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彥榮
(甘谷縣新興鎮(zhèn)磐石小學,甘肅 天水)
在教學體制改革大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授課方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并發(fā)揮著非常大的教學作用。這種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提升課堂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提升課堂教學高效性等方面效果顯著。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啟迪學生思維以及開發(fā)學生心智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數學課堂知識具有理論性及抽象性的顯著特點,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一定的要求,其知識內容多由一些數字與符號構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少不了要進行一些重復性訓練。除此之外,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學工作者習慣于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難以發(fā)揮……針對上述問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迫切希望找到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很多“微”字開頭的新鮮事物開始誕生,像“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微課”也應運而生,將微課與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發(fā)展契機,如何發(fā)揮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也成了很多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
所謂“微課”指的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將課堂重點以及難點內容制作成教學視頻,并對學生進行演示、指導的教學方式。微課是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的產物,也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應用的典型代表。
微課的特點包括:(1)內容精煉。微課所包含的內容不求多與廣,而力求短與精,其通常是聚焦于某個知識點,其整個視頻過程也是圍繞該知識點展開的。因此,微課教學具有非常強的目的性與針對性,這與傳統(tǒng)的寬泛式教學方式相比,其效果更加明顯,教學效率也更高。(2)時間較短。眾所周知,小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通常情況下是在10~15 分鐘。因此,微課在時長方面體現了非常強的人性化特點,一般都控制在15 分鐘左右,這種設計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能夠科學、合理地利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3)便于共享。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都以教室為主陣地,在空間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現如今,微課可以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數字化的形式來實現線上傳授,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以及通信設備將其傳遞到學生的手中,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觀看。這種教學方式讓數學教學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讓學生享受到更加全面、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微課可以采用視頻錄制的方式將原本枯燥的課堂知識更加形象、具體地展示出來。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情境,可以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形象化的教學演示,可以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深入的知識解析……有效降低數學知識難度,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實現學習效果的不斷提升。
將微課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圖文并茂以及視聽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演示,可以對學生進行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刺激,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為學生拓展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趣味性故事,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在數學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將微課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一方面微課在時長的設計方面符合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規(guī)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微課在內容的展示方面具有形象化、直觀化的特點,能夠讓學生樂于接受。除此之外,微課在教學目標上更具針對性,能夠實現對某一問題的深入講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精準掌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主要是教師將教學視頻提前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并記錄心中的疑惑。到了正式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最后再進行點評講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其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大的調動,這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而微課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通過對課本知識的預習,學生可以了解并記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底乘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學生容易將其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混淆,如何幫助學生搞清楚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成了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對此,教師可以采取錄制微課視頻的方式,通過動畫模擬的方式,對平行四邊形以及正方形進行分割與拼接……通過對比演示讓學生明白二者之間的區(qū)別,讓學生看到“平行四邊形在‘格畫法’推導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半格”,故面積計算與正方形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這樣可有效幫助學生轉化思維,更加直觀地感受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之間的關系。隨后,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將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行討論,交換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這種利用微課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情境創(chuàng)設是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真實的情境,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進而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集中注意力。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有效彌補教師傳統(tǒng)“口述式”教學的弊端,促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古代人們的測量場景:我國古人在還沒有發(fā)明尺子的時候,會選擇利用“步”來丈量土地;古代埃及人將肘部到中指的距離叫腕尺,也可以實現對物體的丈量;還有古希臘人將雙臂張開后兩個中指之間的距離叫做“潯”;古羅馬人首創(chuàng)了“英里”單位,在后來又演變出了“英尺”……通過視頻展示可以讓學生明白原來“長度單位”的由來經過了那么長的歷史演變,古人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與精力……如此,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豐富的課堂知識,同時還可以了解一些與數學相關的古今中外的歷史故事,大大提升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欲望與熱情也會得到很大激發(fā)。
數學知識本身就存在抽象性的特點,特別是對一些重點、難點知識,單純依靠教師的口述以及黑板板書難以對學生進行形象化的展示,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微課進行課堂教學演示,將數學知識以一種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從全方位以及多角度進行觀察,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并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相關內容的時候,對其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課堂教學的難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通過黑板畫圖或者實物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一個梯形,然后將其分割成兩個三角形,再將兩個三角形拼接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此便可通過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式得出梯形的面積……這種教學方式有一個明顯的弊端,那就是由于班級學生的座次不同,導致學生的觀察角度不同,稍有不慎就會錯過教師講述的關鍵點。如果采用微課的方式可以在大屏幕上為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教學演示,可以實現對教師手部動作的特寫,讓學生更加清晰、完整地觀看整個演示過程。當學生看完之后依然心存疑慮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微課進行反復播放,直到學生學會為止。
課后復習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其每天都會在課堂上接受新知識,如果不在課下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則非常容易出現遺忘、混淆等現象。除此之外,學生在自主復習過程中,還會出現找不到重點以及效率低等問題。對此,采用微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復習,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相關內容的時候,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對“分子相加減,而分母不變”的理解不夠透徹,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闡釋,故可以采取微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教師可以就此問題制作成微課視頻,然后將其下發(fā)到班級的QQ 群或者微信群中,讓學生利用放學時間進行反復觀看,如果學生依然存在不明白的地方,則可以記錄下來在下堂課的時候向教師尋求幫助。
綜上所述,時代在進步,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身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應當充分抓住時代發(fā)展的契機,積極發(fā)揮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從課前預習、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演示、課后復習等方面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促使學生在數學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