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泰成 于靖文 李娟 李杰 許博文
摘要 目的:評價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肺癌的臨床療效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善情況。方法: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數據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CSP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CD)、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CBM)數據庫,檢索時間限定為建庫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ne評價手冊中的風險偏倚評估工具評價文獻質量后納入Meta分析。結果:共納入15篇隨機對照試驗文獻。Meta分析結果顯示,臨床療效(OR=2.113,95%CI為1.627~2.745,P<0.05),對其及病理類型及対照度干預措施的不同進行亞組分析發(fā)現,生命質量(MD=7.05,95%CI為6.06~8.04,P<0.05);中醫(yī)證候療效(OR=4.817,95%CI為3.010~7.710,P<0.05)。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I2均>50%,具有較強異質性。結論: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肺癌有著一定的臨床療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減輕其血瘀證候,對于高凝狀態(tài)肺癌患者,可改善患者異常的凝血指標(PLT、FIB、D-Dimer、APTT、PT),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考慮納入文獻質量不高,此結論仍需要高質量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進行驗證。
關鍵詞 血府逐瘀方劑;肺癌;臨床療效;生命質量;中醫(yī)證候;凝血功能;系統評價;Meta分析
Meta-analysis of Xuefu Zhuyu Decoctio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Lung Cancer
LU Taicheng1,2,YU Jingwen1,2,LI Juan1,2,LI Jie1,XU Bowen1,2
(1 Guang′anmen Hospit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uefu Zhuyu Formula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agulation function.Method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Wanfang and VIP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each database to March 2020.Literature qua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risk bias assessment tool in the Cochrane Review Manual and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15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included.Meta-analysis showed clinical efficacy(OR=2.113,95%CI(1.627,2.745,P<0.05),indicating that Xuefu Zhuyu Formula had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and subgroup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its and pathological types,and for different adjustability interventions.Quality of life(MD=7.05,95%CI(6.06,8.04,P<0.05);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s(OR=4.817,95%CI(3.010,7.710,P<0.05) indicated that Xuefu Zhuyu Formula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CM syndromes of patients.Both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hemorheology index I2 were>50%,indicating strong heterogeneity.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pectively,and after removing single studies one by one,fixed effect combined with effect size was applied,indicating that all outcome indexes were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except for APTT,where P=0.41>0.05,indicating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Xuefu Zhuyu Formula has certain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alleviate their blood stasis syndrome.For patients with hypercoagulable lung cancer,it can improve the abnormal coagulation indicators(PLT,FIB,D-Dimer,APTT,PT),and reduce 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 and plasma viscosity of patients.Considering the low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this conclusion still needs to be verified by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Keywords Xuefu Zhuyu Formula; Lung cancer; Clinical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 Coag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中圖分類號:R289.5;R73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2.02.011
