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雪 馬曉欣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婦產科,遼寧 沈陽 110022)
PBL 教學法由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 創(chuàng)立,是國際熱門的教學方法[1]。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獨立地收集資料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效果良好[2]。案例分析法是以病例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臨床的操作能力[3]。為探討PBL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法聯(lián)合教學在婦科教學中的作用,特開展這次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大三婦產科專業(yè)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分為2 組,1 班學生30 人為A組,2 班學生30 人為B組。A組男12 人,女18 人;年齡18~24 歲,平均(20.9± 1.8)歲。B組男13 人,女17 人;年齡18~24歲,平均(20.8± 2.1)歲。2 組學生年齡、基礎知識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4]:(1)全日制婦產科大三學生;(2)愿意參與研究,依從性好者。排除標準:(1)上學期曠課超過總課時10%的學生;(2)重修婦產科學學生。
1.3 教學方法 A組:案例分析教學法。整體教學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擬2 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選取婦科常見疾病,如子宮肌瘤、異位妊娠、子宮內膜炎等疾病。選取1 種疾病患者的完整病理展示,引導學生在臨床實際案例中進行婦產科學知識的學習,加深對疾病的了解及認知。隨后引導學生站在臨床醫(yī)務工作人員角度上,根據臨床案例中的信息,提出患者的主訴,確定該患者主要診斷,講述診斷依據,并安排進行實驗室檢查,確定診療方案。
B組:PBL 聯(lián)合案例分析法教學,在案例分析基礎上,PBL 教學流程為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歸納總結。當次課程開始前1 周告知學生本周主要學習病癥,學生按小組進行資料的收集、組內的討論及資料整理。在課程開始時分別進行小組學習的進度以及學習中的疑問匯報,各小組分享各自得出的診斷結果、診療方案。進行小組間的對比學習,尋找各組存在的問題,共同糾正及進步,增強同學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根據匯報的結果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修正,并對問題進行補充,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僅做輔助學習。深入學習普通診斷背后的知識重點,進行知識的串聯(lián)學習,構建整體的學習觀念。不以單一疾病學習為目的,而是逐步搭建整體框架學習為最終目標。
1.4 觀察指標 以評判性思維量表評價學生判斷性思維,總分為180 分,尋找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各項60 分,總分>118 分為正性結果;成績以期末考試得分做對比,滿分100 分;學生課題滿意度評價為問卷調查,有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 個選項。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人數(shù)/ 總人數(shù)× 100%[5]。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 軟件分析相關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表達,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達,用χ2檢驗。以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判斷性思維評價 B組學生判斷性思維評分尋找真相(55.36± 2.06)分、分析能力(56.39± 1.65)分、求知欲(57.20± 1.36)分、總得分(165.68± 10.23)分,都顯著高于A組學生,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2 組學生判斷性思維評價比較(,分)
表1 2 組學生判斷性思維評價比較(,分)
2.2 期末成績 A組學生期末成績(80.96± 5.62)分,B組學生期末成績(89.53± 5.96)分,B組學生期末成績顯著高于A組學生(t=5.730,P =0)。
2.3 學生課題滿意度評價 A組學生課堂滿意度評價,非常滿意19 人,滿意5 人,一般5 人,不滿意1 人,A組學生課堂滿意度80.00%(24/30);B組學生非常滿意25 人,滿意5 人,一般0 人,不滿意0 人,B組學生課堂滿意度100.00%(30/30)。B組學生課堂滿意度顯著高于A組學生課堂滿意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30,P =0.031)。
婦科學是研究女性的生理、病理變化以及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的一門學科。是醫(yī)學院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此課程充滿關于生命的理念,醫(yī)學倫理與道德,是醫(yī)學人文教育的焦點之一,是實用性很強且相對較難掌握的學科[6]。學生不僅需要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大量臨床實踐,才能學好婦科這門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讓學生較為倦怠,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婦科教學的過程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全面掌握課程理論知識,再加情景帶入進行診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將理論與臨床相結合[7-9]。PBL教學模式的應用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會獨立分析問題,訓練臨床思維。案例分析法的運用[10],通過具體案例引導學生抽絲剝繭進行問題探索及問題研究。將2 種教學方法聯(lián)用[11,12],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刺激學生的求知欲,進行主動學習,主動進行討論分析,可使學生更加細致地理解書本知識點的含義以及運用方法。有研究顯示,在教學中運用PBL教學法也可提高學員的操作能力,提高其積極性。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3],PBL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法聯(lián)合運用在婦科教學中效果較好,2 種方式聯(lián)用教學的班級學生判斷性思維評分包括尋找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總得分4 項均高于單一案例分析方式教學的學生(P <0.05)。在2 個班級學生期末成績對比中,PBL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法聯(lián)合教學班級學生期末成績顯著高于單一方式教學班級成績(P <0.05),學生期末課堂滿意度評價也高于單一方式教學班級(P <0.05)。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2 種方式聯(lián)用的教學模式中,對教師自身的水平也相應提高,不止需要本科目的相應知識儲備,同時也需要整體的醫(yī)學知識儲備。因此教師需不斷在實踐中與學生共同進步,不斷提升自己自身素質及知識儲備才能更加適應聯(lián)合的教學模式,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PBL 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法聯(lián)用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增加學習興趣與主動學習能力,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應注重PBL 教學模式與案例分析法聯(lián)用的推廣,讓更多教師及學生真正享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做到真正的寓教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