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龍
摘要: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托舉和變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教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網絡交互式教學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和關注,也給中職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網絡交互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堅守好教學陣地,堅持教學成效高標準不動搖。
關鍵詞:中職語文;交互式策略;網絡教學
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托舉和變革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教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網絡交互式教學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和關注,也給中職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網絡交互式教學就其字面意義來說,是一種利用電腦、手機等電子通信設備,通過網絡來上課、教學的方式,包括教學內容的制作、傳遞與獲取、教學經驗管理以及教學群的交流等。網絡教學提供了一個具有個性化、便利性,并且兼具同步與異步的教學與學習環(huán)境。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大量基于網絡的應用開始涌現(xiàn),改變了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教育領域,網絡教學就是一種以互聯(lián)網為依托的新型教學方式。借助網絡技術,網絡教學實現(xiàn)了老師和學生的異地交流,因其便捷高效的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2020年初,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開始利用線上教學的新模式,也進一步助推了網絡教學的發(fā)展。
一、網絡教學特點
對于學生而言,網絡教學具備時間與空間的彈性、成本節(jié)約、自我調整學習步調以及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等優(yōu)點。具體而言,有如下幾個鮮明特征:
(一)視覺體驗好
網絡教學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多媒體教材,結合了文字、聲音、圖像等各種形式,提供學生更全面、立體、生動的學習體驗。
(二)時空上的便利性
網絡教學突破了時空約束,不再需要線下的聚集和同時同步,節(jié)約學生學習和上課的時空、距離等成本,實現(xiàn)異地同步,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更便利的時空彈性。
(三)教學資源共享
網絡教學的學習資源可以通過網絡共享給所有的學生和老師,甚至可以以群文件等形式保存,便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同時為學生根據(jù)自我學習內容查缺補漏,調整學習節(jié)奏提供了現(xiàn)實準備。
二、網絡教學交互策略的運用
(一)課前準備:規(guī)劃與設計中形成學習氛圍
給學生課前推送,發(fā)布學習任務,觀看教學資源。把本課學生需要提前預習的教學資源、預習要求提前線上通知。并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的反饋,對學生問題做一定的分類,針對某一具體的知識點確定好呈現(xiàn)形式。
在課前,做好課程引入。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于巧妙的開頭,要求教師在初期利用一定的情景模式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學生可以從教師發(fā)布的資源里獲取靈感,或者散發(fā)性思維自行聯(lián)想。
(二)教學階段:探究與交流中完成學習任務
使用網絡教學要求線上線下交互共同發(fā)揮作用,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彌補傳統(tǒng)課堂單線式傳遞知識內容的不足。網絡教學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互,使學生產生共同學習合作的同步感,從原先的獨立個體的學習轉變成合作學習,并且能從中體會到思想的碰撞、合作的快樂,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學生發(fā)表看法、提出問題,老師即時反饋,及時互動。利用直播軟件的“彈幕”“評論”等功能,實現(xiàn)即時交流,對于問題或者學習內容的困惑得到及時解決,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課堂中間提問、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并做一個回答結論。
(三)課后跟蹤:溝通與反饋中鞏固學習成果
線上課程結束后,在QQ群或是釘釘群內,同班老師和學生形成了一個教學社群,通過網絡實現(xiàn)高效便捷地交流;適當?shù)腝Q群匿名聊天等功能也可以增強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的反饋互動,避免了學生因害怕老師在場而不好意思開口的窘迫,也為教師的教學安排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移動學習平臺可以將學生課后完成的作業(yè)直接上傳,除了教師評價外,同學們之間也可以隨時互相查看、互評,使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薄弱之處,也讓教師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如今,數(shù)字化的普及讓網絡、移動技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提醒我們要利用好網絡這類工具實現(xiàn)教育的便捷化、高效化。作為傳統(tǒng)課堂的補充和延伸,網絡教學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提高師生的互動效率,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學習,愛上學習。
三、網絡教學交互式策略的效果
作為一種更前衛(wèi)的教學手段,網絡交互式教學給教育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和活力,通過網絡,學生加強了動手能力,提高了知識水平,提升了品德修養(yǎng)。
(一)首先,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高
網絡教學不同于常規(guī)教學的是,不再是老師和學生點對點交流,或者老師單方面面對學生,這都是單向交流。而交互式教學是公開的,用數(shù)據(jù)說話。教師一旦安排學習任務,哪些人完成了便一目了然。在網絡提交作業(yè)處在監(jiān)督之下。學生或多或少有些顧忌,提交作業(yè)自然主動一些。
