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歡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天津,300387)
有研究表明,近年來校園霸凌、青少年自殺等社會問題出現(xiàn)了低齡化趨勢。[1]因此,成人除了要為兒童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條件和文化知識,還應通過生命教育讓兒童充分了解生命的可貴。國家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以及時代精神的要求都表明生命教育勢在必行。學前階段是兒童最初對生命及生命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的時期,幼兒對生命的好奇說明幼兒園實施生命教育具有可行性,以及研究幼兒園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現(xiàn)狀、教師開展生命教育時存在的困境是落實幼兒園生命教育需要關注的問題。本文以河北省B市為例展開了有關幼兒園生命教育的調(diào)查研究,以期為提升幼兒園生命教育質(zhì)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為深入了解B市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現(xiàn)狀,本研究向B市3所幼兒園(市示范幼兒園1所、無級類幼兒園2所)的教師發(fā)放線上調(diào)查問卷,運用滾雪球抽樣法,請已參加調(diào)查的教師轉(zhuǎn)發(fā)給其他教師,最終收回問卷150份。本研究采用了徐蘭蘭在《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現(xiàn)狀及實施對策研究》中的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教師基本信息、教師生命觀、教師對幼兒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教師對相關教育契機的應對和處理以及本園或本班生命教育開展狀況五個維度。通過對10名教師的訪談進一步聚焦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及其原因。
調(diào)查顯示,98%的教師認可死亡是生命循環(huán)中正常而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之一,所有生命體都會經(jīng)歷出生、生長、老化和死亡的過程,每個生命體都有其獨特價值,我們應珍惜所有的生命體。這說明幼兒教師對生命的認知和理解比較準確。但是,62%的教師表示,很難面對親人或朋友的死亡,這表明大部分教師對死亡仍持有消極的態(tài)度和傾向,難以面對死亡。雖然有98%的教師表示會以恰當?shù)姆绞椒椒▽τ變航忉岅P于生命和死亡的相關問題,但當教師自身還不能以合理的態(tài)度面對、接受死亡等正常生命現(xiàn)象時,生命教育的效果會受到影響。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幼兒教師已經(jīng)對生命及生命現(xiàn)象有了正確的認知,但尚未在情感上完全接受生命中的一些正?,F(xiàn)象。
通過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98.6%的教師認為生命教育對幼兒有很大的價值,且80%的教師開展生命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了解與生命安全有關的常識,但只有64%的教師認為生命教育的目標包括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生命的責任意識。在訪談中,教師提到最多的生命教育目標是學會簡單的自我保護常識、減少安全事故、保障幼兒生命安全,而較少提及幫助幼兒悅納自己、減少幼兒心理壓力、保護幼兒心理健康、引導幼兒熱愛生命和生活等方面。這表明,雖然幼兒園生命教育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目的、內(nèi)容、方法等仍存在著不夠系統(tǒng)、不夠全面、不夠深刻的問題。
通過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98%的教師表示自己會用適合幼兒的方式耐心、正確地解釋幼兒提出的關于生命、死亡等方面的問題。但是,在訪談中,有教師表示“有的時候比如說幼兒園的烏龜死了,或者是花花草草死了,我不知道怎么對孩子解釋死亡。他們會說烏龜不動肯定是因為餓了,我不知道怎么點明‘死亡’這個概念。而且,有的時候孩子比較小,還是不能接受死亡的”??梢园l(fā)現(xiàn),幼兒教師已經(jīng)重視幼兒提出的生命相關問題,但仍然缺乏一些具體的方法、策略和指導進行生命教育。在探討生命或死亡問題的尺度和方式上,教師難以找到適合本班幼兒的具體方案。
幼兒園生命教育開展狀況分為生命教育開展頻率、方式與途徑、教育內(nèi)容三個方面,本文對這三個方面進行了調(diào)查與分析。
在開展頻率上,47.33%的教師是隨機開展生命教育的,沒有固定的頻率和專門的時間,81.33%的教師會把生命教育滲透到健康、科學、社會、語言、藝術五大領域的學習中。在方式與途徑上,大部分教師采取“通過讓幼兒了解和走進大自然來理解生命體的自然循環(huán)過程”和“通過兒童繪本”兩種方式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在教育內(nèi)容上,90%的教師提及了“促進幼兒熱愛和珍惜生命”,80.67%的教師教過幼兒在溺水情況下的生存技能,80%的教師教過地震情況下的生存技能,只有2.67%的教師沒有教過幼兒任何生存技能。
