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富花
摘要:實驗是化學課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能否優(yōu)質完成實驗,決定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消化情況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盡管在初中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這門學科,但該階段的課程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量的實驗,受到實驗器材有限,實驗安全性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開展,造成了教學效益不理想的問題。微課的出現(xiàn)將掃除上述障礙。本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將說一說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課中巧妙地利用微課。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化學實驗;微課
引言:
化學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學習品質,而實驗是一個結合了理論、實踐和技能的復合性學習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增強尤其能起到促進作用。隨著現(xiàn)代化技術走入課堂,化學實驗也一改傳統(tǒng)面貌,將以新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微課是便是新的實驗工具之一。
1.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概述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體包括五個維度——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通過學習化學知識,逐步形成必備品格、正確的價值觀和關鍵的能力。另外,還明確指出開展初中化學課程教學的本質是將課堂歸還給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傳授,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并樹立科學的化學思維[1]。實驗是化學課程中最具綜合性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幫助學生掌握思想方法,增強實踐能力是大有幫助的,可見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關鍵就在于抓住實驗環(huán)節(jié)。
2.初中化學實驗微課教學實踐
下面以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酸和堿》單元中“酸和堿的中和反應”一課為例進行闡述。
2.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提問:被蚊蟲叮咬是什么感覺?怎么處理?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微課視頻,蚊蟲叮咬后的正確處理方法——涂抹堿性物質。思考問題:被蚊蟲叮咬后為什么要涂抹堿性物質?那么蚊蟲叮咬釋放出的是酸性物質嗎?目的:在《酸和堿》第一課中,學生對酸堿物質的形式和組成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酸堿中和反應的相關知識卻一點也不了解,以第一課相關知識為基礎引出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借助生活案例,在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和知識體系上引出新課內容,可有效幫助學生構建全新的知識,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
2.2興趣驅動,案例探究
提問:生活中是否有酸性物質、堿性物質在一起發(fā)生化學反應?是否可以借助化學實驗驗證兩者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提供實驗品:白布一塊,檸檬汁、橘子汁、西紅柿汁、韭菜汁各一瓶,氫氧化鈉溶液一瓶,實驗器具若干。要求學生以分組的方式探究問題,每組人數(shù)控制在4~6人,根據(jù)問題設計本次實驗方案,詳細列出實驗步驟、實驗品以及實驗目的等,最后進行實驗驗證。目的:以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酸性物質為基礎,分別與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化學反應。使用氫氧化鈉的原因是學生在前一課學習中,已經(jīng)掌握氫氧化鈉為堿性物質。使用生活物質進行實驗,可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可以確保問題探究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2]。
2.3合作探究,釋疑拓展
提問:以上實驗的現(xiàn)象明顯嗎?如果全部使用實驗室化學藥品實驗,效果會不會更為明顯?為學生提供酸堿化學品,主要有氫氧化鋇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銅固體、稀硫酸、稀鹽酸等。同樣要求學生以上述小組的方式,再次進行實驗驗證,得出最后的實驗結果。目的:借助實驗室化學藥品實驗,能夠讓學生準確驗證酸堿中和反應存在的化學現(xiàn)象,同時針對一些未發(fā)現(xiàn)化學反應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疑惑,為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伏筆。提問: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酸堿物質在一起都能發(fā)生中和反應,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之間不存在中和反應?是否可以用化學實驗方法判斷?為學生提供指示劑:酚酞溶液、石蕊溶液,同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驗驗證。目的:化學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化學實驗必須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因此為了讓學生準確了解酸堿中和的化學知識,增加對比實驗,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并增強化學實驗樂趣。
2.4引導總結,鞏固知識
播放微課視頻,以微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全面地認識酸堿中和化學反應,并思考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中和反應?分別寫出氫氧化鈉和硫酸、氫氧化鉀和硫酸、氫氧化鈣和鹽酸、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化學方程式。對比這四個化學方程式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目的:在新課開始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微課視頻了解到酸堿中和化學反應相關內容,在總結環(huán)節(jié),再次觀看中和反應視頻,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3-4]。
3.微課教學反思
微課的作用固然是強大的,但是教師不能將他的優(yōu)勢無限放大,對這樣的實驗模式產(chǎn)生依賴性。無論如何,用視頻演示實驗操作的過程,無法代替學生自主操作實驗,因此絕不能為了一時的省時省力而完全借助于這種形式來開展實驗,否則會因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夠而阻礙他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此外,教師還需要主動提高自己制作微課的專業(yè)水平,將網(wǎng)絡上的海量信息資源變?yōu)榧河?,?jīng)過合理的增刪和剪輯再提供給學生,在視頻中能夠加入一些醒目的標記,讓學生更容易抓住重點。最后還要注意微課實驗教學中的反饋,在不斷總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優(yōu)化微課實驗教學的效果。
4.結語
由上述可知,微課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彌補傳統(tǒng)實驗形式下的很多不足,將實驗中的“不可能”變?yōu)榭赡?。要想借助實驗這一特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快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應當借助于微課的特殊性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觀察,探究及實踐能力,而當下的首要工作就是進一步了解威客掌握威客技術,在實驗中能夠靈活的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黃圖倫.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50-51.
[2]鄧燕.巧用微課教學,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0(7):7.
[3]孫瓊.以微見著, 優(yōu)化教學——淺談初中化學微課教學的功能[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3):33-34.
[4]王凌靜.初中化學趣味課堂構建探微 ——以人教版《氧氣》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 ,2020(1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