網絡交互式教學迫使每個學生動起來。當老師確立一個教學任務,每個學生領取任務。必定要查閱資料和工具書,整理材料上交,有問題在班級群里還可以討論。每個同學參與其中,不僅改變了過去部分學生參與、多數(shù)學生當看客的局面,而且學生積極性顯著提高了。
學生動手能力也得到顯著提高。交互式教學作業(yè)最大的改變,不再是單一的紙質作業(yè),而是變得豐富多彩。我們嘗試了讓學生上交美篇,或者上交手工制作圖片,還有拍攝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很多技能,且學會了交流,因為在制作過程中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請教老師或同學。
(二)交互式教學最大的改變,是變過去學生被動接收信息為學生主動獲得信息
教師下達任務和目標后,過去學生做與不做,交與不交,基本只有老師一個人知道?,F(xiàn)在,在網上提交作業(yè),所有人一目了然。出于顏面,每個人都會盡力完成,而且上交的作業(yè)大家都看得見,還要考慮不能雷同,這就迫使學生會進一步下功夫。從學生上交作業(yè)來看,有二種情況:要么早點交,因為早交的不存在抄襲;要么下功夫多思考多挖掘,因為拖到后面就必須有更多亮點。不管哪種情況,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和促進。
學生明確任務后,主要的工作是查閱資料和工具書,然后篩選信息。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方式。學生收集整理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更重要的是,這樣自己總結出來的記憶比較深刻。
過去教學,老師精心備課,制作課件,絞盡腦汁。學生上課有的還是昏昏欲睡。由于沒有觸及學生的興奮點。網絡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老師再厲害,也敵不過班上幾十個大腦。學生有可能從老師不知道的視角去學習。比如學習古詩,教師的講解學生未必喜歡聽,但抖音或快手里面有關某一首詩的段子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如做現(xiàn)代文閱讀題目,讓學生看看網上老師介紹的幾個步驟:一是找文章中心,因為很多答案都和中心內容息息相關,二是帶著問題去讀書,三是盡量用文中句子作答。這些對學生都有很大幫助。
(三)網絡交互式教學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首先,交互式教學師生雙方處于平等地位,雙方只是交流信息,淡化了身份、地位、學識、年齡、職務等現(xiàn)實生活中避不開的間隙。這樣有助于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讓過去常規(guī)課堂上從來不愿意發(fā)言的同學也有發(fā)言的沖動,從而引導學習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的認識也會發(fā)生改變。因為有了平等,學習對后進生來說,也不是遙不可及。
交互式教學增強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教師展示主任務后,科代表就要細分給小組,小組長在細分給個人。個別同學可能會有意見,班干部還要適當做出調整。整個過程如同行軍打仗一樣,要雜而不亂。有的回答學習過程,有的展示小組成果,有的評價別組的成敗得失,善于寫作的同學擬定發(fā)言稿,語言表達強的去發(fā)言。總之各司其職,各盡所能,才能打贏這場戰(zhàn)役。
學生在交互式教學中學會了文明交流。社會是個大染缸,學生一不小心可能變了色。在網絡教學中,首先學生一定會懂得禮貌用語,職業(yè)學校,學生平時爆粗口在所難免,但在網上,眾目睽睽,痕跡不易擦去。學生會逐漸懂得分寸。其次,在評價他人時,學生一定會學會贊美他人,學會欣賞是一種美德,別人的發(fā)言一定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就看你是否認真觀看。還有,交互式教學會讓學生懂得秩序,許多學生上課看小說玩游戲。但網絡教學學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實時更新,迫使學生按規(guī)矩出牌。時間久了,規(guī)矩意識,紀律意識逐漸養(yǎng)成。
四、教師在網絡交互式教學中的職能和作用
在網絡交互式學習中,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輔導者,評價者。
首先是語文教學的組織者。交互式學習雖然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教師依然要設計精美的圖片,視頻,課件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讓課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整個課堂,老師要有效組織,讓課堂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其次,教師是學生和課堂的輔導者。教是為了不教,這一點在網絡教學中體現(xiàn)得更加深刻,教師通過輔導,讓學生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和工具,自主學習,達到今后能離開老師輔導也能繼續(xù)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的目標。所以網絡教學,教師要擯棄灌輸性教學的套路,讓學生主動搜索,主動探究,主動思考,主動作答,主動反思,自主評價。教師只是一盞燈,給學生照亮道路,絕不當仆人,扶著學生前行。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觀察,操作,實踐,思考,反思的環(huán)境。
教師也是學生學習的評價者。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基礎差,學習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后勁不足。需要教師不停地激勵,引導,催促和鞭策。稍不留意,學生就可能出現(xiàn)偏差。所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有整體評價,促使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刪繁就簡,揚長避短,揚善抑惡。所以,教師及時的評價和總結,表揚先進,激勵后進,十分必要。
總之,網絡交互式教學對語文教師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讓前面的教學之路越來越平坦、開闊。
參考文獻:
[1]錢娣.中學語文網絡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課外語文,2021(09):85-86.
[2]陳媛媛.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教學的和諧融合[J].教育藝術,2018(05):13.
[3]潘京.借助網絡資源? 為語文教學助一臂之力[J].新課程(中),2018(04):123.
[4]付菊,王淮勇.中職語文網絡課程建設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65-66.
[5]林艷.網絡環(huán)境下職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探究[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1(18):3-5+11.