后續(xù)訪談發(fā)現(xiàn),教師進行生命教育的實施多是隨機的、滲透式的、隱含的,如A教師主要在出現(xiàn)生命教育契機的時候開展,“碰到這些事情就教育,一周會有好幾次吧,比如幼兒觀察小魚的時候,我就會對他說輕一點摸小魚,小魚也會感到痛,如果我掐你一下,你會不會覺得痛?。俊苯處熢谟心康牡貙嵤┥逃龝r,通常是由于涉及安全問題才會特別強調(diào)。幼兒園缺乏適宜的生命教育環(huán)境氛圍,有關生命教育的活動多為生命安全教育。A教師在訪談中表示,“通過平時的滲透來進行生命教育,比如要放假了,我們會通過一些溺水教育,讓幼兒知道生命很可貴,也會以動畫的形式對他們講一些案例”。這表明,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仍然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特殊的契機,教師較少主動設計除保障生命安全以外的生命教育內(nèi)容。
受訪的10位教師均表示,由于幼兒園承擔著對幼兒的保育任務,且家長缺乏對學前教育價值的全面認識及合理的教育觀念,使得家長對幼兒園保育工作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幼兒園和幼兒教師不得不盡量幫助幼兒避免可能發(fā)生危險的情境,以確保幼兒的安全、規(guī)避不必要的風險和麻煩。但是,當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過度的保護時,幼兒自身的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會被削弱,幼兒會逐漸喪失自主分析情境、察覺危險的能力,從而不利于幼兒個體的長遠發(fā)展。因此,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在如何平衡“規(guī)避不必要的風險”和“培養(yǎng)幼兒更持久的生命力和生長力”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困惑。
首先,在觀念方面,B市幼兒園中仍然有不少教師把“為上小學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忽視了幼兒發(fā)展中更加長遠的生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幼兒教師并沒有針對如何開展生命教育進行系統(tǒng)深刻的思考,導致教師開展生命教育的目的、內(nèi)容、方式過于零散、雜亂、單一,缺乏全面的規(guī)劃和設計,使得生命教育活動的開展面臨困境。
其次,在目的方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80%的幼兒教師開展生命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盡量減少幼兒園安全事故,保障幼兒的安全和身體健康。但是,教師較少會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什么是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以及終身發(fā)展有益的生命教育,導致幼兒園生命教育止步于安全教育而難以升華。
最后,在方法方面,82.67%的教師通過繪本進行生命教育,教師對有效實施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缺乏了解和思考,只能經(jīng)常運用繪本閱讀甚至說教的方式開展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導致幼兒的思考和自主性受到壓抑。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向幼兒講解遇到哪種危險應該怎樣做,而較少向幼兒解釋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面臨危險、面臨某種危險時為什么要這么做。于是,一旦幼兒面臨的情境發(fā)生改變,就有可能因為放松警惕或很難自主做出分析判斷而發(fā)生危險。由于教師缺乏更加豐富的方法和途徑開展生命教育,幼兒難以形成對生命的特殊體驗和感悟,甚至對生命教育的活動缺乏興趣,這就使幼兒對生命的理解只能浮于認知層面,而難以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關于生命的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
首先,幼兒園缺乏主動擴大教育資源的積極性。三所幼兒園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家長、社區(qū)、社會機構(gòu)作為幼兒教育重要參與者的責任和利用價值,不僅使得幼兒園生命教育方式和內(nèi)容難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還使得正確的生命教育觀難以推廣到社會中,被社會廣泛接受。
其次,有58.6%的教師認為自己缺乏適宜的教學方法,有64%的教師認為自己缺乏相關的培訓,這說明幼兒園并沒有為教師開展生命教育活動提供培訓機會和指導以幫助教師發(fā)展,這使幼兒教師缺乏相應的能力和動力,面臨困境。