肺癌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圍內,肺癌是導致新癌癥診斷(135萬例新病例,占新癌癥病例總數的12.4%)和因癌癥死亡(118萬例死亡,占癌癥死亡總數的17.6%)的最大貢獻者[1]。中國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19.7%,盡管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其生存率呈增加趨勢,但與其他常見惡性腫瘤的生存率相比仍有待提高[2]?,F如今,中醫(yī)藥作為肺癌治療過程中的輔助治療手段,在臨床治療中發(fā)揮著廣泛的作用。肺癌患者容易合并血液高凝狀態(tài)[3]。而血府逐瘀方劑作為治療胸中血瘀證的代表方,在肺癌臨床治療以及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臨床治療一直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目前,關于血府逐瘀方劑可以治療肺癌以及改善其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不斷增多,但尚缺乏循證醫(yī)學證據。本研究對血府逐瘀方劑治療肺癌的有效性及其對凝血功能的改善進行Meta分析,旨在為今后相關臨床治療提供循證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檢索 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數據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CSP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CD)、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CBM)數據庫,時間為建庫至2020年3月。采用主題詞結合關鍵詞的方式,中文檢索詞為“血府逐瘀”和“肺腫瘤”“肺癌”“原發(fā)性支氣管癌”“支氣管癌”和“隨機對照試驗”“RCT”“隨機對照”“隨機”,英文檢索詞為Lung Neoplasms、Xuefu Zhuyu、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s為主題詞進行檢索。
1.2 納入標準
1.2.1 研究類型 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
1.2.2 研究對象 組織細胞學或病理學相關檢查確診為肺癌。
1.2.3 干預措施 采用血府逐瘀方劑(主要藥物為生地黃、赤芍、當歸、桃仁、紅花、柴胡、牛膝、桔梗、甘草、枳殼、川芎)并包含其變方、血府逐瘀方劑+放化療、手術,劑型、劑量、療程不限。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
1.2.4 質量評價 根據Cochrane協作網提供的風險偏倚評估表,由2位評價員對篩選文獻進行質量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隨機方法生成、分配方案隱藏、受試者及研究者的盲法、結局評價者盲法、結局不完整性、選擇性報告及其他偏倚等方面。若有爭議,通過討論或由第三方研究者評估決定。
1.2.5 結局指標 主要結局指標為腫瘤近期療效、生命質量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評分)以及中醫(yī)證候積分,腫瘤近期療效參照《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療規(guī)范》及WHO腫瘤病灶測量評價標準,分別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wěn)定(SD)、疾病進展(PD);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價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指導原則》2002版。痊愈為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超過95%,癥狀、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顯效為證候積分減少超過70%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有效為證候積分減少超過30%癥狀、體征有所好轉;無效為證候積分減少小于30%,癥狀、體征無改善。次要結局指標為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凝血功能指標及血液流變學指標主要為血小板(PLT)、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D-Dime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全血黏度、血漿黏度。
1.3 排除標準 1)數據不全或數據有問題的文獻;2)重復發(fā)表的學術或會議論文;3)缺乏足夠療效評定指標的文獻。
1.4 診斷標準 肺癌的診斷標準參照《中國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經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為肺癌。
1.5 資料提取 由2位評價員獨立篩選檢索出的文獻,匯總整理后按照納排標準判斷是否納入分析。對于存在歧義的文獻,則通過討論或由第三位評價者協助指導決定是否納入。
1.6 統計分析 采用RevMan 5.3及Stata 15.1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有序等級變量采用比值比(OR),連續(xù)變量采用平均差值(MD)或標準化均數差(SMD)。Meta分析結果之間沒有顯著的統計學異質性(P≥0.1,I2≤50%),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如果結果之間存在顯著的異質性(P≤0.10,I2≥50%),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進行Meta分析。用漏斗圖和Begg偏倚檢驗分析文獻偏倚。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共檢索文獻77篇。通過閱讀標題和摘要,初步排除56篇文獻,排除4篇結局指標不一致且無法提取數據的文獻,排除2篇非隨機對照試驗文獻,最終納入Meta分析的文獻15篇,均為中文文獻。見圖1。
2.2 納入研究表 所有納入文獻中,7篇采用血府逐瘀方劑(其中1篇為使用血府逐瘀膠囊、1篇為使用血府逐瘀湯顆粒)+化療,2篇采用血府逐瘀湯+放化療治療,2篇采用血府逐瘀湯+常規(guī)抗腫瘤方案治療,2篇采用血府逐瘀湯+手術治療,1篇采用血府逐瘀湯+對癥支持治療,1篇為血府逐瘀湯合生脈飲治療;15篇文獻研究對象均為肺癌。見表1。
2.3 方法學質量評價 對納入的15項研究采用Cochrane評價手冊中的風險偏倚評估工具進行方法質量學評價,其中6項研究描述了使用隨機數字表法[4-6,9,13,16],1項研究描述使用隨機區(qū)組法[12],及1項研究描述使用Doll′s臨床病例隨機表法[15],評為“低風險”;7項研究僅提及“隨機”[5-8,10,14,16-17],評為“不清楚”;15項研究未提及是否使用分配隱藏,評為“不清楚”;15項研究均未使用盲法,評為“高風險”;15項研究均未提到存在脫落受試者,不完整結果數據評為“低風險”;15項研究無其他偏倚來源,評為“低風險”。見圖2~3。
2.4 Meta分析結果
