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華 郭建萍 胡曉嬌
河南省??h人民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 456250
結腸癌(CC)是臨床多發(fā)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在胃腸道腫瘤疾病中其發(fā)病率位居第3。目前針對CC臨床分期予以手術或(和)放化療是主要治療手段,但要求治療前能準確評價CC臨床分期。病理診斷是臨床確診CC分期的“金標準”,但屬有創(chuàng)檢查且易受取材部分影響。近年臨床已證實,CC在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伴隨多種血清生化指標異常,或可為臨床評價CC分期提供參考。人附睪蛋白4(HE4)主要在附睪遠端上皮細胞、輸精管上皮細胞中表達,其異常表達與子宮內膜癌、肺癌等腫瘤疾病發(fā)展、預后關系密切;分泌型糖蛋白(DKK-1)可通過調節(jié)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影響惡性細胞生物學行為,參與惡性細胞增殖、遷移、侵襲等過程[1-2]。目前鮮見血清HE4、DKK-1水平變化與CC臨床分期間關系的報道,本文對此進行探究,旨在為臨床完善相關診治方案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8月我院CC患者131例作為觀察組,同期結腸良性腫瘤患者86例作為對照Ⅰ組,健康體檢者86例作為對照Ⅱ組。納入標準:觀察組、對照Ⅰ組經病理診斷確診,且入組前未經相關治療;對照Ⅱ組體??;患者、家屬知情理解,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伴其他組織、器官腫瘤疾病者;有嚴重感染性及炎性疾病者。觀察組男77例,女54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8.69±6.43)歲。對照Ⅰ組男53例,女33例,年齡40~77歲,平均年齡(59.36±6.35)歲。對照Ⅱ組男51例,女35例,年齡39~76歲,平均年齡(58.94±6.29)歲。三組性別、年齡基礎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入院采用非抗凝真空管采集晨空腹肘靜脈血2ml,離心(半徑10cm,轉速3 500r/min,時間10min),采集上層血清,分別采用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HE4、DKK-1酶聯免疫試劑盒測HE4、DKK-1水平。
1.3 觀察指標 (1)對比三組血清HE4、DKK-1水平。(2)對比觀察組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HE4、DKK-1水平。(3)偏回歸系數分析CC發(fā)生相關因素。(4)Spearman秩相關系數分析HE4、DKK-1水平與TNM分期關聯性。
2.1 三組血清HE4、DKK-1水平對比 經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血清HE4、DKK-1水平對比(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Ⅰ組、對照Ⅱ組,對照Ⅰ組高于對照Ⅱ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HE4、DKK-1水平對比
2.2 觀察組、對照Ⅰ組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灶直徑、飲食喜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對照Ⅰ組一般資料對比
2.3 偏回歸系數分析CC發(fā)生相關因素 經偏回歸系數校正病灶直徑、飲食喜好混雜因素后,血清HE4、DKK-1水平仍與CC發(fā)生有關(P<0.05),見表3。
表3 偏回歸系數分析CC發(fā)生相關因素
2.4 觀察組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HE4、DKK-1水平對比 病理診斷確診131例CC患者Ⅰ期22例,Ⅱ期36例,Ⅲ期52例,Ⅳ期21例。經單因素方差分析,觀察組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HE4、DKK-1水平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兩對比,隨TNM分期升高,血清HE4、DKK-1水平呈升高趨勢(P<0.05),見表4。
表4 觀察組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HE4、DKK-1水平對比
2.5 血清HE4、DKK-1水平與TNM分期關聯性 經Spearman秩相關系數分析血清HE4、DKK-1水平與TNM分期呈正相關(P<0.05),見表5。
表5 血清HE4、DKK-1水平與TNM分期關聯性
CC發(fā)病率、病死率較高,且近年仍呈升高及年輕化趨勢。腫瘤血清學檢查是一項無創(chuàng)檢查,與病理診斷、影像學診斷對比,具有高效、簡單、費用低等優(yōu)勢。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鏈抗原199等是當前已證實與腫瘤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有關血清學標志物,但近年研究多側重于多標志物聯合檢測以確保疾病診斷率及準確率[3]。HE4、DKK-1是近年新發(fā)現與腫瘤疾病有關的血清學指標。HE4是分布在生殖系統(tǒng)上皮的一種乳清酸性蛋白,最早應用于婦科腫瘤疾病的良惡性鑒定,其對漿液性腫瘤篩查率可達100%[4];DKK-1是一種癌基因表達抑制因子,可通過多個途徑抑制惡性細胞增殖、遷移,誘導其凋亡。但臨床發(fā)現,DKK-1在不同腫瘤組織內表達情況不同,在胰腺癌、肺癌等腫瘤中表達升高,而在胃癌、黑色素瘤中表達降低[5-6]。本文結果發(fā)現,CC患者血清HE4、DKK-1水平顯著升高,可能與CC發(fā)病有關。但有研究表明,CC發(fā)生發(fā)展是多過程、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故單純血清HE4、DKK-1水平升高可能無法評價CC。進一步偏回歸系數校正病灶直徑、飲食喜好混雜因素后,發(fā)現血清HE4、DKK-1水平仍與CC發(fā)生有關(P<0.05),證實血清HE4、DKK-1與CC發(fā)生呈獨立顯著相關。究其原因可能是CC發(fā)生發(fā)展是一項異常復雜的生理生化過程,每一階段均有不同的基因表達,而HE4作為促癌因子,其水平越高可能越能強化CC細胞增殖、轉移風險;DKK-1作為抑癌相關因子,隨CC發(fā)生發(fā)展而表達升高以發(fā)揮抗癌作用。本文結果還發(fā)現,隨TNM分期升高,血清HE4、DKK-1水平呈升高趨勢,與TNM分期呈正相關(P<0.05),證實HE4、DKK-1水平變化與CC臨床分期關系密切,其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嚴重。
綜上可知,血清HE4、DKK-1水平變化與CC臨床分期關系密切,可為臨床評價CC臨床分期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