最后,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雖然有部分幼兒教師比較重視幼兒的生命教育問題,但幼兒園并沒有把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納入教研活動的討論內(nèi)容,甚至沒有把幼兒的心理健康、生命活力和幸福感納入教育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使這部分教師的積極性受到打擊,不再愿意占用時間培養(yǎng)幼兒對于生命的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也使這部分教師實施生命教育的能力難以提升。
從訪談中發(fā)現(xiàn),三所幼兒園中的兩所幼兒園幾乎從未與社會機構(gòu)合作開展過教育活動,部分教師提到“我們幼兒園也有跟社會機構(gòu)合作的計劃,但是因為幼兒園與社會機構(gòu)合作的程序比較麻煩,一些機構(gòu)也不是很愿意配合,所以只能邀請到部分消防員、醫(yī)生職業(yè)的家長在班級內(nèi)進行分享”,這就使生命教育活動的開展過于隨機、不夠系統(tǒng)。
重生避死的態(tài)度使人不了解、不認識、不接受死亡,使人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教師和家長無法正確面對自然的生命現(xiàn)象必然影響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對死亡的回避模糊了死亡的真實面目,給幼兒一種神秘、恐怖的感覺,影響幼兒對正常生命現(xiàn)象的正確認知。
一些教師或家長對生命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認識不到生命教育所包含的內(nèi)容的廣泛性和靈活性,簡單地將生命教育等同于安全教育或者死亡教育,忽視幫助幼兒悅納自我、珍視生命等心理層面的建設。正是這種不深刻、不全面的認識使得生命教育過于保守或者難以實施,也使得教師和家長窄化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阻礙了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
教師由于缺少實施生命教育的具體可行的方法,只將實施生命教育的重任寄托于教育契機,缺乏必要的思考。當教育契機來臨時,很多教師又很難有效地把握住教育良機,使得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受到限制。
由于當代育兒觀念的變化,家庭和社會為每個幼兒的成長都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提供了更多資源,在普遍促進幼兒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很多溺愛幼兒、過度保護幼兒的現(xiàn)象。很多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在與家庭共同培育幼兒的過程中,沒有與家庭、家長進行深刻的溝通,沒有幫助家長形成更加合理的育兒觀念,使得幼兒園面臨難以培養(yǎng)幼兒對危險的敏感性、幼兒園與家庭教育影響不一致等難題。
首先,幼兒園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以及生命教育觀念,深化家長對生命教育的認識。除了教師與家長溝通,幼兒園也應該采取一些方法、舉辦一些活動,以更正式的方式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幼兒園生命教育對幼兒是安全有利的、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是能夠接受一定程度的生命教育的、教師是有能力以合適的方式實施生命教育的,從而放下對幼兒園生命教育的戒心,引起重視,配合幼兒園進行生命教育,消除教師實施生命教育的阻力。
其次,教師和幼兒園可以通過總結(jié)生命教育活動的階段性成果等方式讓家長感受到生命教育為幼兒帶來的巨大成長,使家長由接納、配合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橹С值膽B(tài)度。教師還應該幫助家長發(fā)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勵、支持家長記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的片段,吸引更多的家長和幼兒自發(fā)參與思考生命、悅納自我的活動。
首先,教師是直接對幼兒實施生命教育的人,教師自身的生命觀和死亡觀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當教師對死亡話題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時,幼兒會認為這件事是非常特殊的,久而久之也形成對死亡話題的逃避態(tài)度。因此,幼兒園應幫助教師樹立對生命和死亡及其相關話題的合理觀念,加深教師自身對生命的思考,提高自我生命的品質(zhì)。
