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鳳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研究利用網絡對高中生進行德育的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騰訊智慧校園、班班通、班級群、網課、上網搜集家鄉(xiāng)文化資料。
關鍵詞:德育;騰訊智慧校園;班班通;鄉(xiāng)土文化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學校要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德育是一個直接關系著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yǎng)人的問題。直接指向學生如何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它的實現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此,我校不僅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還專門組織老師們申請并正在研究一個有關德育的課題——《利用網絡對高中生進行德育的研究》。在此主要探討研究利用網絡對高中生進行德育的途徑。
針對我校學生的具體情況,我校德育以道德教育養(yǎng)成為重點,并對其途徑做了以下幾方面地探索。
一、通過“騰訊智慧校園”網絡對學生進行德育
引進騰訊公司的校園智慧網絡。為響應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國家教育信息化2.0行動,提升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學校辦學品質,方便學校管理及家長交流,我校于2019年8月通過第三方服務方式,引進智慧校園公司——九朵云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一個智慧校園系統(tǒng),公司負責智慧校園平臺的建設和運作。“騰訊智慧校園”為學校提供了各場景中的應用功能,實現學校師生及家校的移動互聯,為我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提供了方便和途徑。
每個班配了一臺終端機并注冊了一個企業(yè)微信號,主要體現在教室門口的班牌上,每個教室門口都掛著一張液晶屏幕——“智慧班牌”,主要用于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以及學生和家長的聯系。
(一)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
智慧班牌主要分為“班級主頁”“校園風采”“班級課表”“個人中心”四大模板。班級主頁上又分為“班主任介紹”、“班級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實時消息”。實時消息用于學生和家長的聯系溝通,方便每一們學生跟其家長對話發(fā)消息。而班主任主要用“校園風采”“班級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欄目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啟發(fā)以及德育。例如經常會在“校園風采”上傳一些有關學校、班級以及比較勵志的熱門材料或圖片等相關信息,給學生思想上的洗滌和啟發(fā)。引導他們學會獨立、自尊自強自愛,努力奮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愛國思想。
課后課間經常會有學生在此閱讀老師上傳的勵志的熱門材料和圖片,我通過一個班來調查,堅持每天必看的有一半左右,而每天必看的學生大多數表示,他們在看的過程中還會拿筆和積累本來記,因為可以積累素材,運用到作文中;還有同學表示當心情不好,感到學習壓力大時,也會到此看看智慧班牌里的勵志文字和圖片,看過后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釋不良情緒和壓力,并且能找到學習的動力和目標,能夠快速回到學習中來,尤其看到某些勵志事件會讓他們熱血沸騰,會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之情、為理想拼博、為社會做貢獻的激情。
(二)引導和為家長提供載體對學生進行德育
家校間的互聯主要體現在騰訊公司在微信上設置的一個特殊的公眾號,這個公眾號要求每個學生或學生家長都必須關注和注冊登錄,里面可以及時接收學校發(fā)送的消息,以及班主任在“班級圈”里發(fā)送的消息,還可觀看優(yōu)秀教師上的“精品云課”等等。學校經常利用發(fā)消息欄目,向家長發(fā)送與其子女相關的消息,班主任還會根據學生情況單獨跟家長溝通,并指導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除了學習、生活,還有德育。因為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所以家長和學生平時難以取得聯系,但有了這個校園智慧網絡,家長就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fā)送消息到智慧班牌,學生通過掃臉看到消息并回復交流。相比電話通話來看,文字有時候比言語更有力度,更合適,更溫馨。尤其當學生被學習或成績打擊得心情低落時,看到父母發(fā)來的一句文字消息會倍感溫暖,充滿力量而能從新振作。
二、利用班班通對學生進行德育
每個教室黑板上都安裝了班班通,可以聯網。里面安裝的軟件為老師們上課提供了方便,方便老師播放一些音頻、視頻來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勵志德育教育。尤其“智慧課堂”為老師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班主任還會利用周日下午的休息時間,給學生提供一些看愛國或勵志類的電影,學生特別喜歡,并表示看完能得到較好的教育啟發(fā),有學生開玩笑說看一部電影比班主任講一大堆的道理強多了,因為這種教育方式他們更容易接受,由被動接受道理轉變成主動思考感悟,所以效果往往能立竿見影。
作為班主任,我讓學生觀看過《戰(zhàn)狼》《建國大業(yè)》《金剛川》《八佰》《我和我的家鄉(xiāng)》等等,我發(fā)現每看完一部電影,學生對待學習的熱情馬上就會增加,至少那一兩天,大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都會比較好,這讓他們更有動力,更有激情,更有責任感和民族意識。
三、上網搜集家鄉(xiāng)文化資料,將鄉(xiāng)土文化資源融入網絡德育課程建設
我們的家鄉(xiāng)——道州,其鄉(xiāng)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資源豐富。鄉(xiāng)土文化是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基本素材,也是學校德育課程建設中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將道州獨有的本土化資源,利用于學校德育突出本土文化特色,也更有利于傳承和發(fā)揚道州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學校配備了標準的計算機網絡教室等硬件設備,又引進了智慧校園網絡平臺,建設了校園網站,開設了學校公眾號。我們充分發(fā)揮這些硬件設備和軟件設施的價值與作用,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發(fā)展的需要,我們開啟了利用網絡傳播我們道州的紅色文化、古色文化,調查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現狀的研究工作。
通過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利用網絡,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式關注和參與家鄉(xiāng)的文化生活,了解家鄉(xiāng)的人和物,關注家鄉(xiāng)的文化與風俗,深入認識家鄉(xiāng),對豐富家鄉(xiāng)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議,尋找情感歸宿,增進對家鄉(xiāng)的文化認同,厚植家國情懷。
我發(fā)現當我們這一活動結束后,學生明顯的更加自信,更加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及母校了,不再是以前那種外國月亮比中國月亮圓的認識。
四、通過班級群對學生進行德育
當學生放假在家時,班主任經常發(fā)送一些對學生人生觀教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德育素材和文章以及高考相關的勵志素材和文章,對學生進行人道主義和社會公德教育,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激勵他們在家也能自覺學習,尊老愛幼,處理好自己與家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