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珊
摘? 要? 球員歸化是世界足球文化一體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在文化認同的背景下深入探討文化認同與球員歸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追溯中國足球歸化的歷史以及現(xiàn)階段我國歸化外籍球員和文化認同所面臨的困境,辯證地看待球員歸化這一問題。球員歸化對中國足球發(fā)展更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也要積極尋求認同難題的化解之道,實現(xiàn)歸化的初衷和本義。
關鍵詞? 文化認同? 歸化球員? 意義? 困境? 化解之道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1-021-02
一、相關概念及理論提出
文化認同,歸化球員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文化認同,就是指對人們之間或個人同群體之間的共同文化的確認。使用相同的文化符號、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guī)范,是文化認同的依據(jù)。認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1]。文化認同的要素便是跨文化交流,而文化認同為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礎,跨文化交流也成為文化認同的方法與手段[2]。
按照法律規(guī)定,所謂“歸化”是指某個人在出生國籍以外自愿、主動取得其他國家國籍的行為。足球歸化球員指的是通過更換國籍,代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參加足球比賽,幫助其國家隊在足球賽事中取得較好成績的一部分球員[3]。
就足球而言,中國足球的確需要幫助,但終究要靠自己來辦,不能靠別人來踢。而判斷一個歸化球員究竟是不是自己人的標準,或許不在于長什么樣的面孔、流著什么樣的血,而在于他對中國這個國家,對中華文化的真正認同。
二、球員歸化與文化認同的困境
(一)我國《國籍法》不承認雙重國籍
目前我國法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籍球員的加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guī)定:“外國人申請加入中國國籍的前提是愿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并且具有下列三個條件之一:(1)中國人的近親屬;(2)定居在中國;(3)有其他正當理由。如優(yōu)秀人才引進計劃,外國人在中國居住年滿8年,也可以申請入中國籍?!鄙鲜鲆?guī)定比較適合歸化國外運動員的條款是“優(yōu)秀人才引進計劃”,但是,在體育領域沒有相關人才引進政策法規(guī)[4]。此外,由于我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外國人被批準加入中國國籍的,將不再保留外國國籍。因此,外籍球員要想加人中國國籍,就必須在原有國籍和中國國籍之間做選擇,然而大多數(shù)外籍球員只想通過取得“雙重國籍”的身份為中國足球效力。雖然雙重國籍規(guī)則在諸如德國、日本、卡塔爾等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得到了法律的認可,但是在我國仍沒有打開這扇大門。
(二)國際足聯(lián)對歸化球員的規(guī)定限制
國際足聯(lián)對于歸化球員的要求,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中至少一個:該名球員出生在該國;球員的父母至少一方出生在該國;球員的祖父母至少一方出生在該國;在入籍國連續(xù)生活滿5年。此外還有一項硬性規(guī)定,就是該球員沒有為其他國家成年隊效力的經(jīng)歷[5]。如前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的穆里奇曾公開表示想加入中國國家隊,而在2014年夏天穆里奇轉(zhuǎn)會西亞球隊后,國際足聯(lián)關于“在該國生活超過5年”的規(guī)定,也徹底打碎了穆里奇代表中國國家隊參賽的夢想。細數(shù)我國足球賽事中引進的外援,踢球能夠超過5年、足球競技能力出色且愿意歸化到中國的球員屈指可數(shù),這也就無形地增加了我國歸化足球球員的困難。
(三)歸化球員難以擁有強烈的國家身份和文化認同
一國的國家隊不僅是一個國家榮譽的象征,更是一個國家價值觀、文化傳統(tǒng)的集中體現(xiàn)。民眾對國家隊所參加的賽事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對國家隊球員具有強烈的身份認同意識,這一點在歸化球員上很難得到充分的認同和共鳴,難以具有強烈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意識??陀^來說,除了“熱愛中國”的因素,巨大的利益誘惑恐怕是吸引外籍球員歸化的重要因素,這也是歸化球員最容易引發(fā)爭議的原因之一。此外,國家隊是一個國家足球發(fā)展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國家隊中歸化球員過多,難以真實反映這個國家的足球發(fā)展水平,壓縮了本國球員的成長空間,而且不利于本國年輕球員的成長和發(fā)展,這也是國際足聯(lián)為什么在歸化球員問題上有著嚴格規(guī)定和限制的原因。
三、歸化意義及認同難題的化解之道
(一)歸化意義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全球化的逐步發(fā)展,國家間的距離正變得越來越近,人與人的交流也逐漸增多,科技革新與國際合作使得全球化的紅利正惠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耙舱且驗槿蚧牟粩喟l(fā)展,使得先前象征著國家民族主義,堅實不可逾越的國籍制度也逐漸放開”[6]。原來橫亙在各國間的巨大鴻溝正不斷被填平,從而使得生活在不同國家的人自愿選擇加入其他國家(即“歸化”)成為可能。通過國籍歸化,確定個體與國家間的特定聯(lián)結(jié),從而實現(xiàn)個體的認同與歸屬感,就是歸化的本來意義。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志選擇愿意歸屬的國家就是“歸化”的價值所在。從這個層面而言,歸化是實現(xiàn)“人的自由意志”的一種方式。同時,就外籍運動員而言,歸化球員對歸化國自身也具有諸多積極意義:“歸化他國的優(yōu)秀運動員對本國該運動項目的促進作用無需多言,有太多成功范例可供借鑒。從短期看,有助于快速提高成績、鼓舞人心、凝聚支持;從長遠看,歸化運動員對國內(nèi)同行的教、傳、幫、帶作用亦不能忽視?!盵7]因此,經(jīng)過“雙向選擇”的國籍歸化是一項對歸化國與歸化運動員而言均有益的舉措。雖然我國目前依舊嚴格控制著歸化球員的人數(shù)與規(guī)模[8],但是外籍運動員的歸化顯然已不再是“禁區(qū)”,并且正在被有序控制、逐步放開。
