fā)揮軟件的表現手法而編寫的。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手機或電腦。首先要求學生在微信中組建班級群,和下載釘釘app組班級群,教師利用“優(yōu)學派同步課程”軟件向班級群發(fā)布相關的視頻要求學生學習或用“粵課堂”要求學生按老師布置的程序在手機或電視觀看直播內容。接著精心設計線上教學內容,如課件設計、教學設計、線上作業(yè)互動設計。然后做好科學客觀評價,如測試形式:數劇統(tǒng)計、獎勵智慧學分、線上現場點評。用好工具:釘釘后臺數據,PPT的學生評價系統(tǒng)。完善評價內容:觀看時間計時、線上答題數量、作業(yè)完成評估。如學習《鄉(xiāng)下人家》,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與運用,不斷提高線上教學效果。通過欣賞圖片,領略鄉(xiāng)下人家的秀麗景色,在琢磨課文的優(yōu)美詞語和句子中,初步感受鄉(xiāng)下人家樸實自然、寧靜祥和、充滿詩意的鄉(xiāng)下生活, .走進課文,體會鄉(xiāng)下人家的美: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后春筍圖,鴨群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明人靜圖。把《鄉(xiāng)下人家》一課相關內容的圖文制作成PPT,在欣賞鄉(xiāng)村美圖中插入優(yōu)美旋律的音樂作背景,制造引人入勝的意境,對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特別標注,體會作者用詞的絕妙之處,教師有感情地領讀課文片段,增強教師在學生心中的親切感,拉近師生交流的距離,師生共同找出文中的中心句,體會鄉(xiāng)下人家寧靜祥和的生活意境。
五、合理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事物具有兩面性,大量不良信息內容也在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當前,在廣大學生中開展各種形式的網絡安全和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各種媒體上關于網絡騙局的報道屢見不鮮,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能夠有助于引起學生的警惕、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如:在使用網絡學習時,注意對學生加以引導,因為學生容易沉浸在網絡游戲,對學習與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要加以科學引導,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學生的辨識和思考的能力。教師應該具備更強的信息技術能力,擁有更高的信息素養(yǎng),從網絡中發(fā)現更多積極的因素,因勢利導,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將學生的網絡活動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提高全民信息素養(yǎng)。
六、網上閱讀,提升學生的讀寫水平
多媒體教室網絡具備大量儲存信息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并能使資源共享,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通過信息獲取 、信息處理、信息表達及發(fā)現問題、利用資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鑒別能力低,面對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學生順手拈來就讀,有時甚至去讀一些不健康的讀物,這往往會產生負面影響。教師不但要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而且要教給學生如何選擇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發(fā)展的課外讀物。諸如《成語故事》《世界未解之謎》《我們愛科學》《知識樹》《中國少年兒童》《校園文學》等有趣味性、知識性和文學性的少兒讀物,均是孩子們愛看的;諸如《名人與偉人的成長歷程》《愛的教育》《熱愛祖國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書籍也應是學生必看的,學生正是在群書中博讀,以“移花椄木”之功,把書中的好詞、好句靈活運用于寫作中,使文章語句生動許多,為今后寫作文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讀”中,我們努力追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的境界,我們尤其應重視指導每一個學生寫出自己的東西來,努力做到有一千個作者,也要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只有我們教學中切合學生實際,做到循序漸進,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如我指導的學生;梁美芳,梁婷、梁江儀,黃佩霞,梁曉林她們好學進取,喜愛課外閱讀,積極學習“四大名著”作品,認真寫讀后感,學生的寫作水平有質的飛躍。
總之,時代不斷發(fā)展,教育要順應改革發(fā)展的潮流,為培養(yǎng)21世紀創(chuàng)新型人才,讓信息技術應用與語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