2.4.1 臨床療效 9篇文獻異質性檢驗顯示,I2=0%<50%,且Q檢驗中P=0.987,因此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9項研究OR值為2.113,95%Cl為1.627~2.745,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5.60,P<0.05),血府逐瘀方劑聯合西醫(yī)對肺癌的控制和緩解是顯著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對照組。見圖4。針對肺癌不同疾病類型的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亞組中沒有異質性(I2=0%,P>0.05),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小細胞肺癌亞組中,OR=2.17,95%Cl為1.465~3.207,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87,P<0.05);而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亞組中,OR=2.100,95%Cl為1.627~2.745,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03,P<0.05),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非小細胞肺癌。針對對照組干預措施的不同的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化療組與γ-刀組中沒有異質性(I2=0%,P>0.05),血府逐瘀方劑聯合化療的亞組研究中,OR=2.169,95%Cl為1.515~3.105,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4.23,P<0.05);而γ-刀組中,OR=2.120,95%Cl為1.000~4.494,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4.23,P=0.05),納入的樣本量過少。血府逐瘀方劑聯合化療治療肺癌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γ-刀組。見圖5~6。
2.4.2 生命質量評分 異質性檢驗:I2=94%,且Q檢驗P<0.000 01,4篇文獻對生命質量評分指標的評價具有很強的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4項研究匯總的MD值為9.41,95%Cl為5.21~13.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4.39,P<0.05)。見圖7。隨后對4篇文獻進行敏感性分析,發(fā)現喬新梅和趙金嶺[17]2013對異質性影響較大。見圖8??紤]其原因可能為該研究納入的患者中KPS評分普遍較低,導致KPS評分改善顯著,故導致其異質性較強。去掉該研究之后,異質性檢驗I2=0%<50%,且Q檢驗的P=0.38>0.1,可以選擇固定效應進行Meta分析。3項研究MD值為7.05,95%Cl為6.06~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13.98,P<0.05),西醫(yī)治療上聯合血府逐瘀方劑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評分(KPS評分)7.05分。見圖9。
2.4.3 中醫(yī)證候療效 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Q檢驗中I2=46%<50%,P=0.135,4篇文獻之間存在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3項研究OR值為4.817,95%Cl為3.010~7.710,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6.65,P<0.05),血府逐瘀方劑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瘀證候。見圖10。
2.4.4 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 其中納入凝血功能的指標有PLT、FIB、D-Dimer、APTT、PT,其中包含PLT的有8篇,包含FIB的有8篇,包含D-Dimer有6篇,包含APTT的有4篇,包含PT的有3篇;納入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有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納入文獻均為3篇。由于7個結局指標所納入的文獻經過異質性檢驗,I2>50%,提示5個結局指標所納入的文獻均存在較高的異質性,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見表2。分別對5個凝血功能指標及2個血液流變學指標所納入的文獻進行敏感性分析,分別排除掉異質性較高的文獻,并采用固定效應進行Meta分析。其Meta分析結果顯示,血府逐瘀方劑對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及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D-Dimer因無法排除異質性而無法使用固定效應進行Meta分析,APTT排除異質性后使用固定效應模型,其P=0.41。見表3。
2.5 偏倚檢驗 對納入文獻大于7篇的進行偏倚檢驗,分別對臨床療效以及PLT、FIB結局指標繪制漏斗圖,漏斗圖基本對稱,并且對此3個結局指標進行begg偏倚檢驗,得出P值全部大于0.05,其中臨床療效P=0.917,PLT P=0.711,FIB P=1.000,無文獻對本Meta分析的結果造成很大的干擾。見圖11。
3 討論
血府逐瘀方劑出自王清任的《醫(yī)林改錯》,其主要治療胸中血瘀之證候,胸中為氣之所宗,血之所聚,而肺癌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為正氣內虛,邪毒外侵,引起的以痰濁內聚,氣滯血瘀,蘊結于肺,以致在胸中形成積塊,病屬血分。故在臨床上,對于存在瘀血證候或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肺癌患者,應考慮使用血府逐瘀方劑加減治療。故臨床上多用其治療肺癌?,F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血府逐瘀湯對腫瘤細胞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延長荷瘤小鼠的生存時間,主要通過降低腫瘤組織及其周圍組織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達而發(fā)揮作用[19]。
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肺癌與單純使用抗腫瘤常規(guī)方案相比有著更好的臨床療效,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對存在高凝狀態(tài)的患者能改善其凝血功能的異常,但缺乏相關循證醫(yī)學證據。本研究共納入了15項RCT,發(fā)現血府逐瘀方劑輔助治療肺癌患者能提高臨床療效和生命質量,并且對于存在血瘀證候以及高凝狀態(tài)的肺癌患者,其能改善患者的血瘀證候及凝血功能,此外對于全血黏度及血漿黏度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Meta分析中,其異質性普遍較強,考慮產生異質性的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1)納入患者包含普通肺癌患者以及存在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肺癌患者,故納入后凝血功能指標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有一定的差異;2)血液高凝狀態(tài)診斷標準較為寬泛,血小板計數(PLT)、D-Dimer濃度、PT、APTT、FIB此5個指標只要符合2個或以上即可診斷為血液高凝狀態(tài),這也導致不同文獻所納入患者的指標測量均值有所不同,以及所改善的程度有所不同,從而給合并效應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3)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藥物劑量有所不同。
