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王雪敬,李 峰
(河南省汝南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河南 駐馬店 463300)
慢性膽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多表現(xiàn)為右上腹疼痛不適,可伴有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膽囊穿孔、膽汁外漏。熊去氧膽酸是治療CC的常用藥物,可促進膽汁酸分泌,改變膽汁成分,利于使膽結(jié)石中的膽固醇逐漸溶解[1]。但單用西藥對CC的療效欠佳、治療后復發(fā)率較高,因此需尋求其他方式增強療效。CC屬中醫(yī)“脅痛”“膽脹”范疇。膽火上逆、胃氣受阻,以致膽胃不和,治療宜清疏肝膽、和胃降逆。利膽和胃方為黨中勤教授綜合多方名醫(yī)經(jīng)驗針對CC的病因病機研制,具有疏肝利膽、理氣除濕的功效[2]。本研究用利膽和胃方輔治CC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74例,均為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男12例,女25例;年齡27~48歲,平均(38.27±7.12)歲;病程3~18個月,平均(11.36±1.15)個月。觀察組男11例,女26例;年齡25~50歲,平均(38.84±7.42)歲;病程3~20個月,平均(11.87±1.6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吆炇鹬橥鈺?。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符合《內(nèi)科學》[3]中CC的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診斷符合《膽囊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4]中肝膽濕熱證。主癥為脅肋疼痛,或脹痛或鈍痛,口苦咽干;次癥為身目發(fā)黃,身重困倦,脘腹脹滿,小便短黃,大便不爽或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或厚膩,脈弦滑數(shù)。
納入標準:①對研究藥物耐受;②近6個月未服用過抗生素、利膽劑等藥物。
排除標準:①膽囊有萎縮或膽管存在阻梗;②近1周有急性發(fā)作;③肝功能異常。
兩組均用常規(guī)治療。口服熊去氧膽酸片(云鵬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90703)8mg/(kg·d),1日2次,早晚餐后服用。復方阿嗪米特改善消化不良癥狀。出現(xiàn)膽絞痛急性發(fā)作應予禁食及有效的止痛治療,用消旋山莨菪堿片(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568)5~10mg,每日3次,口服。同時將膽汁培養(yǎng)以及細菌藥敏試驗結(jié)果出來之后再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咆哌酮、舒巴坦,若是厭氧菌可用甲硝唑類。治療6個月。
觀察組加用利膽和胃方。藥用金錢草60g,青皮15g,枳殼15g,木香12g,延胡索15g,郁金15g,雞內(nèi)金18g,酒大黃6g,玉米須30g。每日1劑,加水800mL煎煮取300mL,分早晚2次服用。治療6個月。
中醫(yī)證候積分[4]:記錄癥狀分為無、輕、中、重4級,脅肋疼痛、口苦咽干分別記0、2、4、6分,脘腹脹滿、大便不爽分別記0、1、2、3分;舌脈按正常、非正常主癥記0、2分,次癥記0、1分,總分0~21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膽囊收縮功能:采用B超測定空腹時膽囊壁厚度,并記錄膽囊長徑、橫徑、寬徑,計算膽囊容積及膽囊收縮率。運用公式計算膽囊的收縮功能(用膽囊收縮率表示),膽囊容積=Л/6(長徑×橫徑×寬徑),膽囊收縮率=(脂餐前膽囊容積-脂餐后膽囊容積)/脂餐前膽囊容積×100%。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脅肋疼痛 口苦咽干 脘腹脹滿 大便不爽 舌脈 總分治療前 觀察組 37 4.23±1.23 3.86±1.64 2.16±0.24 1.87±0.47 2.02±0.12 14.14±1.57對照組 37 4.16±1.42 3.94±1.58 2.13±0.21 1.69±0.52 2.04±0.13 13.96±1.39 t 0.227 0.214 0.572 1.562 0.688 0.522 P 0.821 0.831 0.569 0.123 0.494 0.603治療6個月觀察組 37 2.01±0.42* 2.03±0.26* 0.87±0.27* 0.58±0.32* 0.57±0.14* 6.06±0.24*對照組 37 2.68±0.74* 2.47±0.34* 1.76±0.36* 1.12±0.43* 1.14±0.34* 9.17±0.46*t 4.790 6.253 12.030 6.128 9.430 36.461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膽壁厚度、膽囊容積、膽囊收縮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膽囊收縮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膽囊收縮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膽壁厚度(mm)膽囊容積(cm3)膽囊收縮率(%)治療前 觀察組 37 3.58±0.43 28.71±6.14 17.68±5.64對照組 37 3.56±0.46 28.64±6.18 17.84±5.24 t 0.193 0.049 0.126 P 0.847 0.961 0.900治療6個月觀察組 37 2.21±0.14* 21.21±4.53* 27.21±7.32*對照組 37 2.89±0.21* 23.41±4.67* 22.41±7.48*t 16.389 2.057 2.790 P <0.001 0.043 0.007
CC的病機在于膽囊結(jié)石堵塞膽囊管或損傷膽囊壁黏膜,導致膽囊收縮無力,無法正常排出膽汁,膽汁潴留、濃縮,形成膽泥,梗阻膽囊管造成膽功能障礙。目前,西醫(yī)多采用口服藥物溶石、解痙止痛、緩解膽源性消化不良癥狀、抗感染治療,但CC具有纏綿難愈、治療周期長的特點,長期服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效果欠佳,因此需尋求其他方式治療CC[5]。
中醫(yī)認為,CC病位在膽,與肝、脾、胃諸臟功能失調(diào)密切相關,若膽道通降功能正常,在肝膽疏泄作用下,膽液經(jīng)膽道排入腸中,助脾胃腐熟消化水谷。此癥因飲食偏嗜、憂思暴怒、外感濕熱、膽石等原因?qū)е履懜瓪鈾C郁滯,或郁而化火,膽液失于通降所致,治療以疏利肝膽、和胃降逆為主[6]。利膽和胃方方中金錢草清利濕熱、排石退黃,青皮疏肝破氣、活血散結(jié),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7],延胡索活血化瘀、利氣止痛,郁金行氣解郁、利膽退黃,雞內(nèi)金健胃消食、通淋化石,酒大黃攻積導滯,玉米須利濕退黃、引藥入膽。全方有疏肝利膽、通腑止痛、和胃降逆之效[8]。
膽囊的收縮對膽汁的儲存、排泄等過程起重要作用,膽囊運動異常會影響膽囊排空,膽汁流動,引發(fā)持續(xù)性化學刺激,加重患者病癥。膽壁厚度及膽囊容積增加、膽囊收縮率降低反映患者膽囊收縮功能出現(xiàn)障礙[9]。藥理研究表明,利膽和胃方可加速膽汁分泌、抵抗炎癥、解除膽道平滑肌痙攣。金錢草可降低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含量,刺激肝細胞分泌膽汁,增加膽管內(nèi)壓力,進而促進膽汁排出;可通過抗炎作用保護膽囊上皮細胞,防止水腫和黏蛋白的分泌,從而消除淤積膽汁,減小膽囊容積,從而降低膽囊負擔,增強收縮功能[10]。枳殼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炎癥反應從而減少炎癥因子對膽囊壁的刺激,減小膽囊壁厚度,其揮發(fā)油類成分可加速腸胃蠕動作用,松弛奧狄氏括約肌,促進膽汁排出[11]。郁金可促進膽囊收縮,加速膽汁分泌排出[12]。全方可使膽囊運動更加流暢,從而促進膽囊收縮運動,促進膽汁分泌排出。
利膽和胃方輔治CC療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