(二)認同難題的化解之道
盡管文化認同是一個涉及到法律、歷史、文化、觀念等多重領域的社會難題,也確實敏感復雜,但是這一難題遠非不可調(diào)和,而是有著諸多化解之道。
1.觀念上需要進行更新。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說:“足球這個最全球化的運動同時也是最國家性的?!弊闱虮荣愂亲钊菀准ぐl(fā)民族自豪感的事物之一,而當足球被冠以國家隊的形式出現(xiàn)時,足球這項運動的含義就已經(jīng)超越了體育運動的本身,成為了國家民族榮譽的載體[9]。歸化球員的國家歸屬程度如何,能否得到隊友和球迷的認可,一度是歸化球員容易引發(fā)爭議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jù)中國的基本國情,考慮歸化球員思想教育趨勢,歸化球員應有基本的國家榮譽感,而非純?yōu)榻疱X來選擇中國國籍,需要由體育總局或俱樂部統(tǒng)一組織,安排長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和語言教育。《中國足球協(xié)會入籍球員管理暫行規(guī)定》的通知中規(guī)定:“俱樂部應對入籍球員進行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了解中國歷史和現(xiàn)實國情,制定中文學習計劃,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入籍球員應能識國旗、認國徽、唱國歌。”在重大體育賽事開始前均有唱國歌環(huán)節(jié),演唱國歌是非常莊嚴、神圣的,而要求歸化球員能識國旗、認國徽、唱國歌的規(guī)定,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北京國安俱樂部的李可作為中超歸化進入國家隊的第一人,在中超或國家隊的比賽中,在賽前升國旗儀式中,已經(jīng)能夠流利地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既能反映出球員本人對國家的認同,也有利于國人對歸化球員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認同。
2.制度上也須加以改進。僅在觀念上進行更新仍然不夠,制度與政策層面的改進也極為重要。加強戰(zhàn)略歸化和頂層設計,加快歸化政策落實在當前備戰(zh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戰(zhàn)略的背景下,借助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冬季項目運動員的歸化直接推動了足球運動員歸化進程。自具有華裔血統(tǒng)的侯永永成為中國足壇第一位歸化球員以來,越來越多的外籍球員進入到了歸化名單。但歸化球員畢竟在中國尚屬新鮮事物,因此,需要從中國足球健康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對整個歸化政策的設計與實施做出合理安排。2019年3月中國足球協(xié)會發(fā)布了《入籍球員管理暫行規(guī)定》,但這份規(guī)定更多的是針對入籍球員成功歸化后的管理,并未對入籍球員自身條件提出明確規(guī)定,導致越來越多的非華裔球員進入到入籍序列中。面對外界各類有關“入籍球員問題”的疑問甚至非議,廣大俱樂部、球迷有關維護公平競爭、拒絕破壞青訓的呼聲,新任中國足協(xié)主席陳戌源表示:“現(xiàn)階段國足需要歸化球員,但會嚴格控制歸化政策?!盵10]在暫行規(guī)定的基礎上,中國足協(xié)客觀上需要對歸化政策、規(guī)則加以補充、細化盡快出臺外籍球員歸化條件的具體意見,成立入籍推薦審核小組,特別是針對非華裔血統(tǒng)外籍球員,要提高歸化球員門檻,完善歸化程序,使俱樂部站在更高的層面來對待歸化球員。
四、結(jié)語
改革是新時代中國永恒的主題。在中國足球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短時間內(nèi)僅僅依靠幾名歸化球員的作用,很難說能給中國足球帶來質(zhì)的提升,但侯永永、李可、艾克森的成功歸化,給中國足球未來選拔人才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打破了諸多體制機制的障礙,邁出中國足球改革的關鍵一步,這是積極的意義所在。但在球員歸化的文化認同方面也存在的諸多矛盾,因此盡快遏制當前出現(xiàn)的歸化亂象、規(guī)范球員管理,成為中國足協(xié)行業(yè)管理者的當務之急。如何根據(jù)國際足聯(lián)的規(guī)則以及中國法律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球員歸化方案,解決資格認定、文化隔閡、國家認同、公平競爭等突出問題,這些都需要在未來實踐中不斷考驗足協(xié)的智慧,只有真正去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實現(xiàn)歸化的初衷和本義。
參考文獻:
[1]崔新建.文化認同及其根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103.
[2]張應龍.文化認同視域下歐洲職業(yè)足球文化特征及其啟示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6(01):117.
[3]汪宏磊,賀新奇.中國足球歸化外籍球員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5,37(06):18-19.
[4]萬文博,王政,董敏.體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足球賽事中歸化外籍球員的困境與出路[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29(02):114-117.
[5]馮彬.“回娘家”的華裔球員[J].廉政瞭望(上半月),2019(02):44-46.
[6]馬肇國,孫侃然.“歸化”運動員的國際趨勢與中國對策[J].體育與科學,2017,38(4):109-115.
[7]黃鑫,胡錦光.論我國歸化外籍運動員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3):56-60.
[8]馬藝歐.新任中國足協(xié)主席直面焦點話題作出解答[N].中國體育報,2019-08-23(01).
[9]倪京帥,王家宏.世界足壇歸化球員的規(guī)則演變、理性認知及中國策略[J].體育學刊,2020,27(02):25-31.
[10]新華社專訪陳戌源.現(xiàn)階段國足需要歸化球員,會嚴格控制歸化政策[EB/OL].[2019-08-22].https://sports.qq.com/a/20190822/007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