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嘯嘯
(甘肅省慶陽市慶化學校,甘肅 慶陽)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各種信息技術滲透到教育領域,教師靈活采用信息技術化教學手段,引領學生接受現(xiàn)代新型學習理念,感受到時代的進步,不斷開闊視野,提升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整合與應用成了教師認真思考并付諸實踐的一個重要命題,讓小學教學更具有質感,同時也能營造與高科技相融合的課堂??梢哉f,在新課改、素質教育以及核心素養(yǎng)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提出之下,對小學語文學科來說,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都要與時俱進,更需要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融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使現(xiàn)代的小學語文課體現(xiàn)出信息化、時代感。這也正是突破傳統(tǒng)、大膽創(chuàng)新,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可以向學生呈現(xiàn)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覺畫面,并且在與教學內容緊密融合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興趣被稱為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一些語文教學之中,由于所教學文本的內容,單憑教師的講解或者是學生的想象,不能完全理解。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則讓學生的眼前呈現(xiàn)有關教學內容的各種畫面,音頻、視頻等功能俱全,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比如說,在學習《鯨》這一課文的時候,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打開認識鯨魚的想象空間,采用多媒體制作了一幅有關鯨魚的畫面,龐大的身軀、靈動的魚尾,動物、人與鯨魚等的鮮明對比,讓學生在直觀刺激之下驚嘆于鯨魚的巨大形象。教師通過形象的畫面以及精彩的問題引導,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常常會遇到難以解決的教學問題,或者是重點問題,通過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可以突破重點、難點,從而讓學習更為深入,同時還引發(fā)學生在直觀、具體、形象的教學中產生積極的探究欲望,對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做到通透理解,并習得知識融會貫通。例如,在教學《琥珀》這一課時,就如何將蒼蠅、蜘蛛以及松脂油三者之間的運動關系這一瞬間所發(fā)生的動態(tài)事件定格且呈現(xiàn)于學生眼前,利用多媒體Flash來制作一個動畫的形象,將靜態(tài)的文字轉化為真實、動態(tài)、形象的畫面,學生就容易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理解,解決了無法想象這一畫面的困境。正是因為這種信息技術的利用,才使學生在教學中更能游刃有余地解決一些重難點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滲透信息技術,不僅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擴容了教學,使學生在具有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的教學環(huán)境中吸收知識,同時還豐富了體驗與情感。如,在教學《觀潮》這一課時,其主要描述的就是海寧鹽官鎮(zhèn)的“一線潮”,文中描述了潮來之時就像一條白線,像一道白色的城墻,像千萬匹白色的戰(zhàn)馬,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還遠遠不止于此,另外還有回頭潮和交叉潮等壯觀景象,為了讓學生全面觀看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領略這一景色之后深入了解觀潮這一課的內涵,教師提前在預習時就對整個錢塘江潮各種景象進行了資源匯集,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而學生通過觀看錢塘江的各種壯麗景象,豐富了自己的學習信息,由衷贊嘆錢塘江之壯麗,其自然生發(fā)出對祖國大好山河的贊美。利用信息技術,其空間的拓展不僅在于對教學容量的擴充,同時還在于延伸教育的含義,如通過滲透美育來激發(fā)學生對美的認知,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五彩池》《林?!返日n文,文本中有大量生動且豐富多彩的語句,充滿詩情畫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可將這些教學內容所提到的美景進行全方位展示,集閱讀、思維、觀察以及審美于一體,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還開闊了眼界。之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同時鍛煉學生的語感,催發(fā)學生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在美的熏陶下,實現(xiàn)精神與思想的豐盈,提升人文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學生聽、讀、說、寫能力的提升,拓展了語文教育的深度與廣度,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實現(xiàn)了高效、現(xiàn)代化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