盡管本研究所探討的15項RCT為嚴格按照納排標準篩選而來,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納入的研究因需要過倫理審查以及需要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較難實施以湯劑作為安慰劑的對照組,故這為研究需要運用盲法及分配隱藏法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可能為結果帶來一定的偏差;2)納入研究當中全部為小樣本、單中心的RCT,有著一定的臨床異質性;3)所納入研究當中血府逐瘀方劑雖為主體框架,但每篇RCT當中對血府逐瘀方劑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減,并且因肺癌患者大多為癌毒重,病情遷延不愈,正氣損傷,故在臨床上運用血府逐瘀方劑治療肺癌時可參考以血府逐瘀方劑為主體框架并謹遵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適當加減。
總的來說,血府逐瘀方劑對于肺癌患者的近期臨床療效、生命質量、中醫(yī)證候情況、凝血功能及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活血藥可能對腫瘤轉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0]。故在使用血府逐瘀方劑期間在一定程度上需把握其應用的量及時間,并進行適當的加減。最后,本研究結果仍需大樣本、多中心、高質量的RCT進一步驗證以及更進一步的基礎研究以闡明其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1]Bade BC,Dela Cruz CS.Lung Cancer 2020:Epidemiology,Etiology,and Prevention[J].Clin Chest Med,2020,41(1):1-24.
[2]曹毛毛,陳萬青.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及防控現狀[J].中國腫瘤臨床,2019,46(3):145-149.
[3]Ruiz-Artacho P,Trujillo-Santos J,López-Jiménez L,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TH Open,2018,2(2):e210-e217.
[4]張嵐,宋磊,李德需,等.生脈飲合血府逐瘀湯對非小細胞肺癌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11):109-114.
[5]張紅,李媛,廖淑芬.抗腫瘤常規(guī)方案聯合血府逐瘀湯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血液高凝狀態(tài)30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8,34(6):67-68.
[6]李燕,劉懷民,蔣立峰,等.血府逐瘀湯加減對高凝狀態(tài)氣虛血瘀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8,16(10):47-48.
[7]張喜峰,王新新.血府逐瘀湯聯合EP化療方案治療小細胞肺癌瘀阻肺絡證近期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8,14(1):202-204.
[8]徐俊明,崔學鋒,李冉冉.血府逐瘀湯加減結合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8,37(7):64-65.
[9]吳瓊,馬海洋,王志武,等.活血化瘀法對肺癌放療后肺纖維化的抑制作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9):1261-1263.
[10]程緯民,曾清,韋常麗,等.血府逐瘀顆粒加味對肺癌氣虛血瘀證凝血機制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18(5):36-38.
[11]彭濤,歐陽喻璐,李志丹,等.血府逐瘀湯防治肺癌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45例[J].江西中醫(yī)藥,2016,47(10):45-47.
[12]李成軍.血府逐瘀湯加減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高凝狀態(tài)影響的臨床研究[D].咸陽:陜西中醫(yī)藥大學,2016.
[13]廖碧常,鄒立華,李惠.血府逐瘀膠囊輔助化療對中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及凝血指標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5,22(9):26-29.
[14]廖絳陽,張紅.血府逐瘀湯加味配合γ-刀治療氣虛血瘀證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0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10):98-100.
[15]王靖.血府逐瘀湯加味配合伽馬刀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氣虛血瘀型)的臨床療效研究[D].長沙: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4.
[16]董強,劉桂芹,劉建新,等.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中晚期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yī),2014,34(9):1758-1760.
[17]喬新梅,趙金嶺.血府逐瘀湯聯合化療治療瘀阻肺絡證小細胞肺癌4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3,45(2):55-56.
[18]羅忠南,李澍.血府逐瘀湯加減結合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NSCLC76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12(5):795,797.
[19]李延,田偉,馬中龍.加味血府逐瘀湯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2012,7(1):72-74.
[20]丁文波,寧青,夏智,等.雙丹膠囊聯合5-FU對肝癌細胞Huh-7及荷瘤小鼠協同抗腫瘤作用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20,45(23):5762-5769.
(2020-05-19收稿 本文編輯:楊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