其次,由于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對象比較特殊,幼兒年齡較小,需要探索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原則,使幼兒更有效地理解生命,同時避免不良影響。幼兒園生命教育要遵循生活化和主體性原則。教師在對3—6歲的幼兒實施生命教育時要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fā),以幼兒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進行引導,否則幼兒很難理解“生命”這種抽象、宏觀的概念,也很難樹立積極的生命觀念。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能夠進行生命教育的契機激發(fā)幼兒對生命問題的好奇,認真對待幼兒提出的關于生命的問題并幫助幼兒解決這類問題,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幼兒園生命教育要遵循科學性與人文性并重、知情意行相結(jié)合的原則。生命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會性,因此幼兒教師既要對生命進行科學研究,又要做出對生命的人文解讀。幼兒園生命教育既要引導幼兒了解生命的科學內(nèi)容,又要培養(yǎng)幼兒的生命情感。教師要從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引導幼兒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使幼兒理解常見的生命過程和生命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生命的美好和奇妙之處、合理有效地調(diào)控和宣泄負面情緒、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最后,在教育方法方面,幼兒教師可以運用欣賞討論法進行生命教育。教師可以為幼兒選擇一些關于生命孕育、成長的小故事、其他文學作品或影片、音樂等,讓幼兒比較形象地了解生命的來之不易以及美好,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相互交流,形成更積極、更深刻的生命觀。教師也可以運用榜樣示范法進行生命教育。觀察和模仿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生命教育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說教的層面上,而應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同伴的示范、激勵作用,以生命影響生命,通過教師、家長表現(xiàn)出的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及尊重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教師還可以運用隨機教學法進行生命教育,充分利用與生命有關的隨機事件進行生命教育。例如,利用父母養(yǎng)育二胎與幼兒探討生命成長的艱難,利用寵物的死亡讓幼兒了解死亡的概念,利用幼兒間的沖突或攻擊性行為引導幼兒尊重生命、反思自己的行為,通過讓幼兒照顧生病的同伴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和愛心。
幼兒園應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在一日生活中融入生命教育,加強幼兒對生命和生活的尊重和熱愛,如讓幼兒觀察各種植物、動物的不同習性和特點感受生命的多樣性,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生命的美好,幫助幼兒客觀積極地認識自己、悅納自我,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首先,幼兒園的生命教育應該與家庭、社區(qū)、社會形成合力,幼兒園要喚起社會對幼兒生命教育的重視,逐漸形成社會輿論,改變當前社會中不利于幼兒生命教育的現(xiàn)象和內(nèi)容。例如,應嚴格審核幼兒觀看的動畫片內(nèi)容,對大眾媒體中的內(nèi)容加以篩選、評定。其次,幼兒園可以通過部分家長向社會和社會機構(gòu)傳達幼兒園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鼓勵社會機構(gòu)與幼兒園合作,積極開發(fā)并利用教育資源,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培養(yǎng)幼兒關于生命的正確認知、積極態(tài)度、堅定意志、合理行為。
幼兒對生命的珍愛、對其他生命的尊重是關乎每個家庭、關乎整個國家的大事,國外的研究和實踐表明,生命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青少年自殺等社會問題。[2]近年來,我國也越來越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問題,生命教育能夠幫助幼兒激發(fā)生命潛質(zhì)、提升生命的品質(zhì)、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3]因此,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需要多方重視、支持和配合。幼兒園需要及時實施生命教育并利用一切合理的生命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適宜的生命教育。幼兒園和教師實施生命教育應該充分考慮中國特有的文化傳統(tǒng),采用幼兒、教師和家長能接受的方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